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鏟屎官認識到寵物絕育的好處後,紛紛準備帶寵物絕育。對獸醫小明來說,給貓狗做絕育手術是非常日常的一項工作。由於鏟屎官對絕育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他們不再盲目的認為殘忍。
下面來看看這個小故事吧。在泰國,有個地方擠滿了人,場面相當熱鬧。只見大約150隻貓咪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這是咋回事呢?
估計喜歡擼貓的鏟屎官們要激動了,很難一次看見這麼多隻貓咪吧。一想到150多隻貓咪集體相見的大場面,堪比大型相親現場,想想也是非常興奮呢。估計貓咪們也非常開心,那麼多的公貓母貓相聚,不得一起撒撒嬌賣賣萌啊。但是蛇皮袋鋪了一地,主人帶它們來幹啥呢?
只見主人站在一旁全程緊盯,有的貓咪身上甚至被貼了標籤,畢竟貓咪花色差不多,大概是怕抱錯而標記的吧。獸醫們給貓咪一個接一個地打麻醉,湊近一看卻懵了:這是集體做絕育?當然,絕育手術不需要太長時間,沒過多久,蛇皮袋上躺滿了一個又一個貓咪。做完手術的它們麻醉還沒褪去,只見它們半睜著眼睛,乖乖地躺著。
哈哈哈哈哈,寵物醫院裡有時也就兩三隻一起相約來做絕育手術,這麼多隻貓咪一起的場面還是第一次見。要獸醫小明說啊,泰國做的這場免費絕育活動還蠻成功的,吸引了不少泰國的鏟屎官前來。
絕育可能確實是違背動物們自身意願的,畢竟貓咪也不會說話,但這從這的利弊關係,只有鏟屎官能懂。就像父母總是會替孩子做決定一樣,有的父母並不會去問孩子的想法。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並不理解父母的決定,反而會有點反感這種做法。
孩子日漸長大,總是會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應該提前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孩子成年後,應該讓它們自己做決定,但父母要提點建議。父母應及時放手,讓他們學會自己決定,畢竟人生的路還得靠自己來走,不可能一輩子都替他們做決定的。
獸醫小明科普:建議等貓咪生理成熟後,大約6-8月齡再做絕育,其實絕育有利有弊。優勢在於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自然繁殖,還能降低生殖疾病的患病率。缺點在於可能會引起肥胖造成其它疾病,而且對心理方面還有一定的傷害。
做完絕育後,一方面要關注它們的體重變化,適當控制飲食,定期適量運動。另一方面要關注它的心理狀態,多花點時間陪伴它們。如果遇到一些無法處理的情況,可以及時帶貓咪去寵物醫院查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