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牌如何講好新故事?讓渣渣來告訴你答案

2020-12-14 界面新聞

文 | Foodaily每日食品 Moria Yin

古往今來,能改革體制、發揚學說、武裝起義、勸降敵國的,向來都是會講故事的人。如戰國時期的鄒忌,在勸說齊王廣納諫言時,以簡單的比美故事為由,輕輕鬆鬆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會讓齊王覺得沒面兒。

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最能引起聽者的共鳴。這就是會講故事的魅力。

當然,除了品牌本身需要故事外,廣告、產品、銷售、運營、公關及用戶體驗也需要好的故事做支撐。

那麼,品牌可以從哪些地方挖掘講故事的空間?故事和產品又該怎樣融合,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買單呢?

在可持續越發受到重視的當下,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受到了影響,以可持續發展為大前提的故事可以吸引到很多有態度的消費者。

因此,變廢為寶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舉個例子,咖啡豆、咖啡粉人人知曉,咖啡渣卻鮮為人知,畢竟,最精華的部分已經被人類泡成咖啡滿足味蕾,誰又會在乎剩下的渣渣將何去何從呢?

但是,不少品牌商卻能挖掘出咖啡渣的潛力,並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故事,既貼合熱點,又獨具風採,值得大家學習。

01、用咖啡渣再續前緣,讓咖啡的一生更圓滿

我國是以茶文化為主的國家,但隨著20世紀80年代,雀巢將速溶咖啡引進中國後,國內的咖啡消費意識快速上升,從2013年起,國內咖啡消費量均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長。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全球每天約有20多億杯咖啡被消耗,而每千克咖啡豆可以產生650g咖啡渣,所以每天大概有600萬噸咖啡渣被送往垃圾場填埋。研究表明,全球每年被當成垃圾分解的咖啡渣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一千萬輛汽車的尾氣排放量。另外,咖啡渣裡含有的咖啡因和多酚對土壤的生態系統也有極大的毒性。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咖啡渣也是。總有一些人能透過「渣渣」的表象看到其背後的潛在價值。利用咖啡渣種花、除臭、去角質等日常實用型操作大家都知道,下面Foodaily給大家分享一些咖啡渣不一般的用途。

01 渣渣的能量不容小覷

調查顯示,英國每天消費的咖啡量達9500萬杯,一年可生產數十萬噸咖啡渣,如果當成垃圾填埋,會增加6.8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為了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號召,英格蘭西北部首家收集咖啡渣的工廠The Coffee Recycling Co.聯合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渣回收商Bio Bean,共同實現回收、再利用咖啡渣的目標。

由The Coffee Recycling提供回收箱,大到咖啡館、連鎖店、商業辦公室,小到在未知角落裡偷偷喝咖啡的人,都能將咖啡渣投入箱子中。公司會定期回收,並轉送到合作夥伴Bio Bean手中他們從咖啡渣裡面提取各種殘留化合物,合成生物燃料,可以替代碳含量高的化石燃料。

圖片來源:The Coffee Recycling

The CoffeeRecycling Co.目前已經在售賣咖啡渣製成的 「咖啡木」,相比普通的木材,它可以多產生20%的能量,燃燒時間也更長,所以其生物利用度和市場前景是相當可觀的。正如該公司的創始人EmmaLavelle所說:「回收咖啡渣不僅對環境友好,還能支持合作夥伴創建可再生能源,同時也可以為公司創造財富。」

從被放進回收箱到燃燒生熱,The Coffee Recycling用咖啡渣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小小咖啡渣裡的大能量。

02 自帶咖啡香氣的杯子

來自德國的Kaffeeform是一種可持續、可再生能源材料,是由設計師Julian Lechner靈感爆發而來。

因為對變廢為寶的獨特興趣,經過三年的研究,Julian將咖啡渣和其他植物來源的可再生的原料混合,並用生物聚合物硬化,最終製造出輕盈卻堅固耐用的Kaffeeform材料。

用這種材料製成的杯子,有著類似大理石的紋路,散發著溫和的咖啡香氣,每一個杯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圖片來源: kaffeeform

Kaffeeform獲得了2018年紅點最佳設計獎,目前,其已經被製成了不同規格的濃縮咖啡杯、卡布奇諾杯、拿鐵杯以及Weducer隨行杯等。

正如喝茶要講究茶壺茶杯, Kaffeeform使得「咖啡循環」中多了真正的「咖啡杯」這一環,讓咖啡的故事不再終止於被喝進肚子,展現了其獨特魅力和商業價值。

03 咖啡渣做衣服,除臭吸汗還能防紫外線

靈感多源於生活。

在某個悠閒的午後,Jason和太太Amy在一家咖啡館小憩,看到有人跟店家要咖啡渣回家,讓Amy突然想起咖啡渣本身的除臭功能,就開玩笑似的問愛運動、身上常有汗臭味的丈夫:為什麼不把咖啡做成衣服,除除臭呢?

