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家裡走親串友人來人往,小朋友在春節能遇到很多人,家裡會比往常熱鬧,說不定還會來幾個同齡的小夥伴。按我往年經驗,孩子到了「重大節日」情緒會變得多元化,比如快樂、害羞、激動、期待、嫉妒、生氣、失落等,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的情緒全都出來了。今天小編分享5本親測有用的繪本,教孩子們認識這些複雜的情緒,為孩子們提供有效的引導方法。
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會自己消化,絕對不可以任由其野蠻生長或一味寵溺,我們需要在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給予孩子力量,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負面情緒、調整負面情緒。
這套書有5個獨立的故事,包括培養孩子的自信、平復焦慮、正確處理同齡人間的矛盾、克服恐懼以及如何面對失去與環境的改變。五個小故事都貼近孩子的生活,比如小狼有很多很多心事,但是它都裝進了自己的小書包裡,從來不和人說,它的書包越來越重越來越重,沉的小狼都要走不動了,小狼要把心事拿出來嗎?能拿給誰呢?
孩子在上了幼兒園後,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很多話不想和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也不問,時間長了孩子們的心裡會變得沉重,教會孩子如何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對孩子身心健康是有必要的。過年時親戚家小孩也一起來玩了,孩子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爭搶和不愉快的事情,此時爸爸媽媽若是敷衍了事,絕對會傷害小朋友們的內心,甚至會懷疑爸爸媽媽是否還愛自己。在過年前防患於未然,給孩子看一看小狼在遇見朋友對自己開玩笑、戲弄它時,小狼會怎麼處理呢?這套書還獲得了英國人民圖書獎的最佳童書,兩位作者也是童書繪本屆的知名作家,我買的時候也很放心~最打動我的是這句話:
別讓孩子陷在負面情緒裡不知所措,教他智慧地接納,勇敢地面對。
每個人都會害羞,但是特特特害羞會讓孩子錯失很多機會。現代的成年人都抱怨自己社恐了、不想結交朋友了,如果我們不及時引導孩子走出第一步,慢慢改變容易害羞的狀態,孩子長大後可能就真的社恐了。《流星划過天空的夜晚》不像市面上有些繪本目的性那麼強,直言不諱指出這不好那不好,你要怎麼改。這本書用溫情感人的故事貼近了兒童的生活,讓孩子慢慢領悟到,原來太害羞了會交不到好朋友,沒有好朋友的生活太孤獨了。
這本書從畫風到故事很小清新、很溫柔,鼓勵孩子主動釋放善意、勇敢走出第一步。結交新朋友後的快樂、幸福也在故事中被放大,讓小朋友先預設嘗到「甜頭」,他們會逐漸把故事內化成自身的三觀理念,變得不再那麼的害羞!
小朋友不會控制情緒、管理情緒,一是因為小,二是因為他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此時經歷的是什麼情緒,既然都不知道要怎麼和爸爸媽媽說呢?
