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妙物語
你好,30 歲
在亞洲文化裡,日本和印度絕對是兩條分支。
怪力亂神十一區,幾米阿加寶萊塢。只要跳出常規邏輯,就會慣性認知到「這很日本」。
「黑鏡」、「9 號秘事」、「血色旅程」...這些都是歐美的腦洞神劇,而代表日本的,播出了 30 年的「世界奇妙物語」應該能有姓名。
7 月 11 日,「世界奇妙物語」播出了 2020 夏季特別篇。導演是從 2002 年就開始指導「世奇」的植田泰史,演員裡有廣瀨愛麗絲這樣的新生代,也有杏、伊藤英明這樣的老一線。豆瓣上共有 4500 多人觀看,評分只有 6.4。
這次的特別篇共有 4 個故事,被討論得比較多的是「無法火化的父親」。
女醫生松田春香的父親過世,火化時卻發現遺體毫髮無傷,而其他的東西全部燒光。火葬場員工鬼瓦認為,死者心裡還有遺憾。於是春香一家人開始尋找原因…
非常典型的「世奇風」,非常規設定+推理、反轉+適當溫情。
除此之外,還有植物人腦內劇場的「汙漬」、綁架案件+反轉的「三個願望」、批判流行文化的「主播」。四個故事使用的都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劇組裡的新人編劇,但得到的評價差不多都是「日漸平庸」。
還有一條短評是這麼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這麼多奇妙物語,講著講著總是會耗盡的。」
距離第一次開播已經過去 30 年,這部靠著「奇」撐下來的劇,真的跌下神壇了?
從戰爭年代的昭和男兒,再到平成廢柴,而現在的令和年有著「偽娘」、「電玩」、「猛漢」等後綴,腦筋已經開始呈電波狀。但反差感還是在,極端主義和背後的悲觀之間。
90 年代初,日本的國內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位。隨之而來的,卻是泡沫經濟的整體崩潰,經濟陷入長時間的不景氣,國債和赤字數量龐大。但這完全沒影響到日本人已經形成的花錢方式:消費即美德。
剎那主義,在年輕人群體裡最流行,也就是及時行樂。而作為當時流行文化最大載體的電視媒體,自然要因時造勢。
8、90 年代的日本電視,以 TBS 電視臺、富士電視臺和日本電視臺三家鼎立,先後在不同年代拿下「三冠王」,輪流成為日本電視界龍頭。
遙控器上的第 8 頻道到現在還是富士電視臺。它是個說幾部代表作就能感受到厲害的一個臺,「東京愛情故事」、「大奧」、「白色巨塔」、「寅次郎的故事」、「悠長假期」、「神探伽利略」…這些日劇必看榜上肯定留有姓名的劇,都是在富士電視臺播出。
當時「東京愛情故事」最終回的收視率有 32.3%。現在追求破 1% 的電視劇行業,純憑想像都會缺乏靈感的。
除了電視劇之外,富士電視臺在 80 年代末還大量推出了深夜檔綜藝節目。
「All Night Fuji」,是富士電視臺在 80 年代最受歡迎的深夜綜藝節目,但為了收視率搞黃色到無下限,色情內容終歸會被詬病。1987 年,富士電視臺將旗下所有深夜綜藝節目統稱為「JOCX-TV2」,作為不計收視率的創新節目試驗田。
「市場營銷天國」、「如果在夢中相逢」、「卡諾莎的屈辱」都是當時的大熱節目,甚至因為收視率超乎預期而轉入黃金時段播出。
1990 年 4 月 19 日,富士電視臺播出了一部涵蓋多種元素的電視巨作,「世界奇妙物語」。至今,都無法用具體一種內容形式來限定它。它不是傳統的連續劇,而是由一個個獨立的故事組成,基本時長都是 25 分鐘左右,算是系列電視劇。除此還有特別篇、電影、小說等。就像一家融合地方菜系的館子。
還記得「哈日」這個詞嗎?如果是 8、90 年代生人,在電視上看日劇的記憶應該還不模糊。1991 年的「東京愛情故事」、1993 年的「同一屋簷下」、1994 年的「東京灰姑娘」…唐澤壽明、福山雅治、鈴木保奈美到現在都是這代人的「愛幻想」對象。
和中國電視劇操作不一樣的是,日本電視劇到現在很多都還是邊拍邊播,會在正式開播前先拍好 2、3 集存檔。除了 NHK 的大河劇和晨間小說連續劇之外,大部分日劇都是每周播出一集,以一季為一個周期,所以普遍都是 11、12 集。
