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共青團
雲嶺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乾貨聚集地
最近,朋友圈,微博
全被「周杰倫」夕陽紅粉刷屏了
刷個微博也都是#周杰倫超話#
在這幾天裡
一場聲勢浩蕩的競爭持續發酵
即使你沒有參與其中
一定也見證了這一幕——
周杰倫的夕陽紅粉絲團
與新生代流量明星粉絲的
微博超級話題榜首之爭
最終
在7月21日晚
周杰倫的夕陽紅粉絲團們
讓周杰倫超話衝到了榜首位置
還實現了「一個億」的小目標
這也是微博超話有史以來
首位影響力過億的明星
昨晚深夜
這一消息衝上了熱搜第一
參與打榜項目的粉絲撒花慶祝:
@像LEE的心臟無法那麼逞強:他是一個時代啊
@_超人不能流眼淚__ :參加了一個億的項目
@丶豆豆姑娘:夕陽紅粉絲團第一次團建活動圓滿勝利!
粉絲們的努力
自己沒有微博帳號的周杰倫知道嗎?
他知道!
對沸沸揚揚的超話打榜一事,
昨天
一直未回應的周杰倫
在某社交平臺對同門師弟喊話:
「希望你以後也有一群
像我一樣這麼挺自己偶像的歌迷!」
還回應粉絲:
「知道,寶寶不說。」
話說回來
這場酣暢淋漓的大戰是怎樣引發的呢?
時間回到7月16日
在豆瓣「自由吃瓜基地」小組中
一網友的提問貼引發了大家的注意:
「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
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
畢竟微博超話都排不上,
轉發評論也不過萬,
他真的有這麼多粉絲嗎?」
萬萬沒想到
這個普通的提問貼
居然一傳十、十傳百地傳到了
正在家裡帶孩子、
忙工作的周杰倫粉絲眼裡
雖然流量明星的數據榜咱們不參與
但你也不能說咱沒粉絲!
大家給我衝!
一石激起千層浪
那些已經步入中年的周杰倫粉絲
放下了手頭在寫的PPT
放棄了和孩子的親子時間
拿起了手機
重新拾起自己當年追星的勁頭
自學打榜、刷數據
學著00後的年輕人們
寫各種帶著七彩符號的標語
用了幾天時間
讓周杰倫成為了超話明星榜首
同時等上熱搜的
還有周杰倫粉絲們的自嘲:
周杰倫老年粉絲團重新營業
畢竟最早聽周杰倫歌曲的粉絲
大多是80、90後
如今都已30歲以上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數據
這群中年粉絲自我調侃為
「夕陽紅粉絲團」
最新的網絡打榜語言幾乎都不懂
但就是幾乎一夜之間
大家的「打榜用語」也用得溜溜轉
還有網友說
熬夜給周杰倫做數據的人
就是十年前熬夜偷菜這批人啊
但是周杰倫老年粉絲有一個最大的優勢
那就是路人緣好
比如說周杰倫老年粉在積分用完後
還跑到隔壁五月天去請外援
五月天的粉絲立刻就來了
陳奕迅的粉絲也來助陣
↓↓
隨後
李現、陳赫、林俊傑
也都紛紛加入到了
為周杰倫超話打榜的陣營中
這場實力派與流量派的數據之爭,
還引來了人民日報的關注,
在昨天發了兩次微博評論此事
人民日報在其官方微博發表題為
「偶像會發光」的微評——
兩名藝人各自擁躉的較勁,雖是娛樂「遊戲」,卻映射了時代徵候。這不是代際衝突,更無關價值觀斷裂,而是一場聯合致敬,尋找內心深處的寄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嚮往,向美好看齊,夯實審美坐標,歲月就無法帶走我們的鄉愁和堅守。
隨後,
人民日報晚上再次發微博——
「夕陽紅」打榜團前赴後繼,送周杰倫上了微博超話榜首。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為藝術解構了數據與熱度:流量不等於流行,榜單在網上更在心上,音樂品格終究由時間檢驗。過去的經典會過去,未來的流行還會來,老歌迷有自己的倔強,也希望:今天的中國音樂,有足夠精彩供明日迴響。
周杰倫成功榮登第一之後
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
重要的不是周杰倫能拿下第一
而是二十年過去了
依然有人為周杰倫熬夜拿第一
在夕陽紅粉眼裡
周杰倫有多厲害?
