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我與珠峰系列(一)

2020-12-17 澎湃新聞

我與珠峰 | 李國鵬:愛國報國 勇攀高峰

我國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其中外業測量任務都是由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承擔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我們再次肩負起這一光榮的歷史使命。

接到這個重大任務時,除了激動,我更多地感到責任重大。珠峰地區氣候、地形等非常特殊,又面臨高原缺氧、雪崩等惡劣環境影響,因此珠峰測量任務非常艱巨。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儘快配備人員和準備關鍵儀器設備,如何協調組織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此外,再測珠峰,我們要有手段和技術的創新。

我們選拔的隊員業務能力強,野外工作經歷豐富,前期53名一線隊員中有35名年輕黨員,政治素質過硬。經過嚴格選拔,我們從隊裡挑選出10名測量登山隊員,集中參加登山隊集訓。

2020年春節前,我們的隊員就已經在珠峰周邊地區開展測量了,打下了紮實的工作基礎。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向峰頂突擊前,珠峰外圍的水準、重力、GNSS測量等任務全部完成。

李國鵬(右)在珠峰二本營檢查工作

珠峰高程測量最大的難點在於登頂測量,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今年的天氣似乎專門和測量登山隊「過不去」,登頂的過程一波三折,歷經磨難。

5月6日,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出徵衝頂,由於北坳冰壁有流雪風險而下撤;5月16日,測量登山隊第二次向頂峰發起突擊,因受氣旋風暴「安攀」影響,7790米以上區域積雪過深,不得不再次下撤。

那時,大家的壓力都很大,珠峰大本營的氣氛甚至有些壓抑。在這最艱難、最關鍵的時刻,珠峰高程測量隊臨時黨支部在珠峰大本營召開了「不忘初心、迎難而上」和「遇到問題怎麼辦」兩次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和隊員面向國旗、黨旗集體宣誓,立下戰書,鼓舞了士氣,提振了信心。

臨時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現場

5月24日,衝頂隊員從6500米前進營地第三次出發。儘管天氣還是不夠好,但這已經是今年的最後一個窗口期了,把握不住的話,任務就無法在今年完成,所有人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

好在我們的測量登山隊員克服艱難險阻,成功登頂。5月27日11時,聽到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通過報話機報告說「8名隊員全部登頂」。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激動。

李國鵬(左)和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右)在珠峰大本營指揮部

然而還遠遠沒到可以鬆口氣的時候。隊員們在峰頂的測量剛剛開始,他們要豎立覘標,進行GNSS、重力和冰雪深測量。在峰頂工作,儀器的操作難度會增加很多。一些在山下培訓熟練的操作動作,在峰頂容易出現新的問題。

我在大本營的指揮部裡緊盯著電視直播畫面,聽著報話機裡不斷從頂峰傳來的報告、詢問,心裡一直很緊張。覘標豎立過程中,GNSS接收機數據接口連接出現了問題,好在通過溝通,拆立3次才及時解決了問題。為了更好地操作儀器,有的隊員摘下氧氣面罩,有的摘掉手套,他們在峰頂工作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頂峰停留時間最長紀錄。他們這種為國奉獻的精神令人感動!

峰頂測量完成後,隊員們開始下撤,我的心還一直被揪著。因為實時傳輸測量數據到指揮中心的計劃沒能實現,只有隊員們把儀器帶回來,才能知道測量是否成功。

第二天,這些儀器運回6500米的前進營,所有的存儲卡被測量登山隊員貼身保管,妥善帶回大本營。我馬上安排專人下載檢查數據,自己卻在帳篷外面走來走去,生怕看到卡上一片空白,也擔心他告訴我數據質量不佳。直到他們滿面笑容給我做了一個「OK」的手勢時,懸在我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這時,距離5月27日11時隊員們成功登頂已經過去了整整36個小時。

