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操作技術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原因,有一些新修的水泥路面在施工後出現部分路面鼓包起皮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水泥路面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這部分路面一碰就碎,施工後,新修的水泥路面上出現這種起皮的問題應該如何來處理呢?
其實,解決水泥路面起砂起灰這類病害,從修補操作上來看並不難,但是有一些道路處在比較偏遠的位置,再加上很多單位的人手有限,就很難做到病害早發現早治理的目標,這才導致了很多小病害一步步發展成為嚴重的路面病害。
解決水泥路面病害的關鍵在於材料的粘結力和穩定性,材料的粘結強度越大,在基層路面處理好的情況下,與之粘結越牢,材料的穩定性越好,修補後的效果越好,還有就是要考慮材料的抗壓強度。在使用修補材料對病害路面進行修補後,我們之所以需要一個養護期,主要是因為水泥路面修補材料在養護期內,它的抗壓強度會不斷地增加,當期達到一定的抗壓強度時,就能滿足車輛通行的需要,而且穩定性強的材料,它的抗壓強度達到一定的強度後,強度在很長的時間內是不會降低的,這樣才能滿足車輛正常行駛的需要,才會對病害路面有較強的修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