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性別刻板印象,通常是指人們對男性和女性的假想特徵所抱有的偏見,其中又尤以女性所受的刻板印象最為嚴重。事實上,刻板印象的來源不僅僅是外界,投射在家庭生活中,連最親近的家人有時也會不自覺的使用刻板印象來評斷你,儘管大多數都非惡意,但仍令人不適。
今天我們總結了「女性刻板印象七宗罪」,即 7 種家庭生活中對女性常見的刻板印象,看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遭受過這些令人不愉快的小偏見。同時,我們也在好好住APP中找到了大量實例來反駁這樣的觀點👇
第一宗:電器盲
對電器無感可能是家庭生活中對女性最普遍的一種刻板印象了。一些人認為,女性天然對電子、機械、IT、高科技產品會有排斥感,在操作上也常有障礙。其實是對女性邏輯思維的不信任,本質上和對女司機的歧視一脈相承。
顯而易見,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說法,大多數女性其實都樂於使用高科技產品來武裝自己以更輕鬆的家務。在好好住APP內,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往往圍繞在家電測評、高科技好物這幾個門類,而參與討論的,女性佔絕大部分。
▲ 好好住APP內的話題「給家來點高科技」和「入住後,你更換了哪些家電」,有上千條關於家用電器的討論,在APP內搜索話題名稱可查看具體內容。
還有更厲害的,譬如住友@HM小姐 在自己家的新居設計上,不僅使用了洗碗洗菜機、廚餘處理器等高能家電,還在整屋內使用了共70個智能硬設備,打造全屋智能系統,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了一個集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為一體的居住環境。
▲ @HM小姐 家的空氣檢測儀,可以和各種空氣設備聯動,當空氣實時指數低於數值時,自動啟動新風機、加溼器等設備。
▲ @HM小姐 給每個房間都安裝了AP路由面板,房間百兆書房千兆,全家WiFi無死角覆蓋;每個房間預留的電視牆面也都裝了入牆的HDMI面板,電視盒可以直接從弱電箱將信號傳輸到客廳和房間,不必在牆面掏一個難看的洞了。
▲ USB集線器便於睡前手機充電,不必擔心過充,充滿後智能插座會自動斷電。
長按掃碼可看HM小姐家整屋設備👆
第二宗:沒有空間規劃能力
對於理性和感性的討論又是一個典型的性別刻板印象。人們認為,與男性相比,女性大多比較感性,也因此空有空間想像力,卻沒有空間規劃能力。事實上,至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男性的理性思維會活躍於女性,而所謂「規劃性」,則是根據所受教育程度和思維方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與性別並無直接關係。
這裡有一個能證明女性也能有超強空間規劃能力的例子:曾是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住友@_404 ,她把家當作自己的產品,無論是裝修時還是入住後,她都不斷在優化房子的設計和體驗。看了她家,就和看到大學霸事無巨細的筆記本一樣,人家比男性理性,比男性有邏輯,比男性會規劃,還比男性花心思和花時間!
▲ @_404 的部分裝修草稿
在她家,處處可見那些「一公分不多」的規劃,那些「夾縫求生」錙銖必較而來的收納空間,貫穿全屋的智能家居使用等等。如她所說「一個住得舒服的家,不是靠錢堆出來的,昂貴的方案,總有經濟實惠的替代品,高價的神器是好,但花心思的設計更能給家帶來提升。」
▲ 在柜子內,洗衣機烘乾機靠一側疊放,另一側留下 20cm 的空間,上面固定了個衣櫃的抽拉軌道,掛了收納袋放柔順劑等,下面放著髒衣籃。另一邊的空間同樣「榨取」出來,放置掃把等清潔工具。
▲ 裝修前@_404自己畫的廚房一側模型,和落成後一模一樣,相似度令人震撼。
▲ 點擊上圖看她家整屋
第三宗:衝動消費,不考慮後果
對「女性容易衝動消費」的刻板印象同樣來自於上述感性和理性的偏見。事實上,沉溺於消費並不是女性的特有行為,許多男性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消費品時,同樣願意不計代價的一擲千金。
再延伸到裝修這件事上,好好住裡有很多女性控制預算能力超群。比如住友@7SHOME 在裝修前定製了詳細的預算表,從項目明細到控額方法論,事無巨細,並總結出確定預算的3個流程:
