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風口2020

2020-12-2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和直播帶貨是2020年的兩大風口,受到了各大大廠的追捧和關注。但本質上說,這兩者其實都是「地攤經濟」。本文作者從多個方面對社區團購和直播帶貨進行了梳理分析,與大家分享。

今年的風口,好像都與「地攤」有關。

最直接的就是今年五六月份,監管政策放開,「地攤經濟」紅極一時。那時,「地攤」成了恢復國民經濟的良藥,許多在疫情期間經濟受困的人們出來擺攤,網際網路巨頭們也紛紛下場支持。

微信支付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1688發布「地攤經濟」幫扶計劃,京東啟動「星星之火」計劃,蘇寧推出「夜逛合伙人」計劃,彼時的網際網路巨頭,似乎與小商販們惺惺相惜,社會責任感溢於言表。

另外,先前疫情期間的直播帶貨和現在風起雲湧的社區團購,似乎都能與「地攤」扯上一點關係。

不過,與「地攤經濟」的曇花一現不同,直播帶貨與社區團購這些「地攤」的新形式,一個趨於冷靜,一個正在狂熱。

01 「網際網路+地攤」——直播帶貨,迎來「冷靜期」

直播帶貨,顧名思義就是採用直播的形式賣貨。可以理解為直播行業的商業化進程2.0版,也可以理解為商家賣貨的新渠道。另外,也有兩種對直播帶貨比較好懂的描述,一是電視購物的進化版,一是「網際網路+地攤」。

之所以說直播帶貨是「網際網路+地攤」,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直播帶貨與地攤的形式很像。

地攤是我國古代就有的貨品交易模式,攤位或流動、或固定,攤主將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展示出來,吆喝叫賣,吸引人們購買。直播帶貨將攤位搬到直播間,主播成了叫賣的,吆喝著商品的賣點,品牌商們作為「攤主」,或親自下場,或尋找「靚攤位」,隱至幕後。

二是直播帶貨與地攤的運營邏輯很像。

地攤需要攤主批發、製作一些商品,找一個合適的地段,吸引該地段的人流量,在自己的攤位完成轉化變現。遵守該地區的擺攤規則,接受城管人員的管理,調整好擺攤的時間和地點。同時還要培養一部分老顧客。

直播帶貨同樣如此,可以低成本啟動,主播有貨、有直播間就可以。吸納平臺的公域流量,在自己的直播間轉化變現。遵守平臺規則,接受管理,有籤約或不定的直播平臺,有固定或不定的直播時間段。同時,也要培養自己的粉絲,運營私域流量。

其實直播帶貨成為風口,早於「地攤經濟」,在2019年,直播帶貨就已經成為了風口。到了今年,遇到疫情黑天鵝,線下經濟受到限制,商家庫存積壓,線上直播帶貨成為緩解商家壓力、拯救線下經濟的新渠道。由此,直播帶貨在今年爆火。

除了疫情這一原因外,直播帶貨在今年的火熱還有其他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直播帶貨提高了人與貨之間的匹配效率,ROI較其他電商渠道高;一方面是因為電商平臺進入存量增長時代,直播帶貨成為了平臺內流量精細化運營與獲取新流量的工具。

直播帶貨的火熱吸引許多明星下場,比如陳赫、劉濤、汪涵、李小璐等,而一些帶貨的主播也慢慢成為明星,如薇婭、李佳琦、辛巴等,經常追風口的羅永浩老師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隊伍。

同時,直播帶貨更是成為電商平臺的標配,搜狐、百度這些有些落伍的企業也紛紛轉型直播。資本市場與直播帶貨的關係也變得緊密,李彥宏直播首秀引得百度暴漲120億市值,尚緯股份收購羅永浩直播公司股份也引來股價上漲。

不過,直播帶貨行業也有些「過熱」,出現許多行業亂象。破億戰報與虛假GMV齊飛,劇本表演與虛假宣傳齊放,MCN機構騙佣金,主播刷單,二手手機與機器人撐起直播間觀看量等現象層出不窮。