令我更加高興的是,此次峰頂測量獲得的數據非常豐富,重力數據、峰頂雪深數據、GNSS數據、氣象數據等相關珍貴的測繪數據全部獲取,珠峰峰頂測量圓滿完成。

覘標在峰頂豎立之後,我們交會組的隊員們立刻進行交會測量。他們已在條件艱苦的交會點上堅守多日。薛強強、程璐兩名年輕黨員主動請纓負責難度最大的海拔5800米西絨交會點測量任務,每天靠雪水解渴,睡在雪水、碎石搭建的帳篷上,堅持了11天10夜。

2020珠峰高程測量,過程非常曲折,但結果非常圓滿。集中展示了我國最先進的測繪技術,也展示了中國人不屈不撓、勇於攀登的精神。在攀登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始終保持信心,這種信心來源於黨組織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源於國家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兩支優秀的隊伍,源於這兩支隊伍中為國奉獻的測量登山隊員!

2020珠峰高程測量對我們是一次新的鍛鍊和激勵。國測一大隊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大隊。作為隊長,我會和隊員們一起,繼續以總書記回信精神為指引,傳承測繪精神,奮力拼搏,努力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 李國鵬

我與珠峰 | 任秀波:跨越十五載的珠峰情

15年前,25歲的我作為一名測量登山隊員參加了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項目,在世界最高峰上開展測量工作。

2005年,任秀波(右)和隊員柏華崗(左)在海撥7790米留影。隊旗上有珠峰複測全體人員的籤名

2005年,任秀波在珠峰大本營進行重力測量

15年前的我初出茅廬,單純地想著做好登山路線上的重力測量和頂峰儀器操作培訓工作就可以了,思想上沒有太多的壓力,就想著能忍受高原缺氧帶來的一系列痛苦,向上攀登就行。

15年後,已到不惑之年的我再次來到珠峰,成為有過珠峰測量經歷的老隊員。對於珠峰登山及頂峰測量相關事宜,我是測繪隊伍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全面了解情況的人。因此,今年的珠峰高程測量從去年4月開始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到確定項目實施及儀器設備的研發,直到全面圓滿地完成項目,我參與了全過程。我明白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珠峰測量項目的決策,因此,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

5月14日,任秀波在海拔5700米的III7交會點進行重力測量

進駐大本營後,頂峰儀器設備培訓是否到位?是否能夠經得起頂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低溫?天氣不好一旦登頂後交會測量無法進行怎麼辦?這一系列的問題始終在我的腦海裡迴蕩。

任秀波(右一)在珠峰大本營指揮部

登頂那天,我在大本營指揮帳與進行頂峰測量的次落隊長溝通的那兩個多小時,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度過的。測量覘標豎立出現問題、接收機數據傳輸出現故障……都需要總指揮及其他同事還有我,在極短的時間裡做出各種準確的判斷、正確指導,從而確保頂峰測量的順利完成。這一切都和2005年我在珠峰所經歷的完全不同。能順利解決問題,度過那兩個多小時,要感謝2005年我在珠峰的經歷。

5月27日,任秀波在珠峰大本營指揮部與峰頂進行溝通

能夠參加珠峰測量這樣重大的項目,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生中的重要經歷。我是何其幸運,能有機會兩次參與其中。回想起15年前主動寫下申請書的場景,我至今心潮澎湃。

2005年,我們成功測得了珠峰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這個數據。今年的珠峰測量中,為了圓滿完成任務,便於操作儀器設備,多名測量登山隊員在珠峰頂峰摘下氧氣面罩和手套;交會測量組年輕的隊友在海拔6000多米的交會測量點上,化雪飲水、方便麵充飢,來來回回上下五六次,登頂測量成功後,當大部分人都已經離開大本營,他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交會測量點上……

英雄的隊伍再次聯合組隊順利完成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讓「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和「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登山精神在世界之巔再次綻放出新的光芒。尤其讓我感到欣喜的是年輕隊友的快速成長,他們在繼承了老一輩測繪人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優良傳統的同時,技術能力方面也隨著科技的發展得到了全面提升。

而這正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精神薪火相傳的基石。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 任秀波

