來源:市界
作者|雷彥鵬
郭廣昌對酒,似乎情有獨鍾。
從浙江東陽農村的「窮二代」,到復旦大學的高材生;從大學畢業當老師,到改革春風中下海成為上海灘首富;從經營一家諮詢公司,到構建起龐大的復星系……這一路風雨之後,郭廣昌對自己的評價卻很簡單:一個哲學系畢業的企業家。
成為資本圈的風雲人物後,郭廣昌身上的標籤也多了,比如「中國巴菲特」「聰明的投機者」,這些標籤的背後,是越滾越大的財富雪球;還如「資深太極追隨者」,這背後,又是他在尋找商業世界之外的某種安靜與平衡。
從近幾年的動作來看,郭廣昌也是個「愛酒」之人,甚至有些「貪杯」。
不久前,復星系完成了對金徽酒的要約收購,進一步加碼控制權,「飲下」了這家位於甘肅的白酒企業。
在此之前,復星系已經是青島啤酒的二股東。
有人如是評價郭廣昌:「他像一隻善於隱匿的猛獅,不動聲色地潛伏,一旦見其爆發,瞬間已經獵物得手。」
在投資上,郭廣昌喜歡青島啤酒和金徽酒。不過,在生意場上的觥籌交錯中,茅臺才是他的真愛。
饞上青島啤酒
郭廣昌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是在復旦大學。
1967年,郭廣昌生於東陽橫店。那時候,這個山比田多的窮地方,跟影視城尚未發生任何關係。郭家也很貧苦,父親是石匠,母親是菜農。上學住校時,他每周的夥食是一袋白米加一罐梅乾菜,能吃飽,就已經很知足了。
他14歲時,父親在採石場發生意外,右手被炸傷。初中畢業那年,郭廣昌面臨著人生第一個重要選擇:家人希望他考中專,讀一個師範學校,可以早點賺錢幫襯家裡,但他自己想讀高中,考一個好大學。
考慮到家境情況,他還是報了一個中等師範院校。不過,最終,他遵從了自己的意願,去東陽中學讀高中。作為家中老小,也是唯一的男孩,郭廣昌非常「受寵」,他的兩個姐姐很早就離開了校園,在家裡編草鞋,維持生計,供弟弟讀書。
1985年,郭廣昌考上了復旦大學,選的專業是哲學。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思潮湧動,郭廣昌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絲毫沒有想過成為一個商人,因為當時,他覺得「商業是很低層次的」。
在去復旦大學求學之前,郭廣昌從未坐過火車。多年以後,他回憶道,從東陽到上海的感覺,不亞於當時中國人初到美國。更讓他驚訝的是,學長們迎接新生的歡迎詞,竟然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或者是因為當時的特殊時期,或者是因為哲學對他的啟發,抑或是二者交織形成的力量,讓郭廣昌有了新的思考,人生也在悄然發生著轉折。
郭廣昌與酒的緣分,也始於這段時期。
大二暑假,郭廣昌騎著一輛舊單車,隻身從上海一路北上到了北京,最後還去了長城。在北京,他賣掉了自行車,換來一點旅遊費用。到了青島時,他饞上了青島啤酒。可是,一個窮學生,在買完回上海的船票後,囊中已羞澀。
盤纏不夠,吃飯與喝酒之間,只能二選一。郭廣昌一狠心,拿出了兩頓飯錢,才喝到了青島啤酒。
當時,青島啤酒還是憑票供應,可謂大牌奢侈品。「奢侈」了一把後,他就想,要是每天都能喝到青島啤酒,那該有多爽。
恐怕他自己也不會想到,整整30年後,復星系會成為青島啤酒的二股東。
畢業後,郭廣昌留校在團委工作,並且準備出國留學。期間,他結識了同在校團委工作的梁信軍,他們經常帶著學生參加暑期實踐,去企業調研。
1992年,小平南巡後,改革開放迎來了高潮。郭廣昌重新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年底,拿著為出國留學準備的3.8萬元,郭廣昌和梁信軍一起辭職下海了。
廣信科技諮詢公司就此誕生。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裡,最顯眼的家當是一臺586計算機。而公司的「公車」,就是一輛28式大橫梁自行車。
第一筆生意來自臺灣元祖食品。1993年,元祖食品剛進入上海市場,想尋求進一步發展,廣信為其做市場調研,賺來了第一桶金——30萬元。後來,廣信又為太陽神、樂凱膠捲等公司做市場調查報告,到年底,公司的帳上已經有了100萬元。
