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美劇《權力的遊戲》(以下簡稱:《權遊》)改編自喬治·R·R·馬丁所著的史詩級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以下簡稱:《冰火》)。
閱文前,先試著回答兩個問題,其一,歐莎帶布蘭和瑞肯逃離席恩魔爪,是誰的主意?其二,布蘭和瑞肯逃跑,魯溫學士事先知情嗎?
在《權遊》你爭我搶明爭暗鬥的戰亂時期,貴族與平民死傷無數,多因或主動或被動捲入奪權爭利的各種陰謀遊戲,和各類復仇搶位的刀劍戰爭中。他們大多惜命,卻不得不接受無法預料的死期降臨。有一人,一開始便因主家而捲入滑稽的奪權遊戲。他處事理性,對主家忠心耿耿,對敵人卻也不吝良諫。他珍視生命,所求患者無論身份輕重均一視同仁給予救助。他不貪生,身負重傷,婉拒醫治,甘心安然辭世。
此人正是服務於臨冬城的魯溫學士。
不平之世,做出矛盾之舉的老學士是如何既取得主人的無限信賴,又令得敵方聽勸呢?
在主家,魯溫擁有權威,連主子都敢訓
對學士而言,不管你服務於一國之王還是一城之主,都只是個毫無實權的服務者。在權鬥氣息濃鬱的《權遊》中,學士多不像個傳道授業治病救人的服務者角色,倒像一件工具,用以爭權奪利的工具。對於工具,主子只在意是否好使,多半不會想著給予工具尊重和愛戴。
但,魯溫學士不是。
他在臨冬城雖無實權,卻有無上權威。諸多事關重大的密事,奈德和凱薩琳不會刻意隱瞞魯溫學士,反倒主動告訴他,諮詢該如何應對。所以,我們會看到史塔克一家大小對老學士魯溫的禮貌與敬重。
《權遊》對此的呈現較為溫和,一帶而過。譬如,昏迷的布蘭遇刺,凱薩琳決定悄聲南下,找夫君商討對策。離開前,她囑咐羅柏統管臨冬城一定要多問問魯溫。
《冰火》則更為全面而突出地表現了這個老學士。魯溫的說法看法在大主子哪兒會極大影響決策走向。不過,他老人家絕不會輕易給出不成熟的見地,特別在需要史塔克家族付出代價不可估量的事情上。例如,一開始奈德糾結是否南下擔任首相,凱薩琳執意讓夫君順從國王的意思。對此,魯溫只是從他所了解的角度給出些許分析,沒有明確的意見指向。因為此事無論做任何選擇,都得付出一定的代價,而至於哪種選擇的代價更大哪種更小,難以估量。況且代價的承受方是主人一家,牽涉眾多,不貿然為人指向是明智的,也是善舉。
此外,《權遊》的魯溫老學士總是溫和謙卑,說話畢恭畢敬,而《冰火》中的魯溫有不少嚴聲厲詞情節,特別在小主人布蘭和瑞肯耍小性子不懂得顧及家族的情況下。每每那時,只要老學士發聲,小主子們沒有不從的。布蘭因為腿腳不便,任性不肯見客,被魯溫教訓一翻後,乖乖聽話照辦。瑞肯情緒不定,總放縱自己的毛毛狗攻擊人,魯溫師傅威脅說要把毛毛狗關起來,瑞肯即刻乖乖服軟……
其他與史塔克家年齡相仿的小朋友,作者馬丁沒有過多著墨他們與自家學士或者修女間的相處片段。史坦尼斯唯一的公主希琳,有與學士克裡森一同出現的場景,但克裡森的關注點不在小公主身上,心心念念全是公主的父親史坦尼斯。而君臨的派席爾學士,支支吾吾,心甘情願當蘭尼斯特家的工具,從不在乎不被喬佛裡尊重。(當然,從派席爾這個人物角色的品性來看,他的站隊選擇,以及違背學士誓言的嫖娼行為確實不配收穫敬重。)
馬丁老爺子伏筆打得完美,不經意間道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事關人物走向的關聯。不同父母對教育的不同態度,毫無疑問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和處事方式。史塔克家幾個孩子能走到最後,憑的不僅僅是運氣。運氣在每個人身上隨機發生的概率趨近相同,而怎麼活,怎麼抉擇,靠的絕無可能是運氣。
《冰火》中艾莉亞救出困在囚車裡的賈坤等三人,不似《權遊》裡呈現得如此輕鬆,舉手之勞,而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穿越火堆,冒生命危險的遞斧援救。事後,艾莉亞後怕略帶後悔,詹德利罵她傻。但這一救,恰恰成就了艾莉亞的運氣,雖說她事先沒有想到這層。
一直混跡市井的詹德利曾笑話艾莉亞,竟想請求學士為他們那些命不值錢的同伴施以醫治。詹德利不知道,世上的學士並非都如君臨城裡為貴族服務的學士那般。艾莉亞認為,定會有學士如魯溫一樣,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絕不會見死不救。