直播帶貨從之前的野蠻生長,到今年的極致火熱,產生了許多泡沫,這些行業亂象,受到國家、民眾等方面的關注。

雙十一過後,中消協發布了一份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雙十一期間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1萬條,日均在1.24萬條左右。同時,報告對汪涵、李佳琦、李雪琴等頭部主播「點名」,包含數據造假、訂單造假、退換難等情況。

另外,隨著「辛巴假燕窩」事件的持續曝光,消費者、職業打假人對直播間商品的真偽、品質、虛假宣傳等更加關注。羅永浩直播間鄧特艾克漱口水遭到職業打假人王海曝光,而後多位消費者向王海投稿自己遇到的直播帶貨售賣假貨情況。

鄧特艾克漱口水羅永浩直播間已經澄清,不過其他消費者投稿至王海微博的假貨情況,羅老師尚未回應。而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再次被網友冠上「年度最佳理財產品」的名號,皮爾卡丹羊毛衫羅老師承認售假,將對消費者三倍賠償。

在監管方面,11月份,國家針對直播帶貨行業連續出臺三項政策,其中包含打擊虛假數據、虛假宣傳、不為違法失德藝人提供出鏡機會、明確主體責任等。直播帶貨行業已經可以清晰感受到來自監管方面的壓力。

12月份起,一些主播為了暫避風頭,選擇了暫停直播帶貨。比如此前因帶貨演技出圈的嶽老闆,已經停播了一段時間,商品櫥窗也已經關閉。尚緯股份更是放棄收購羅永浩的直播帶貨公司,雙十二期間的直播帶貨戰報也少了很多。

在消費者、國家等方面的關注與監管下,直播帶貨行業逐漸進入冷靜期,而同樣與「地攤」有些關係的社區團購卻正處「火熱期」。

02 平臺擺攤——社區團購,正處「火熱期」

社區團購,就是一種依託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之前,同一地區的居民們一起相約去菜市場、超市買菜、糧油米麵、日常用品。現在,同一地區的居民們相約在網際網路平臺或微信群裡買這些東西。

網際網路平臺將社區團購的購物場景搬到了線上,自己做供應鏈管理、賣貨,做起了小攤小販、社區便利店的生意。

所以也可以說,社區團購本質上就是「平臺擺攤」。

不過社區團購這一「平臺擺攤」模式,在2018年就已經開始受一級資本市場關注。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包括食享會、十薈團、錢大媽等十餘個社區團購平臺共發生超過20起融資事件,其中不乏IDG資本、金沙江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

到了2019年,社區團購在一級資本市場遇冷,多家社區團購平臺資金鍊斷裂,或被收購,或破產倒閉,松鼠拼拼、你我您等均在列。

今年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的優勢被放大,一級資本市場再次關注到社區團購行業。據天眼查APP顯示,十薈團今年已經融資4輪,興盛優選今年也有兩輪高額融資。

資本是逐利的,今年一級資本市場對社區團購賽道如此關注,在筆者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社區團購賽道市場大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在疫情的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預計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千億級別的賽道,或許會產生一家新的巨頭企業。

二是社區團購的模式優勢

從其與「地攤」這一線下零售形式的不同之處可以看出。

(1)交易方式不同

地攤講究的是實時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社區團購則是提前交錢,延時收貨,採用「預售+自提」的模式。「預售+自提」可以做到按銷定採,減少庫存壓力,減少生鮮類商品的損耗,在運輸環節的成本上也有一定的降低。

(2)規模不同

社區團購平臺憑藉網際網路的優勢,能夠連接很多地區,擴大經營規模。而地攤有地理限制,只能觸及到極少部分的流量。

(3)B端不同

地攤與社區團購大體上都可以歸屬於S2B2C的模式,攤主與團長這些面向C端的小B端都是從供應商處拿貨。

不同的是,攤主需要自負盈虧,而「團長」則不需要承擔庫存壓力,提供一個取貨地點,運營一下社區團購微信群即可。當然現在平臺競爭激烈,都在撒錢做補貼獲客,有些平臺的團長連微信群也不用運營。

而且社區團購平臺設立的團長深入到居民的生活中,理髮店、快遞點、文具店等都可以成為團長的駐紮點,社區團購在這些地方設立團長的同時,也收穫了團長在社區內的私域流量,便於擴大規模。

