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認識到
100%完美的天然水晶是沒有的,所謂完美也是相對而言的完美。
1、冰裂紋:這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視覺上象是有裂痕,有點花花的感覺(有時還會有變彩效應);天然水晶的結晶過程是不會產生冰裂紋的,據推測,應該是水晶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是遇到地震或是地層的擠壓(地球內應力)而產生在其內部的一些「痕跡」而已(原子排列發生錯位),並不是裂痕。比如粉晶、紫水晶、白水晶球、柱等都很常見。
2、棉或雲霧:這也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本來是應該通透的但看上去卻不通透,有霧蒙蒙的感覺或是感覺裡面象有棉絮狀物質一樣,最常見的就是在鈦晶、金髮晶裡面最多了,通常佩戴一段時間後會逐步散開而越來越通透(實際並不一定是散開,可能由於人體分泌的體液將水晶表面的光澤和透明度提高,看上去透明度提高)。
3、礦缺:主要指水晶表面感覺像坑窪的地方,是水晶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並非是人為造成的損傷(本來包有其他礦物晶體,由於表面拋光,使礦體脫落,留下空位)。綠幽靈、鈦晶、金髮晶上都比較常見。
4、損傷:是指水晶由於加工過程或不小心摔掉、碰撞等原因人為造成的損壞。這是最不幸的情況了。
還有一個常見問題是,很多朋友對手鍊各珠子尺寸大小存在差異很不理解,一般情況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一方面,天然水晶在加工過程中,受材料的限制而造成差異的產生,越稀有的材料就越常見;另一方面,極少數也可能是由於加工工藝所造成,無論哪種情況,僅是美觀的問題,而不影響其應有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近乎完美的與有較明顯瑕疵的天然水晶的價值可能差距巨大,越稀有的水晶差距越大!
水晶的佩戴方法
基本的原則是左入右出,主要是看晶石本身是屬於投射性(放射性)或是吸納性的能量。
如果是吸納性應該帶在左手,如果是投射性應該帶右手。
投射性水晶可以放出能量吸引一些磁場,吸納性水晶可以吸納凝聚一些能量。
吸納性水晶-左手為:紫水晶、玉髓、螢石、玉、月光石、橄欖石、粉晶、蓳青石、海藍寶、舒俱徠石、藍紋瑪瑙、白色或透明方解石、青金石、孔雀石珍珠。
投射性水晶-右手為:琥珀、紫黃晶、白水晶、黃水晶、石榴石、帶發水晶、虎眼石、綠幽靈、碧璽、紅紋、紅瑪瑙、東陵石、金黃色方解石、黑瑪瑙、黃玉、黑曜石(五行缺水者,黑曜石可帶在左手)。
其中,發晶分類:白兔毛、黑髮晶、金髮晶、紅髮晶、綠髮晶、紅綠髮晶、多色發晶。
水晶手鍊的行業標準
尺寸大小和粒子關係(下面8mm 指單個圓珠的直徑,其他同理)
a、8mm 22粒 周長 17.6cm
b、10mm 18粒 周長18cm
c、12mm 16粒 周長19.2cm
d、14mm 14粒 周長19.6cm
e、16mm 13粒 周長20.8cm
f、18mm 12粒 周長23.6cm
g、20cm 12粒 周長24cm
請關注微信號 Vvbxww 讓我們一起追尋寶石歷史、品味寶石文化、關注寶石市場、認識收藏價值!
或者點擊下圖二維碼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