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風急浪驟,越需中流砥柱。「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黨員我帶頭!」成為宿遷抗擊疫情最響亮的口號。
在這個特殊而漫長的春天,宿遷大地上,不論是醫療場所、檢測卡口,還是鄉村社區、工廠超市,一面面「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旗幟獵獵飄揚,一個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標牌熠熠生輝,一隊隊佩戴黨徽、臂戴袖章的黨員衝鋒在前。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1月23日,市委、市政府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構建起戰時指揮體系。
1月24日,市委書記張愛軍對宿遷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專題部署。
1月26日零時,宿遷市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召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7日,市委常委會對全市抗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向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發出在抗疫一線守初心擔使命的倡議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7500多個基層黨組織、24萬餘名黨員聞令而動,挺身而出,戰鬥在第一線、工作在最前沿,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長城。
白衣執甲、盡銳出戰,把最美身影留在戰「疫」最前線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全市醫療衛生戰線的黨組織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將最美的身影留在戰「疫」的最前線。
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白衣執甲、主動請戰。1月23日晚,短短2小時,35名醫療專家、20名醫護人員組成第一梯隊奔赴宿遷「小湯山」,集中治療全市所有確診病例。工程人員日夜兼程,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傳染病防治中心病區改造,改建197個隔離病房、觀察點。全市3000多名白衣戰士除夕夜放棄闔家團圓,進駐隔離病房、發熱門診,去守護更多「家人」。
「這是本職工作,危險嗎?危險。黨徽在胸前,我是黨員,義不容辭。」 宿遷市鍾吾醫院大內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市新冠肺炎現場救治指揮部醫療組組長王家猛說。
1月23日,市傳染病防治中心收治首例新冠肺炎患者;2月10日第一批3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3月3日上午,第13例確診患者出院,宿遷本地患者成功清零。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5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全部康復出院,本地確診病例百萬人發病率全省最低,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
接到馳援湖北的緊急任務後,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連夜部署,首批援鄂醫療隊15人,從凌晨一點接到通知到逆風出徵僅用不到10個小時。「穿上防護服就如同戰士走上戰場,我是黨員,就應該衝鋒在前、向死而生。」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外科護士長、宿遷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曹主鳳說。「90後」黨員陸菊瞞著家人奔赴前線,編織了一個又一個加班的謊言;黨員曹力孩子剛斷奶就毫不猶豫逆行出徵;黨員張榮為了節約時間剪下一頭長髮……
經過52天的日夜奮戰,宿遷援鄂醫療隊共救治患者77位,勝利實現病區患者清零,患者「零死亡」和醫護「零感染」,是中法新城院區唯一沒有死亡病例的醫療隊。之後編入國家隊,轉戰武漢肺科醫院ICU,啃最硬的骨頭、治最重的病患。通過精心治療,短短12天,兩名ECMO患者成功脫機,宿遷醫療隊得到了中央指導組的高度認可,被稱為「江蘇硬核天團王牌軍」!
群防群控、聯防聯控,黨旗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飄揚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全市公安機關全面啟動戰時勤務模式,把黨旗插在戰「疫」一線陣地,14個臨時黨支部、84支黨員突擊隊、150個紅旗責任區……鮮紅的黨旗、閃亮的警徽讓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
1月29日,一面鮮紅的黨旗在寧宿徐高速公路宿遷主線收費站迎風招展,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的35名黨員摩拳擦掌,結成疫情交通管控第一臨時黨支部。30多天的聯合執法,臨時黨支部的黨員不分晝夜,頂風冒雪,不敢有絲毫疏忽,不放過一個疑點,累計檢查駛入車輛3萬餘臺,重點疫區人員350人,送往醫院檢測16人。
疫情防控是一場信息戰。整合公安、衛健、交通等21家單位和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大數據」,精準篩查涉疫重點對象,推送重點關注對象4.1萬人。疫情防控以來,全市公安部門篩查各類數據超百萬條,推送核查4.4萬條,進行流行病學調查1.7萬人。第一時間發布確診病例情況,公布病例行動軌跡,為人員管控、軌跡回溯、動向追蹤提供了精準支撐和全程服務。
