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幾千年來都不是易處理的問題。
在古代,婆婆擁有掌管家庭後院的權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後院的權力爭奪中,婆婆佔有天然優勢。
楊家將裡佘太君執掌家裡家外事務,領著一群兒媳女兒做事。
紅樓夢裡也是,一大家子人,後院需要一個人掌管,史老太君不管事,交給了王熙鳳負責。
在一些小家小戶,兒媳早上起來也要給公婆敬茶。
古時候女人沒什麼社會地位,很少參加社會生產生活,幾乎都是家庭主婦。
只有熬成婆才有了一點掌管後院的權利,這時很多人就忘了自己做兒媳時的辛苦。
在現代社會,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現代社會生產力提高,不用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也能很好的生活,導致家族觀念淡化,在加上一夫一妻制,也就沒有了什麼後院的說法。
女性參加到社會生產生活中,導致女性社會地位提高,不用緊守後院那一畝三分地,也能擁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但是為什麼現代還有婆媳矛盾呢?
原因一:因為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對我們影響深入骨髓,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將自己的思想傳播給了下一代,老娘還想爭奪整個家庭的女主人地位。
原因二:媳婦的闖入會讓婆婆產生一種患得患失的危機感。
「老娘」,「新娘」品品這兩個詞,你就知道她們兩個人似乎可能會有矛盾。
你的婆婆可能對鄰居朋友都能和顏悅色,唯獨對你很挑剔,似乎她的眼裡看不到你的優點。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毛病,對外人很客氣但是對家裡人很無理。如果這樣一個人是婆婆那麼她對自己的兒媳婦就會更挑剔。
為什麼呢?
因為婆婆的老公是你的公公,婆婆的兒子是你的老公,婆婆的孫子是你的兒子。
一個年輕女人闖入婆婆的生活,婆婆又老了,處在人生的衰退期,會本能的產生一種危機感。
感覺自己似乎要失去兒子一樣。就像你想要二胎,一胎那個孩子本能的感覺自己獲得的愛要被分攤一樣。
這種感覺是來自基因層面的生存本能。
任何剛做婆婆的人都會有這種危機感,只是有的人克服的快,有的人克服的慢。
那麼如何解決婆媳矛盾呢?
婆媳矛盾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是全家所有人的問題,應該全家人一起解決。
咱們從各個家庭角色為出發點來分析這個問題。
婆婆應該怎麼辦?
婆媳矛盾多產生自婆婆,婆婆首先要克服那種本能的虛幻不實的危機感。
其實婆婆什麼也沒有失去,只是少了對兒子的支配權,兒子還是自己的只不過他成了家。
作為婆婆一定要意識到,兒子結婚以後整個家庭結構就發生了變化,兒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兒子小家的女主人是兒媳,不是自己,這一點很重要。
很多婆婆認識不到這一點。
我大姑家老弟結婚後沒和婆婆住在一起,婆媳關係還不錯。
他媳婦後來開了一家小麵館,生意還可以,只是一個人有些忙不過來。
兩口子商量著讓老家的婆婆過來幫忙。
想到都挺好,可是婆婆來了卻壞了事。
婆婆來了以後,剛開始還挺好,幫著忙前忙後。
過了一段時間開始在兒子的小家裡做主了,甚至開始插手經營。
為了拉客戶,媳婦決定買一碗麵可以贈送一個茶葉蛋,婆婆堅決不許覺得這太浪費了。
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婆婆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店主,導致小店的生意越來越差。
在生活上,有一天婆婆翻出了兒媳幾乎所有的內衣,拍照發給別人吐槽兒媳內衣太多了,生活不知節儉。
一個月以後婆媳關係勢同水火,婆婆回了老家,媳婦的小麵館也黃了。
兩個人有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這件事明顯是婆婆的責任多一些,婆婆沒有意識到兒子那個小家不屬於自己,相當於插手了別人的家庭事務。
幸虧她們不住在一起,否則會更麻煩。
但是很多家庭因為經濟原因或其他原因沒法分開住,必須直面問題。
兒子結婚了婆婆應該感覺輕鬆,兒子養到這一步也就到頭了,該放手了。還費心思給人做主,吃力不討好。一面抱怨養兒子辛苦,一面又不願意放手,重複著養兒無盡頭的悲劇。
婆婆應該認識到對兒媳好就是對兒子好、就是對孫子好。對兒媳不好,晚上兒媳會和兒子抱怨,影響兒子的休息和心情,影響家庭的和諧。
人有了負面情緒時看問題就會片面,婆婆不順心的時候看兒媳哪裡都不好,其實兒媳做的不錯了。
這就像白紙上點了一個黑點一樣,當你注意到黑點的時候,眼裡就只有那個黑點,忽略了整張白紙。
當婆婆把兒媳氣跑了以後往往才發現,其實兒媳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
老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
婆媳關係中婆婆要適應身份的轉變,要先做好榜樣,畢竟婆婆是過來人,年輕時也是別人的兒媳婦。能夠體諒兒媳婦的難處。對待兒媳時儘量要寬容、慈祥。
兒媳做出什麼看不順眼的事,就想想如果她是我的女兒,我會怎麼樣?
