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刻板印象七宗罪

2021-02-20 好好住

提到性別刻板印象,通常是指人們對男性和女性的假想特徵所抱有的偏見,其中又尤以女性所受的刻板印象最為嚴重。事實上,刻板印象的來源不僅僅是外界,投射在家庭生活中,連最親近的家人有時也會不自覺的使用刻板印象來評斷你,儘管大多數都非惡意,但仍令人不適。

今天我們總結了「女性刻板印象七宗罪」,即 7 種家庭生活中對女性常見的刻板印象,看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曾遭受過這些令人不愉快的小偏見。同時,我們也在好好住APP中找到了大量實例來反駁這樣的觀點👇

 第一宗:電器盲 

對電器無感可能是家庭生活中對女性最普遍的一種刻板印象了。一些人認為,女性天然對電子、機械、IT、高科技產品會有排斥感,在操作上也常有障礙。其實是對女性邏輯思維的不信任,本質上和對女司機的歧視一脈相承。

顯而易見,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說法,大多數女性其實都樂於使用高科技產品來武裝自己以更輕鬆的家務。在好好住APP內,討論度最高的話題往往圍繞在家電測評、高科技好物這幾個門類,而參與討論的,女性佔絕大部分。

▲ 好好住APP內的話題「給家來點高科技」和「入住後,你更換了哪些家電」,有上千條關於家用電器的討論,在APP內搜索話題名稱可查看具體內容。

還有更厲害的,譬如住友@HM小姐 在自己家的新居設計上,不僅使用了洗碗洗菜機、廚餘處理器等高能家電,還在整屋內使用了共70個智能硬設備,打造全屋智能系統,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了一個集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為一體的居住環境。


▲  @HM小姐 家的空氣檢測儀,可以和各種空氣設備聯動,當空氣實時指數低於數值時,自動啟動新風機、加溼器等設備。 

▲  @HM小姐 給每個房間都安裝了AP路由面板,房間百兆書房千兆,全家WiFi無死角覆蓋;每個房間預留的電視牆面也都裝了入牆的HDMI面板,電視盒可以直接從弱電箱將信號傳輸到客廳和房間,不必在牆面掏一個難看的洞了。

▲  USB集線器便於睡前手機充電,不必擔心過充,充滿後智能插座會自動斷電。 

長按掃碼可看HM小姐家整屋設備👆

 第二宗:沒有空間規劃能力 

對於理性和感性的討論又是一個典型的性別刻板印象。人們認為,與男性相比,女性大多比較感性,也因此空有空間想像力,卻沒有空間規劃能力。事實上,至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男性的理性思維會活躍於女性,而所謂「規劃性」,則是根據所受教育程度和思維方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與性別並無直接關係。

這裡有一個能證明女性也能有超強空間規劃能力的例子:曾是用戶體驗設計師的住友@_404 ,她把家當作自己的產品,無論是裝修時還是入住後,她都不斷在優化房子的設計和體驗。看了她家,就和看到大學霸事無巨細的筆記本一樣,人家比男性理性,比男性有邏輯,比男性會規劃,還比男性花心思和花時間!

▲ @_404 的部分裝修草稿

在她家,處處可見那些「一公分不多」的規劃,那些「夾縫求生」錙銖必較而來的收納空間,貫穿全屋的智能家居使用等等。如她所說「一個住得舒服的家,不是靠錢堆出來的,昂貴的方案,總有經濟實惠的替代品,高價的神器是好,但花心思的設計更能給家帶來提升。」

▲  在柜子內,洗衣機烘乾機靠一側疊放,另一側留下 20cm 的空間,上面固定了個衣櫃的抽拉軌道,掛了收納袋放柔順劑等,下面放著髒衣籃。另一邊的空間同樣「榨取」出來,放置掃把等清潔工具。

▲ 裝修前@_404自己畫的廚房一側模型,和落成後一模一樣,相似度令人震撼。

▲ 點擊上圖看她家整屋

 第三宗:衝動消費,不考慮後果 

對「女性容易衝動消費」的刻板印象同樣來自於上述感性和理性的偏見。事實上,沉溺於消費並不是女性的特有行為,許多男性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消費品時,同樣願意不計代價的一擲千金。

再延伸到裝修這件事上,好好住裡有很多女性控制預算能力超群。比如住友@7SHOME 在裝修前定製了詳細的預算表,從項目明細到控額方法論,事無巨細,並總結出確定預算的3個流程:

