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上海這些博物館美術館的展覽願與觀眾「不期而遇」

2020-12-13 騰訊網

春光明媚的五一假期,好久沒逛的博物館美術館漸次開放,那些來不及看的展覽依然在等待我們,還有些新展覽也在春光裡甦醒過來,藝術溫暖著這個城市。

圖說:春光下的上海博物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節前,上海博物館剛剛開幕的《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是國內博物館舉辦的第一場供石展,展覽以旅美華人賞石收藏家胡可敏女士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的文房供石為主要展出內容。共展出展品84件,包括各類供石和仿石清供78件,另配合陳列上博舊藏清代「小方壺」供石1件,以及與賞石主題相關的館藏繪畫5件。除了被稱為古石中四大名石的靈璧石、英石、太湖石和昆石在內的經典石種外,本次展覽也包括了多種地方石種和陶、銅、玉、木等其他材質的仿石清供,多有原配或舊配座架,一些供石上還有前人題刻,極富觀賞和收藏價值。

圖說:最近開幕的「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龍美術館(西岸館)在五一節當天開幕的「不期而遇」展覽中,參展藝術家有夏小萬、李山、加藤泉、夏俊娜、劉煒、劉冰、薛松、鍾泗賓、曲豐國、馮國棟、曹力、向京、趙半狄、劉野、臧坤坤、陳可、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烏雷等。當全球都籠罩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陰霾之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被隔開了,但「不期而遇」可能帶來的溫暖和希望,應時時存留於心。「不期而遇」,既是作品與作品之「遇」,也是每個人與作品的不期而會,將藝術審美與自我的日常經驗相連接。

圖說:「不期而遇」展覽海報 官方圖

以「抗疫」為主題的「召喚」美術攝影展正在中華藝術宮舉行,已經吸引了社會各界觀眾踴躍參觀,許多人站在作品前談論自己的深切感受。同期在中華藝術宮進行的還有「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中國美術獎作品展巡展·上海」,展示了包括本屆中國美術獎金、銀、銅獎在內的513件作品,這些作品中撲面而來的是濃鬱的生活氣息,傳遞的是普通百姓的親切話語,體現了新時代的美術家對當下中國社會現實的敏銳觀察和對人民生活的深入體驗。

圖說:中華藝術宮的「召喚」美術攝影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劉海粟美術館的「遊藝·開荒——劉海粟歐遊九十周年紀念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客人的到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藏展」,程十髮美術館「海上標程——程十髮藝術大展·程十髮作品、文獻展」都仍然免費開放,期待著與觀眾重逢。(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圖說:威士敏斯達落日 劉海粟 1935年

馬上評|春和景明 文化潤物

農曆新年至今,不出門的日子,心沉了下來。災難面前,感佩雖然生命脆弱,但為人始終堅強。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感動且感恩。看書的時間多了,追劇的時間多了,廝守的時間多了……意外的獲得,是終理解聚散終有時,且行且珍惜。

而今,已然是一派春和景明了,希望重啟,人心煥然。從至暗時刻走來,這個五一假期裡,我們心中懷著怎樣的寬慰,怎樣的雀躍,又是怎樣的嚮往。踏春,不負春光。這春光,是萬物生長,這春光,是文化潤物。

五一,可以出去走走了。

去哪兒呢?去用雙腳丈量我們熱愛的城。跟著樂遊上海小程序,閱讀建築,走近歷史。旅行中摻一點「博古通今」,文化中加一點「始於足下」。多久,你沒見過生機勃勃的上海。邊走邊拍,保不準市民文化節的老建築短視頻大賽就有你的獲獎作品。時代在變,行走都可以是虛擬的。足不出戶,也能覽盡風情。浦江兩岸45棟建築的AI拍照識別深度體驗,讓你在家就能「走進」建築。

圖說:「樂遊上海」小程序3.0版 官方圖

去哪兒呢?去用雙眼閱覽我們珍藏的寶。美術館、博物館漸次開放,那些來不及看的展覽依然等著我們,而新展覽也在春光裡「破土而出」。藝術審美與日常生活相連接,美,由內而外。