疫情防控是一場物資保障戰。泗洪美達淨化科技有限公司開足馬力,全天候輪班作業,日產1.5噸熔噴過濾材料供應口罩生產,佔全國近1/4。泗陽穩德福無紡科技、泗洪萬鑫電子等企業第一時間組織員工,協調供應鏈,轉產防疫物資,及時為全市乃至全國提供口罩、防護服等。支部建在線下,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在線上。關鍵時刻,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緊密聯繫群眾的突出作用,把一面面黨旗插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我們的黨員,我在群裡喊一聲,大夥都喊到,沒有一個退縮的!」沭陽縣錢集鎮效佐社區黨委書記唐海軍說。全市1300多個村,村村都有線上黨支部。黨員先知先行,黨員微信群及時發聲,不見面地將上級精神傳達到每一名黨員,帶動群眾緊緊跟上。
城市社區人口複雜密集、流動性大,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市委組織部牽頭構建 「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體系,打通了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家住宿城區雙莊街道學府雅苑小區的黨員樓棟長張衛民,是第一個到小區「防疫指揮部」報到的黨員志願者,除了卡口執勤、信息收集這些常規工作外,還主動包保了一戶隔離戶,每天早中晚三次入戶隨訪,幫助代購代送、消殺防疫。
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健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黨員樓棟長等工作機制,1.2萬名村(社區)幹部、5000多名專兼職網格員、1.3萬多名黨員樓棟長全天候值守在社區門口、村間路頭,奔波在樓棟之間,較好地發揮了信息收集、宣傳引導、代辦服務、新風倡導作用。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面對疫情,數以萬計的基層幹部、機關人員、普通黨員、廣大群眾心手相連、同舟共濟。疫情發生後,市、縣兩級第一時間選派5100餘名優秀機關黨員幹部到社區、村、企業和學校「四個一線」,累計幫助排查風險點、解決實際問題4.5萬餘個。
黨群齊心、披荊斬棘,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贏得雙勝利
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市委、市政府科學研判,出臺支持企業發展16條,在全省率先召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推動會。
在全市非公企業中開展「黨旗飄在一線、堡壘築在一線、黨員衝在一線」突擊行動,充分發揮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作用。疫情防控期間,京東公司黨委第一時間成立專項防疫應急指揮部,組建黨員突擊隊,累計承運全國醫療應急物資3400多萬件,有力支持了全國抗疫。
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赴企業開展「四幫四送」助企活動,市直各單位、各縣區組織機關黨員幹部深入企業當起「店小二」,敢於擔當,想方設法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單位開展「雲招聘」、鄉鎮巡迴招聘、「專車」輸送員工,累計為企業推薦用工13萬人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統籌協調產業鏈供應、援助口罩供給、保障物流暢通,在抗疫物資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截至3月底,為全市工業企業提供口罩140餘萬隻……全方位服務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在全省率先實現100%復工,44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38個中心城市建設重點工程(民生實事項目)集中開工,20個農房改善項目集中開工,2020中國酒都(宿遷)文化旅遊節、運河品牌電商大會、農業招商懇談會等完美收官……大投資大建設熱潮全面掀起。全市經濟復甦態勢明顯,回暖勢頭向好,在列統的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4項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疫情是一面鏡子、更是一把尺子,越是重大關頭、越是危難時刻,越能考驗一名黨員的黨性,越能體現一名幹部的擔當。泗陽縣運輸管理所黨員孫安全,女兒是一名護士,女婿是一名民警,本來計劃2月份舉辦婚禮,抗疫緊要關頭,已領證的小兩口推遲婚禮,一家三口齊上陣,同在戰「疫」第一線。
黨旗無聲,卻能釋放感召激勵、振奮人心的巨大力量。1月31日,市傳染病防治中心隔離病房內,8名一線醫務人員通過視頻向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據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共計975人遞交入黨申請書,481人被確定為入黨積子,38人被接收為預備黨員。
黨組織既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也要加強對黨員的激勵關愛。市委組織部及時牽頭出臺關心關愛「十條措施」,通過政治激勵、組織激勵、精神激勵等方式,讓抗疫一線「戰士」感受組織的溫暖。王家猛同志被省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曹主鳳等20名同志被市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嚴友德、蔡靜等4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124名防控一線幹部得到提拔重用,27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增選納入「千名拔尖人才培養工程」,116名返鄉興村新村幹轉為正式任職……及時獎勵讓廣大黨員幹部幹有盼頭。
「大戰」仍未結束,「大考」還將繼續。我們堅信,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幹群齊心,擼起袖子加油幹,必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朱松 王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