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不只是自己有本事,而且還很擅長使用有本事的人,愛才。
在她五十四歲那年,她在「內問學館」遇到了一個人,一眼就看上了,通過一番考察,武后讚嘆道:「此女絕非凡骨」。嗣聖元年,武則天破天荒地把這人納為自己的秘書(侍從)。後來又拔封她為婕妤,協助她擬敕制詔。再後來,她一直是武則天的心腹筆桿,私人秘書,長期伺奉武則天。而且還帶回去了,並且重用。
「內文學館」是給宮中女子學習的地方,也是宮裡的女子進修學院,所以說唐朝的興旺是有根據的,連宮中女子都這麼重視,當時武則天也去那裡進修過,所以她時不時也會回那裡去。
這個被武則天帶回來的人,就是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這時候才十四歲,可當時已經是內問學館的高材生,所以武則天非常的喜歡,她希望自己身邊有些有才能的女人,來幫助自己。
這兩個人註定是一輩子都有瓜葛,就在上官婉兒出生哪一年,唐高宗李治招來宰相上官儀,令他草擬廢后詔書,也就是要廢了武則天。
然而武則天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女人,不但沒有廢除,而且沒多久他們兩口子就和好如初,甜甜蜜蜜了,可憐的是上官儀卻成為這場重量級夫妻吵架的犧牲品。
武則天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她很明白什麼是威脅,什麼時候該剷除,隨後找機會給上官儀安了個謀逆的罪名,抄家問斬,家眷都淪為了官奴,而作為上官儀孫女的上官婉兒也小姐變奴婢。
可以說也正是因為武則天,所以上官婉兒本來舒服的日子變成了要入宮做奴婢了。
武則天見到上官婉兒的時候,了解到這是上官儀的孫女,他這時候已經開始掌權,所以也想要在大成們面前樹立仁德的形象,這舊臣的孫女,可以說是自己的敵人,抄了她的家,還害她成為了奴婢,現在如果把她留在身邊,足以見得自己的肚量。
武則天也確實是厲害兩人在以後的三十年間基本相安無事,誰也沒弄死誰。
從武則天來說,啟用上官婉兒,這麼個文筆優秀聽話又是被她弄得家破人亡無背景的人,可以說既籠絡了人才,又得到了好的名聲。
從上官婉兒來說,隻身一人小姑娘報仇什麼的想都不要想,她只有依附武則天才能上位,不至於一輩子做個婢女。
兩個人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也是其樂融融。
在武則天獨攬大權的時候,上官婉兒確實是她得力的幫手。
在武則天三兒子李顯上位太子的時候,上官婉兒又一次被安排為近侍奴婢,此時的上官婉兒認為沒什麼野心抱負的李顯能安全的成為她的歸宿,然而武則天的想法只有一個自己做皇帝。
做了一個月皇帝的李顯被廢,直接流放的結局。
上官婉兒現在也清楚,原來女人可以做皇帝,武則天登基稱帝了。
武則天登基稱帝,直到696年,身體日漸衰微的武則天將所有政事交由上官婉兒處理,至此32歲的上官婉兒終於有了出頭日,成為武則天身邊的第一女官。
可是畢竟上官婉兒是一個女人,而武則天也是一個女人,只不過後來薛懷義和上官婉兒搞到了一起,於是武則天很是氣憤,但是在自己的身邊也就上官婉兒這一個心腹,所以並沒有將她處死,只是實行了墨刑,在她的額頭上刺了一個「淫」字。這也就是所謂的「黥刑」qing(二聲)黥刑相當於現在的紋身,在臉上刺字並且上顏色。
對於美女上官婉兒來說,這可是在漂亮的臉上留下傷疤,而且還是刺了一個「淫」字那是多大的恥辱啊!可是她卻沒有絕望,沒有沮喪,而是把這個傷疤裝飾了一番,通過在疤痕處用硃筆描花,後來用金銀箔製成的梅花貼在眉間等方式掩蓋。
這麼一番裝飾,讓她整個人變得更加嫵媚可人了,後來還被宮女們學去,都學著來做,後來流出出宮成了時尚妝容,女人們爭相效仿。可能紋身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
上官婉兒給武則天帶來的更多幫助是愛惜人才,唯賢是用上。嗣聖元年二月,當武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自立為皇帝後。揚州司馬徐敬業打著「清君測」的牌子,率10萬大軍反叛武則天,徐敬業手下有一個才子寫了一封《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了反叛之列。
上官婉兒看了對其文章後對其文採大為讚賞,於是向武則天推薦了他。
後來,徐敬業兵敗被殺,才子也被生擒。上官婉兒又請求武則天放才子一條生路,給其改過的機會。武則天也是愛惜人才之人,於是聽從上官婉兒之言,特別赦免了才子。而這位才子便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
再後來,在上官婉兒的倡議下,武則天應重科舉,興詩社,鼓勵文人志士寫作,很快湧出了從量人才和優秀作品,後來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便是其中的產物。
如果說上官婉兒心中沒有恨,那是不可能的,但直到武則天的死,兩人還是相安無事,也許上官婉兒也是感激武則天,讓她不用再做女婢了,也有可能上官婉兒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報仇,畢竟武則天一直以來都大權在握,而且又是一個善於謀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