去哪兒呢?去用真心體味我們身邊的光。那些動人故事是如此靠近,那些國之精華亦如此振奮。無論是公益宣傳片「凡人疫事」,還是展示上海高端製造業新發展和中國匠心精神的《上海製造》和《上海工匠》,其實無不是普通人的頂天立地,成全我們的歲月安康。

去哪兒呢?去玩,去吃,去逛,去買,在大街小巷,在指尖雲上。不扎堆,也可以很充實,不聚集,也可以很豐沛。心中充盈,希望在,風華在,你我和上海同在。(華心怡)

>>>相關閱讀:五一跟著「樂遊上海」小程序邊玩邊拍,上海老建築短視頻大賽等你投稿

相關焦點

  • 即日起,上海這些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3月13日起,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民生現代藝術館等數十家博物館和美術館恢復對外開放。Δ來源:上海博物館官方網站這是上海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自1月下旬關閉以來首次重新開放。各展館將做好防疫工作,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限制流入展館,確保觀眾生命安全和健康。
  • 夜上海·格調丨上海多家博物館美術館陸續開放,疫情前的那些展覽都...
    申之魅3月13日起,上海的許多家博物館美術館陸陸續續恢復開放。我們在疫情發生之前還來不及去看的那些展覽,還依然在嗎?答案是令人欣慰的,他們都在!只是,觀眾去博物館和美術館時,需要多做一些自我防護,隨申碼、身份證預約碼必不可少,博物館美術館的密閉空間裡還要進行不斷地消毒。
  • 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市文旅局獲悉: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等17家市級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12家美術館等將在3月13日恢復開放。
  • 上海40餘家博物館、美術館開闢夜間專場
    6月6日起,深受市民喜愛的「博物館奇妙夜」「夜遊美術館」活動火爆開啟,全市40餘家博物館、美術館延長開放時間。屆時,不僅能觀看最新的藝術大展,還能享受各館推出的文化藝術66主題優惠,更有機會參與繽紛主題活動。在「上海夜生活節」期間,上海科技館與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將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 2019年,上海新增了哪些美術館?你又去美術館打過幾次卡?
    2019年,上海美術館又添新軍——程十髮美術館、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等開館,正常開放的美術館數量上升至83家。全市美術館舉辦展覽960場、公共教育活動3828場,接待觀眾841萬人次,觀眾人數同比增加約24%,上海美術館群落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 春暖花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上海又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開放
    圖說:上海各美術館及博物館逐步恢復開放近期,上海民營博物館美術館根據自身情況相繼復工,各類藝術機構開始以預約的形式與觀眾見面。昨日,徐匯西岸濱江聚集了許多出遊的觀眾。龍美術館門口的草地上櫻花開放,展覽吸引著不少宅家許久的觀眾。
  • 大英博物館「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設展上海地鐵
    英國時尚畫《OP眼鏡》復刻版在上海地鐵展出。新華社上海7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大英博物館11日起「接力」英國國家美術館,在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首次開啟藝術長廊展示活動。大英博物館提供了7件館藏藝術品的復刻版,集中在上海地鐵換乘站內展出。
  • 「五一」假期上海A級景區全部實施門票預約制,營造安全舒適出遊環境
    圖說:上海A級景區全部實行預約制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五一」假期,上海市各A級景區全部實施門票預約機制,如無預約將謝絕入園。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召開文化旅遊行業工作會議,部署落實「五一」假期景區開放管理工作。
  • 83家場館吸引觀眾841萬人次,上海市美術館大數據發布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僅2019年1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揭幕「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五年展陳合作項目」,上海餘德耀美術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和卡達博物館群也宣布三家機構將聯合開發、共享展覽和項目。或許正因為美術館集群產生的效應,2019年,上海市美術館接待觀眾841萬人次,較2018年增加164萬,增幅近四分之一。尤其是春節、五一、國慶等假日期間,全市美術館舉辦展覽354場、公共教育活動154場,接待市民與遊客81萬人次。