一句不經意的話激發了Jason,經過多年的開發與改進, S.Café環保科技咖啡紗於2009年面世。

圖片來源:S.Café

咖啡生豆經過烘焙後,體積會膨脹,衝煮過後,咖啡豆內部的空間變得更大,再通過低溫、高壓的環保專利製作過程,將孔洞極大化,最終創造出咖啡紗。

這種面料不僅有迅速吸乾水分加速蒸發的作用,還能去除異味、折射紫外線、提供冰涼觸感。Drink it,wear it.——S.Café從咖啡渣能除臭的角度出發,把故事講到了穿著領域,讓我們看到了渣渣的無限可能。

04 外敷內服,咖啡渣為你的健康美麗添磚加瓦

作為垃圾存在的咖啡渣有著很多缺點,但從可開發的角度來看,咖啡渣富含抗氧化劑和脂肪酸、黑素、蛋白質等,對人體的健康和皮膚相當有益,Kaffe Bueno的使命就是充分利用並開發咖啡渣的潛力。

圖片來源:https://www.kaffebueno.com/

KaffeBueno以咖啡渣為原料,製造了可用於個人護理和食品領域的三種產品:咖啡油富含亞油酸、棕櫚酸、多酚、生育酚和二萜酸酯,可用於補水、防曬、防老化、皮膚修復等;無麩質麵粉不含咖啡因,低脂肪、高蛋白、高纖維,可廣泛用於麵包、糖果、披薩等,為它們賦予健康屬性;去角質劑則被用於清潔面膜、磨砂膏、洗面奶等。

與前面三家公司不同,Kaffe Bueno致力於挖掘出咖啡渣的全部潛力,把咖啡渣本身講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故事,創造出全新的商業價值。

02、置身於故事,而不止於傳達故事

大家都知道故事對於品牌的重要性,卻苦於如何把故事講好。

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態度的消費者也日益增多,設計感、公益、環保……他們都願意為之買單。

據調查,當下的年輕人在選擇一個品牌時,除了品牌本身的質量、顏值以外,對該品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發看重。微博上就常常出現某品牌因為觸碰國家底線而被國民抵制的現象,也不乏有些商家因為違背環保責任而被網友diss的。所以,一個好的品牌,需要具有社會層面的服務意識,雙管齊下,金玉其外更要其內。

如今,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越來越受重視,品牌在做好產品的同時,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融合到品牌或產品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營銷手段。

就拿咖啡渣的例子來說,品牌商在開發出咖啡渣各種商業潛力的同時,利用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來塑造品牌故事、創造品牌價值,甚至把顧客拉進故事、參與其中進行直觀體驗,最後主動買單,這就是講好故事的魅力。

01 將咖啡渣回爐重塑,為品牌譜寫新故事

星巴克

星巴克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一家門店一天的銷售量就能達到300杯左右,每天產生的咖啡渣確實不少。

不過,星巴克的咖啡渣的歸宿不是垃圾桶。此前,星巴克就一直在門店向提供顧客咖啡渣,可帶回家用於除臭養花等。今年世界地球日,星巴克將咖啡渣送到中轉站,經過脫水、乾燥、試驗後,變為精純的粒子,代替傳統的PP粒子,成為星杯壁、筆記本等周邊中的一份子。

星巴克咖啡渣款隨行杯外壁中約含30%的咖啡渣,杯身上印有「Less plastic is fantastic.」等表達環保態度的話;筆記本則在封面和封底中加入了咖啡渣,內頁使用的是再回收紙張,右下角是一幅幅可愛的卡通畫,快速翻動,就是一部咖啡渣再利用的小動畫。

圖片來源:星巴克

設計與環保可持續呼應、充滿人情味和話題度的小細節,讓星巴克在世界地球日講好了咖啡渣的故事,也讓更多的消費者心甘情願地為其買單。

雀巢濃遇

雀巢咖啡旗下的Nespresso有一款膠囊咖啡,包裝使用可無限回收的鋁為材料,除了可以保護咖啡的新鮮度和品質風味外,回收之後還可以再被利用於食品包裝、自行車和筆記本製作等,而膠囊裡的咖啡渣也可以用於堆肥等。