我與珠峰 | 柏華崗: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關鍵儀器設備主要指峰頂測量儀器設備及長測程測距儀器設備。主要包含峰頂雪深探測雷達、峰頂GNSS接收機、峰頂覘標、峰頂溫度氣壓計、長測程全站儀、重力儀等。

雪深雷達和覘標

重力儀

由於該項目測區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技術方案中對相關儀器設備的特殊要求,有些儀器設備是針對該項目特殊定製的,比如峰頂雪深探測雷達、峰頂GNSS接收機、長測程全站儀和峰頂覘標。

長測程全站儀

峰頂覘標就是在測量登山隊員登頂當天大家看到的,立在峰頂的有6個稜鏡組成的測量目標,目的是讓6個交會點可以看到同一個目標並可以同時測量距離。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架設覘標

覘標的生產廠商是南方測繪的常州附件工廠生產。當時,我們提出的需求是:整體重量不大於5公斤;能在峰頂南北側同時進行峰頂交會觀測;覘標頂部可以安裝GNSS天線,保證結構牢固;覘標底部必須固定到峰頂冰雪混合物中,並且深度不小於40釐米;花杆需要使用鋁合金材料,其他部件可使用鋁合金或鈦合金材料,保證花杆強度高、重量輕;覘標整體便於攜帶運輸,在峰頂方便安裝架設。

首批覘標製作完畢後,便拿回單位組裝。曾經在珠峰作業過的隊員對設備提出了一些意見,廠家收到反饋後,及時進行了改進。待第二批樣品製作出來後,於2019年12月在拉薩進行了測試,主要是測距儀是否回光、安裝是否簡單、結構是否牢固等。通過在卡若拉冰川的現場實驗,證明了由我們加工設計的覘標基座的冰錐,完全可以滿足鑽冰要求。我們是一月份下的訂單,正好趕上春節和新冠疫情暴發,很多工廠停產停工,我們著急,廠家也著急。等到復工復產後,他們加班加點生產,終於在3月底完成了覘標所有部件的生產。

雪深探測雷達

雪深探測雷達主要利用天線發射和接收高頻電磁波來探測地面雪深,通過雪深雷達觀測獲得珠峰峰頂冰雪層厚度,從而獲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及峰頂冰雪相關研究。

雪深探測雷達由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南方測繪儀器公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聯合研製,國測一大隊負責提需求,南方測繪儀器公司主要負責GNSS硬體提供及GNSS技術支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主要負責雷達研製及整機系統集成。

雪深雷達要能夠透過一定深度冰雪混合物探測巖石界面,並對檢測位置實時定位,探測精度達到釐米級,探測深度至少6米。

研發雪深雷達時主要解決了3個核心問題:一是極端環境下北鬥衛星觀測數據和雷達數據存儲問題及數據備份問題;二是北鬥衛星定位信息和雷達探深數據同步問題;三是高精度北鬥定位系統和雷達的集成,解決雷達信號和北鬥衛星信號的屏蔽和幹擾問題。

峰頂的GNSS接收機使用的是上海華測經過一系列抗低溫測試改進後的儀器設備;海拔6000米以下區域使用的GNSS接收機分別由中海達、華測經過測試改進後的儀器設備;重力儀是由北京奧地探測儀器有限公司和國測一大隊在原Z400珠峰型重力儀的基礎上,結合2005年相關操作經驗,從而進一步研發改裝;長測程全站儀由國家光電測距儀檢測中心為珠峰測量特別研發定製的儀器設備。

隊員李科在海拔5700米的III7交會點架設GNSS接收機

隊員謝敏、王戰勝在海拔6000米的東絨3交會測量點架設GNSS接收機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重力測量工作

為了達到珠峰極端環境的各項需求,所有儀器設備生產廠家都全力以赴、通力協作,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來設計製造儀器裝備,為項目的順利完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個人最大的感觸就是:所有的生產廠家,都以能參與此次重大項目實施而自豪。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所有廠家都盡最大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他們是振興裝備製造業戰略的積極踐行者!我要真誠地向合作的生產廠家說一聲: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任務的順利完成,你們功不可沒,謝謝你們!

