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分享小日子

2021-01-12 環球網

12月21日,一位微博博主發布了一篇博文,「控訴」自己的房子放在airbnb上短租後,卻被租客破壞,房間成了「垃圾堆」,這個「熱帖」一下子挑起了網際網路短租健康發展的熱切討論。

民宿,其實也是廣義的短租形式的一種,一些藝術家或者創業者,出自各種偶然或者機遇,把自己的家開成了小旅館,十分受歡迎。客人素質固然會影響其發展,但思考一下,比起高耗能的傳統酒店業,短租和民宿,不僅是一種符合低耗低碳需求,更是一種對城市化、異化的對抗。

《2016年「十一黃金周」旅遊短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超過70%的「家庭型遊客」不再選擇傳統酒店公寓,而是對具備高性價比、能洗衣可做飯、本地房東做嚮導等優點的短租民宿情有獨鍾。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近期發布的《2016自由行「開房」報告》也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6年自由行用戶對民宿的需求增長率高達500%。

如同網約車釋放了閒置的車輛資源一樣,「房屋共享」作為推動供給側改革的一種新興業態,也讓傳統資源因為「共享」而更加高效和環保。

家族院落,順便就把錢賺了

提到「民宿」,繞不過去的是雲南。近年來,民宿客棧已經成為雲南熱門旅遊地的城市名片。而作為以納西族、彝族、白族和漢族主要聚集地的麗江,更是文化多元、民俗民風數不勝數。

麗江木氏茶馬客棧老闆木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民宿」剛興起的那幾年,旺季時節自家院子裡都搭滿了遊客的帳篷,還有很多遊客只好花100塊錢在酒吧的長椅上過一夜。

木敏其實算自家客棧的第二代「掌門人」,第一代是父親木少章。做過村幹部的木少章比同鄉村民多了些經濟頭腦。2009年那會兒,父親發現自家的這款納西族古老院落非常受歡迎,上門求租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於是就把閒置的一排廂房經過改裝後對外出租了,然後給在外地上班的木敏打電話勸他「回家創業」,因為「央視的記者都來拍過片子,這事兒能火起來。」

跟後來許多外地文青的創業改造項目和商業投資項目不同之處在於,木敏家是更加純粹的「傳統民宿」:原汁原味的納西民居+土生土長的納西族主人。可能在這裡,你時常會聽到洗澡時打壓水泵發出的輕微轟鳴聲,但你同樣能坐在院子裡喝著酥油茶、聽著好客的主人講流傳了千年的故事。2010年,木敏接手客棧後,又增加和改裝了四間廂房。在房屋設計和服務內容方面,更加注重凸顯納西族的文化元素,比如晚上組織客人圍著篝火打跳。

木敏說,媽媽做的納西臘排骨火鍋非常受歡迎。在君亭酒店副總裁張會見看來,民宿的魅力就是讓旅遊者找回一種歸屬感,體驗當地的歷史人文,「民宿的精髓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帶來的畫面想像力。」

木敏決定把經營民宿作為一項事業進行下去,因為這其中文化傳承的意義大過賺錢謀生。「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全家總動員來開民宿,關鍵在於這是源自生活和血液的一項自然而然的事。」比如,在麗江市內的出行,只要需要他們都會免費接送,「這就像客人來家裡做客一樣,你會不接麼?」

理想之屋,獨樂樂何如眾樂樂

楊凌和愛人曾供職於南方報業。2008年,參與了汶川地震現場報導之後,「有一兩年的時間,頻繁夢見地震雲。城市的角角落落對我們來說都是災難:火災、塌樓、跳樓……連回憶都不美好了」。也是從那時開始,楊曦學會了認真傾聽內心的聲音,「特別珍視動人的小瞬間」,比如會「想念映秀的櫻桃,蘿蔔寨的梨花,想念那隻跟隨我們翻山越嶺的小狗,我們曾一起用四肢丈量斷裂的山脈。」