圖源:雀巢濃遇

2009年以來,每個Nespresso膠囊咖啡碳足跡已經減少了20%,而且藉助品牌的精密消費系統,客戶只需要精確量的水和能源來衝泡一杯咖啡,能最大限制地減少食物、水和能源的浪費。

Nespresso擁有專門的回收計劃,在全球18個國家/地區擁有10萬多個收集點,不同國家的門店通過與其他品牌商合作,共同為回收來的鋁膠囊和咖啡渣創造第二次生命,同時也在為社會、為學校、為環境創造公益財富。

COSTA

今年8月底,運動品牌李寧、環保組織愛回收以及咖啡零售商COSTA跨界合作,共同推出限量版的環保T恤。

該款T恤以「精氣神」為創意主題,通過打太極的漫畫演繹,鼓勵大眾走向戶外、享受運動,而衣服材質中的咖啡碳纖維則能喚醒疲倦的神經,同時加入「萬物新生」等字眼以表達可持續可再生的理念,賦予咖啡二次生命。

02 即溶咖啡品牌展開「返航計劃」,增強參與感

為了充分回收咖啡空罐,三頓半和永璞等即溶咖啡品牌紛紛推出了「返航計劃」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的參與感,讓消費者也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永璞

品牌商通常會將回收的咖啡空罐,製造成新的產品周邊。不同於Nespresso的「膠囊回收計劃」,「返航計劃」除了支持回收以外,還支持消費者根據送回的咖啡小罐數量兌換周邊及聯名產品。

這種創意不僅刺激消費者主動回收意識,還為自己的品牌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彼此之間的互動,更是增加了主客之間的粘性。

圖片來源:三頓半

03 連小角落也不放過,喜茶將環保滲入到門店

11月,喜茶在深圳開出了首家環保主題門店,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環保元素隨處可見。

門頭招牌的背景牆是紙吸管排列而成,店內牆面是含有10%回收小票的人造石,圓桌由45%紅柚皮混合人造石料製成……因此,門店整體以大自然的綠色、吸管的米黃色以及小票的白色為主要色調,既清新又環保。

此外,這家門店還有一個特色牆角——「靈感實驗室」,專門出售日常經營產生的「廢品」。比如,一個環保隨行袋,所含有的再生聚酯纖維材質相當於回收了13個波波杯;一件防風雨的衣服,相當於21個波波杯含有的rPET成分。

如今有很多快閃聯名活動頻頻,進行環保相關的嘗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能很好地傳遞品牌文化,講好品牌的故事。

03、小結

沒有故事的品牌就像一個冰冷的指示牌,沒有溫度地向顧客展示自己的特點,頗有種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味道。

一旦加入了故事性,品牌就有了溫度,尤其當廣告、銷售、運營等一系列程序都被賦予了故事時,顧客對這個產品才有了記憶點。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博得消費者的青睞,要想講好一個故事,真實、邏輯清楚、與時俱進、指引未來、與顧客互動是最重要的原則。

就像當下的可持續發展的熱點,各大咖啡品牌商圍繞這一主題,利用自身特有的「咖啡渣」,相繼推出「變廢為寶」的戰略,一下子就點了環保的題,提升了品牌的社會形象,抓住了消費者的眼球。

而對於咖啡渣本身,其他品牌則會展開發散性思維,有的製成燃料,有的製成衣服,有的合成包裝,有的合成護膚品……不管是什麼,最終的目的都是和消費者的需求掛鈎,再利用環保可持續理念,吸引他們前來購買。

再進一步說,區別不同品牌故事的關鍵,就在於這個產品究竟是「廣告故事化」還是「故事廣告化」。如果只是生搬硬套,隨意編撰故事情節,為了廣告而廣告,哪怕再跌宕起伏,也只能暫時吸引顧客的目光。

只有根據產品的性能、特色來打造真實的故事,再抓住能夠打動消費者的點,同時誘導消費者參與到這個故事中,才能真正吸引到顧客的忠誠。本文中的案例便抓住了可持續這一點,將產品與故事進行了完美融合。

