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普洱囤普洱這個事情感覺就像炒股一樣,很難說,建議就更難了。你要是問金融大牛,我想買點股票,你有什麼建議?大牛(真的那種類似巴菲特,不是殺豬盤坑粉絲那種)肯定會說,買指數基金或者買茅二十龍頭。
第一種:普洱茶初級者
這就有點普洱茶裡面的大廠家(大益、中茶、鳳牌)什麼的,就是老牌子,不能說買的是最好,潛力最大的,但是起碼不會被坑,一分價錢一分貨,品牌價值在那,而且有官方定價有錨,20年後大概率是增值,變好喝,不會血本無歸,求的就是一個穩,比較適合對普洱不太了解的初級選手。
第二種:普洱中級
對普洱茶比較了解,自己覺得自己在分辨普洱茶的好壞上有點心得的(實際大部分有點心得的人都覺得自己老牛了,火眼睛睛老茶客),那就自己親自去茶山,在昆明茶城找一家比較靠譜的收購普洱茶的茶商,其實你要是對普洱茶有稍微有點分辨的話大概是知道普洱茶的價格區間的,你跟著茶商一起去山裡收茶走一趟,但並不是說去了直接跟茶農買,做人要懂規矩,不要什麼便宜都想著佔盡。
去茶山的目的是考察看看你要囤的茶這個山場環境各個方面可還滿意。畢竟要囤20年,那麼你連這個茶的產地都在那都不了解,就稀裡糊塗了。另一方面為什麼要守規矩,因為很多性價比高的普洱茶的茶農一來可能是少數民族居多,性格耿直。二來茶商跟他們早就建立了很穩固的關係,茶商每年拿的價格肯定是最優惠和最低價格了,茶商加上自己的合理賣給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水至清則無魚,茶商賺中間這點信息差的錢還是每年拿貨量的老交情的錢,合理。而且好的茶商直接幫你過了一遍篩選,他們收茶肯定不想收爛茶,拿回來賣不掉吧。
第三種:普洱茶高級段位
第三種呢就是普洱高手,對普洱的各種偏僻山頭,開車過去能把自己顛死的那種產高性價比的茶山自己去收購,一般經常去雲南,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比較認識,熟門熟路,就適合這種。
順便談談我自己在2017年去雲南買了70斤生普洱新茶的故事吧,本來我也是想一直囤著,但是後來就沒後來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現實,沒囤住,還是像買股票,捂不住,漲點就賣飛了。隨便說一句,我對普洱茶沒熟到可以來去茶山自如的那種段位,所以我使用的是第二種模式,性價比真的特別高那款西半山的茶,當時買著急,黃片都沒挑,直接壓餅的,外包裝都是我自己用毛筆手寫的,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一不小心帶回上海,有人出高價全要了,然後我貪財就全賣了。
等空了還想再親自去一趟雲南,去更偏僻的茶山去尋訪一下那些古樹老樹,再囤一點性價比高又好喝的生普洱。上次的那批新茶就已經很好喝了,想來老茶會更出彩,然後已經散落在別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