因緣際會,2013年,楊曦和愛人回到蘇州,決定買下平江河邊一座兩層獨棟的1980年代老房子。之後,他們花了半年時間,自行畫圖紙,一磚一瓦、燕子銜泥般地徒手把一家名曰「小日子」的生活館建了起來。

這間「生活館」只有6間客房,地處蘇州老城核心地段,與平江路隔河相望,百米範圍內可抵達觀前街、拙政園、獅子林、蘇州博物館。因為同時也是自己居住的房子,所以沒有房租壓力,經營更像是「隨緣」的事,到來的都是氣味相投的朋友:也許是像記者這樣慕名而來的投宿客,也可能是在平江路上逛累了的臨時客人,只為進來喝一杯咖啡或者冰啤。

由於身處繁華地段又風格清新,「小日子」在蘇州80、90後人群中的知名度很高。但經營者自己卻認為,「我們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就是自己過日子,拿出一部分來分享。」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下口村的「7舍私宅」也是一個被主人一言不合就爆改了的鄉村民宿。「它原本是一棟普通平房,開山而建,由於條件限制不能拆除,只能在原來基礎上進行改造。」

房屋的主人是一位女設計師,叫原菱,她告訴記者:「我也不是設計專業出身,只是愛好而已。」但這「愛好」可不一般,她拿著電鑽、電鋸親自上陣,歷時兩年將一套總面積1100平方米、帶院子的平房改造成了極具現代感、自帶泳池的「獨棟別墅」。

在原菱看來,這部耗時700多個日夜的「作品」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自己「對生活、對理想思考和爭取的勇氣。」

低碳低耗,抵抗城市化

「沒有比書更長的旅途,沒有比家更遠的彼岸」。這句話用在城市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也許再合適不過。

正如浙江省旅遊局行業管理處處長吳健芬所說,民宿經營者並非以「營利」為唯一目的,其基本性質與普通飯店及旅館不同。「民宿是主人熱愛生活、分享生活方式的平臺,主人以及客人都能很好地融入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以環境友好、社區友好的形式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是當地優秀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共同體。」

