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好玩兒的話題,以前歐洲男人不是穿褲子,而是穿「長筒襪」的!
大家可能在繪畫和電影中注意過,以前歐洲男性的下裝非常修身,如同健美褲……到了18世紀,仍然沒有今天褲子的影子,頂多接近馬褲。
這是義大利畫家龐培奧·巴託尼的《青年像》,完成於1760年左右。畫中青年是當時典型的上流穿著,白色長襪緊包著小腿。
注意,這褲子是「七分褲」,故意只略過膝蓋一點兒,還有精緻的帶扣,就是要顯出腿部的曲線……
這是庚斯博羅著名的《藍衣男孩》,時間略晚一點點,半截褲和長襪是一樣的,皮鞋和各種裝飾都十分精緻!所以,從腰到腳的長褲是沒有,雖然當時肯定能做,但就是要這個勁兒……
歐洲男人一直非常迷戀長襪,上面這已經比較晚了,咱們沿著時間往回走一路看過去!
倒退一點到17世紀,各種辣眼睛!
著名的太陽王路易十四!威嚴王者,寶劍權杖,但白色連褲襪和高跟鞋還是很吸引目光!實際仔細看國王的長襪也是分兩截的,膝蓋下面有綁帶。
再看看下面這兩幅:
看看這襪子,這鞋,這絲帶!男人要是騷起來,真是沒女人什麼事……
伯爵大人穿的那個跟裙子似的東西,其實是個短褲,兩個褲腿都縮口,而且蓬蓬的,所以好像短裙……這種短褲配上兩截的長襪,上身是緊身的夾克上衣,這大概就是16、17世紀男人的標配。
更神奇的是,這種短褲還不是單獨穿的,最早要用繩袢和上衣系在一起,算是「吊帶褲」……
如果你注意到了上面那件古董褲子兩腿間的東西……那就對了!它的功能就相當於今天男褲前面的拉鏈,但當時就這麼堂而皇之地撅在外頭,異常堅挺和顯眼……這是當時褲子的標配和時尚,英語叫「codpiece」,連盔甲上都有……
所以當時男性貴族們,不分年齡體型,統統這個畫風:
看到這裡,不要覺得畫風清奇,因為我們還沒繼續往前倒退……
在「裙褲」和「codpiece」出現之前,歐洲男人們的襪子不分上下兩截,是真正的「連褲襪」!
這是提香在帕多瓦繪製的壁畫《嬰兒講話的奇蹟》,完成於1511年。
左邊這兩個人物都是當時的典型服裝,這緊身褲就直接穿外頭。前面這大哥襪子還花裡胡哨的,這也是當時義大利的「潮款」:不但襪子要有不同顏色,一條腿上就得差著色兒!
這是提香大師哥喬爾喬內的《三博士來朝》的局部,這兩個侍從,也是當時人的打扮。左邊那位穿著上下兩截的褲襪,而右邊那位則是連體的,大腿上還有裝飾花紋,倆人在褲襪外面都沒有別的了。
這是拉斐爾著名的《聖母婚禮》的一角,這個折斷棍子的男人,穿著一條大紅的緊身褲,腰間除了一條絲帶再無其他。現在看來這樣穿好像很難上街,但當在16世紀初是普通服裝。
上面三幅畫中,估計你已經注意到了褲襪上有些不好描述的東西,毫不隱晦地擺在外面……那就是「codpiece」的前身,系扣或者系帶,雖然沒有「codpiece」那麼招搖,但也是大模大樣地擺在那兒了……
再往前幾十年,畫風更乾脆!
在波蒂切利畫滿美第奇家人的《三博士來朝》裡,是各種露腿長襪。
在德爾·科薩的壁畫裡,不但畫出了當時貴族男子的低調奢華不對稱長襪,還告訴我們一件事:有的長襪在腳底有硬底,相當於鞋底,所以襪子外面根本不用穿鞋了!
這一通折騰之後,我們接近歐洲男人連褲襪的源頭了!
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的各種繪本裡,連褲襪隨處可見:
等會兒!是不是發現哪兒不對了?
這「連褲襪」不是一體的,而是一邊兒一隻!
沒錯!這可真是很難算褲子,頂多是襪子。中世紀歐洲男人會在內褲外,左右腿各套一條「長襪」。然後這種襪子是用帶子固定在腰間的,因此是貨真價實的「吊帶襪」!
這種奇特的設計起源於11世紀,之所以這麼個分開系腰的結構,因為是來源於盔甲的護腿部分,既能保護腿部,又能活動自如。後來人們用羊毛材質代替,成為「褲襪」,還變成普通男人的標配。要說它流行了那麼久,一定有它獨特的優點!透氣?省布?便於活動?沒有穿過也不知道。反正從這種兩隻系帶的複雜結構變成一體的連褲襪,用了幾百年時間……
找個模特來復原一下,大概就是這樣:
關於義大利的各種
零碎話題
每周二、周五
(儘量)準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