道德經上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創造萬物卻不據為己有,養育萬物卻不自恃有功,長成萬物卻不把持主宰。
這就是最高深的德行。
電視裡看到一個阿姨處理的很好,兒子結婚那天,她抓住兒媳的手將之放到兒子的手裡,對兒子說:「這是你以後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比我都重要,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她的兒媳聽完後,被感動的稀裡譁啦。
其實對於婆婆來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不是兒子,是她的老公,想想自己的老伴辛辛苦苦幾十年,任勞任怨,兒子結婚正是和老伴好好享受生活的時候。
想想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想想那些想去一直沒去過的地方,現在兒子不用自己管了,不如趁這時候去看看。
兒子應該怎麼辦?
兒子是解決婆媳矛盾的關鍵,是連接婆婆與媳婦的紐帶。
一場婚姻將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瞬間聯繫到了一起,這種關係要求兩個本來毫無關係的人,立即成為親密的合作夥伴。
這確實有點困難,有點小摩擦在所難免。
出現矛盾時,大多數兒子往往不作為。為什麼不作為呢?下面兩句話就讓你明白。
老娘會說:「你這個不孝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我怎麼生了你這個白眼狼。」
新娘會說:「你還是我老公嗎?有事你都不幫我說話,你還算什麼男人?你到底聽你媽媽的還是聽我的?」
看到沒,確實挺尷尬,再加上兒子作為男人要忙工作,忙事業。
也就懶得管了,希望他們自己解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男人心裡要有一個最起碼的認知,你結婚了,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要先顧小家再顧大家。
你和妻子是獨立的小家,你父母也是獨立的小家,要尊重妻子為小家的付出。
要知道她當初獨自一人,離開父母來到你們家,她不再是那個被家人寵著的小公主,變成了為你操持家務生兒育女的小媳婦。
對於你和你的原生家庭來說只是多了一個她。
對於她而言,她要一個人面對你們全家,特別是生活習慣相差較大的,她要去適應你們磨合了幾十年的生活方式,難免出紕漏的。
你不對她好,有矛盾時處處偏向媽媽和家人,跟她對著幹,她會有一種舉目無親、孤單無助的感覺。
男同胞想明白這個問題,會感到心痛,會心疼自己的妻子。
可悲的是大多數男人忙著為生活奔波,沒有去想,造成了很多婆媳矛盾,很多家庭悲劇就此產生。
小家事務上,媽媽和媳婦有分歧時,媳婦的意見沒有什麼問題時,兒子要堅決站在媳婦這邊。
兒子可能會覺得不向著自己的媽媽有些不孝,畢竟長這麼大都是向著媽媽的。
其實這不是不孝,讓自己的小家開心和睦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孝順。
把小家搞出矛盾了,父母不是還得替自己操碎了心嗎。
反過來講,如果你以一個女婿的身份和嶽父嶽母住在一起,長期生活,你的老婆在她爸媽面前不尊重你,你會怎麼想?
她如果擺出一副她和她爸媽是一家,你是個外人的態度,估計你一刻都不想和他們待在一起。
在妻子和母親之間出現分歧的時候,你要記得,一定要向媽媽表明一個態度,這是我們小家的事,我們自己來處理。
在幸福的婚姻中看到一個外國故事,叫嚴重的燉小牛腿危機。
戴維的妻子簡妮在她最喜歡的義大利餐廳為全家定了周末晚宴。能有機會向義大利籍的公公婆婆炫耀這家餐廳,簡妮非常激動,因為之前她的風頭常常被精通烹飪的婆婆搶走。但是,當她和戴維在外面辦事時,這個老婦人去肉鋪和超市買了食材,為戴維做了他最喜歡吃的一道菜——燉小牛腿。當戴維和簡妮回到家時,屋裡的空氣中飄浮著大蒜和牛肉的香味。當戴維的母親說她「忘記」預訂的晚餐時,簡妮非常生氣,一點都不驚訝。戴維面臨著兩難的選擇。牛肉看上去很美味,他知道如果他不吃的話,母親會很傷心,他真的想跟簡妮說取消訂餐。儘管這種情形聽起來並不像是什麼重大危機,但是,它能導致戴維和簡妮的婚姻出現拐點。簡妮害怕她公公婆婆的拜訪,這首先是因為,她覺得在婆婆眼裡,自己只是很可愛,沒什麼能力,而婆婆才是偉大的救世主,能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簡妮總是對戴維的母親敬而遠之,私底下她會跟戴維抱怨,說他母親是個控制狂,戴維則堅持認為這是簡妮小題大做,簡妮為此更加惱火。現在,簡妮屏住呼吸看戴維如何抉擇。戴維清了清嗓子,摟住他的母親,感謝她做了這麼一頓美味的晚餐,然後他說要把飯菜放到冰箱裡留到明天吃。戴維解釋說,他和簡妮非常希望和爸爸媽媽在喜愛的餐廳裡共享周末家庭晚宴,這對他們很重要。戴維的母親看起來非常生氣,她眼中泛淚,發了一頓小脾氣(戴維讓他父親去勸母親)。但是,當看到簡妮是那麼高興和得意洋洋時,戴維覺得這麼做是值得的。戴維的意思非常清楚:母親,簡妮排在第一位,你要習慣這一點。「當他讓他的母親知道,我現在在他心中排第一位的時候,」簡妮回憶說,「我們的婚姻才真正開始。」
看到沒,老外也有這問題,而且研究過怎麼處理。
作為兒子要在這種小事上多表明自己的態度,因為事情小不會讓母親太尷尬也有能起到表明態度的作用。
女人總是好問男人一個問題: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了,你先救誰?
