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腳臭究竟是由什麼原因,或者哪些原因造成的,如何解決腳臭的問題呢?
瘦駝 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的高大上。足以拿一個諾貝爾獎,至少拿一個搞笑諾貝爾獎。
腳臭從哪兒來,先要說腳汗說起。除了極個別的特殊病例,人人的腳都會出汗。但是就像我們親身經歷或者被經歷的那樣,有些人的腳似乎比其他人更鹹濕一些,也就是俗稱的大汗腳。汗腳,只是原發性局部多汗症primary focal hyperhidrosis的表現形式之一。根據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有大約2.8%的美國人會被這種病症困擾。患有此病的人一般會在25歲前就表現出身體對稱雙側的不明原因局部多汗(最常見的是腋下、手掌和腳掌,偶見頭面部),而這種多汗在睡眠中是會停止出現的。
我們目前並不特別清楚原發性局部多汗症的具體病因,一般認為是與中樞神經與壓力相關區域過度活躍有關,因為壓力可以導致汗腺分泌增加。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此病可能有遺傳傾向。
這種所謂的疾病其實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損害。雖然汗本身是無味的。
但是。
汗液並不簡單是水,裡面富含鹽分和尿素。有水,有鹽,有可以提供氮源的尿素,加上人的體溫,一個非常適於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就誕生了。更重要的是,伴隨著汗液裡還有一些微量的脂肪酸和蛋白質。這就給人體表面的微生物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臺。微生物分解脂肪酸和蛋白質,產物是一些很有味道的東西。比如3-甲基丁酸。
這裡,真正高大上的部分出現了。每個人體表和體內的微生物群落非常非常複雜。據統計一個人體內體表的微生物種類可達一萬種以上。要搞清楚這些事兒,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破解了我們自身的基因組之後,美國在2008年推出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MP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試圖弄清我們這些小鄰居的秘密。現在,我們知道了其實每個人體表和體內的菌群,既有家族特徵,又有個體差異。很多菌,是在分娩和新生兒階段,從母親身體中獲得的。幼兒的早期生活,也會讓來自親人的菌群遷移到他們身上,比如,爸爸幫孩子嚼食物,爸爸口腔裡的菌群就遷移到了孩子口中。一旦定居下來,這些菌群是很難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就像不同的酒窖釀出來的酒風味不同一樣,每個人體表菌群分解過汗液之後氣味也不一樣。所以老話說「聞香識女人」。也早就有科研人員對腳臭這種東西展開了分析。其實分析方法也不複雜,就是讓志願者穿上襪子,在幾天的時間內不許脫下來,當然也不允許洗腳。幾天之後,有戴著防毒面具的科研人員上門回收襪子,去做氣相色譜什麼的。
好吧,說了這麼多,想除腳臭,要麼改善多汗症狀,要麼處理足部菌群。後者的難度和風險比較大,一般人們都是從出汗入手的。
常見的辦法有:
1、使用止汗劑。止汗劑中含有鋁鹽,一般是四氯化鋁,這些小顆粒可以物理堵塞汗腺導管,這種方法對付中輕度多汗是有效的,也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不過對於冪冪老師,要經常脫鞋脫襪子塗藥似乎有點兒。。
2、口服抗膽鹼藥物、β受體阻滯劑或者苯二氮類藥物可以減少出汗,但是副作用麼,呵呵,幾乎可以讓冪冪沒法紅。
3、注射肉毒桿菌毒素,BOTOX A不但能除皺,還能讓汗腺停止分泌。美國FDA是批准了BOTOX A作為治療腋下多汗症的藥物的。如果不怕在腳底扎針,可以去報名當小白鼠。
4、外科手術。手術去除可以導致腋臭的大汗腺,已經很成熟很常規了,但是用手術破壞小汗腺阻止多汗的手術,卻還不那麼成熟,失敗率很高。
不過呢,話說回來了,腳臭真的算不得什麼事兒。因為人本來就對臭臭的食物很感興趣。參見科學人文章 「臭臭的」微生物讓食物更美味(吃篇)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397/
ID:AskGuokr
如果天花板上的電扇掉下來,會按怎樣的方式運動?
掃碼關注果殼問答
回復【電扇掉下】就告訴你!
也想來答?戳評論
有什麼大腦洞問題想問?戳閱讀原文~
本文來自果殼問答,謝絕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 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