(1)做項目表。裝修一個家需要的所有項目分門別類全部列出,越詳細越好。

(2)詢價。根據列出的項目,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各種搜羅,大致確定產品,初步列出價格。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跑建材市場、逛網上商城、查資料、看裝修日誌、溝通交流等方式大致獲得各種項目的價格。

(3)核價。在所有項目價格列全匯總後和自己當初的預算做對比,以20W為例,其實多半都會超,所以只做大於的情況假設。如果相差不太大(小於1W,<5%),則可繼續裝修;如果相差較大(1W—4W,5%—20%),那就要重新確定產品,能省則省;如果相差太大(大於4W,>20%),說明你的眼光比較高、比較追求品質,那麼你就要考慮增加你的預算或者據情況降低產品檔次。

在這樣的嚴格把控下,@7SHOME家90平的房子,硬裝、軟裝和家電共計花費19萬,正如她在裝修前就做好的預算數額,完全未超支。

長按掃碼可看7SHOME具體如何控制預算👆

 第四宗:投身家庭,相夫教子 

還有一些來自更遠古時期,曠日持久的偏見,現在卻依然在困擾著女性,比如「身為女性,就應該結婚成家,相夫教子」——聽到這樣的陳詞濫調就請無視吧!大量女性住友的生活實例證明了,女性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樂趣來充實自己的人生。

譬如閱讀——

▲  住友@penny和moon還有Colin

譬如健身——


▲ 住友@ChloMato

譬如烘焙——


▲  住友@春天_nye 

繪畫——


▲  住友@楊土土

園藝——


▲  住友@蘭奕和筐筐

或是邀上姐妹把酒言歡——

▲  住友@葉小夢是大吃貨

 第五宗:矯枉過正的獨立

與上一條恰好相反,最近也有一種針對那些「對家庭有嚮往,熱愛育兒持家的女性」輕視,甚至鄙夷的言論正在悄然蔓延。而這樣的矯枉過正,未嘗不是從一個刻板印象落入了另一個刻板印象。我們認為,正視自己的內心需求,尊重自己的選擇,那麼無論是獨立女性亦或成為一個妻子、母親,都是他們最美好的樣子。


▲  住友@薯總

▲  住友@蘇小煙

▲  住友@wesaint 

▲  住友@曹小仙兒

▲  住友@夕閒

 第六宗:動手能力差 

認為女性天生動手能力就劣於男性的這種說法更是荒謬,看看好好住裡這些「高能女性」,不僅能玩轉下廚、插花、DIY,連裝修都能親自出馬——

▲  住友@雲中客廳 嫌棄工人師傅進度緩慢,親自動手做木工。


▲  提鑽拆牆也不成問題。圖片來自住友@柑橘檸檬yangela


▲  自己動手貼瓷磚的住友@LDaisy5


▲  住友@fantuanzi 甚至獨立動手澆築了自己家的水磨石地板,十分厲害!


第七宗:過度強調女性化特質 

說到女性的家,第一聯想是馬卡龍色,蕾絲,洋娃娃——刻板印象無誤!其實,女性對審美的自我表達早就不僅限於此,更多的女性認為,在家居環境中,沒有性別的約束反而更自由!相對於形式感的外觀,他們更注重質感,用最樸實的設計來讓美更永恆。以下這幾位女性屋主的家,即是「無性別」的最好詮釋。


▲  住友@windyxin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  住友@懶黑漫遊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  住友@ZY_Zhang 的家


▲  住友@rosaning 的家(戳這裡看她家整屋)

其實,無論是「無性別」還是「公主風」,無論是做母親或是做丁克,過度地強調和渲染都是對刻板印象的推波助瀾。女性的生活有著千千萬萬種不同的方式,無論那一種,只要是你真正想要的,堅定選擇的,那就是沒錯的。預祝三八節快樂。

 今日話題:

家庭生活裡的刻板印象層出不窮

我們以上所例舉的也大都無傷大雅

而真正對女性的偏見與惡意

更多的出現在街道上,在車廂中,在辦公室裡

如果你也受過性別刻板印象的困擾

歡迎在留言板和我們聊聊,男性或女性都可以哦!


