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科學家,是納米微電子器件領域權威科學家,至今已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50篇,出版專著四本,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阿里巴巴達摩院學術諮詢成員。最牛的,她還是中科院院士。
她是名人,在微電子器件領域聞名世界,應邀在各種國際會議大會上作報告40多次,擔任國際會議大人主席至少5次。
她是領導,2014年開始,就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近日,北大人事消息顯示,她現在已經是北大副校長。
從她的這些經歷、地位、成就和影響力來看,這是一位絕對的大牛,但是,她卻如靜水深流,人淡如菊,是那麼的低調。像她這樣的大牛,網上一搜,應該是新聞無數照片滿屏,可是,筆者動用多種搜索工具,才好不容易找到她的幾張照片,這令我十分驚訝。
所以,我們這篇文章配圖不足,請朋友們原諒,因為我們這位美女院士美女副校長太低調。不過,照片其實不用多,就這幾張照片,也同樣彰顯出她的優雅氣質,說真的,我們不看簡歷,只看照片,根本看不出她的年齡,可以說是年齡成迷。如此高顏值美女,你都無法跟那麼長的簡歷聯繫起來。
她是誰呢?就是新任北京大學副校長黃如。這名字,都散發出淡淡清香。我特別驚異於她的簡歷,她竟然是如假包換的本土培養的科學家。
她是福建泉州人,出生於江蘇南京,她的高中是在南京市中華中學度過的,而小學和初中,卻是在江蘇無錫就讀的,到高中時代,隨父母到了南京。高中畢業後,她連高考都沒參加,被保送到東南大學(當時叫南京工學院),在這所大學,她拿下了學士和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後,她轉投北京大學微電子領域領軍人物王陽元教授門下,攻讀博士學位。從此,她就在北大紮下了根,再也沒走出北大。1997年,她獲得北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當時出國機會就擺在她面前,但是她選擇留校,在北大當起了老師。
1999年,她成為北大副教授,30歲不到,成為頂尖大學副教授,這在當時是很罕見的。兩年後,因為她教學和科研成果顯著,破格成為當時北大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進入北大讀博到留校任教,她在北大這塊學術園地裡深耕不輟,砥礪前行。北大的同事北大的學生怎麼評價她呢?就是那種平時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平平淡淡低調如靜水深流。可是,當統計科研成果時,才驀然發現,呀,黃教授好牛,令人吃驚非小,年年歲歲,都是如此。
在黃如破格晉升教授14年後的2015年,她還是那樣不顯山不露水地成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她的履歷幾乎沒有起伏,就這樣平平靜靜地走過來,從未有過張揚,讓人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而然。
作為科學家如此,她走的仕途也是如此,2014年,她就執掌了北大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到今年,升為北大副校長,還是那樣的平平淡淡,在同事眼裡,她還是一位教師,在學生眼裡,她還是導師,可是她確實又是院長校長。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人生不需要一點點的張揚,同樣光彩照人,黃如就是這樣的人。她從讀書開始,就沒有離開過校園,一路走來,從未成為網紅,而以她的地位和影響力,一定是學術界的網紅,可是,令人奇怪的,她不是。
她不斷獲得成功,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但從來沒有鼓譟,自然也就不會遭來嫉妒恨。這是什麼力量使她能做到如此呢?其實,這是情商的力量。黃如的智商當然很高,但是她的情商比智商更高。
而情商,才是決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社會上,有不少人智商很高,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可是,後來因為過於張揚而走向失敗,還有的為名所累,終於止步於所取得的成就而不前,最後泯為眾人。
我們往往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就是情商不高導致的走不遠。只有高情商,才會讓人走得更遠,飛得更高。黃如就是這樣的典型。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情商不高,比如不會說話,不敢說話,因之而不會交際不敢交際時,切莫等閒視之,一定要加以重視,因為,這可能毀掉前程。
當發現有這樣的問題時,應該重視起來,抓緊時間提高情商。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對照書本進行訓練,沒有不能提高的情商,只要你想,就能提高。這裡筆者為需要的朋友推薦一套提高情商的書,如果情商不高,買一套,照著訓練就可以了。
情商高,你就能像黃如這樣,在不動聲色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最後,我們向黃如院士表示祝賀,祝願她在新的崗位上,繼續不顯山露水取得更輝煌的成就。不知道朋友們對黃如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