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5月底的時候,在《侏羅紀公園》系列官方 LBAR 遊戲《Jurassic World Alive》上線之時我們為它撰寫過一篇推送,和大家一起回顧《侏羅紀公園》的歷史並了解《Jurassic World Alive》的方方面面。
兩個月之後調查員在無意間看到了一個國產的恐龍題材 LBAR 遊戲。
而它便是早在去年便已經與玩家們見面的《我的恐龍》
什麼是《我的恐龍》呢?這是一款由蝸牛遊戲推出,「主打」AR的恐龍養成策略手遊。
正如遊戲名稱所指的一樣,在本遊戲中,玩家將可以通過通過遊戲的「AR功能」,在真實世界中通過彈弓打暈的方式,抓捕總計800餘種恐龍,並能夠通過「AR功能」直觀地感受到不同種恐龍的生活習性,了解每種恐龍不同的特徵。
而將它稱為「恐龍養成策略手遊」也並非沒有道理,
為了讓玩家們體驗到更多的遊戲樂趣,蝸牛在 LBAR 遊戲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家園功能,玩家可以在家園中馴養恐龍,建立防禦工事抵抗來自其他玩家們的攻擊,又或者是向身邊的玩家發起進攻。
而在進攻這一過程中,由於每種恐龍的攻擊便好有所不同,玩家家園中也各有各的擺放方式,玩家因此可以在遊玩之時體會到多種戰術的樂趣並感受撲面而來的COC味。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恐龍》,那可能便是:
在遊戲上,《我的恐龍》將《Pokemon Go》和八竿子打不著邊的《Clash Of Clans》暴力地揉在了一起。在遊戲界面和恐龍收集頁面上,又在模仿著同為國產 LBAR 遊戲的《一起來捉妖》,甚至在遊戲核心——「捕捉」方面也做得手感極差。
基本就是挪到綠色的位置上,多打幾次就成功了
至於拿石頭打暈恐龍捕捉這一點,我們就不吐槽了
但這個真的是一個粗劣的模仿者嗎?
可能真的是如此。
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在我們的評測報告中說明,Portal 這一要素對於 LBAR 遊戲而言意義巨大。不論遊戲最終如何成型,只要它仍是 LBAR 遊戲範疇內,就離不開 Portal。
作為一個「AR」遊戲,在《我的恐龍》自然也有 Portal 的存在,它的方式便是家園。
Portal 如何來呢?《我的恐龍》選擇的方式便是用戶所在的地點建立家園。Portal 的交互呢?他們選擇放棄 LBAR 中所有常見的交互方式,點擊家園便開始 COC 式的對戰,可以說是開闢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全新道路。但開啟 COC 模式之後,玩家們便要開始一場持續數分鐘的攻城戰卻讓人啼笑皆非。
當然,大部分玩家應該是不會出門的。
由於遊戲恐龍刷新率極高,你可能足不出戶多花點時間也能做到大量收集,但這也意味著 AR 部分對於整個遊戲而言幾乎毫無意義。
沒有大 IP,沒有強有力的技術。如果「主打」 LBAR,《我的恐龍》註定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罵名,taptap上3.9分的評分也在向大家說明著這一慘痛的現狀。
作為 LBAR 遊戲,AR 和 LBS 內容均做得極為粗糙,用上了地理信息但卻沒有想好具體的使用方式。作為策略類遊戲,遊戲粗曠的畫面以及隨地的充值畫面,足以讓人懷戀 COC 的「簡單樸實」。
很高興能夠在 LBAR 遊戲中看到一個全新的想法,但《我的恐龍》這樣的強行結合,不要也罷。
通過Telegram訂閱我們:t.me/xmlinkup
投稿郵箱:xmeventcn@gmail.com
如投稿後未得到回覆,請Telegram聯繫@StevenZengF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