周杰倫曾經霸氣說過,
「告訴你們我為什麼很少聽別人的歌,
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
到現在還在流行。」
他用音樂開創了一個時代——
中國流行音樂巔峰的時代。
周杰倫在QQ音樂播放量破100億,還保持著網易雲、酷狗和酷我音樂平臺播放量的首位,同時也是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華語歌手。
專輯銷售永遠瞬間售空的是他。
QQ音樂榜單排行第一的男歌手,
幾年如一日的永遠是他。
重要的是一個網友說:
「你可能不是周杰倫的粉絲,
但是你一定聽過他的歌。」
「你甚至可能記不住名字,
但你卻張口就來耳熟能詳。」
《晴天》《青花瓷》《開不了口》《黑色毛衣》《雙截棍》《遊園會》《七裡香》《不能說的秘密》《告白氣球》《蒲公英的約定》《稻香》《愛情懸崖》《一路向北》《夜曲》《擱淺》等等等等。
一曲老粉絲的青春輓歌:
周杰倫,一個出生於1979年的中國臺灣歌手,其粉絲群體主要聚集在75後到95前這個區段,與蔡徐坤以00後為主的粉絲結構相比,二者相差了一代到半代人。當周杰倫被質疑沒有流量之後,上到知名企業家、明星、行業名人,下到網紅、大V以及自稱「中年人」的普通群眾,一夜之間都成為周杰倫的粉絲,為其號召送分打榜。
很多00後會覺得很奇怪:一是為什麼會突然湧現這些粉絲?二是這些粉絲平時都幹嗎去了?要回答第一個問題,就需要回到本世紀初,作為一個口齒不清的歌手突然進入流行樂壇,周杰倫起初並不被人看好。但緊接著,獨樹一幟的風格,以及背後有方文山這類中國風歌詞作者的加持,周杰倫迅速成為一名廣受歡迎的歌手。
周杰倫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文化標籤之一,擁有大量粉絲並不奇怪。某種程度上,1980年出生的姚明和1979年出生的周杰倫,各自都成了所在領域的重量級人物。相比如今的流量小生,紅個一兩年淡出者眾多,能保持三五載的算是極少數。周杰倫由於紅了十幾年,與一代人的青春完全重疊,導致如今雖然沒有顯性的高人氣,但其號召力卻仍然極強。
類似現象其實存在於每一代人的內心,比如70後對張國榮的偏愛,60後對鄧麗君的痴心,都被他們自己所認為是不可替代的。假如有一個80後用周杰倫去與張國榮、鄧麗君和慄原小卷相比,不同時代的人都會立刻跳出來捍衛自己的偶像,不過,與其說不同時代的人是在捍衛自己的偶像,不如說是在追尋自己的青春。
第二個問題,周杰倫的粉絲都幹嗎去了?要回答這個問題,坦白來說,在很多老網民看來,打榜本身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完全不知道做來幹什麼。要支持一個偶像,可以買他的CD、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以及在日記裡記錄,和朋友分享。某種意義上,喜歡一個偶像的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獨自、默默完成的。
而以95後為主的追星族,則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追星方式。他們的主要時間、精力乃至金錢,都花在給自己的「愛豆」刷流量上。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各個平臺需要打榜的明星榜單有77個。這些平臺很明白,吸引粉絲打榜就等於吸引流量、增加日活,平臺搞榜單、弄投票,實際上就是為了吸引流量,這看起來多少像一個「陽謀」。
當然,流量明星之所以有號召力,就在於擁有流量。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因為流量而變得更為緊密。其背後就在於社交媒體在製造明星的時候,粉絲的權力變得更大、更直接。比較下來,60後只能在內心默默喜歡鄧麗君,80後可以去現場支持周杰倫,而00後則用打榜親手打造偶像。通信方式的變化,帶來了偶像與粉絲關係的變化,也帶來了粉絲行為、心態的區別。
周杰倫的粉絲大部分已經或即將進入中年。他們有家有室,忙碌不堪,不可能每周都能像00後那樣,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去為偶像爭一個「虛名」。此次幫助周杰倫勇奪第一,是一種於心不甘的體現,也是在為自己遠去的青春唱一曲輓歌。
流量之爭已落下帷幕
你最喜歡周杰倫的哪首歌呢?
一起來留言區說說吧
來源:南方都市報(nddaily)、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澎湃新聞(thepapernews)、南都短評、新浪微博等
校 審丨木 馬
編 輯丨小 甘
投稿郵箱丨qccyn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