很快,郭廣昌又轉戰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藥領域,公司也改名為復星,被外界解讀為「復旦之星」,因為復星初創時期的「五劍客」都畢業於復旦大學。
他們各顯神通,又賺到了他們的第一個1000萬,第一個1億……一個商業帝國,正式起航了。
金徽酒「下肚」
在復星「創業五人組」中,郭廣昌是哲學系畢業的,談劍畢業於計算機科學系,而其餘三人梁信軍、汪群斌、範偉都畢業於遺傳工程系。其中,汪群斌與範偉是室友,梁信軍和他們又是同班同學。這也奠定了復星很早就將醫藥領域作為主攻方向。
在範偉和汪群斌的帶領下,1995年,PCRB型肝炎診斷試劑研製成功並上市,郭廣昌坐著綠皮車到處推銷,將銷售網絡鋪到全國。於是,第一個1億元就這麼進來了。
這大概就是復星醫藥最早的模樣。
PCRB型肝炎診斷試劑在市場上大紅大紫,郭廣昌為此專門成立了復星高科技公司,這也是上海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
1998年,資本市場向郭廣昌敞開了大門,此公司以復星實業(即現在的復星醫藥)之名登陸A股,募集資金達3.5億元。
從那時起,復星就開始以參股或控股的方式,投資其他企業,進入各個行業。
復星系收購「老八股」之一的豫園商城(即現在的豫園股份),被看作是其通過資本鏈條進行產業擴張的一個典型。
2001年年底,郭廣昌通過復星投資與豫園商城第一大股東籤署了控股權轉讓、託管協議,復星投資成為豫園商城新的第一大股東,持有豫園商城13.25%的股份,轉讓總金額為2.34億元。這一次收購,不止讓復星系涉足零售業,因為彼時豫園商城已經涉足生物醫藥領域。
中國股市第一個要約收購案,也發生在郭廣昌身上。
2003年,郭廣昌的復星系收購南鋼股份,成為中國股市第一個要約收購案。中國股市自開市以來,併購重組時有發生,但站出來發布要約收購的,郭廣昌卻是第一個。也因此,郭廣昌成了當年躥紅最快的富豪。
這只是個開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出現了復星系的身影。
通過資本的運作,復星的版圖快速擴張,在醫藥、地產、鋼鐵、零售、證券、保險、礦產、黃金珠寶、餐飲、信息、物流等諸多領域,均有布局。
2007年,集復星系眾多產業於一身的復星國際在港股上市,郭廣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上海首富。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顯示,郭廣昌的身家達362.3億元。同年,他還入選了年度十大財經風雲人物。
郭廣昌
在復星多元化的進程中,郭廣昌是整個企業的靈魂,掌控全局;梁信軍是副董事長兼副總裁,成為復星投資和信息產業的領軍人物;汪群斌是復星實業總經理,專攻生物醫藥;範偉主抓房地產業務;談劍負責體育及文化產業。
龐大而繁複的業務,外界很難看明白,郭廣昌用富有人情味的詞彙將這些業務分成了三大板塊:健康、快樂、富足。
復星帝國越來越壯大,可郭廣昌還「惦記」著青島啤酒的味道。
2017年12月,復星系從朝日集團手裡拿下青島啤酒H股17.99%的股份,總作價約66.17億港元。這意味著,復星成為了青島啤酒的第二大股東。這大概就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復星與酒的緣分,始於青島啤酒,但絕不會止於青島啤酒。中國人的餐桌上,一定離不開一壺好酒。」郭廣昌說這句話時,已是2019年10月,正是復星系入主金徽酒的前夕。
從復星系的各種動作來看,郭廣昌早就在垂涎白酒了。
在「飲下」青島啤酒之前,復星的快樂板塊就在尋找進入白酒行業的機會。其與順鑫農業(牛欄山母公司)、金種子等白酒企業都曾傳出過「緋聞」,但不知何故,最終均不了了之。
直到今年,終於將金徽酒「下肚」。5月,郭廣昌通過豫園股份以18.39億元入主金徽酒,近期,又通過海南豫珠,以7.15億元對金徽酒8%的股份完成了要約收購。此次加碼後,豫園股份及其一致行動人海南豫珠對金徽酒的持股比例上升到了38%。