三是社區團購所售商品的高頻剛需。

平臺建設中有一條這樣的規則:高頻業務帶動中頻業務,形成巨大的用戶平臺之後,繼而優化低頻業務體驗。也就是說,社區團購這一高頻業務可以成為平臺的流量來源,繼而帶動其他業務。同時,高頻剛需也就意味著容易培養用戶粘性,復購率高。

基於這些原因,造成了今年下半年社區團購賽道的火熱。

阿里、騰訊自是不肯放過社區團購這一千億市場規模的行業,又玩起了「賽馬」,投資行業內的垂直企業,興盛優選、十薈團等企業背後有著他們的影子。

電商平臺們中意社區團購的「高頻剛需」,可以帶動其他業務。美團、拼多多、蘇寧、京東等電商平臺親自下場,阿里也派出旗下盒馬、菜鳥、大潤發等進入社區團購。

滴滴進入社區團購為了尋求新的增長空間,百果園、錢大媽等憑藉供應鏈優勢開發社區團購新業務……

社區團購就像是一個「香餑餑」,哪家都眼饞。

有成功的平臺經驗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深知:低頻業務靠廣告,高頻業務靠補貼。進入社區團購行業後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開始燒錢補貼。同時,搶員工、搶團長成了各個新入局企業的常態。網際網路巨頭們在用資本換取市場份額。

這些網際網路行業的常見打法引來社會各界對社區團購的大討論。人民日報評網際網路巨頭們不要只注意「那幾捆白菜」,很多人對網際網路行業擾亂市場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而反對者則認為社區團購也是科技創新,能創造新的崗位。

另外,供應商們認為社區團購平臺打破了自己多年經營的經銷商體系,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補貼讓一些商品的價格體系受損,開始對社區團購平臺進行反抗。

滄州市一家從事糧油調料生產銷售的公司「華海順達」向經銷商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禁止向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雖然在輿論、供應商方面為社區團購潑了點涼水,但依然沒有澆滅社區團購行業的火熱。據36氪報導,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家巨頭下的社區團購平臺12月件單量峰值均已突破1000萬。網際網路巨頭們用資本換取市場份額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結語

「地攤風口2020」,上了直播帶貨與社區團購的牌桌,各方都不想輕易退場。不過在追逐風口的同時,更應對風口有清晰的判斷。

Gartner 公司將技術從出現到應用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萌芽期、過熱期、低谷期、復甦期、成熟期,據此製成加德納技術成熟曲線,根據此曲線可以判斷新技術是否採用。

在此,筆者根據此曲線提出「模式成熟度曲線」。

一個商業模式的成熟過程,同樣經過萌芽期、過熱期、低谷期、復甦期、成熟期,而在過熱期與成熟期,易出現所謂的「風口」。

直播帶貨現在經歷的「冷靜期」,正是直播帶貨去除「過熱期」的行業亂象,向成熟期邁進的過程。

而社區團購在經歷2018年的「過熱期」之後,在2020年迎來復甦,走向成熟期,盈利模式其實已經跑通。不過,隨著網際網路巨頭的進入,行業再次「過熱」,原先的盈利模式也被「補貼」攪亂。

直播帶貨與社區團購就像早期出現的電商一樣,本質上是對人、貨、場的重新匹配。

而今年的「地攤風口」直播帶貨與社區團購想像電商一樣成為成熟、常見的商業模式,自然不可避免的也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推動,需要消費者、國家、從業者等方面共同努力,去除行業亂象,尊重行業發展規律。

 

