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芳展示變廢為寶的手工藝品。 姚友諒 攝
中新網邢臺8月28日電 (張鵬翔 劉旭陽)「真沒想到廢舊塑料瓶子還可以做成這麼漂亮的手工藝品,以前都是隨手扔進垃圾箱,不知道還能變廢為寶嘞!」看著一個個洗衣液桶在劉存芳手裡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河北省平鄉縣東方麗景小區居民竇金省由衷讚嘆。
劉存芳剪刻廢舊塑料桶。 姚友諒 攝
55歲的劉存芳家住河北省平鄉縣城東方麗景小區,她好說愛笑,心靈手巧,從小喜愛剪紙,頗有藝術細胞。2019年國慶節過後,為了種植多肉,看到家裡一些廢舊洗衣液塑料瓶,便萌生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的念頭,開始剪刻廢舊洗衣液瓶,讓一個個廢舊塑料瓶變成了一個個造型別致的花盆花籃。
「先構想一個大體的樣子,然後用鉛筆在塑料瓶上畫出輪廓,再用剪刀刻刀進行加工,最後用彩筆進行點綴,讓這些物品更生動更美觀。」劉存芳說,準備好剪刀、刻刀、鉛筆、橡皮、尺子、彩筆等工具後,完成一件作品一般需要兩個小時。
劉存芳(左二)指導鄰居姐妹手工剪刻。 姚友諒 攝
在劉存芳家裡的電視柜上,擺放著一些做好的成品:戲水的海豚、飛舞的燕子、昂首挺胸的梅花鹿、甜美欲滴的紫葡萄……廢舊的塑料瓶在她的妙手之下變成了藝術品。「看到身邊的、電視上的,還有語文課本上的一些景物,就會照著樣子剪出來,基本上是想到什麼剪什麼、看到什麼剪什麼。」劉存芳說。
「家裡用過的塑料瓶我都會保留下來,讓存芳幫忙剪刻成裝飾品,放到家裡既美觀又實用,我和身邊的幾個鄰居姐妹沒事兒的時候也跟著存芳學習剪刻。」鄰居鄭建英笑呵呵地說。
緊跟時代潮流,農民也不落後。劉存芳還開通了「吉祥三寶666」抖音帳號,從7月初到現在已經發布了20件作品,近百人添加了關注,不僅通過網絡向網民朋友分享展示了自己的手工藝品,而且讓綠色環保、節約節儉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幾個月來,劉存芳利用照看孫子、做家務的業餘時間,剪刻了150多件作品,除了自己留用之外,其餘的都送給了親戚朋友、街坊鄰居。
「國家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厲行節儉。存芳就是我們身邊的榜樣,值得大家學習。」說起劉存芳一把剪刀讓塑料瓶變廢為寶,東方麗景九號樓樓長蘇保軍豎起了大拇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