這不是一道選擇題,一個女孩問這道題的意思是想知道她在你心裡的位置。
她想要你的態度而已。
最好的回答是:「當然先救你了。」
她要問你為什麼?你說:「我先救你,讓我爸去救我媽。因為我媽有我爸,你只有我。」
所以,男同胞千萬不要默不作聲,發現問題時要主動出面解決。
媳婦應該怎麼辦?
首先處好婆媳關係的根本是要互相尊重。
作為媳婦千萬不要期待婆婆對自己一開始就像對待女兒一樣好,畢竟你們沒有血緣關係,原本只是兩個陌生人,剛開始時一定要保持相互尊重。
如果婆婆是個通情達理、既寬容又慈祥的人,那你是幸運的。
一定不要恃寵而驕,把自己在家裡的小性子、缺點都暴露出來。甚至向婆婆說一些她兒子的缺點,這更是大忌。
你要明白,婆婆對你好,只是因為你是她兒子的媳婦,是她孫子的媽媽,你們沒有從小生活在一起,也沒有血緣關係。
人在失意時要反省自己,在得意時更要警醒自己。
婆婆對你好,你也要表現的更好,保持足夠的尊重,足夠的孝順。
如果婆婆一般,但是老公挺你,這時候你更要認清自己。
你要明白老公挺你,可能傷害到自己的母親,是要付出感情代價的,老公心裡是有缺憾的。這時候你要替老公把這缺憾加倍彌補上,加倍孝順婆婆和公公這樣才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如果老公挺你,你在婆婆面前趾高氣揚,那你就離眾叛親離不遠了。
百善孝當先,孝是中國人最在乎的優良品質。
作為媳婦要明白婆婆是你老公的媽媽,是生了你老公,含辛茹苦將你老公養大的人,從感情上講真不輸於你與老公的愛情。
如果以上兩種情況你都沒碰上,也不要以為你遇到的是媽寶男,你就一味的把所有問題拋給對方。婆媳關係的好壞一方面是靠男人居中調和,另一方面主要靠你為人處世的能力,以及你的價值。
你和婆婆是兩代人,你又不是他的親閨女,你要把重心放到提升自我價值和能力上,否則你再找一個還是這樣。
有些極少數的婆媳矛盾是媳婦看不上的婆婆的,這也不對,一定要保持尊重,婆婆畢竟是你老公的媽媽,你兒子的奶奶。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如果婆婆頭十年做的好,後十年就看媳婦孝不孝了。
公公應該怎麼辦?
公公是離這個矛盾最遠的人,但是他能管婆婆啊。
如果公公發現婆婆出現上面的問題時,應該多勸勸自己的老伴,畢竟自己的老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才正常啊。
道德經中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一女一男是謂一陰一陽,陰陽之所以能生萬物就在於陰陽相交而產生的一團和氣。
所以說家和萬事興。
婆媳矛盾不是兩個人的問題,是全家所有人的問題,應該全家人一起解決,共同營造一個和和氣氣的家庭環境。
每個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感到舒心。
舒心不生氣就會少生病、孩子也能健康成長、男人也能更好的搞事業、婆媳不內耗,媳婦也會有更多的時間提高自己教育孩子、婆婆不生氣公公也開心、自然萬事興。
道理講再多,還得人去做。
最後祝朋友們家和萬事興。
感覺文章還行的,別忘了點讚、關注,我能想到的暫時就這麼多,大家有什麼想法評論區裡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