作者:藍莓財經,財經自媒體,個人微信號:615872972

本文@藍莓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地攤經濟」真的是風口嗎?「地攤」真的是普通人的致富平臺嗎?
    地攤經濟」是風口,但是普通人未必能賺到錢,說說我的觀點吧!最近各種土豪開豪車擺攤的還真不少啊!臨沂擺地攤的開勞斯萊斯,賓利歐陸,賣化妝品;陝西西安小夥開敞篷寶馬車,擺地攤賣鞋;湖南某城市的街頭,來了一位開勞斯萊斯賣進口香水的小夥......
  • 2020年賺錢「新風口」!地攤經濟很火,而這2個行業再不進就晚了
    最近,隨著地攤經濟的放開,擺攤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熱門話題。在這種背景下,網友們都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擺攤意願。 除了地攤之外,其實今年我國還迎來了兩個賺錢的風口,也許現在有些人瞧不起,但如果再不入局,可能就真的完了。
  • 地攤經濟別盲目跟風,擺攤這幾樣最好賣
    近些日子,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地攤經濟,一打開網絡關於地攤經濟的消息可謂是鋪天蓋地,誰也沒想到,2020年下半年最大的黑馬不是直播帶貨,而是地攤經濟。圖片來自網絡曾經的地攤商販跟城管之間就像貓和老鼠裡的湯姆和傑瑞,一個「窮追猛打」,一個東躲西藏,而如今城管喊你去擺攤上了熱搜,上不了臺面的地攤經濟,搖身一變成為國民蠢蠢欲動爭相試水的新風口
  • 地攤什麼賺錢,擺地攤好項目 地攤潮抓住機會利潤高好賣來錢快
    最近地攤非常火爆,先要通過地攤賺錢的人呢也非常多,大家都想在這次地攤風口分的一杯羹,網上諮詢擺地攤賣什麼的人呢非常的多。其實在這一輪地攤風口當中,地攤本身固然有一定的賺錢機會,但是對於個人攤主而言,賺錢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
  • 刮過這陣風,「地攤車」還剩什麼?
    2020年的在半年之內你和我已經錯過3次發家致富的機會,它們分別是:口罩、頭盔、地攤車。然而"機會"對於有資本原始積累的車企而言並不是事,目前看來地攤車已成為車企新一輪賺錢、宣傳的工具。當然,這都是市場經濟的必然導向,沒有孰對孰錯,可過度了那還是好事嗎?
  • 地攤經濟爆了!背後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今年的各種新變化也催生了不少在風口下,把握風口的人實現財富升級的人。 有人調侃什麼叫做把握風口?2014年出來做手遊,2015年轉型做〇2〇,2016年轉型做VR,2017年轉型做人工智慧,2018年轉型做區塊鏈,2019年轉型做電子菸,2020年2月轉型做體溫槍廠,3月轉型做口罩廠,4月轉型做熔噴布廠,5月轉型做頭
  • 錯過了10年前的電商,5年前的微商,如今這兩個風口不能錯過?
    由此可見,順應時代,追趕時代風口有多麼重要。因此,雷軍才趕上了智慧型手機和資本的風口,創立了小米和順為基金。終於在時代的風口上成就了小米品牌。任何行業都如此,河南牧原股份的秦英林,一直耕耘在中國畜牧領域。雖然也積攢下數十億家產,但卻一直在國內企業家領域默默無聞。直到2019年,非洲豬瘟全球流行,生豬價格飛漲。
  • 「地攤經濟」升溫:如何通過擺攤賺得「第一桶金」?
    最近最火的莫過於「地攤經濟」,這個詞剛曝出,短短2天時間,全網已超11億閱讀量。相信你的朋友圈也已經被各種擺攤的圖片和段子輪番刷屏。從2019到2020年,人們一直把「太難了」三個字掛在嘴邊,而經歷了數次情緒寒冬、薪資降級後,哪怕再難,大家也有苦說不出了。
  • 2020年最火的地攤經濟分析
    2020年適合開什麼店呢?2020適合開很多店,比如奶茶店、小吃店、花店、當然你也可以積極跟隨國家政策地毯經濟擺地攤。不管你是擺地攤還是開店、做其他項目,你都需要清楚的了解項目的市場,了解有沒有需求量,需求量大不大,適不適合你自己開店,自己能不能接受,自己有內有能力開好這個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適合開的店。