因此有人說,民宿更像是一種對鄉愁的慰藉,對城市化的叛逆,是全球化語境下對傳統的留戀,對現代性的反思,對未來方向的思量。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原住居民都能意識到並充分發揮出自身擁有的這種得天獨厚資源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有別於傳統民宿的另外一種皆大歡喜的方法便是,外來投資者直接從村民手裡租賃房屋,同時為他們找到更好的安置場所。因為對於很多村民而言,現代化通水通電的住宅反而更有吸引力。例如,「臨安一山九舍度假村」便是採用這種模式管理運營,即經過溝通買下山上九座民宅,並將村民安置在山下。同時,為了保護民宿客棧的原汁原味,投資方返聘了原居民,讓他們來做民宿客棧的管家或是廚師。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解決了原住居民的就業問題,推動勞動力從第一產業流向第三產業,並且有可能成為未來民宿客棧規模化、標準化、集聚化發展的一大趨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民宿|平凡卻不平庸的小日子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家在我心中是No.1的民宿。(文末有福利!!!)都說「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
  • 小日子推薦 | 這幾家民宿讓鄉村更美一點
    洛柒和濃茶過著市區和鄉村切換的生活,他們希望和住客分享自己的小日子,願城市裡忙碌久了的人們,可以有個地方,看看滿眼的綠色,哪怕發發呆,安靜的喝茶看書也好 。長按二維碼加沙丁魚小姐微信分享這座城的有趣生活。。。
  • 「小日子書菜店」周末開張,這一次是在書店裡
    小日子研究社聯手桑丘書店,打造一間只屬於周末的「書菜店」,集合城中生活、小農、民宿等達人,要把美好的生活方式搬到書店……市集:小日子書菜店地點:桑丘書店,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136號,天津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負一層37號商鋪(近地鐵一號線營口道站)時間:2019年11月9日-10日14:00-20:00
  • 一周只開放3天的muji風小食堂,在民宿裡吃brunch過小日子!
    一周只開放3天的muji風小食堂就藏在魔都的老弄堂深巷裡推開門就像活進了一部治癒系日劇裡/ 在魔都民宿裡吃brunch /美好的小日子就在和你招手小資君一走屋內,就能看見兩位「不務正業」的女廚師正在切著水果,烘著饅頭...忙碌的身影。讓小資君充滿對這份美食的期待感,也一下子就活進了斑斕的食材世界裡。
  • 小日子の觀瀾民宿(青島) 邀你做一次試睡體驗官
    每一個幸運的人都置頂了 葉小豬A lucky pigGOOD  NIGHT「多少次,心裡惦念著,躍身處在繁星點點裡,海風拂面裡,港灣嘈雜之上……」○贊助   |   觀瀾民宿 想著去海景房住一住,想著去民宿裡躺一躺,好吧,全部滿足自己!當然,大家是了解三豬的,肯定不會自己享受,所以,我們一起唄! 趁著七夕節日,三豬聯合觀瀾民宿老闆凱哥,一起為大家送福利:                     送一位粉絲免費體驗價值980\晚(旺季)的兩室一廳全海景民宿房!
  • 溫州洞頭一家望海的日式石屋民宿,漁港小日子,吃海鮮丨東沙九號
    洞頭東沙九號度假民宿是一家結合loft風、工業感、日式造景的洞頭石屋,不失溫馨與情懷,帶著文藝氣息的民宿。民宿位於洞頭的東沙漁港,瑞安出發自駕大概1小時40分鐘。△從民宿望去的東沙碼頭景色丨老洞頭人的新房子東湖丨漁港小日子,嘬嘬酒、遊遊泳、吃海鮮東沙九號民宿由海邊百年石屋改造,原本質樸的石屋,其貌不揚,如今煥然一新,風格特異。
  • 這6家高顏值蘇州民宿,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蘇州藏著好多好多民宿,不仔細發現你都不知道它們有多美!下文整理了6家風格各異的民宿,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6家高顏值民宿是如何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推薦一:甘木民宿玻璃花房/臨街窗臺/星空浴室甘和木合為「某」,正如甘木的三位設計師對民宿的期許,「從某日出發,在某處歸來」。
  • 蘇州周邊8家最有蘇式風格精品民宿,感受地道蘇州生活丨南方民宿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些蘇州美美的民宿。01丨小日子民宿精緻蘇式生活的代表/平江路民宿前輩地址:獅子林壩上巷新造橋下塘4號小日子生活館是一間攝影師和寫作者的生活館,只有六間房和主人的三隻貓。位於蘇州老城核心地段。新蘇式現代藝術生活館,可住可食,可閒駐,可遊弋。