白酒行業在復星眼裡是「優質賽道」。不過,金徽酒處於上市白酒企業的尾部,且主要市場在甘肅,主力產品偏中低端,在行業擠壓式增長的當下,金徽酒的生存現狀看起來也不是很樂觀。
2020年前三季度,金徽酒雖有10.45億元的營收和1.59億元的淨利潤,但二者都是負增長。
這或許也符合復星系「低點介入,耐心經營」的投資法則。
茅臺也是真愛
在國內迅速投資擴張的同時,財大氣粗的復星系,在國際上的布局也是風生水起。
比如,復星系先後收購了法國老牌度假村運營商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美國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英國百年足球俱樂部狼隊、葡萄牙最大保險集團(核心資產為Fidelidade)、德國私人銀行H&A等等。
早在2014年,投資圈就流傳著一句玩笑話——人類已經阻止不了復星的海外併購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復星國際的總資產已達7449.86億元。
海外「買買買」的時候,郭廣昌有一件堅持做的事情。在《遇見大咖》節目中,郭廣昌透露,每當他投資了外國企業後,都會帶著茅臺去跟老外喝。
郭廣昌
主持人問:你不尊重一下他們的文化嗎?
郭廣昌語氣果斷地答道:當然尊重,他也喜歡(喝茅臺)。「你想,他能接受一個中國來的投資者,難道他不能接受喝一杯中國的茅臺酒嗎?這不是不尊重,而是相互的一種體驗。」
這時候,酒不僅是郭廣昌的生意,還是打通中外管理文化的良藥。
復星到處投資,似乎也有大致的邏輯可循——極力推動投資金融保險與產業運營的融合。
至於其中的原因,從一組數據大概可窺一二。
2019年,復星國際營業收入為1429.8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為148.01億元。
分板塊來看,「快樂」「健康」兩大板塊,雖然佔了營收的70%,但是僅貢獻了30%的利潤,而包括保險、金融、投資在內的「富足」板塊,雖然營收佔比僅30%,但足足創造了70%的利潤。
這其中,大概也可以看出復星的另一面。
郭廣昌有三個「偶像」,分別是「股神」巴菲特,GE的傳奇人物傑克·韋爾奇,還有李嘉誠。曾經,郭廣昌希望向他們靠近,將復星打造成多元化投資公司,像和記黃埔、GE一樣。
作為巴菲特的信徒,郭廣昌自然也希望把復星做成中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當巴菲特喝著可樂,講述著自己的投資智慧,說出「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金句時,郭廣昌喝著茅臺,到處投資收購。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投資心得:越是血流成河的地方,越要有興奮感。
復星系的每一次轉向和狩獵,似乎都能把握到大勢,踩準鼓點。在一杯杯茅臺酒的觥籌交錯中,復星也成了多元化投資控股公司的典型。
期間,郭廣昌與復星也經歷了一些風波。
清貧、聰慧、勤奮、冒險、置之死地而後生、放棄、希望、重生、突圍、化險為夷、新挑戰……這是郭廣昌對自己人生總結的關鍵詞。他說,有幾個人能把生活過得這麼百轉千回,同時又這麼小橋流水。
如今,郭廣昌給復星帝國的定位不再是多元化的投資企業,他一再強調,復星是創新驅動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
他說,掌舵復星帝國,大多時候都比較小心,或者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還是那句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兢兢業業。」
參考資料:《昌運復星》,鄧鵬、郭亮,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