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她能成為以色列建國的基石?

2021-02-13 以色列計劃

編者按:梅厄夫人自傳《我的一生》是一部精彩的人物傳記,也是以色列為生存而鬥爭的歷史畫卷。合上厚厚的數頁,印象裡的鐵腕女總理形象豐富起來,那一刻終於明白,她評價自己「一生很猛」,當真沒錯。如果你還沒來得及一覽這本著作,以下的讀書筆記,或許會讓你更多了解梅厄夫人會成為「以色列之母」的原因所在。

去年跟朋友遊芝加哥,往北1小時車程是密爾沃基,現在想來應該去看看,因為梅厄夫人在那裡度過了幸福的少年和求學的青年時期。也是在這裡她接觸到了錫安主義的理念。她來自俄國的猶太家庭,移民美國之前住在基鋪,8歲左右跟父母移民來到了美國。

猶太人自從公元70年被羅馬人逐出了猶大地後分散在世界各地,近的生活在北非,中東,遠的去了歐洲。猶太人在外邦生活得小心翼翼,但是又驕傲地毫不掩飾自詡為上帝的選民。他們堅守他們與上帝的約定,埋頭古老的聖經,不與外族通婚,祈禱時向著耶路撒冷,每年逾越節對彼此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明年耶路撒冷見」。住在隔都裡,因為被限制從事很多工作,他們能做的就是當時沒人看得上的小買賣,和基督徒不被允許做的小生意,這是20世紀30年代排猶情緒到達頂峰的原因之一。當然經濟上因禍得福,這是後話。

梅厄夫人一家在密爾沃基的生活與在俄國比起來可謂天壤之別,可是童年被暴力對待的陰影揮之不去,當第一次在美國國慶日看見警察騎在大馬上竟讓她的小妹妹瑟瑟發抖—這讓她想起哥薩克人騎馬暴力驅趕她們的場面。

錫安主義興起於19世紀末,在當時歐洲大環境下,猶太人在各個領域出類拔萃。但整體被排擠的事件也層出不窮。猶太有識之士深感需要一個屬於自己民族的家園,他們召開了第一次錫安主義大會,鼓勵猶太人回到他們祖先的土地去。這種被稱為aliyah的回歸潮隨後開始席捲歐洲,隨即風靡到世界各地,一直持續到現在。

梅厄夫人也深受錫安主義的影響。在完成了密爾沃基大學的學業後,24歲那年,她與丈夫和姐姐一家從美國來到了當時的巴勒斯坦地。眾所周知,回歸的浪潮在俄國及東歐更甚些,但美國的猶太人不為所動。梅厄夫人是極少數從美國來的猶太人之一。巴勒斯坦基本都是荒地,猶太人在那裡建了很多社會主義類型的集體農莊基布茲,這種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形式可能受俄國蘇維埃的影響。但是開闢農莊,讓猶太人重新成為與土地為伍,手上長滿老繭的新式猶太人卻是錫安主義的理想之一。梅厄夫人相信這種理念。她熱愛基布茲,身體力行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和丈夫在基布茲裡辛勤地生活著。這也最終導致了她與丈夫的分手—她丈夫不能接受小孩也由基布茲集體管理的方式。

看這段時也很唏噓,這種做多做少一個樣,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居然在以色列的基布茲成功了。除了民族性,我覺得原因之一是雙向的自由選擇,一個人有加入的自由,基布茲也有拒絕和開除一個人的權利。加入基布茲這件事把志同道合的猶太人緊密的團結在了一起,同仇敵愾,除了共同勞作外,還要與周圍騷擾他們的阿拉伯人作鬥爭。這也就不難理解以色列領導人為什麼都基本都出自基布茲或他們的後代。