還有這些往期熱文可以看!👇



版權聲明

好好住出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本文或商業合作,請郵件聯繫:ads@haohaozhu.com

相關焦點

  • 英文精讀丨電視廣告中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
    摘要:廣告作為電視內容的一部分,經常會在人們的意識中造成刻板印象。這些刻板印象的一部分與社會中的性別角色有關。這類廣告對社會上可接受的性別代表制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商業廣告的影響下,人們可能很難在那些他們扮演非傳統性別角色的領域中感知到男性和女性。本文從廣告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廣告的心理特徵以及國外學者的研究經驗等方面對廣告的理論來源進行了研究。
  • 英文精讀|性別歧視言論:在線強化女性刻板印象
    我們認為,對女性的網絡攻擊旨在強化傳統的女性規範和刻板印象。在一項混合方法研究中,我們發現這種類型的攻擊在推特上是普遍和廣泛的,並且其傳播範圍可能遠遠超出了最初的目標。我們在一周內找到了超過290萬條包含性別侮辱的推文(例如,「婊子」「陰戶」「蕩婦」或「妓女」)——平均每天有419000條性別歧視言論。這些推文絕大多數都是負面情緒的。
  • 性別裡的刻板印象
    「提到刻板印象,你會想到什麼?」:段彧 路人甲:「學計算機的都會修電腦!金髮美女都是花瓶!」 「這個例子不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刻板印象。」:段彧‍ 路人甲:「那你這期的題目--性別裡的刻板印象,是什麼意思啊?」
  • 你所不知道的刻板印象正在威脅你!刻板印象、偏見、歧視有什麼不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遇到不同的刻板印象,小至偏好、性別、學歷、年齡,大至種族、國籍、宗教信仰等。但是,大眾對刻板印象的概念不僅一知半解,你可能甚至不知道,刻板印象其實默默影響著我們的信念及決策。在討論刻板印象之前,讓我們先來區分三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刻板印象(Stereotype):人對於特定團體的特質有特定的信念。
  • 撕掉標籤,定義自我:從女性角度,談一談性別的刻板印象對自我認識的阻礙.
    ,大到職場上對女性的性騷擾,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社會對女性解放的未來走向,不同群體對女性的看法,還有女性對自身的認知。女性追求獨立和認識自我的道路上,普遍地還充斥著大大小小阻礙。我認為,這其中主要還包括女性根植於自身的刻板印象的阻礙,不利於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有效地自我認識和自我實現。
  • 《姐妹們的茶話會》上線,打破女性話語場刻板印象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遊戲類、體驗類,甚至搞笑的綜藝節目盛行,但實際上,綜藝節目並不應只有是娛樂的功效,在某種程度上,還應該回歸科普開智的本位,甚至起到打破刻板印象、博聞強識的功效。愛奇藝原創的國際女性智識分享綜藝《姐妹們的茶話會》,從女性的觀察視角出發,選取眾多泛生活化的話題,從女性視角現實問題再思索,重構日常景觀, 鉤沉出新的觀察場景,刻板印象在這裡被消解,甚至有了多面向、更延展的表現,比如,年輕人恐婚可能是因為「責任感」使然。又比如,男性也應該被賦予說累的權利。
  • 英文精讀 | 通過童話的轉型挑戰性別刻板印象
    童話中呈現的刻板印象可能會限制今天的兒童,因為他們可以加強女性和男性的傳統理念。挪威合奏團Dybwikdans在《豌豆公主》中挑戰性別刻板印象。在表演中,公主表現得堅強勇敢,國王表現得陰柔虛榮。基於訪談的調查結果表明,教師不關心童話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他們對女性和男性的形象有一套刻板的期望,但是對舊故事的改造為探索和挑戰傳統性別角色提供了機會。
  • 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但另一些品牌卻選擇關注母親們的另外一面——作為女性,她們在多重角色中優雅地轉換。 內外,一個內衣品牌,強調了作為母親的女性也同時擁有多種身份,「她們」就是「她們」——而不是被長期附加的某個刻板標籤。另外一個品牌美的,在母親節這一天創造了「不是母親」節,提醒大家母親的身份並不應成為女性的限制,每一個媽媽都理應擁有屬於她們自己的生活。
  • 歐洲開始狙擊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近期,立法機關以504贊成票110反對票的投票結果譴責廣告商的「性別刻板印象」,並採納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報告,旨在督促廣告業改變對男性和女性的描述方式。 立法者的憤怒有很多靶子,從Dolce&Gabbana的平面廣告(其中一個穿尖頭高跟鞋的女人被牽制在地上,周圍是穿著緊身牛仔褲的汗流浹背的男人)到1950年代的廣告偶像清潔先生(Mr.