  • 地攤經濟的瘋狂,廣州商鋪的末日?
    此刻一個閃現的信號特別值得注意:在地攤經濟將盛時,傳統商鋪或徘徊進入冬天,地攤經濟的瘋狂或將是廣州商鋪經濟的末日。 大眾地攤經濟的冒頭 從大石地鐵站走出來,這裡熱鬧的夜市讓人眼前一亮。
  • 2020年最火的地攤及最火的地攤生意
    今天與網友聊聊當前最熱門的話題」最火的地攤生意「。對中文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最火的地攤生意一詞中,含有一個最高級詞」最火的「。基於這點,從語文的角度看地攤生意,思路就很清楚了,即地攤生意千萬成種,擺攤者要想找出最火的那種地攤生意,你就得花最大的心思去思考地攤生意。如何思考?
  • 傳奇今生釋放「地攤經濟」新活力,打造全新社交經濟活動平臺
    當下,「地攤經濟」無疑是最熱門話題,引發全民極大關注,成都、鄭州、南京和杭州等地相繼放開的地攤經濟和夜間經濟,有力地刺激地方消費復甦。支付寶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已有1200萬小店和路邊攤收入實現同比增長。除了政策鬆綁,阿里、京東、騰訊、美團等電商巨頭各自相繼公布對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扶持措施。
  • 肌後:從網際網路到地攤經濟,化妝品實體門店怎麼發展?
    有專家分析說現在跟「風口」創業已經是瓶頸,當新聞播報什麼行業誰獲益多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入手就是需要你去接盤了。現在說到創業大多數的資本都在網際網路,公眾號、微商、短視頻。實體店現在大街上很多店鋪倒閉,都知道實體不好做,不願意把目光投入到實體創業中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2020年地攤經濟突然火爆,街頭湧現地攤小吃,這些小吃你都熟悉嗎
    對於地攤經濟,相信上網衝浪的小夥伴們都應該知道這件事情,畢竟地攤經濟是今年5、6月火爆起來的事件。因其「三低」特質,創業門檻低、敗風險低、商品價格低,讓它具有一些獨特優勢,現在很多人都在家裡默默的計劃著如何擺地攤。
  • 平平無奇的養貓人該如何趕上這波擺攤風口,擺攤經濟貓咪錶情包get一下
    2020年前5波風口都錯過了不要緊,6月這波地攤經濟考慮一下!不知道賣什麼不要緊,你有貓啊!
  • 我不是騙你,別急著趕去擺地攤
    一夜之間取代了直播,地攤經濟直截了當地成為又一個風口,徹底火起來了!本就自帶BGM的神車,不失時機地推出地攤專用款。公司股票瞬間暴漲,盤中一度翻了一倍還不止。他們推出的文案裡,車的兩翼徐徐展開,就像插上了夢想的翅膀,譁啦啦的金幣,似乎也觸手可及。
  • 2020地攤經濟火爆,下半年擺地攤還有賺錢的機會嗎?
    今年六月初,地攤經濟可謂著實火了一把,政策支持加上大家紛紛響應,一起擺地攤的風頭正盛。在各大媒體平臺可以看到有人因為擺地攤而一夜爆紅,甚至有人辭掉了工作,專職去擺地攤......
  • 地攤經濟熱氣騰騰 竹妃紙巾C位出攤
    (原標題:地攤經濟熱氣騰騰 竹妃紙巾C位出攤) 最近,地攤經濟火了
  • 雷軍:站在風口,豬都能飛,地攤經濟風口賣這些純賺不虧!
    口罩風波,頭盔風波之後,現在的地攤經濟風波已經來了,你還能忍住在家當鹹魚?趕緊行動起來吧,以前到處趕人,掀攤位的城管,親自打電話喊你回去擺攤,你會去嗎?還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繼續呆在家裡當條鹹魚,背負著高額房貸,公司的工資又發不出來,只能整日在家借酒澆愁。別猶豫了,放下自己的面子,趕快加入擺攤大軍吧。
  • 地攤vs商場,狹路不相逢
    上周,「五菱」地攤神車炸裂式刷屏,帶來的是「地攤」席捲全球之勢能。微博上,「地攤經濟」相關話題有超16萬討論次數,閱讀次數高達10.4億;支付寶裡,近日每天開通收錢碼的「生意人」瞬間增至10萬+。蹭著地攤流量,多隻「地攤概念股」橫空出世,王府井、廣百股份、茂業商業等百貨股殺出幾個漲停。怎料還沒撐過一周,政策風向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