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公司在大力搞短視頻,卻做得一塌糊塗?

2021-01-11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作者:陳志強,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十年來短視頻的變化

短視頻行業大家常常會認為是從2013-2015開始誕生的,但其實在2005年短視頻就有了雛形,那個時候優酷、土豆已經開始有拍客模式了,並且在2008年達到了高峰。但在2009年,整個網際網路都在燒錢買長視頻作品的版權,以至於短視頻達到了低谷。

直到2015年微博發生了兩個特別有意思的短視頻事件:漸凍人的冰桶挑戰和papi醬的走紅。那年,短視頻才再次回到大家的視野,一直發展到現在快手、抖音的兩級格局,以及今年視頻號的崛起。

2013年整個短視頻用戶才0.38億左右,到2019年底用戶已經達到了6.27億。我們經常講要去找到行業的十倍速,短視頻行業就是非常明顯的十倍速增長,這樣的用戶規模、用戶使用時長是高速增長的行業紅利。

抖音剛剛公布的日活用戶數超過了6個億,而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大約是13億多一點。再來看一下抖音的用戶畫像,72%都是40歲以下的人群(80後)。

把它想像成商場,這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就有1個人要每天逛一次商場,並且每次逛的時長超過1小時,其中72%都是屬於80後、90後的主力消費人群。

我們把短視頻當成下一個行業紅利,大家能夠看到這個趨勢所在。

企業如何擁抱短視頻時代?

1、做好四化

如今企業的傳播面對新媒體的挑戰、新傳播的挑戰、新流量的挑戰以及新內容的挑戰,要想應對這些挑戰,首先要做好「四化」。

平權化

傳統媒體上的視頻和新興的短視頻有什麼不同?

不同點在於傳統的電視電腦端的視頻來自於明星時代,需要大投入和大製作;而手機端的短視頻更符合普通人,更容易被人接受、更青春、更易複製、更個人。

傳統視頻是仰望模式的內容,需要我們仰頭去看。比如說我們看戶外的大屏廣告、電視廣告都是需要抬頭去看,是在仰望、欣賞它。

短視頻是低頭模式的內容,刷手機肯定是低頭去看的,是在平視、參與它。

不要小看這樣一種小小的形式變化,這意味著信息接收者在整個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疫情期間的攜程,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退票無收入,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在這期間做了大量的直播,通過cosplay的形式,平權地出現在大眾視野,反覆地在給攜程帶來新的增量、新的現金流。

今年有大量的霸道總裁都在做直播這件事情,一開始參與的企業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企業,比如說餐飲、旅遊、零售,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做直播,並且霸道總裁的內容玩法也從僅僅講產品、帶活動,變成了直播間中的主人,他不再是嘉賓、不再是代言人,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分享者。

所以說企業的領軍者一定要做下班之後的企業家,每個企業家的形象都是不一樣的,你的個性性格中一定有一個是能夠在直播間去展示的。可能是像梁建章一樣的好玩形象,也可能是奶爸或金融學碩士,可以展現不同的職業角色。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在做去權,因為網際網路本身就是一場平權運動,一人一票的網際網路傳播尤其如此。

直覺化

所有的信息傳遞活動都是在做傳播,傳播有四種不同的作用:

這個市場是難還是容易呢?

特別難,勸說改變是最難的挑戰,想要改變一個用戶的想法,需要層層植入一個小小的種子,才有可能在某一天改變他的想法。這個市場如此之難,所以我們才需要像公關公司、廣告公司每年花費幾千億。

那如何才能勸說用戶改變呢?大概有以下幾個要素。

(1)講故事

做內容就是講故事,故事就是最簡單的傳播,我們經常講寓教於樂,這就是一種傳播,我們通過講述一個事件,把一個想法放進別人的腦子中。

比如我們給孩子講「濫竽充數」的故事,我們本質想告訴孩子的真的是故事本身嗎?不是,我們是想讓孩子了解事件本身的同時,把這個故事所傳達的觀念放進孩子腦子中。

那能不能同樣把它延展到商業傳播中去呢?

其實我們的商業傳播同樣也是在講述一個事件,然後把一個帶有想法的東西放進用戶腦子中去,刺激用戶當下或者將來去產生某種行動。比如說德芙巧克力的廣告,有同學說不知道跳舞和絲滑之間有什麼關係,他其實是想放一個想法:巧克力很絲滑,將來去刺激你產生購買的行動。所以商業傳播分為了三個步驟:

講述事件→給用戶植入想法→刺激用戶的行動。

所以你的內容一定是刺激用戶產生畫面感而不是給用戶反覆講功能。

(2)不同的思維邏輯

人類的大腦有兩種不同的思維邏輯或者思維結構:

系統一是來自於直覺的思維模式,是更情緒化、自覺化的;

系統二是理性思維模式,是理性、邏輯的。

大家覺得哪個是我們常用的思維模式?