  • 物候:啄木鳥-刻板印象
    在北美觀啄木鳥讓我徹底打破了對啄木鳥的刻板印象。肯站在那,一頭釘一下和樹死磕的都有可能是啄木鳥。上帝造了那麼多花色繁多的啄木鳥讓人看著好看不單調,而並不在乎是不是有紅冠黑袍,好在上帝並不像我們人那樣有刻板印象,不然整個世界要失掉很多的精彩和樂趣。刻板印象,有的時候還會帶來一些意外的問題。
  • 中國的星座性格刻板印象與歧視
    通過研究中國的星座文化,本研究巧妙地揭示了刻板印象即使沒有任何社會現實的基礎也可以形成,並影響社會現實。因此,本研究為刻板印象和歧視等領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理論貢獻。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的概括性認知,而社會現實是指這個社會群體的真實情況。對某個特定群體來說,到底是先有刻板印象,還是先有社會現實?
  • 多力多滋打算為女性研發「降噪減渣」薯片,遭性別刻板印象爭議
    百事宣稱,研究發現,當女性在他人面前吃東西的時候,她們介意發出太大的咀嚼聲音和舔手指。百事全球執行長 Indra Nooyi 在接受魔鬼經濟學博客採訪時說:「儘管女人們也喜歡嘎吱嘎吱的嚼薯片,舔手指,在吃完一袋薯片以後把袋裡的殘渣都倒進嘴裡,但她們應該不想在公共場合這麼做。」
  • 化妝師為農村女性化妝惹爭議:放下你的刻板印象,她們也可以愛美
    近日,一位化妝師周文娟為40多歲農村女性化妝走紅網絡,甚至得到了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報導和讚揚,沒想到,原本是善意的行為卻引發了爭議。農婦們化妝前後對比驚人,展現了與平時不一樣的美,也打破了我們對農村女性的一些刻板印象。
  • 這些性別刻板印象,早就該打破了!
    可是一句「女性不該被定義」,讓網友心生好感,「你們終於找了一位不錯的代言人。」張偉麗說:「我覺得女性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女性不該被定義是什麼樣的,不是說女性就應該溫柔,就應該相夫教子。就像我一樣,也可以在這種男性林立的拳臺上做得很好,而且也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張偉麗和美妝品牌的合作,打破了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 不只是中國,看美劇中的法國刻板印象!
    在《艾米麗在巴黎》中,也滿滿都是美國對巴黎的刻板印象,帶血的牛排、美味的可頌、聚會上的香檳、引經據典幾句波伏娃的女性主義,奢侈品公司做的也是代表法國的香水、浪漫的鐵塔和塞納河……這就好像一本大寫的美式刻板印象裡的巴黎之旅,就在法國人態度嚴謹、鏡頭調度華麗、態度悲憫的拍出混亂又嘈雜的《悲慘世界》時
  • 「畫」說男女平等(中)|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活出精彩人生
    ——習近平疫情期間,無論是在方艙醫院,還是火神山工程現場,無論是基層社區,還是在工廠車間,女性在抗疫一線的勞動者比例巨大,她們的付出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在其他各行各業中,女性也在一直努力彰顯著自己不可或缺的價值。
  • 為什麼中國角色的形象,永遠都是包子頭與旗袍的刻板印象?
    包子頭與旗袍,是外國人對中國女性的『固有觀念』與『刻板印象』嗎?你可能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當某部作品中,出現了一個扎著包子頭的女性,那麼這個角色有著極大的概率,是一位中國人——倘若她還不分時代背景與天氣因素,穿著旗袍,那麼中國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了。
  • 品牌的「刻板印象」怎麼破?
    ▲ 京東美妝包裝盒 這句文案,毫無疑問,既冒犯了女性,也冒犯了男性。 女性不塗口紅就不可以嗎?男性塗口紅難道會變成女人? 當然不是這樣。 但不少品牌在營銷時卻常常像京東美妝這樣去用挑釁性、爭議性的文案來製造話題。
  • 大學食堂飯菜分男女,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作怪
    它除了是商家減少成本、增加收益的一種手段,也是不從學生角度來考慮的行為,背後更潛藏著亟待糾正的「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體現在外表形象、人格特徵、角色行為、職業等多方面。在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已經在潛意識中劃分了男性和女性的氣質。
  • 大學食堂飯菜分男女 背後是性別刻板印象作怪
    它除了是商家減少成本、增加收益的一種手段,也是不從學生角度來考慮的行為,背後更潛藏著亟待糾正的「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體現在外表形象、人格特徵、角色行為、職業等多方面。在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已經在潛意識中劃分了男性和女性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