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缺乏水源,山多地少,而山豆根就喜歡生長在這種山窩窩地裡,種植山豆根後,我家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入冬後,安龍縣招堤街道坡炎村山豆根種植大戶何倫祥更忙了,鬆土、除草,細心呵護著地裡栽種的「金疙瘩」,他家最初試種的山豆根只有幾畝地,現在已經種有20畝了,一年能收入10萬餘元。
「現在我們水、電、路通了,搬遷住上新房,多虧有黨的好政策,辛苦了縣婦聯和扶貧工作隊的那些同志!」說起坡炎村的變化,全村老少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
坡炎村是安龍縣招堤街道比較偏遠的一類貧困村,轄11個村民小組,498戶2156人,有貧困戶158戶647人。全村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33.86%,村裡缺乏水源,山高坡陡,很多人家生活是靠天吃飯。
群山圍繞的坡炎村
2012年,安龍縣婦聯掛幫坡炎村,開始和坡炎村的父老鄉親「打交道」直到現在,已經湊整8年了。
「當時,村裡沒有一條像樣的硬化路,到村下組開展工作特別痛苦,手機沒有信號,誰來誰搖頭,走路走得想掉眼淚。」李元敏是安龍縣婦聯副主席,回憶起她對坡炎村的第一印象,感觸頗深。
到坡炎村後,李元敏先後擔任過駐村工作組組長、村第一書記。剛到坡炎村那會兒,她就打定主意:要致富,先修路,坡炎村不把路的事情整明白了,難有出頭之日。
說幹就幹!當時正趕上實施農村「組組通」「串戶路」政策,李元敏厚著臉皮,磨破腳皮,帶著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村幹部一起走家串戶做群眾工作。但坡炎村修路基礎差、工程量大、成本高,絕大部分村民心裡沒底,就連李元敏也捏了一把汗。
「為了修村裡小地名『雲盤山』的通組路,由於山崖陡峭,換了三家施工隊!但又涉及39戶近200人的出行,不得不修。」於是,李元敏和村幹部天天守著,協調做工作。
曾經沒有硬化的通村路
一條條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戶門口,對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工作,父老鄉親們都記得這份情。脫貧致富,有路更要有產業,把「旮旯地」變成「金土地」,脫貧致富,產業很關鍵。安龍縣婦聯因地制宜在坡炎村發展中藥材「山豆根」種植產業,助力脫貧和穩固脫貧成效。
「萬一種了賣不出去咋辦,到時候追悔莫及。」「藥材不像包穀,種了可以當飯吃,再不濟,還能餵牲口。」但當萬事俱備的時候,有村民打起了退堂鼓。
「村民不種,那咱們村幹部先種。」在婦聯的動員下,坡炎村村主任文英貴示範種植5畝山豆根。三年後,當文英貴第一次將山豆根拿到市場賣,被哄搶一空的消息傳到村裡後,坡炎村很多村民後悔了,都開始搶著種山豆根。
2016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龍縣婦聯在人少事多兩頭兼顧的情況下,4名幹部全員下沉,婦聯主席戴江任村脫貧攻堅前沿指揮長,其他3名幹部分別任第一書記、五人小組成員、前沿工作組組長等,均直接包保貧困戶。
開共商會研究策略
「我們就連日常的婦聯會議都在坡炎村開!」安龍縣婦聯主席戴江說,事無巨細,坡炎村脫貧攻堅工作對婦聯的每一個幹部來說,都很艱難。
坡炎村地理條件特殊,組與組之間相隔甚遠,個別組的村民生活環境相當惡劣,通過篩選,坡炎村有178戶780人能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但鄉親們故土難離,不願搬遷。
「祖祖輩輩都生活下來了,可不搬也沒見誰餓死!搬出去了沒土地,吃顆蔥都要花錢買!」
「我一家老小辛辛苦苦攢點錢修了房子,讓我推倒搬到城裡去,哪個捨得嘛。」
村民張德華就是難動員的搬遷群眾之一。每次工作人員到家裡做工作,他總是說「我搬了家裡的牲畜咋辦?」「我都搬進城了,土地不是被人佔了。」等不痛不癢的話搪塞,不管好說歹說,反正就是不願搬。
到群眾家裡走訪
沒有打不開的心結,只有做不到位的工作。當村幹部對搬遷「困難戶」無計可施的時候,安龍縣婦聯全員出動,與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一起,跋山涉水,挨家挨戶「磨嘴皮子」,吃連心飯、擺連心白、辦連心事、幹連心活,一步步打開搬遷群眾的心結。
「坡炎村坡炎組離村委會近12公裡,全組37戶178人被列為整組搬遷。」戴江介紹,為了讓坡炎組的鄉親搬到新家園,過上好日子,搬遷動員那段時間,她和村幹部三更半夜都還在走訪。「因為鄉親們的不理解,我們不知躲著鄉親們哭了多少次。」
跋山涉水走訪群眾
努力沒有白費,苦口婆心的宣傳動員,政策紅利終於讓鄉親們享受到。如今,坡炎村涉及的搬遷群眾全部搬進了新家園,住進了新房子,常常念叨國家的好和黨員幹部的好!
「都是女同志,一趟一趟地到我家做工作,當時我們不僅不理解,還說了一些不輕不重的髒話。我們現在過上好日子,他們也不得分享一分好。」已搬進縣城雙龍小鎮的張德華說。
廖正連是坡炎村的黨支部書記,在她看來,安龍縣婦聯的女同志,為了村裡的發展和鄉親們脫貧致富的事情,個個「敢拼命」。
「巾幗不讓鬚眉,她們為村裡的所有幹部樹立了榜樣,也是她們,讓我們坡炎村的父老鄉親看到了希望!」廖正連說。 (文/圖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肖雄)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楊朝敏 文國坤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