因此,「廣告故事化」才是當下品牌營銷戰略的重要手段,不管是品牌獨創型還是用戶眾創型,效果都不亞於大數據分析或綜藝&IP廣告。

相關焦點

  • 最會講故事的咖啡廣告來了!
    | 品牌家(ID:emoney8)New City  Cafe告訴你。究竟這支廣告有哪些值得看的地方呢?來,我們一起「找答案」。New City  Cafe這次廣告的主題是「有一種存在,陪你一起找答案」。究竟在每一個想要尋找的答案中,有哪些值得紀念、回憶或者說需要釋懷的呢?看看視頻文案,或許你也會明白。
  • 牆洞的故事讓熊爪咖啡爆紅,食品行業的品牌故事怎麼講
    除了熊爪咖啡的牆洞故事,Life Water的「只賣半瓶水」 ,市面上還流傳著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故事。  巧克力品牌德芙Dove背後的寓意「Do you love me」、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水源地故事......這些故事都或多或少地為品牌帶來了更高的關注度,提升了銷量。  那麼,作為品牌應該如何講故事呢?
  • 鍾俊俊副業賺錢100講第10講:個人品牌價值塑造-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和你一起副業賺錢。大家好,我是鍾俊俊。今天分享【副業賺錢100講】的第010講。本講分享的關鍵詞:價值塑造、品牌故事。上二講中,我們講了為什麼打造個人品牌以及打造個人品牌的好處。那麼這節課講具體如何打造個人品牌之——【個人品牌之價值塑造—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 會講故事的咖啡廣告來了, 這次是New City Cafe!
    New City  Cafe告訴你。究竟這支廣告有哪些值得看的地方呢?來,我們一起「找答案」。New City  Cafe這次廣告的主題是「有一種存在,陪你一起找答案」。究竟在每一個想要尋找的答案中,有哪些值得紀念、回憶或者說需要釋懷的呢?看看視頻文案,或許你也會明白。
  • 瑞幸咖啡停牌,「東方咖啡故事」講不下去了……
    自從4月2日宣布業績造假22億元之後,美國上市的瑞幸咖啡股價就各種暴跌,當天跌了80%。國內消費者調侃,過去買瑞幸的咖啡只需1.8折,現在買他家的股票也打1.8折。我們不好說瑞幸到底算不算一個好企業,但我們至少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故事講得很棒的企業。從2018年2月到如今,瑞幸講了太多故事。
  • 品牌故事,怎麼講?-虎嗅網
    本文將藉助瑪格麗特·馬克和卡羅·S·皮爾森提出的品牌原型理論,從品牌定位、受眾和傳播力三個角度分析日清、三得利、innocent等講了一手好故事的品牌,並試圖解決以下疑問:把故事講好的品牌們都講了什麼故事,其中有跡可循嗎?它們是如何把故事講好的?
  • 星巴克如何講好雲南咖啡的故事?
    來自中國雲南的咖啡豆愈發頻繁地出現在手衝咖啡的菜單上,並且一度引發咖啡行業的討論與關注。因為在過去雲南咖啡豆與考究口味與衝煮方式的精品咖啡尚有距離。但如今,故事已經不同以往。在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和全國臻選門店內,9月24日開始,兩款全新的雲南臻選咖啡豆開始亮相。
  • 「產品+意義=品牌」:看星巴克是如何講品牌故事的
    彼得·古貝爾(Peter Guber), 這位賣座電影如《蝙蝠俠》、《雨人》、《紫色姐妹花》、《午夜快車》的製作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長期教授,曾在《會講才會贏:如何通過講故事打動人心,贏得機會》一書中說,「現今社會的每個人都是通過情感交流在做生意。因此,對於企業家來說,講述令人信服的故事是促成生意的最好方式。
  • 如何講好一個品牌故事?從江小白、無印良品、桃園眷村說起
    品牌故事為產品賦予獨特的性格,這種性格吸引著氣味相投的消費者。他們消費的不只是具體的產品,還有價值觀。好的品牌故事能為消費者提供社交貨幣,幫助他們表達自我。買錘子手機的潛臺詞是「我是一個有匠心,有情懷的人」;在車庫喝咖啡想表達「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朋友圈發張 roseonly 的照片是在曬幸福,「 Ta 愛我一生一世」。
  • 如何才能講好個人品牌故事?
    每一個做個人品牌的人幾乎都有同感,會講個人品牌故事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人人都愛聽故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動物,講故事是最古老的營銷方法,人性當中是先天性的拒絕理性的,人在聽到他人給自己講道理的時候,首先的第一反應就是排斥,比如:當有一個陌生人給你推銷東西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一般都是排斥的,這就是理性的反應;但是人性當中也有先天性的被故事吸引的特性,比如:你看了一部不錯的電影,看了個開頭,很想看到結尾,一開頭就忍不住的往下看,這就是人被故事吸引的特性。