回歸的猶太人主要來自歐洲和中東本地。分離了1000多年,不僅成長文化背景大相逕庭,連人種都不一樣了。現在走到一起來了,各種碰撞,妥協,合作,初期復國的不確定性,猶太人的大局觀,審時度勢在建國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出來。梅厄夫人意志堅定,聰明冷靜,能力非凡,對以色列工黨及建國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聯合國決議巴以分治以來,以色列面臨三面而來的阿拉伯國家的圍攻,建國當天這些阿拉伯國家就向以色列宣戰。梅厄夫人臨危請纓,在以色列的建國前夕前去美國為武裝以色列籌款,梅厄夫人在芝加哥的這場對猶太人的演講可謂共情同理,談及猶太年輕人用生命在捍衛他們的家園,在場所有人都被打動了。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能打贏與阿拉伯人的戰爭,那麼猶太人將近2000年的復國願望又要再等幾個世紀。她說他們知道他們不是猶太人中最優秀,也不是最聰明的。只是他們正巧在那裡,而你們在這裡,如果反過來,她說她相信美國猶太人也會做同樣的事—來美國尋求幫助。她相信美國猶太人不會猶豫,會義無反顧的幫助他們在巴勒斯坦的同胞。梅厄夫人的演講取得了巨大成功,她籌到了5000萬美元,超過了預期2500萬,為打贏建國戰爭提供了有力的財務保障。

初期以色列領導人對美國猶太人對移民巴勒斯坦興趣不高頗有言辭。過後看看,1948年以色列建國及後面的擴展真像是有他們的上帝相助,每個時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在引領著:國父赫茨爾的《以色列國》震動了歐洲猶太人;身體力行的實幹家開國總理本-古力安,審時度勢,把握住每個機會,讓建國成了事實;還有建國初期打通英國上層關係,最終有了英國同意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貝福爾宣言》的著名化學家魏茲曼;羅斯柴爾得家族的財力資助在巴勒斯坦買地建基布茲;美國猶太人後面的大力的財力援助;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巴勒斯坦地的猶太人的勇氣,腳踏實地的建國精神讓這個小小的猶太國不僅復國了,生存了下來。

自傳裡面,大量篇幅講了梅厄夫人擔任勞工部長,外交部長,直到總理的經歷。難關一個接一個的克服,梅厄夫人的人格魅力越來越不可阻擋。其實梅厄夫人貌不出眾,她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很自卑,在年少輕盈熱戀的時候,她一遍遍的問男朋友為什麼愛她,是不是希望她更漂亮一些。可是梅厄夫人的魅力是在她的信心裡--對猶太復國的堅強信念裡,對猶太同胞的拳拳之心裡。建國後她去莫斯科擔任第一任大使,與蘇聯人周旋,擔任勞工部長,負責大量的初來乍到的移民的衣食住行,後來的外交部長,在聯合國為以色列據理力爭,跟美國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她每一樣都做的及其出色。雖然贖罪日戰爭後辭職,但她擔任總理時對恐怖分子的絕不妥善讓她有了「鐵娘子」的名號。實至名歸,寫到這裡《慕尼黑》的鏡頭又湧現眼前。

以色列能有今天的成就跟一大批像梅厄夫人這樣的堅定的錫安主義者密不可分,他們為以色列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雖然現在生存危險少了許多,但以色列來自周邊及國內的壓力起伏不定。但願以色列在未來更有擔當,梅厄夫人心心念念的和平早日到來。

撰文丨Grace

截至當地時間7月15日上午,以色列現感染人數為22,324人,治癒病例19,665,累積感染人數42,369人,死亡人數371人。

請以下四位報名28天直播課程的學員:

liyuchi ruth,Allan_Alanzo,屁桃

添加希伯來沙龍助教的微信號hebrewshalom

否則將無法正常進行課程內容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當年為什麼要讓以色列在中東建國?這不是製造矛盾嗎
    這也很正常,誰願意一個外來人在自家土地上建國。不過誰叫這是聯合國決議呢?所以兩個月後,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兩個國家,即阿拉伯國和猶太國,也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巴勒斯坦分治圖 1948年5月14日,在特拉維夫現代藝術博物館前面的廣場上,「以色列建國之父」戴維·本·古裡安宣布《以色列國獨立宣言》,而戴維
  • 建國之初的以色列,是如何在短時間裡,成為一個水資源強國的?
    以色列國土面積為25740平方公裡,人口卻達到了空前的1000萬人口,在中東講究寸土寸金的地區,比土地還要彌足珍貴的就是水資源,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人就無法生存,那麼建國之初的以色列人如何在中東這片缺少水資源的地域裡,成為水資源強國的,如何為自己的國家供給水源的?並且在短時間裡,成為一個水資源強國的?
  • 以色列國土面積小,還都是沙漠,為何能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那麼,以色列為什麼能取得這樣了不起的成就呢? 作為一個沙漠上的國家,建國之初的以色列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耕地和水資源的先天不足。但是以色列人,卻僅用了5%人口的農民,不僅完全實現了糧食的自產自足,還向其它國家大量出口優質的水果,蔬菜,棉花等農副產品,創造外匯收入。
  • 二戰後以色列建國,德國賠了多少錢?
    猶太人在1948年5月14日建立了以色列。剛建國時,以色列有78萬猶太人,可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截止1951年末,以色列共有149萬猶太人。 地少人多,更重要的是財政緊張。截止1952年3月,以色列在一年半以前所存的2310萬英鎊全部花光。
  • 川普助攻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 代價:西撒哈拉獨立建國夢碎
    美國總統川普在位4年,全世界受惠最大的國家就是以色列。川普10日宣布,在他親自出馬斡旋之下,北非摩洛哥王國已同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成為今年第4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與摩洛哥將立即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與以色列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恢復設立設辦事處,未來將設立大使館。此外,兩國將開通直航班機,並加強經濟與文化的合作。
  • 川普助攻以色列再下一城,將與摩洛哥建交!西撒哈拉獨立建國夢碎
    西撒哈拉(撒拉威)人民揮舞國旗美國總統川普在位4年,全世界受惠最大的國家就是以色列。川普10日宣布,在他親自出馬斡旋之下,北非摩洛哥王國已同意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成為近年第4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
  • 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這麼好?
    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這麼好?眾所周知,美國和以色列一個在北美,一個在中東,兩個國家本來八竿子打不著,但是為了利益卻成了最好的朋友。當然在中東地區,沙特也是美國的盟友,但是沙特的關係肯定沒有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好,難道沙特是後娘養的?顯然不是,肯定是有原因的。
  • 以色列哪來的核武器?全靠這個特工組織的「坑蒙拐騙偷」
    文/土豆信天翁在以色列成功建國後,以色列首任總理大衛·本古裡安(David Ben-Gurion)對核武器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甚至可以說是痴迷。因為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到的迫害,使他認為以色列必須發展核武器,才能避免大屠殺的悲劇再次上演。他還指出,幫美國人搞出核武器的最重要科學家——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和泰勒都是猶太人,那為什麼猶太人不能自己發展核武器?在本古裡安的大力推動下,許多曾幫助美國、法國建設核反應堆的猶太科學家返回國內,成為了以色列發展核力量的基石。
  • 她被稱為「鐵娘子」,和柴契爾夫人比肩,以色列復國成功離不開她
    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個女性是以色列復國最不能被遺忘的人,正是因為她的存在才有了之後以色列的發展。 帶著這樣的想法,梅厄夫人漸漸成長起來,17歲時,她便和父親一起加入了人民救濟委員會,幫助受難的猶太人;又順利成為了郇山工人黨的一員;還和父親積極參與到了剛剛成立的美國猶太人大會的選舉中來。這所有的行動,都讓梅厄夫人更加堅定了回巴基斯坦的決心。
  • 以色列厲害到什麼程度?
