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
是建設美麗邳州、改善民生
實現「全新一躍」的重頭戲、著力點
今天的創文在行動
一起去看看
邳州又有什麼新變化
豐華街的創文新變化
豐華街作為典型的背街小巷、老舊小區,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東湖街道、運河街道先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工程,昔日難題一一化解,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
昔日違建扎堆 如今還路於民
豐華街最西端鐵路沿線地帶一個多月前是13處違建的聚集區。7月4日,記者再次回訪時發現,這裡環境大不同,成片的違建不見了,寬敞平坦的路面已經建起來了,水衝式公廁主體也已經完工,居住在附近的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創文帶來的實惠。
△拆違前
△拆違後
居民商先生說:「原來這裡髒亂差,現在不僅有了停車場還有公廁,我們出來遛彎心情都不一樣了。」
居民朱先生正在小遊園裡健身,他說:「現在主街道整理得乾乾淨淨,等咱高鐵一建好,外地人來到這兒對我們城市印象也好。」
居民閆懷廣原本在鐵路沿線有三間違建平房,面積100多平方米,一個月前要拆除時,他有牴觸情緒,拆後的一段時間裡一直悶悶不樂。可當現在看到家門口的環境一天天變好、出行越來越方便時,閆懷廣樂了,「當時來拆的時候沒想到能弄這麼好,鋪上地坪,停車、過路都方便。大傢伙都受益,以後再弄上綠化,環境肯定更好。」
對於這裡的建設,運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孫巧善表示:「對整體的道路進行硬化,環形主路鋪上柏油、劃上停車位,同時考慮到居民需求,規劃了健身器材,美觀、實用而且惠民。」
封堵違建門面房 街道更暢通
在豐華街主街道西端入口處,位於道路南側的供電局宿舍樓下,執法人員正在封堵違建「門面房」,因為這些所謂的門面房原本只是居民的一樓住宅,業主把房間後面的窗戶私自改成了推拉門,用於出租營業,屬於典型的「住改非」。
孫巧善告訴記者:「將『住改非』違建全部依法依規進行封堵,封堵完之後進行長效管理,以後不允許再有這樣的現象出現。」
與此同時,豐華街整體精細化的打造也在同步進行中,包括粉刷、修補樓房外立面、安裝仿古簷、拆除不規範遮陽棚、統一門頭字號等,目前豐華街東端的仿古門樓主體也已經完成。改造提升後的豐華街更宜居,各種配套設施更完善。常年在這裡做生意的王師傅深有感觸:「現在都是柏油路,車位也劃出來了,停車整齊了,生意比以前好做了。」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
您生活中還有哪些民生問題急需解決?
你對創文工作還有哪些建議?
可以在下方留言互動
編輯:安楠
融媒體記者:王穎翠 攝影:王穎翠
記得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