作為一線測繪工作者,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會用到更多、更好、更先進的中國製造。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 柏華崗

我與珠峰 | 張偉琪:珠峰之行的遺憾與收穫

到珠峰地區進行控制點普查,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做好前期準備,是我在2019年7月入職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接到通知時,我特別興奮,對第一次的西藏之行滿懷憧憬。

後來,我成功入選珠峰測量登山隊並參加國家登山隊的訓練,於4月7日和隊友們進駐珠峰大本營。

我以前以為走路再困難也難不到哪裡去,結果被現實上了一課。

張偉琪在北坳營地

4月19日,我們第一次上北坳拉練。北坳冰壁上的雪很厚,穿著高山靴和冰爪,感覺每走一步都很費勁。大家都在咬牙堅持著,不斷互相鼓勵。歷時4個多小時,我們終於成功上到了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這也幾乎是我們所有隊員各自人生中的新高度。

張偉琪攀登北坳冰壁

回到前進營地休整4天後,我們第二次拉練要在北坳營地住一晚,然後繼續往更高海拔拉練。在行軍途中,我差點掉進覆蓋著積雪的冰裂縫裡,幸虧裂縫窄,卡住了一條腿,有驚無險。到達海拔7400米左右時,許多隊員包括嚮導、教練們都感覺到特別冷,商議後決定終止拉練,隊伍下撤。

返回北坳營地,脫掉手套後,發現左手的3根手指有點不對勁。回到前進營地,整個教練組和所有嚮導都到帳篷裡查看我凍傷的手。第二天下山後,我立即被送往日喀則的醫院。據說,假如再晚發現半個小時的話,3根手指可能就保不住了。

張偉琪在大本營接受隨隊醫生的治療

當袁隊長告訴我,自己這次的登山任務到此可能提前結束時,我雖然嘴上說沒事,表現得很樂觀,表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但心裡相當難受。遺憾、沮喪、失落等情緒縈繞在心頭,五味雜陳,心情低落到了極點。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我在這次活動中沒忍住流了3次眼淚。

第一次流淚是在5月6日。

這天是我們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出徵的日子。我在定日縣城的賓館房間裡,淚流滿面地看著兄弟們出徵的視頻。

第二次流淚是在5月16日。

經過幾天的休整後,隊伍再次出徵。此前,經過我的一再請求,領導們察看了我的傷勢之後,同意我跟隨隊伍出發。

儘管那天是中午才出發,但是我一大早就換好了衝鋒衣褲。然而,指揮部經過慎重考慮,還是決定讓我繼續留在大本營恢復,以免手指二次凍傷。

隊伍出發後,不甘心的我跟著領導們一起送隊友。我刻意走在隊伍的最後面,因為怕自己會忍不住追上隊友們。我的眼淚不停地在眼窩裡打轉,只能低著頭,用帽簷擋著,不敢讓人看見。

第三次流淚是在5月27日。

5月26日,我們一整晚沒有睡覺,從27日凌晨2點8名衝頂隊員出發,山下的我們便一直守候在報話機旁。經過9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報話機裡終於傳來了喜訊。聽到測量任務完成的消息,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背過身去,悄悄擦乾,還沒等轉回身眼淚再次流了下來。這是激動的眼淚,我索性也不怕被人笑話了,把心裡所有的驕傲和喜悅都融在這淚水中。

張偉琪和隊友陳新超(右)在二本營合影

我為我英勇的兄弟們驕傲,我為自己是這支隊伍的一員而自豪。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 張偉琪