    其實以色列在建國之後的戰爭中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洗禮,同時也為復國運動付出了慘重代價。在建國運動的第一階段戰爭中,以色列因為剛剛興國的運動,沒有戰爭動員經驗,差點就被阿拉伯聯軍給滅了。不過在後來的幾次戰爭中,以色列調整了方法,加速軍隊人員補充,和武器裝備的升級等等。後來的兩個大的階段戰爭中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穫。
  • 美蘇兩大集團,為什麼都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個陣營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可是在這個期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兩個國家竟然不謀而合的一致同意,中間牽扯到哪些問題!美國支持,我們暫且不談,主要說一下,蘇聯為何也支持猶太人建國!這個問題我們要把他放在、美蘇冷戰這個時代背景下來說。
  • 李雪琴成為新「爆梗王」大談王建國 李雪琴為何跟王建國CP
    李雪琴成為新「爆梗王」大談王建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開播以來,有這麼一位網紅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那就是李雪琴,也就是幾年前的那位北大女生:「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也成為了2017年人人傳誦的一句話。
  • 以色列這麼小的國家,到底厲害到了什麼程度?
    二戰後英法在中東的原阿拉伯居住地劃分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地區讓猶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同時也為中東地區的混亂埋下了一個定時炸彈,在以色列建國之後,中東地區爆發了多次戰爭,以色列一個小國與數倍於自己人口的阿拉伯民族中的22個國家為敵,但即便如此以色列還成為了中東唯一一個發達國家。那麼以色列這麼小的國家到底厲害到了什麼程度呢?今天就來看看它到底有多強大吧。
  • 以色列:猶太人自己的「大熔爐」
    四年前,當準備好所有「證明自己是一個猶太人」的材料後,Dima終於獲批移民以色列。他開心地離開以色列駐俄羅斯大使館的移民櫃檯,但立馬又轉身回去,問了移民官一個問題:「不好意思,我能很快問你一個問題嗎?你們在乎誰移民嗎,教授?那些更受教育的人?還是其他?」移民官搖了搖頭,「不會,我們只確認你是否是猶太人。
  • 以色列中的阿拉伯人:在夾縫中生存(圖)
    卡娜蕾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嫁給奧貝德,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她知道,這樣會有很大的麻煩。因為按以色列的法律,孩子應隨母親成為猶太人,兒女們長大了必須要去服兵役,這樣就可能去對付阿拉伯人。她已經和奧貝德在電話中立下誓言,等候,等候,再等候,一直等到和平恢復,等到民族和好再結婚。
  • 以色列風物誌 | 以色列女性的百年之美
    讓我們來看看以色列的「百年之美」吧!以色列的第一個基布茲建立,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猶太難民紛紛回到這裡。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此地,女性被強制要求佩戴頭巾。猶太女性解除了頭巾的束縛,開始流行綁兩束麻花辮在胸前。
  • 為什麼以色列女兵,穿比基尼抗大槍?
    而步槍也幾乎成為了以色列女兵的標配,放眼望去社交媒體上的以色列姑娘的照片,一邊是全副武裝,另一邊是夏日清涼~1948年以色列建國,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初期以色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剛剛誕生的新國家危在旦夕。
  • 全方位了解以色列農業,這篇就夠了!
    促進動植物健康成長而又不損害、破壞自然環境,成為當今農業科技的主流,農業與生態環境緊密相連,農業被稱之為「生態經濟」。 發達國家建立的適合本國國情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其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石。
  • 猶太人漂泊3000多年終能建國,人類文明是否有黑暗森林法則
    前18世紀猶太先祖約瑟被賣身為奴,後來成為埃及宰相,因族人所在的迦南地區乾旱,法老允許約瑟接父親和族人在埃及居住,400年後早已貶身為奴猶太人在摩西的帶領下出走埃及,前往祖先故地西奈半島。二戰後猶太人在英美的支持下構建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安定環境使猶太人在科技,農業,軍事都有長足的發展。為什麼漂泊3000年才能建國,為什麼人類種族對構建國家有如此強烈的信念,處在四戰之地,沒有天才出現可真是萬古如長夜。從歷史進程中看國家是如何構建的,國家構建之前的社會是什麼形態。
  • 第一次中東戰爭:連正規軍都沒有的以色列何以厲兵秣馬,血色開國?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建國翌日即遭阿拉伯聯盟五國三面圍攻,此後打打停停。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中東戰亂從此連綿不絕。 以色列雖然總兵力有3萬多人,但多為各自為政的遊擊隊和民間武裝力量,而阿拉伯聯軍總數超過以色列很多。以色列建國時,裝甲部隊僅擁有12輛法國產H-35/39型霍奇基斯坦克、2輛英國產克倫威爾坦克、2輛美國產謝爾曼坦克和一些輕型裝甲車,空軍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