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吳勇
昨天股價坐上跳樓機的榮科科技,今天又經歷了「一字斷頭斬」,兩天跌去36%。
毫無徵兆的閃崩讓不少投資者慌亂不已:「榮科科技怎麼了?」
持有榮科科技股票的應先生告訴中證君:「這兩天睡也睡不好,點開證券帳戶就像是做噩夢,真怕榮科科技成下一個仁東控股。」
榮科科技閃崩
榮科科技主要從事智慧醫療、健康數據和智維雲兩個板塊業務。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27億元、7.24億元、4.81億元;分別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42.33萬元、4315.36萬元、1815.38萬元。
就是這樣一個基本面良好的公司,股價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閃崩。
12月16日,榮科科技低開,跌幅保持在10%附近,但尾盤突然坐上跳樓機直線跳水,封死跌停板。
經歷昨日心驚一幕後,今日榮科科技又來了一個「一字斷頭斬」,以跌停開盤,並有巨額封單壓盤,雖在尾盤開打了跌停,但最終還是被按在了跌停板上。截至今日收盤,榮科科技成交總額為5.32億元,換手率達19.95%,封單6248手。
(圖片來源:同花順)
面對榮科科技毫無理由的連續跌停,股吧有不少股民將矛頭直指公司定向增發。
(圖片來源:股吧)
榮科科技曾於12月14日公告,公司擬面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募集資金不超過1.8億元,發行股份數不超過1.79億股。募集資金擬用於基於數據驅動的新一代智慧醫療平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回應:低價增發系誤讀
應先生告訴中證君,因榮科科技股票無理由下跌,加之股吧不少投資者指責公司低價定增的事,他今日致電了榮科科技證券部。
通話錄音顯示,榮科科技對於公司的股價下跌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也很懵,但是公司的經營、財務各方面都排查了,沒有任何問題。」榮科科技證券部回應:「最無語的是,真的找不到任何理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只能說市場行為吧。」
同時,榮科科技一再向投資者表明,公司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另外,榮科科技也回應了股吧所說的低價增發一事:「股吧的一些言論我們也關注到了,不存在1塊多錢增發的事情。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投資者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我們的增發公告是按照模板寫的,所有公司定增都是這樣子寫的。」
該負責人還表示,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7億股,是按照「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這條規定寫的,最終發行股份數量由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具體情況與此次發行的主承銷商協商確定,「任何一家公司增發預案都是按這個標準寫的,都是一樣的」。
「另外,這個定價怎麼可能是1塊多錢呢?現在我們還沒發定價,你問我價格我也不知道。最終的價格是按照『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這一條標準去定的」,該負責人強調。
股吧也有投資者看到1元低價增發的言論後,發表了反對意見。
(圖片來源:股吧)
多股接連閃崩
今日,永和智控、濟民製藥、奇信股份也和榮科科技一樣,延續昨天跌停的走勢,齊刷刷開盤就跌停。消息面上,這幾隻閃崩跌停股均沒有確切利空傳出。
據公開資料顯示,永和智控成立於2003年,並於2016年登陸資本市場。公司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及器材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產品包括各類銅製閥門、管件等水暖器材。自上市以來,公司的業績頻頻下滑。2016-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4.56億元、5.47億元、6.44億元、5.9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737.78萬元、5802.84萬元、8133.26萬元、6019.95萬元,其中2017年和2019年同比下降13.88%、25.98%。
永和智控最新披露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約為3590萬元,同比下降36.98%;對應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為3373萬元,同比下降41.19%。
公司業績逐年下滑,但是,公司商譽卻在增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永和智控帳上商譽僅1334萬元,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已達6025萬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高額商譽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不小的經營風險,一旦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公司業績必定會受到影響。
伴隨股價的閃崩跌停,永和智控的股吧裡炸開了鍋,有網友評價該股是「仁東控股的徒弟」,更有網友稱其為「殺豬盤」。
(圖片來源:同花順)
濟民製藥則在今年多次遭遇殺豬盤。6月12日,濟民製藥發布關於控股子公司訴訟事項的進展公告後,該股連續3個交易日(6月12日、15日、16日)一字跌停。而在跌停前一個交易日(6月11日),濟民製藥成交量急劇放大,成交額高達15.54億元。
據濟民製藥6月17日披露的股票交易異動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收到多位投資者反映,市場上存在有人利用微信群、QQ群及直播間向股民推薦買入濟民製藥股票的情形。
在奇信股份股吧裡,也有類似的評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1月19日、20日,奇信股份就曾毫無徵兆地出現連續兩個跌停,多位投資者表示被騙買入奇信股份,疑似遇到殺豬盤。
在11月20日上午,奇信股份董秘何定濤回應稱,經公司、控股股東等各方自查,各方均未策劃、參與該事件,與該事件無任何關係。
據一位私募人士分析表示,在仁東控股事件帶動下,近期將會出現一批這樣的閃崩股,投資者應規避基本面不佳的股票,注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