  • 來這裡,我把鄭州的咖啡故事講給你聽
    93℃1咖啡聯合了鄭州十家知名咖啡館,咖啡館匠心烘焙,手工製作咖啡掛耳包,這10家獨立精品咖啡館,既有鄭州咖啡圈的冠軍店,又有給數百家咖啡館烘焙豆子、提供咖啡機的權威咖啡品牌,我們用咖啡掛耳的形式,讓你品嘗到每家咖啡館想呈現的味道;93℃1一次打卡鄭州10家獨立精品咖啡館。
  • 文案第3講: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品牌營銷中,打造一個易於流傳的品牌故事能夠有力為品牌宣傳造勢,並達到事半功倍的營銷效果。初中的時候,班上男女間表達愛慕的時候,都會送給「意中人」一盒德芙巧克力。我問:為什麼要送德芙?女同桌貓著腰,悄悄告訴我:德芙的英文名稱是Dove,音譯為「Do you love me ?」
  • 【案例】難「聊」的品牌如何講故事?
    Nike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Nike以往的營銷中看得出,Nike是個會」聊天「的品牌,在每個campaign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們在不斷挖掘Nike與運動與用戶lifestyle的相關性,從而引起用戶共鳴不斷的討論和模仿。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品牌都能有故事可講。那些較難和lifestyle結合,比較」難聊「的品牌要如何在社會化媒體中溝通?
  • 打造個人IP,講好品牌故事!
    成功的網紅告訴我們,講好故事,快速地提升個人品牌形象,這是成為網紅的關鍵所在,也是個人營銷的最好方法。近兩年央視有檔節目叫《等著我》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大家茶餘飯後最喜歡看的節目。他給自己講了一個品牌故事,故事的內容大致是:有一個男孩自從出來打工之後從沒有回過家,甚至很少與家中父母聯繫,原因是在外沒有賺到錢,自覺無臉見「江東父老」。父母年邁非常思念兒子,但兒子就是不回來,怎麼辦?於是紅網就介入,出謀劃策,假借父親病重想見兒子之名,讓男孩回鄉看父,當然這個過程的故事情節也是非常曲折的,最終父母如願以償見到了兒子,一家團圓。
  • 餐飲老闆應該怎樣講好品牌故事呢?
    品牌故事為您的產品創造了獨特的個性,吸引了我們的客戶和消費者。 他們購買或消費不僅是因為你的產品,也因為它給他們帶來的價值。 一個好的品牌故事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社會貨幣,幫助他們表達自己。
  • 【品牌故事】品牌營銷案例-左岸咖啡
    「統一」創品牌的故事從一個塑料杯開始。為此,他們開發了一種白色塑料杯,它看起來像一般麥當勞外賣咖啡的杯子,差別是快餐店用的是紙杯。這個沒有真空密閉的杯子只有在5℃冷藏櫃才能讓內容物保存一段短暫的時間。這本應是一個缺點,但反過來看問題,這也是一個機會:保存期短使消費者相信物料新鮮。而一杯新鮮的飲品自然比其它要貴些。
  • 企業如何寫好品牌故事?
    好的廣告作品往往都巧妙應用了這八個階段來安排其要講述的故事。無論故事怎樣變化,成功的故事都有著相同的核心骨架固定住故事的血肉,經過時間長河的洗禮也不會改變。好的品牌故事可以成為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情感」切入點,賦予品牌精神內涵和靈性,使消費者受到感染或衝擊,全力激發消費者的潛在購買意識,並使消費者願意「從一而終」。
  • 總說「第三空間」的星巴克,要講咖啡「最初十英尺」的故事了?
    與此同時,小食代觀察到,在第三次咖啡浪潮的推動下,為了賣出更多價格並不便宜的精品咖啡飲品,這家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公司講故事的策略已經悄悄發生了改變:一向強調「第三空間」體驗的星巴克,開始熱衷講「滴滴咖啡皆辛苦」了。「最初十英尺」「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咖啡旅程的最初十英尺要從雲南的種植農場開始講起。
  • 忘掉瑞幸吧,中國的咖啡市場有新的故事可以講
    代替自己開店,他們跟便利店、加油站合作,跟中石化獨家推出「加油站咖啡」。新品牌喜歡線上,不單單因為他們需要擁抱消費網際網路線上化的大潮,更因為線上是增加消費者便利性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全新的運營思路。這些新品牌懂得如何省去開店和門店運營的成本,把更多精力放在開拓渠道、新技術、新產品上。
  • 如何講一個好故事?好萊塢編劇教父告訴我們的秘密
    如今,到處都在講故事。擴大影響力需要講故事,溝通需要講故事,企業打造品牌需要說故事,沒有故事,讓人感覺寸步難行。如何講一個好故事或者如何講好一個故事?這都需要策略。先來看看專門講故事的好萊塢編劇教父的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