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黃浦警方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領域刑事保護職能,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今年8月,在外省市警方全力配合下,上海黃浦警方成功偵破「4·26」特大生產銷售假冒手辦玩具案件,一舉打掉盤踞於廣東、湖南、安徽等省的一個家族式制假、售假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64名,現場查扣假冒知名品牌動漫手辦玩具10萬餘件,涉案金額近人民幣4億元。此案是黃浦警方近年來破獲的規模、產量最大,抓獲人員最多的一起制假售假案件。
制假工廠內展示的假冒侵權手辦玩具。
網上買到假手辦
今年4月,某動漫手辦玩具的品牌代理商張先生發現,網上售賣的動漫手辦玩具與自己公司出售的產品十分相似,包裝上面還註明了「正版」「原裝」等字樣。與公司出售的動漫手辦玩具相比,這些手辦玩具的價格低了近一半。張先生隨即下單購買了幾款手辦玩具,拿到手後他發現,這些手辦玩具除了外觀與正版商品大致相同外,很多細節都不一樣。
很快,上海黃浦警方接到了張先生的報案。張先生告訴民警,他在一家名為「廣州大玩家」的網上店鋪購買了所謂「原廠生產」的動漫手辦玩具,收到貨物後發現所購買的手辦玩具做工十分粗糙。另據報案人反映,該網店出售的產品均為熱門動漫系列玩具。「他們通過印製我們公司的商標以及生產一些具有銷量的手辦玩具,侵犯我們公司的版權。」面對黃浦公安分局經偵支隊的民警,張先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雖然說這些假手辦玩具的樣子做得很像真的,但是細看在一些局部和接縫處還是有一些瑕疵,在假手辦玩具的產品用料上也與真手辦玩具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接報後,黃浦警方高度重視,隨即聯繫相關權利人公司對報案人提供的手辦玩具進行鑑定,這些網上售賣的手辦玩具均為假冒侵權產品。此外,該涉案網店為規避法律責任,逃避打擊,在對正版手辦玩具進行仿製的過程中,刻意將部分知名品牌仿製產品的註冊商標進行了去除,並在網店銷售時披上所謂「正版」「散裝」等外衣。這些產品的包裝將出處指向了廣東某地。
層層調查找出始作俑者
4月26日,黃浦警方根據報案人提供的線索對該案立案偵查。警方經偵查發現,該涉案網店實際註冊人為「廣州大玩家動漫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榮某。該公司曾有多次法定代表人及註冊地變更記錄,且曾因銷售假冒侵權產品被當地市場管理部門行政處罰。
民警在制假工廠搜查。
偵辦民警通過層層深挖,發現該涉案企業實控人系龔某明,其實際控制了「大玩家」「好彩」等多家公司,並設立了多條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大肆銷售多個權利人品牌的系列動漫手辦玩具。
為實現對該涉案團夥全鏈條打擊,專案組對該銷售團夥供貨渠道開展進一步深入調查,逐步掌握了該團夥位於湖南郴州、安徽六安等地的3處生產加工窩點。上述加工廠的實際負責人均為龔某輝、龔某軍、龔某明三兄弟。
8月20日,通過4個多月的連續偵查,在全面掌握該犯罪團夥組織架構及人員情況的基礎上,黃浦警方組織警力分赴廣東廣州、湖南郴州、安徽六安等3地,對公司總部、生產工廠和倉庫、店鋪開展集中收網行動。
一網打盡
在抓捕中,上海黃浦警方也遇到了一些難點。
參與此次偵辦工作的南京東路派出所副所長趙瑋說:「當時,有一部分假手辦玩具我們並沒有在現場查獲。我們在第一時間將這個情況向指揮部做了匯報。結合對抓獲人員的訊問情況,我們發現這一制假售假團夥的做假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
警方搜查後發現,在廣東查獲的一批手辦玩具大多是半成品。在收集到相關證據後,偵查人員發現這些手辦玩具的最初生產地並不在廣東,只是在廣東完成了手辦玩具的制模、注塑過程。不法分子在生產出半成品以後,把部分零部件分別發往安徽和湖南的兩個生產工廠,進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即上色、包裝。
為了實現對這一制假售假團夥的全面打擊,黃浦警方進行了一系列的摸排,條件成熟後開展抓捕行動。行動中,警方相繼抓獲以龔氏3兄弟為首的涉案犯罪嫌疑人64名,查獲制假模具及加工工具機、運輸車輛、銀行卡、電腦、手機等一批作案工具。
警方初步查明,2016年以來,龔某輝、龔某軍分別在湖南郴州、安徽六安等地設立3處工廠,通過對正版產品進行剝樣、抄數、開模,規模化生產多個熱門品牌系列手辦玩具模型數百款。通過龔某明在廣州設立的「大玩家公司」,在線上、線下渠道以低於市場同類正版產品70%至80%的價格大肆進行銷售牟利。
上海黃浦警方在火車站押送涉案人員。
上海黃浦公安分局經偵支隊食藥環偵查大隊教導員顧傑介紹:「這一制假售假團夥除了3家分工廠外,還有倉儲、運輸以及在廣東的總部辦公室。龔氏兄弟先後招聘員工500多名,涉及管理人員近100名,形成了一條家族式的制假、售假產業鏈。」
目前,相關涉案嫌疑人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侵犯著作權罪已被黃浦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