(1)做項目表。裝修一個家需要的所有項目分門別類全部列出,越詳細越好。
(2)詢價。根據列出的項目,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各種搜羅,大致確定產品,初步列出價格。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跑建材市場、逛網上商城、查資料、看裝修日誌、溝通交流等方式大致獲得各種項目的價格。
(3)核價。在所有項目價格列全匯總後和自己當初的預算做對比,以20W為例,其實多半都會超,所以只做大於的情況假設。如果相差不太大(小於1W,<5%),則可繼續裝修;如果相差較大(1W—4W,5%—20%),那就要重新確定產品,能省則省;如果相差太大(大於4W,>20%),說明你的眼光比較高、比較追求品質,那麼你就要考慮增加你的預算或者據情況降低產品檔次。
在這樣的嚴格把控下,@7SHOME家90平的房子,硬裝、軟裝和家電共計花費19萬,正如她在裝修前就做好的預算數額,完全未超支。
長按掃碼可看7SHOME具體如何控制預算👆
第四宗:投身家庭,相夫教子
還有一些來自更遠古時期,曠日持久的偏見,現在卻依然在困擾著女性,比如「身為女性,就應該結婚成家,相夫教子」——聽到這樣的陳詞濫調就請無視吧!大量女性住友的生活實例證明了,女性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樂趣來充實自己的人生。
譬如閱讀——
▲ 住友@penny和moon還有Colin
譬如健身——
▲ 住友@ChloMato
譬如烘焙——
▲ 住友@春天_nye
繪畫——
▲ 住友@楊土土
園藝——
▲ 住友@蘭奕和筐筐
或是邀上姐妹把酒言歡——
▲ 住友@葉小夢是大吃貨
第五宗:矯枉過正的獨立
與上一條恰好相反,最近也有一種針對那些「對家庭有嚮往,熱愛育兒持家的女性」輕視,甚至鄙夷的言論正在悄然蔓延。而這樣的矯枉過正,未嘗不是從一個刻板印象落入了另一個刻板印象。我們認為,正視自己的內心需求,尊重自己的選擇,那麼無論是獨立女性亦或成為一個妻子、母親,都是他們最美好的樣子。
▲ 住友@薯總
▲ 住友@蘇小煙
▲ 住友@wesaint
▲ 住友@曹小仙兒
▲ 住友@夕閒
第六宗:動手能力差
認為女性天生動手能力就劣於男性的這種說法更是荒謬,看看好好住裡這些「高能女性」,不僅能玩轉下廚、插花、DIY,連裝修都能親自出馬——
▲ 住友@雲中客廳 嫌棄工人師傅進度緩慢,親自動手做木工。
▲ 提鑽拆牆也不成問題。圖片來自住友@柑橘檸檬yangela
▲ 自己動手貼瓷磚的住友@LDaisy5
▲ 住友@fantuanzi 甚至獨立動手澆築了自己家的水磨石地板,十分厲害!
第七宗:過度強調女性化特質
說到女性的家,第一聯想是馬卡龍色,蕾絲,洋娃娃——刻板印象無誤!其實,女性對審美的自我表達早就不僅限於此,更多的女性認為,在家居環境中,沒有性別的約束反而更自由!相對於形式感的外觀,他們更注重質感,用最樸實的設計來讓美更永恆。以下這幾位女性屋主的家,即是「無性別」的最好詮釋。
▲ 住友@windyxin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 住友@懶黑漫遊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 住友@ZY_Zhang 的家
▲ 住友@rosaning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其實,無論是「無性別」還是「公主風」,無論是做母親或是做丁克,過度地強調和渲染都是對刻板印象的推波助瀾。女性的生活有著千千萬萬種不同的方式,無論那一種,只要是你真正想要的,堅定選擇的,那就是沒錯的。預祝三八節快樂。
今日話題:
家庭生活裡的刻板印象層出不窮
我們以上所例舉的也大都無傷大雅
而真正對女性的偏見與惡意
更多的出現在街道上,在車廂中,在辦公室裡
如果你也受過性別刻板印象的困擾
歡迎在留言板和我們聊聊,男性或女性都可以哦!
還有這些往期熱文可以看!👇
版權聲明
好好住出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本文或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ads@haohaoz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