原標題:《學習強國:我與珠峰系列(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學習強國:我與珠峰系列(三)
    那時,對自己能夠加入2020珠峰高程測量交會組,去更高海拔參加戰鬥已經有了充足的信心。春節一過,加入珠峰高程測量交會組的通知下來了,愛人問我,「珠峰那麼冷,還去嗎?」我笑而不語,心早已飛向珠峰那個滿是風雪的地方。對交會組隊員來說,在外作業,寒冷只是一個小插曲,最大的挑戰是高海拔帶來的高寒缺氧和珠峰地區的冰川、陡崖峭壁造成的交通不便。
  • ...與「學習強國」的故事】陝西長武縣萬曉紅:「學習強國」助我成長
    「今天,你學習了嗎?」「你的『學習強國』積分是多少?」清晨,伴隨著初升的朝陽,一踏進辦公室,在同事們相互的詢問中,開啟新一天的學習旅程。一年多來,每天登錄「學習強國」已成為我的生活習慣和自我要求。
  • 珠峰大本營舉行紀念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系列活動
    5月11日,由中國登山協會、西藏自治區體育局主辦的紀念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慶祝西藏登山隊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舉行。   探索登山環保新道路  2020年春季登山垃圾清理回收儀式拉開了系列活動的帷幕。
  • 學習強國怎麼添加好友 學習強國雙人對戰邀請好友答題方法
    學習強國一直都是很多人平時需要進行學習答題的平臺,需要獲取足夠的積分,而且最新還推出了全新的模式,也就是爭上遊以及雙人對戰答題,而雙人對戰的模式需要自己邀請好友,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樣才能夠加好友並且邀請,那麼就繼續看下去吧。
  • 梁平柚上線「學習強國」強國商城
    12月17日20時30分,梁平柚正式上線「學習強國」強國商城扶貧助農專區,搭上全國性銷售平臺快車道。「為將梁平柚引進『學習強國』強國商城,中國郵政梁平分公司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希望通過『學習強國』強國商城與郵樂網的對接,更好地將梁平柚推廣宣傳至全國,更有效地帶動柚農增收。」中國郵政梁平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據悉,為構建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渠道,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打造了全國大型官方電商助農線上平臺——郵樂網。
  • 今天你「學習強國」了嗎?快來看看這些「學習達人」~
    「學習強國」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平臺,每日通過學習強國的「每日金句」「每日一曲」「每日一星」「每日一景」等學習欄目,每日推送新信息,篇幅不長,貴在精悍,主題突出,特別便於工作之餘的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幫助我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 你超我趕,共同進步--省水科院學習強國學習氛圍日益濃厚
    「我在學習強國裡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一會兒分享給你。」隨著學習強國在省水科院的推廣,這些內容成為黨員幹部休息時間經常出現的話題,分享交流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自學習強國平臺上線以來,省水科院把學習平臺的推廣使用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部署推動,為保證「學習強國
  • 每天都會在「學習強國」上學習 看臨沂19140分「學霸」有什麼樣心得
    4月7日起,「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聯手海報新聞客戶端推出學習強國積分刮獎活動。4月9日,活動第三天,來自臨沂和德州的兩位學員分別獲得5G手機、手錶大獎。其中臨沂的中獎者「學習強國」積分有19140分,看看這位「學霸」有什麼樣的學習心得?
  • 盧豔:在「學習強國」裡追逐「後浪」
    國家稅務總局建德市稅務局第一稅務所黨支部書記盧豔說,「通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我與小年輕們的共同話題多了起來,自然能更好地與他們『打成一片』,引導他們深入學習,而且『學習強國』確實是很好的學習庫,可以讓我更系統、全面地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清晨,打開「學習強國」聽新聞聯播是盧豔每天早上的日常。
  • 即墨潮海街道:「學習強國」大平臺 我們一起來學習
    魯網3月29日訊(記者 於建軍 通訊員 華成新)「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立足全體黨員、面向全社會的科學理論平臺、思想文化聚合平臺。  自「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正式上線以來,即墨潮海街道層層推進抓落實,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企業、到基層,集約學習時間、創新學習方式,激發全民學習熱潮。  為活用「學習強國」平臺,助力推進疫情防控。