  • 黃陂民宿有別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邱舒傳統的酒店千篇一律,有趣的民宿萬裡挑一。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黃陂,因大美的風景俘獲人心。作為武漢城市花園,近年來,黃陂區大力發展高端民宿產業,用一間間高顏值又各具特色的民宿,讓遊客遠離都市喧囂。
  • 昔日貧困戶村裡辦民宿
    喬桂娟在村裡創辦的民宿。走進哈市雙城區希勤村,遠遠就能望見一棟嶄新黃房子,小院柵欄上貼了一排紅彤彤的福字,園子裡種的茄子、豆角、大辣椒都該收穫了。見有客人來,一位言語爽利的大姐迎了出來,熱情地把客人往屋裡讓。
  • 【活動徵集】尋找最美民宿 分享難忘旅程
    3、溫泉養生型:這類民宿是以精緻的溫泉套房設備,以及客房內獨具特色、寬敞加大的泡湯池為賣點。4、文化參與型:旅客可以在民宿經營管理者的帶領下,參與體驗由民宿舉辦或聯手合作的各項藝術品製作活動,如捏陶、雕刻、繪畫、木屐、果凍蠟燭、天燈製作等項目。5、鄉村體驗型:主要位於農村地區,以純粹的農村風光和田園氣息為賣點,有較濃厚的鄉土味和人情味。
  • 深圳:東易日盛邀你分享向上的生活!聚焦老百姓的「小日子」
    深圳:東易日盛邀你分享向上的生活!聚焦老百姓的「小日子」。
  • 小日子,專注體驗一件事的美好丨雜誌*書店 2
    後來,我和同樣熱愛書店的朋友一起收集起雜誌起來,常常互通有無,你給我帶《小日子》,我給你帶《Shopping Design》。再後來,大陸的書店都開始販售起小日子來了,只是稍微比臺灣貴一些,但是可以和對岸同步看到自己喜歡的文章總是好的。雖然我還是喜歡去二手書店,淘便宜的雜誌。
  • 重慶居然有這麼多特色民宿,順便一個都讓人嚮往
    民宿是我嚮往的,它和酒店不一樣。在民宿裡,能讓你感受到回家的感覺。民宿主人把他嚮往的、想要的全部注入在裡面。六月的夏天是悶熱的,總有一些地方不僅涼爽,還景色優美。藏在深山的民宿,是那麼的與世無爭。等風歸原這裡民宿的名字很美叫「等風」,山下7棟石砌青瓦房子稱為「山墅」、山上由重慶名設計師謝柯打造的日式民居稱為「山居」。遊客可以在這裡採摘水果、製作果醬,體驗農耕的樂趣。這裡還有一個超美的懸崖邊上的玻璃房,是一個拍照聖地。
  • 民宿 | 老房子改造案例分享
    也正因如此,李老師就萌生了在村裡做民宿的想法。這一次,他的想法又得到了村民的支持。葉秋平是最早響應創建畫家村的村民,他與其他兩戶人家一起,一起組建了合作社,用自家的老房子改成了以高低鋪為主的學生房——第一代民宿(習稱1.0版本)。主要接待前來寫生畫畫的學生,條件相對比較簡陋,僅僅滿足了基本的住宿需求。
  • 預定民宿前記得看評論,網友們分享的50個失敗的民宿之旅
    很多人選擇預定當地特色的性價比民宿,適合親子出遊的家庭公寓或者新奇特色的樹屋等,我們想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所以,很自然地,我們會非常興奮地出門,住在一個可愛的酒店裡,在泳池邊涼快。然而,有時我們的期望並不能得到滿足。你可能會遇到民宿的地毯設計看起來像一個血淋淋的犯罪現場,或者衛生間的天花板太低了,你不得不跪下來撒尿。
  • 小日子推薦|坐在夜晚的露天咖啡館,看穿琉璃人生,有點戲劇化的周末才好玩
    ❍慢田民宿|二伏之樂夏季的農村,到處是吃的,周日我們將去爬小山,民宿主人教您認識各種野菜,探訪主人家的有機農場,然後採摘各種免費又天然又美味的時令蔬菜,在民宿吃完還可以帶回家分享給親朋。還可以在小院裡看電影,露天的哦!
  • 民宿加盟丨2020年民宿品牌化勢在必行!
    2019年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明確提出「規範旅遊民宿市場,推動星級旅遊民宿品牌化發展」。這是近年來,國務院層面對民宿品牌化發展作出的又一次部署。
  • [分享]來野莫幹山民宿su資料下載
    瀏覽數:158 關鍵詞: 建築空間設計 來野莫幹山民宿
  • {雜誌-自品牌}小日子:「生活風格雜誌」創刊記
    推薦語:《小日子》雜誌作為一個值得推薦的「自品牌」,不僅因為它讓「小日子」概念深入人心,也因為它在這一波臺灣獨立雜誌創刊風潮中,站得最穩,走得最遠,影響力遍及兩岸。《小日子》的創刊就集合了黃威融、馬世芳、葉美瑤、聶永真等人的智慧。2.新雜誌創刊,要從雜誌命名、視覺規劃、封面主題策劃等所有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獨特定位。例如:為了呈現生活的家常感,《小日子》不用銅版紙、騎馬釘等雜誌常用裝幀。3.創刊號主題的選擇有講究:第一,早餐是年輕人的人生大事,有感染力;第二,早餐的視覺呈現適合小日子調性;第三,修辭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