  • 長沙簡牘博物館「五一」持續開放 線上線下展覽不停
    紅網時刻4月30日訊(記者 袁思蕾)這個「五一」,如果不想去遠方,就去博物館吧!記者今天從長沙簡牘博物館獲悉,5月1日至5日,該館持續對外開放,並為廣大觀眾準備了三大可現場參觀的展覽、兩場直播展覽講解。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春節檔」對於文博機構的意義不亞於電影業,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提前一年策劃的重磅展覽因疫情關閉兩月之久,針對展覽匹配的各類公教活動、線下講座不得不暫時擱淺。日前,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滬上多家展館重新開張,防疫措施充足,迎接觀眾到訪。
  • 注意:五一如無必要,學生儘量不離開上海!目測崇明將「撲撲滿」
    即將到來的「五一」 共有5天假期 你準備怎麼安排呢? 上海人過五一,能走親訪友嗎? 能摘口罩嗎?能離滬嗎?
  • 武漢美術館150天後重新開放 第一個展覽《武漢·印象》撫慰觀眾心靈
    疫情期間只能練廚藝,早就想來欣賞藝術了自1月22日起因疫情閉館,武漢美術館與觀眾久違150天,整整5個月了。五一假期,95後小尹特意來武漢美術館門口,看到還沒有開門,遺憾離去。6月21日上午,小尹成功「打卡」。他說,他有兩位好朋友都是學美術的,耳濡目染他也有了些藝術細胞,常常來逛武漢美術館。
  • 北京這些博物館圖書館五一開放,有的門票已經搶光了
    昨晚,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先後發布公告,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每日分別限流5000、3000和1000人。其後,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北京文博交流館等博物館也宣布五一開放。首都圖書館五一開始開放部分區域。
  • 上海這些美術館可「雲觀展」
    日前,為防控疫情,全國各大美術館、博物館暫時閉館,不過,也有不少美術館、博物館開放數字資源,提供線上展覽供大眾足不出戶參觀。 其中,劉海粟美術館「十上黃山絕頂人——館藏劉海粟黃山精品研究展」、陸儼少藝術院「一丘藏曲折,緩步有躋攀」「穆如·晚晴——紀念陸儼少誕辰110周年專題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明珠美術館「慕夏」展覽、上海秦古美術館、上海楊培明宣傳畫收藏藝術館都有VR展廳,市民可在線進入,模擬美術館實景參觀。此外,中華藝術宮展覽、上海中國畫院、程十髮美術館等都有在線藏品可供瀏覽。
  • 上海:博物館美術館陸續恢復對外開放
    2020年3月18日,市民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觀展。自3月13日以來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陸續有序恢復對外開放,觀眾通過網上實名制預約,現場憑有效證件及"隨申碼",測量體溫,戴口罩觀展。  2020年3月18日,市民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觀展。自3月13日以來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陸續有序恢復對外開放,觀眾通過網上實名制預約,現場憑有效證件及"隨申碼",測量體溫,戴口罩觀展。
  • 整個「五一」假期玩得更暢快,體驗感更好
    馬君 張敏  前三天景區周邊酒店出租率超70%  「五一」期間,各大景區實行參觀預約制,對遊客易集聚區域採取有效分流措施,科學調度,減少遊客排隊時間,遊客主動配合疫情防控措施,景區運行平穩有序。如中華恐龍園熱門遊樂項目以往排隊時長在2小時以上,假期裡不超過20分鐘。
  • 關於五一假期防護、交通、活動、購物,四大類30個熱點問題的...
    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這些高危人群,不建議五一出遊。交通6、浦東機場有國際航班,我去坐國內航班,是不是有「危險」?不必過分擔心,上海從3月28日零時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國際航班的旅客下飛機後,直接通過專用通道被送到集中隔離點去,閉環運作,相關設施也會做好消毒工作。
  • 遇見秋天的第一場展覽,徐匯區美術館10月準備了這些精彩活動!
    遇見秋天的第一場展覽,徐匯區美術館10月準備了這些精彩活動!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地址: 徐匯區淮海中路1413號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7:00假期提示:10月1日-8日開放展覽信息你身邊的上海師傅
  • 全球十大最受歡迎的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都在這!
    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可以先以網上方式遊覽不同的博物館或藝術館。近日英國的藝文月刊《The Art Newspaper》就公布了2019年全球十大人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排行榜,待疫情過後大家可以找時間跟著這個排行榜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