沒被發現和表達出來的情緒被放任自流後,是長大後難以控制的焦慮。
我的教育理念是在孩子小時候多引導孩子表達內心的感受,我根據大人的經驗告訴孩子,你這個可能是哪一種情緒,再讓孩子多看看繪本,自己評判到底是不是這種情緒。
久而久之孩子對情緒的管理能力增強了,他不僅學會了認識情緒,還學會和情緒相處的方式。認知情緒、學會與情緒相處,是提高情商最棒的方式。
《愛是什麼滋味》圍繞山姆、凱特、爸爸媽媽和小狗毛毛開始,他們每天體會不同的情緒經歷,小狗毛毛也有傷心快樂的時候。這些變化起伏的情緒都是愛的滋味。
孩子看書時,部分會和爸爸媽媽說說自己是否有過同樣的感受,有些孩子會在心裡默默的思考。
我們教育孩子認識情緒不代表孩子需要把每個想法都說出來,我們成年人看完一本書還會自己沉默一會去回味書中講的內容,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不用在看完繪本後強制孩子必須說個所以然出來,但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助孩子去思考自己情緒,思考的過程很重要。
市面上情感教育繪本很多,我選擇這本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故事發生在一個家庭裡,還穿插了兩個孩子在學校裡的情緒變化,這點容易讓孩子產生共鳴;二是這本書的譯者是北師大心理學院副教授,他在翻譯上會使用更直擊孩子內心的語言;三是繪畫風格我很喜歡,顏色運用的很到位,孩子喜歡,畫面寫實又生活化。
無論您為孩子選擇的是哪類繪本,都希望孩子能夠在輕鬆的故事內容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情緒,看看書中的小朋友是如何處理這些令自己不愉悅的情緒,在生活中提高情緒管理能力,體會愛的滋味。
此處敲黑板,大家
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嫉妒心」。網評高情商嗯哼大王都會因為媽媽(霍思燕)照顧其他的小朋友感到嫉妒、吃醋、失落,我們的孩子一樣會因為爸媽看似不公平的行為而難過。所以「嫉妒」情緒的管理是我們和孩子的必修課。
故事中的日月兩姐妹分管太陽和月亮,輪流管理天空,讓我們白天能感受到暖暖的陽光,晚上可以欣賞靜謐的月夜。有一天兩個人開始互相不服氣,爭論誰更重要,誰更受人喜歡,結果發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作者通過小故事,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認識「嫉妒」心理,讓孩子學會欣賞與互相理解。
看完繪本我們不要忘記告訴孩子,「嫉妒」並不是錯誤的心理,因為有愛所以才會有嫉妒(比如媽媽看見你和爸爸那麼親近,也會吃醋哦)。但是太高的嫉妒心往往會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舉動,所以我們要學會化解過多的嫉妒,留下一些「適量的」嫉妒化成我們的動力去變成更好的人。
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變成別人口中的「熊孩子」,誰也不希望過年時會有「熊孩子」來自家搗亂。今年奇葩說打過熊孩子相關的辯題,熊孩子也是過年時的熱點,大家在網上討論自家遇到了哪類的熊孩子,所以這次分享的最後一套書是熊孩子相關的繪本。「熊孩子」的爸媽不是不管,其實是沒有發現「熊孩子」背後的內心需求。現在的孩子這麼聰明,難道他們不知道調皮搗亂不招人喜歡嗎?他們其實是知道的。
看這個套書不會讓人先入為主的討厭這幾個孩子,反而會喜歡上這些天真爛漫、富於想像、無拘無束的「熊孩子」。讀懂孩子們內心真實的感受,會讓孩子如遇知音「終於有人能懂我了」,也會讓爸媽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是這個意思」。
比如書中的小朋友哈利為了逃避緊張、尷尬、罪惡感,產生了心理的自我防禦機制,才有了很多「熊孩子」的行為。這本書親子共讀會效果最大化,看到哈利的時候爸爸媽媽問小朋友類似「之前你做那件事(替換成搗蛋的事)是因為緊張嗎?還是?可以和媽媽說說嗎?」這類的話。當父母和孩子心平氣和討論這個問題,才能夠進一步探索孩子的內心世界,幫他們找到問題的根源,找回真實的自我。
父母最常問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是孩子已經有一套情緒管理類(或其他類)繪本了,有必要再買嗎?我認為是有的,難道成年人看了《自控力》這一本書,就能有自控力了嗎?小朋友同理。第二個是孩子看完書也沒有個回應,他是不是沒聽懂我講的什麼?誠如我上文所說,成年人看完一本書後,更多的是先想一想再發表自己的感受,小朋友當然也會有思考和自我消化這個步驟。
最後,新的一年馬上就要到來啦,爸爸媽媽們在2019年辛苦了,我深知陪孩子看繪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候一本書要講好幾遍、有時候費心讀了半天發現孩子不喜歡(期間還會搗亂、走神)、碰上年齡小的寶貝直接把書撕了.但是感恩爸爸媽媽堅持下來了,日復一日的陪伴,建立孩子的自信與勇敢、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新的一年故事飛船會繼續陪在您和孩子身邊,為大家分享更多優質有用的好繪本,讓孩子們快快樂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