魯溫雖無實權,但他的權威影響在史塔克一家眼中,勝過強壓硬逼的權力。老學士的任何決策行為再怎麼唐突都不會令主家生疑,哪怕他當眾易主服侍。
為敵諫言,不圖他利
席恩率少數鐵民搶佔臨冬城,非要城內所有人轉而投效服侍他。不服者,強硬反抗者眾多,偏偏魯溫師傅低頭了。對此,布蘭內心毫無波瀾。《權遊》影視畫面表現不出布蘭內心的感受,《冰火》寫得分明。布蘭從頭至尾都不曾對老學士的行為表現出質疑,反倒是歐莎跪服席恩那一刻,布蘭的內心相當苦澀。
布蘭內心清楚,即便老學士轉而服務變色龍席恩,定不會對他們造成任何不利影響,有的只會是幫助。如布蘭所願,當他和老學士都向席恩低頭,他和弟弟瑞肯便不會馬上受到非人待遇,這也為他們出逃提供極大便利。
權力像古柯鹼,使用起來讓人上癮,極易催化釋放人性中的大惡小欲,讓人不知不覺淪為離不開它的奴隸。佔領臨冬城的席恩儼然一個權力奴隸的瘋子樣,成日空話連篇大呼小叫,內心卻又極其惶恐不安。《權遊》為了人物反轉的精彩,將席恩的惡劣推向極致,讓他像條瘋狗似的在臨冬城狂吠亂咬,還殺死好些人,一概拒絕魯溫的善意諫言。
我們知道,一個人在生活中走向極致不可能是一時的衝動。更何況席恩有10年時間在史塔克家與他的孩子們一同成長。僅因親生父親的三言兩語,性情猛然大變,不太符合人性。《冰火》的席恩來得更真實。他攻下臨冬城後內心的矛盾激戰尤為強烈,心中的不安如洶湧浪潮攪得他不得安寧。他是想證明自己,但並沒有如精彩影視劇所呈現那般,仿佛個瘋子,在下屬的鼓動下揮刀手刃昔日的臨冬城故人。
魯溫學士恰因深知席恩的真實為人,了解目前局勢,清楚席恩夾在葛雷喬伊家族和史塔克家族間裡外不是人的囧境。故而老學士一直在席恩身邊循循善誘,試圖讓他能正確認識自己,做出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史塔克家孩子的行為。
不失理性,進退坦然
表面上,老學士像是臣服席恩,實際他是審時度勢做出最有利的選擇。服軟席恩,好讓他放鬆警惕,魯溫也能和歐莎好好謀劃逃跑一事。
有人定會質疑。布蘭瑞肯出逃,是老學士的主意?《權遊》和《冰火》都沒明確交待呀!
二者確實都無確切說明,但如果不是魯溫的主意,會是誰的呢?
就《權遊》劇情編排來看,歐莎帶兩位小主子深夜出逃,而後躲回臨冬城墓窖,第一個知會的便是魯溫大人。歐莎來臨冬城不久,獨自一個人逃走輕而易舉,為何偏偏帶兩個累贅呢?此事若與魯溫大人無關,怕是說不過去。
而《冰火》中的布蘭對歐莎跪服席恩一事,內心苦澀難受,換言之是對歐莎的失望和不足夠信任。半夜歐莎說要帶他們走,布蘭想必也不會貿然答應。灰水望兄妹的主意則更無可能,因為他們和歐莎沒什麼交集,談不上信任,斷然不會輕易去說服一個公開臣服席恩的女野人。即便玖健有未來視野,能看到歐莎對布蘭瑞肯的忠誠守護,那歐莎呢?憑什麼輕易信任滿口幻想的小男孩?其中的牽線人,一定離不開兢兢業業為史塔克家族服務的老學士魯溫。
魯溫讓小主子們逃走,一來因為席恩本性不壞,對他們警惕松。二是擔心布蘭瑞肯落入巴隆葛雷喬伊手中,羅柏的北境軍會陷入棘手困境。
出乎魯溫師傅預料的不是能不能逃,而是席恩內心惶恐不安的畏懼。雖說席恩早已成人,但心性未定,自我接受度極低。自強佔臨冬城,他心裡的恐懼不安似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徹夜難眠,尤其在少了布蘭瑞肯作為籌碼,臨冬城遭遇圍堵的情況,席恩簡直要崩潰。他滿腦子漿糊,除了說一些罵一些沒用的氣話,根本無法靜下心去想解決的辦法。
在席恩公然成為史塔克的敵人,被北境守軍圍堵臨冬城之際,魯溫師傅並非袖手旁觀,冷眼見席恩糊塗中再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絕路。老學士默默聽席恩發洩,靜靜給他分析戰局,為其指明守夜人那條可「重新做人」的道路。
聽老學士言辭懇切,《冰火》中的席恩已有所動搖,甚至打心底裡已然認同魯溫的諫言。孰料,北境叛徒趁亂冒頭,波頓的私生子用內鬥廝殺給席恩製造了一副困境被破的表象。心性不穩的席恩,前一秒剛覺得當守夜人不錯,下一秒立刻又帶起權力奴隸的面具……
儘管如此,老學士魯溫對席恩也算盡仁盡義。對史塔克家的小主子,學士則獻出老命。遭刺受傷,找人看看救救,總能活下來。可老學士不願耽誤小主子逃命的寶貴時間,坦然請歐莎幫忙了此一生。
死前,還心滿意足地與小主子們表達,此生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