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著《如懿傳》的熱播,學姐越來越發現:
乾隆真是將紅玫瑰與白玫瑰理論應用得爐火純青啊!
張愛玲曾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曾說:得不到的似乎永遠是最好的。一個男人,娶了溫和規矩的白玫瑰,熱烈奔放的紅玫瑰便成了心頭的硃砂痣,白玫瑰便成了黏在衣服上的飯粒。
反之亦然,如果他得到了紅玫瑰,那麼想必白玫瑰就是那永遠觸摸不到的月光,而紅玫瑰就要成令人嫌棄的蚊子血了。
乾隆就是如此,和富察皇后在一起時處處猜疑,哪怕皇后臨終之時懇求他喚一聲閨名也未能如願。而故人已逝,和如懿一起時,卻常常懷念富察的賢惠溫婉,一句「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扎碎了如懿的心。
而當和如懿決裂,身畔有乖巧的令妃相伴時,他又常常懷念如懿的剛烈坦率,在宮中修建梅塢,經常駐足悼念。
都已經開始新的一段感情了,還對前任念念不忘,真的是大豬蹄子本尊無疑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和現任在一起還緬懷前任。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很多人,在和戀人分手後,久久不能從前任的陰影中走出來,無法開始一段新的感情。
正如蘇櫻在《納蘭容若詞傳》裡說過:「過去並不都會過去,有些過去,永遠在你心裡過不去。」
他們無法灑脫地說散就散,一同聽過的歌曲、去過的餐廳、甚至相似的味道,都能勾起他們對前任的懷念,無法走出,也不願走出。
2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很容易會對前任戀戀不忘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擴張模型。它提出,人類具有尋求自我擴張的動機,而自我擴張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建立某種關係,將他人納入自我。
也就是說,深處戀愛關係中的兩個人,雖然開始都是彼此分開的獨立個體,但隨著關係的一步步加深,他們就會通過吸收對方的特質,或者因為對方帶來的嶄新世界,形成一個更豐富、更完整的「自我」。
此時的這個自我,已經遠遠超出了戀愛前的「自我」框架,它經由對方的參與而補全,是一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整體。
一旦這段關係破裂,我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感覺到失去了部分「自我」,我們看起來捨不得是前任,實際上捨不得的是那部分新得到的自我。
就像上面提到的乾隆和富察、如懿兩位皇后。
富察皇后出身名門,姿容窈窕,性格恭儉。不管是對乾隆還是其他人,她說話總是輕聲細語,臉上也看不出任何強烈的情緒,從來都是一副淡定從容的樣子。
而如懿則是一個性格剛烈,直言坦率的人。她把所有情緒都寫在臉上,當一片真心對待心上人時,便顯得不夠圓融通達。
再看身為一國之君的乾隆,掌管天下大事,日理萬機,性格裡少不了易怒易躁的部分,威嚴的姿態告訴他決不能輕易以溫柔示人。而且,萬人之上的他,說話辦事都要經過反覆思忖,嚴苛謹慎。
所以,他愛富察,因為富察補全了他缺失的溫柔與淡定。在她身邊,他可以變成一個溫柔的有情郎,細膩地感受著這份淡雅的浪漫;
他也愛如懿,因為如懿補全了他愛而不敢的直率和天真。在她面前,他可以暫時忘卻帝王的身份,只做一個敢愛敢恨的弘曆哥哥。
身處權力中心的他,可以獲得一個人的真心相待。
《如懿傳》裡魏嬿婉看乾隆看得很準:
「孝賢皇后對著皇上事事謙和忍讓,從不頂撞,他喜歡這份溫和謙讓,但久了卻會覺得她過於端方而失情趣。
皇上喜歡姐姐你直率敢言,可是等你成了皇后,直率敢言的好處便成了皇上的不知恭敬,事事冒犯。
你們一方面討得了聖心,一方面又失了聖心。而我只要溫柔恭順,就能常伴君王左右,成為那個笑到最後的女人!」
雖然當初的優點變成了日後的缺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乾隆因為這兩個女人形成了新的自我擴張,所以哪怕最後兩個女人都沒有善終,她們也因這一部分的完整,成為了乾隆心裡的永生難忘。
3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你會對前任念念不忘?」下面一個高贊回答:「哪有什麼忘不掉的前任?從來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但為什麼「放不下失去的自己」會讓我們如此難過呢?其實,這是一種自憐情緒在主導。
學姐曾聽過這麼一句話:「你告訴我肉有多好吃以後,我就當不了小和尚了。而你卻轉身離開,告訴我這才是修行。」
當別人給你吃了肉,你豐富了味覺,獲得一部分新的自我,自然會開心;然後他無情離開,還讓你回到原來的樣子,你會覺得太不公平了!
明明誘因是他給的,憑什麼結果卻要我承擔?你會認為自己本身是一個受害者,然後產生自憐情緒。
正是這種自憐情緒支配我們,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回頭。
可是,秉持這種被動的自憐姿態,無論在一段感情裡會不會受傷,都很難追求到幸福。因為成年人的愛情,需要的是主動掌控。
不把自己交給別人左右,不聽天由命,盡最大努力去控制自己的情感、態度和人生。
就算這段感情最終沒有得到一個自己滿意的結果,我們也要能夠把自己從無休無止的自憐當中解放出來、調整得當,去接受迎新的可能性。
4
但話說回來,失戀後,戀人給予的那部分自我,就真的失去了嗎?
事實上,我們在被戀人補全之後,即便戀人離開,新獲得的那一部分自我也沒有隨之離去,你反而還會將這份「自我」帶入下一段感情。
對前任念念不忘的乾隆,以為自己失去了富察,就失去了那份溫柔;失去了如懿,就失去了那份灑脫隨性。
但其實,被戀人「補全」的那一部分自己和本來的他共同構成了後來的乾隆,溫柔和灑脫已經成為他的一部分,而事實上,他也確實將這份溫柔隨性,贈與了令妃,才成就了和魏嬿婉的一段情。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是如此。如果上一段戀情,對方「補全」了你的獨立,那在下一段感情當中,你不自覺的就想收起自己的粘人;如果上一段戀情,對方告訴你吵架不要冷戰,那在下一段感情當中,遇到吵架的情況,你就分分鐘想溝通清楚……
愛情會讓人成長,你所經歷的一切,都築成了現在的你。
一顆牙陪你咀嚼過很多美好歲月的牙掉了,你很想把它塞回去,但牙床拒絕了這個曾經屬於自己的異物。
於是,你想把它串成項鍊,留作紀念,但又覺得好像有點愚蠢。其實,你完全可以像小時候那樣,把它丟在屋頂或是床下。好讓新牙快點長,讓舊牙在歲月裡生花。
而前任,就像那顆已經發黃的牙齒。不管你作出什麼樣的努力,它都無法給你帶來與曾經無差的歡愉,把它強留在原本已經不屬於它的地方,只會徒增憂愁傷感,最後加重那份心疼自己的「可憐」。
與其這樣,倒不如瀟灑地跟它道聲再見,告訴自己勿想勿念,只要你的牙床還在,就一定會有一顆適合的牙齒重新安放在那裡。
歲月漫長,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來補全自己。錯的人,就讓他留在過去的時光裡吧,不對過去念念不忘,才會相信未來可期!
視知TV矩陣成員
(↓點擊圖片查看最新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