  • 「學習強國」答題競賽 社區老人受益匪淺
    寶安日報訊(記者 劉傑 通訊員 陳宇雄)近日,西鄉街道富華社區依託長青老齡大學平臺組織社區60歲以上黨員群眾開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學習、「學習強國」小組答題挑戰競賽、「學習強國」學習分享會等活動。 活動招募通知一發出,立即吸引了很多黨員群眾報名。
  • 「學習有我 建功青島」青島市「學習強國」知識競賽團體線下答題賽...
    中國山東網12月19日訊 12月17日,在「學習有我 建功青島」青島市「學習強國」知識競賽團體線下答題賽決賽中,平度市代表隊獲得冠軍。經過初賽,8支代表隊進入團體線下答題賽決賽,決賽分為「群英爭先」「競智競速」「強強爭霸」「比學趕超」四個環節,競賽試題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挑戰答題」為主,增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相關理論知識;增加部分山東學習平臺、青島學習平臺時政新聞內容自擬題目。
  • 高光時刻|2020年,「學習強國」與雲浮的點點滴滴
    2020年,雲浮全市共有近2500條稿件被「學習強國」廣東平臺採用,其中更有近100條稿件登上全國平臺,為擴大雲浮知名度和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你知道嗎?「學習強國」可是個寶藏APP~△雲浮日報社市委六屆八次全會系列評論被「學習強國」廣東平臺選用這裡有課程
  • 【學習之家】西安高新區多措並舉持續開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線...
    近日,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持續在高新區創業園、高新第二學校、軟體園黨群服務中心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活動,開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線下推廣活動,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有效提升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知曉率和參與度。本次活動是高新區近期集中推廣「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系列活動中的一部分。
  • 【教你用強國】「學習強國」帳號如何實名認證和設置個人信息
    近日,新加入「學習強國」大家庭的小夥伴們留言:如何在「學習強國」完成個人帳號的實名認證與個人信息的設置、修改?
  • 艱難登山路 風雪60載——紀念中國人登頂珠峰60周年
    無論從登山經驗、技術、理念以及裝備、物資等方面遠遠不足以應對攀登珠峰這一艱巨任務,登山前輩們當年曆經的艱險遠非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登頂過程中,當潘多了解到她是登山隊裡剩下的唯一的女隊員時,她發出錚錚誓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是爬也要爬上珠穆朗瑪峰頂峰!」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9名隊員成功登頂珠峰,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女性。登山隊員還在珠峰頂峰豎起了測量覘標,為準確測量珠峰高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 學習強國!一站到底知識擂臺挑戰賽!誰是最強大腦?
    學習強國!一站到底知識擂臺挑戰賽!誰是最強大腦?海珠區文廣旅體局選手楊亦嗚說:「『學習強國』一站到底知識競賽很好玩也很有意義,通過備賽和參賽的過程,加深了我對黨的政治理論知識深層次的理解。
  • 中寧枸杞上線學習強國商城
    記者昨天了解到,中寧枸杞作為首批寧夏扶貧助農產品已正式上線學習強國積分商城。截至目前,通過積分換購枸杞銷量達6186單,銷售額達24萬元。 由學習強國平臺與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國大型官方電商助農線上平臺郵樂網,於日前實現平臺連結、服務模式對接整合。
  • 廣西凌雲:比學習曬積分 「學習強國」成為黨員「掌中寶」-廣西新聞網
    陸文軍 攝 廣西新聞網凌雲7月24日訊(通訊員 陸文軍)比學習,曬積分,看學習排名,5名積分超過1萬分的黨員受到百色市委表彰。「學習強國」手機App已然成為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凌雲縣公司黨員們的「掌中寶」。
  • 「學習強國」裡的金華⑥|信義之城 和美金華
    「滴答」一聲,一滴水珠入水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畫面映入眼帘,這便是2019年最火的APP之一「學習強國」。「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既是中宣部建設的科學理論學習陣地、思想文化聚合平臺,又是融媒體外宣平臺,它已成為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理論寶庫和強魄鑄魂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