1989 年 10 月,富士電視臺推出了 20 集深夜電視劇「奇怪的事件」,以日常生活裡潛藏的恐怖為主題,齊木茂來擔任故事講述者。
深夜節目的預算很少,所以基本找的都是沒有拍過戲的年輕人,用的也是新人編劇,為了更省力,大學神秘研究小組裡的段子都直接拿來做創作。
當時剛好碰上「卡諾莎的屈辱」、「就是喜歡貓」熱播,加之又是收視率比較低的深夜檔,電視臺內部最開始並不看好這個節目,打算做一個單元就結束了。
但「恐怖」是每個人基因裡有的東西,而日本人的濃度更高一些。節目很快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成為了富士電視臺深夜檔的黃金節目。
1990 年 4 月,晚上八點檔原本企劃的電視劇突然被中止,為此製作人們聚集在一起召開了緊急會議。日本電視製片人石原隆說,要不用深夜檔的「奇怪的事件」來替代吧。一致通過後,也就有了持續 30 年的「世界奇妙物語」。
故事講述者的設定保留了下來,但替換成了森田一義,藝名叫做「塔摩利」的搞笑藝人。在 80 年代和北野武、明石家秋刀魚並稱「日本搞笑藝人界的三座大山」。他的另一檔節目《笑一笑又何妨!》也是長壽節目,他甚至因此拿下了吉尼斯主持同一節目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
「世界奇妙物語」緊跟在這個紀錄之後。每一集中,他都會擔任故事開場和主持人,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奇妙的事件。最開始,他都是以臨時演員的形象登場。但在節目成型後的多數時間裡,他開始以黑西裝、黑領帶、黑墨鏡出現,有時會化身黑貓、烏鴉或蝴蝶。
而節目 Logo 的設計採用了石原隆的意見,只將「奇」字作成紅色。而片頭曲使用了古典又詭異的弦樂。不血腥不陰森,倒是荒誕得超現實。
而在節目形態當時做了很大調整,由一次播一集的一話完結方式,變成了每集由 3 個 15 分鐘短片構成的特輯形式。這也就是每周之內,他們都要製作 3 個故事,所以經常會和邀請東映、大映電視、東寶、日活等公司參與製作。類似現在的 PGC 操作。
而在播出 10 年後的 2000 年 11 月,「世界奇妙物語特別篇」開始電影化,常規系列劇也開始推出 20 周年的「熱門節目競演篇」、25 周年的「人氣漫畫家競演篇」這樣的話題性製作。
最高收視率出現在 1995 年的春季特別篇,高達 23.2%。也就是從木村拓哉這樣的流量明星出演開始,這個節目真正出圈了。
「世界奇妙物語」中的故事設定,通常都無法讓人先入為主地判斷劇情走向,而是會混合著恐怖奇幻,幽默懸疑,或者溫情感動。觀眾能從中找到所有需要的情緒 —— 看完一大段惡趣味或冷吐槽的劇情,也有可能會冷不丁被其中發人深省的內涵感動得熱淚盈眶。每一集從內容和形式,都非常「日本」。
故事的主角多是擁有著特異能力的普通人,而他們的扮演者,也會對內容有些不一樣的影響。比如 2015 年富士臺為紀念該劇開播 25 周年舉辦的「觀眾最喜歡的奇妙作品」投票,前三名是以下幾集:
「空想少女」:不善於和同學交流的高中女生朝比奈薫(能年玲奈 飾)迷戀戰國時的武將,回家路上他總將帥氣的男孩春鬥(入江甚儀 飾)幻想成石田三成,而且為讓座的問題陷入幻想。
「廢柴的他與可愛的她」:住在政府補貼單身公寓的待業青年秋田雅志(玉森裕太 飾)定製了代號 MM-2020α 的家庭管家(木村文乃 飾)幫助打理家務,奇妙的男女生活就此展開。
「今清大叔」:男主(松本潤 飾)被女朋友甩了之後,在家中看到了一個頭戴黑風帽的大叔。朋友告訴他這是傳說中的今清大叔,會給單身的人帶來福氣,但條件是必須遵守四條規矩:不能強制趕走今清大叔;不能傷害今清大叔;不能在他面前提搬家;不能跟他道歉。觸犯了這四條規矩的話,你家的今清大叔就會跟單體繁殖似的越來越多……
有網友評價:「沒看過『世界奇妙物語』,簡直不能算有趣的人」。但看這個排行,結果並非以劇情的優劣為準,更多像是一種粉絲行為。
30 年時間裡,它就這樣一邊說著故事,一邊成為了涵蓋各種內容形式的時代品牌。大家開始厭倦了,不覺得世界奇妙了,但還是會給出情懷分。畢竟在他們眼中,「沒看過『世界奇妙物語』,簡直不能算有趣的人」。
文_德克斯特|圖_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