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麻洋街#
文 | 不治而娛
由譚松韻、許魏洲、牛駿峰等人主演的《親愛的麻洋街》開播便備受關注,很多人都拿它與《以家人之名》做對比,其實看過幾集就會發現兩者的相似程度很低,質感更好,人物形象更吸引人。
該劇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廣州市的麻洋街長大的少年歐小劍變成了自甘墮落的小混混之後與一起長大的馬曉曉及新搬來的易東東之間所發生的故事。
通過記錄聚集在麻洋街的來自不同地域的六個家庭所經歷了的充滿年代感的難忘歲月,紀念年少時雞飛狗跳的青蔥歲月,鐫刻獨屬於他們的青春。
01懷舊氛圍十足,本地化稍顯不足
《親愛的麻洋街》通過對六不同家庭的描述,展現了八十年代的廣州時代背景下廣州麻洋街的不同風貌。
整部劇無論是場景布置還是人物造型都充滿了懷舊年代風。
如麻洋街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看比賽時,時不時收不到信號的天線;馬奶奶家的小雜貨鋪裡陳列的各種商品,都是那個時代才有的東西;此外,更有不少真實反映廣東元素的融合,如當地人喜歡的吃的早餐腸粉,喜歡喝的早茶等等。
種種小場景的布置與小細節上的處理上,都能讓人瞬間回想起當時廣州獨具特色的街頭巷尾的青春記憶,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
但也有不少觀眾指出,雖然該劇展現了80年代的青春情懷,現在展現廣州地域特色的處理上稍顯不足,尤其是對廣州本土話語言運用上。
除了新搬來的易東東和朋友在學廣東話時,能稍稍引起一絲絲共鳴外,無論是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還是通強加於人物性格之上帶著其他地方特色的口音都讓人出戲,其他場景在廣東話的應用上更是少之又少,顯得不盡人意。
02譚松韻牛駿峰演技獲好評
譚松韻作為90後女演員的代表,所呈現出來的演技廣受好評。
她曾在懸疑純愛巨製《錦衣之下》中飾演可愛又智慧的袁今夏讓人印象深刻,前不久播出的熱劇《以家人之名》當中所飾演的李尖尖,也完美地演繹了一個妹妹的青春成長史。
在《親愛的麻洋街》中,譚松韻飾演的女主馬曉曉,集智慧與霸氣於一身,既是麻陽街上的守護神之一的大姐大,也是學校光彩耀人的學霸。
在雙重身份的籠罩下,譚松韻既要演繹出少女時期的英雄主義色彩,又要表現出人物遇到感情時的細膩與果敢。
拋開以前的所飾的人物角色形象,她在該劇中張弛有度的表演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矛盾而堅定的馬曉曉人物形象,仿佛在那個年代,在麻洋街上真的有這樣一個人存在過,鮮活的印在人們的記憶當中。
除了譚松韻在劇中的精彩表現,讓人覺得驚喜的還有牛駿峰。牛駿峰在劇中飾演的易東東一出場便與女主馬曉曉打了個照面。
通過在眼神上的微妙變化,將一個悸動少年對喜愛之人的一見鍾情的形象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們不禁回憶起自己最初那顆悸動的心。
除此之外,劉駿峰所飾演的易東東在與麻洋街小夥伴們的相處模式中所呈現出來的輕鬆而自然,恰到好處地喚醒了人們對那個時代背景下的青春記憶。
03許魏洲人設感人,但出鏡率低引爭議
當然,在這部劇中飾演男主顧小劍的許魏洲因為角色設定的緣故,在前幾集的劇情中出鏡率少,給不少觀眾發出到底誰是男主的質疑。
由許魏洲飾演的顧小劍身世可憐。父親在他年少時含冤入獄後自殺,只能與奶奶相依為命,本來讀得好好地被轉到警校,好不容易快到畢業分配工作時因某些原因退學。
他的形象完全有別於其他小夥伴的天真與青春,表面看來是個小混混形象,只有自己才明白實際上自己背負的另一重臥底身份,也正是這個不可為外人言說的身份讓他與女主馬曉曉的感情若即若離,甚至引發誤會,造成一些無法彌補的遺憾。
雖然許魏洲飾演的顧小劍作為男主身份存在,前幾集的戲份卻少得可憐,給觀眾的印象只停留在在帥氣的外表與張揚的個性之下又夾雜了讓人心疼的隱忍的形象,其背後的故事也令人想一探究竟,但或因出鏡率低,所以尚未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按理說是如果是男主,他的戲份著實不足,說不是男主卻又與女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真要論出場時間可能還比不上六家人中父親出現的頻率。
因而這個角色也是飽受觀眾爭議,至於他的在劇中的演技如何,還需在持續關注之後才能有個客觀的評價。
《親愛的麻洋街》拍出了你印象中或期待中的那條青春記憶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