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021-02-17 古文詩歌

喜歡的朋友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銷 通:消)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譯文: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涎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注釋:

云:《古今詞統》等作「雰」,《全芳備祖》作:「陰」。永晝:漫長的白天。

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一本作「銷」,《花草粹編》等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重陽: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周易》以「九」為陽數,日月皆值陽數,並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詩》:「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

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邦彥《浣溪沙》:「薄薄紗櫥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櫥,《彤管遺篇》等作「窗」。

涼:《全芳備祖》等作「秋」。

東籬:泛指採菊之地。陶淵明《飲酒詩》:「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為古今豔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唐無可《菊》:「東籬搖落後,密豔被寒吹。夾雨驚新拆,經霜忽盡開。」

暗香:這裡指菊花的幽香。《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裡用其意。

消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 消:一作「銷」。

西風:秋風。

比:《花草粹編》等作「似」。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績《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於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一個人若對「薄霧濃雲」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麼,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明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長難捱了。這裡雖然沒有直抒離愁,但仍可透過這層灰濛濛的「薄霧濃雲」,窺見女詞人的內心苦悶。「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裡瑞腦香的嫋嫋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上片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佳節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後,馬上接以一句「佳節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難免有孤寂之感。「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悽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這天黃昏賞菊東籬、借酒澆愁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一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李清照在屋裡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這並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北宋詩人林逋詠梅花的名句。這裡則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於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鬥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此詞在藝術上的一個特點是「物皆著我之色彩」,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塗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結構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鋪敘筆法;而把節日離索的刻摯深情留在結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成為全篇最精彩之筆。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悽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簾卷西風」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像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託,「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託,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此詞的另一個特點是含蓄。唐司空圖認為含蓄的主要特徵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及,若不堪憂。」(《詩品·含蓄》)從字面上看,這首《醉花陰》沒有寫離別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細尋味,它的每個字都浸透了這一點。從她不時去看香爐裡的瑞腦燃燒了多少(也即時間過去了多少)的細節中,讀者可以感到她簡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過去了,晚上更加難捱。李清照不直接寫「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是寫失眠,寫一直到半夜都沒有睡著。看來她不只是身體感到涼,主要的還是內心感到涼。於是她對趙明誠那苦苦思念之情便從字裡行間洋溢而出。讀罷全詞,一位不堪忍受離別之苦的少婦形象生動地立在讀者眼前。

  全詞明白如話,沒有冷澀難懂之處,表達的感情卻十分深沉細膩。暢達與深沉相結合,這正是李清照詞風的一個重要特點。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太學生趙明誠,婚後不久,丈夫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相關焦點

  •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回味經典: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點擊上方藍色「書香人生」可快速關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賞析
    古詩詞賞析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 簡體拼音版醉zuì花huā陰yīn∙薄báo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因為情深,所以詞好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因為情深,所以詞好因為情深,所以詞好 黃島主讀唐詩宋詞(五)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三、戀人撒嬌風: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 宋詞經典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賞析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薄霧瀰漫,濃雲不散,東籬把酒,暗香盈袖,卻是人比黃花瘦
    薄霧瀰漫,濃雲不散,東籬把酒,暗香盈袖,卻是人比黃花瘦文/雨小荷(河南)說起宋代的女詞人,很快便會讓人想到李清照。李清照的詞前期清新、明亮。後期作品卻是憂愁縈繞。且每一闕詞都寫得情真意切,讓人讀來心生憐惜之情。
  • 李清照《醉花陰》: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品讀金典之李清照《醉花陰》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我們今天就來觸碰一下易安居士那顆柔美、溫婉,又清澈通透的心,來賞讀一下她的千古名作《醉花陰》。詞云:「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個人揣摩這首詞,覺得有兩個細節特別值得注意。一是上下片之間的時間問題,二是,最後的那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裡的一個小的細節。
  • 李清照《醉花陰》,最傷情的秋夜,每一個字都是思念!
    突然,有人大叫一聲,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陰》,真可謂千古絕唱。」眾人看過之後也紛紛也齊聲叫好,讚嘆的說:「《醉花陰》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更是絕妙之極。」趙明誠內心是矛盾的,感到開心,也感到尷尬。慚愧地對大家說:「這篇作品,實為夫人所作啊」。
  •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
  • 李清照《醉花陰》硬筆書法作品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薄霧濃雲愁永晝。
  • 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傳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雲」,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裡。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
  • 薄霧造句和解釋_薄霧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薄霧在教材中的例句:1、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觀潮)2、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後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觀潮)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8、匆匆)4、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丨葉嘉瑩:評李清照《醉花陰》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可能寫於夫婦分開兩地時,是她思念丈夫所寫下的,表現了閨閣中女子寄怨之感。為什麼別人讚揚她那最後三句呢?這還得看全首,從全首的氣氛來了解,不能只看一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