大家可能看過很多次王老吉的廣告,他的廣告語是「怕上火喝王老吉」,但我想問大家,為什麼怕上火要喝王老吉?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同學,有的同學會講因為廣告反覆給我洗腦,所以我覺得怕上火就要喝王老吉。再往深問,有的同學說因為它是涼茶,涼茶可以下火。繼續往深問,我們會發現因為配方表裡有菊花、金銀花,這些配方就能給我們下火。

當我們一層層往下問的時候發現怕上火不一定要喝王老吉,和其正可以,廣州任意一家涼茶鋪子也可以。我們發現僅僅只是調動了直覺思維,就會讓用戶意識到怕上火一定要喝王老吉。

所以當我們希望說服用戶去植入想法,我們一定要用情緒化、情感化的方式和用戶溝通,也就是直覺化的溝通方式。但我們的底層一定是用邏輯推理做到整體的價值設計,才有可能真正用系統一表述給用戶。

(3)短視頻內容要直覺化

短視頻會成為未來最好的一種的表達方式,因為文字的方式是充滿邏輯的。

過去傳文件,我們會先壓縮一次這個文件,發給我的朋友後還需要解壓一次,這意味著我們都要下一套解壓軟體,如果這個解壓軟體出問題,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表達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一套文字去理解。

但是通過圖像、聲音、視頻,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直覺化、所見即所得的方式讓用戶理解?

大家可能都經歷過希望工程的年代,但提到希望工程你會想起什麼?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大眼睛女孩,我們發現,當我們回憶起一個具體的事情時,腦海裡想起的是畫面而不是非常嚴謹的文字。

文字、畫面、視頻哪個更能打動人?一定是視頻。同樣一件事情我們付諸於鮮活的畫面,它一定比文字、數字推理要重要的多。

流量化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淨增約4249萬戶,而2019年全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淨增僅約704萬戶。

整個用戶流量池都在下降。

這個時候要做什麼?需要建一個魚塘,自己養魚。獲取難度雖然高,但黏性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可以免費和用戶溝通互動,可以無限次觸達用戶。

所有做私域的人都會講這一段,但你還要思考,除了工具,如何讓用戶信任你,願意進到你的魚塘來。

百事可樂CMO有段話講的非常棒,他說企業裡面所有人都在談增長,沒有人在談品牌。沒有耐心去做品牌的原因很簡單,直接植入節目是更容易的,但打造自己的IP,萬一做不出來怎麼辦?僅僅是通過私域流量的工具,並不能幫你跨越兩條不同的增長曲線,如何讓用戶留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在做抖音、短視頻甚至全媒體傳播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區分清楚你的目的是什麼,究竟是要品牌還是增長,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在大多數企業的品牌部門,既要負責品牌建立,也要負責市場增長,雖然拉新和留存是並舉的,但一定要區別開來不同的目的和做法,首先要知道做什麼,才知道怎麼去做。

第一個階段:針對品牌這件事情,可以用漏鬥池讓用戶更多的了解。

第二個階段是儘可能的拉動用戶來試用,如果是一個虛擬產品,如何讓用戶點連結?如果是線下產品,如何引流到線下?

第三階段是如何讓用戶因為產品品質而產生品牌傾向。這個時候就需要去做一些人格化、形象化和價值化的東西植入到用戶的腦子裡去,最後才是去植入忠誠度。

說人話

這是說人話的時代,你能從地產商和羅永浩的文案中得到什麼內容?

好像很難去想像到具體的東西。那我們就去抄最棒的網際網路公司,去抄蘋果,大家如果把蘋果首頁第一屏的廣告抄下來的話,恭喜你,你抄走的將是蘋果史上最差的文案,你一定要往下滑看看蘋果對這幾個詞的解釋是什麼樣子的。

A14仿生:速度超快、實力超前

Pro級攝像頭系統:將低光攝影帶上新高

超瓷晶面板:給你帶來4倍抗跌落能力

之前這些功能名詞是非常專業的企業語言,很專業、準確,但是沒有辦法明白什麼是A14、什麼是Pro級攝像頭系統。但是後面這段語言是非常好的用戶體驗語言,用戶馬上就會覺得這些功能變得「真香」起來。

蘋果史上還有一部手機,被戲稱蘋果史上最坑的iPhoneXR,「全面屏手機、iPhone最強的電池續航、出類拔萃的性能以及影棚質感的照片效果。」這些文案都是非常大白話的內容,我們可以直接感受到賣點、功能點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從蘋果去學的,不是去抄這些設計,而是去學說人話的能力,用用戶能夠理解的方式做文案,用戶能聽懂的才是好內容。

總結一下前面四個部分,其實企業跨越短視頻時代,面對的最大變化就是四個東西:新媒體、新傳播、新流量、新內容。我們做好四化:平權化、直覺化、流量化、說人話。本質上就是用系統一的方式,用直覺、情緒的方式表達它。

2、企業堅持做有價值的輸出

這種價值來自於兩個層面:

第一,價值觀。反覆輸出我的品牌、價值觀、文化、我的老闆是什麼樣的人,我做企業的過程中堅持是什麼信念。

第二,價值感。我到底在幫用戶解決什麼問題,我給用戶提供了什麼方法、工具、產品、服務能夠幫助解決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一定是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

所以利用一句話概括我前面所有的分享:

用系統二的方式去思考你到底能夠帶給用戶什麼價值;用系統一的方式平權化、直覺化、流量化、說人話的方式去告訴用戶我到底能帶給你什麼東西。

在短視頻時代,用戶是寧願划走也不願思考的。所以在這個假設之上,有兩條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標準:

第一,內容的傳播力一定大於內容本身的內容力。有可能這個內容不是質量最高的、品質最高的,但他傳播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第二,信息的快感大於信息的價值。不是說信息的價值不重要,而是說信息的快感是第一位的,你的內容要帶給用戶的滿足感,能夠幫助用戶解決情緒上的焦慮。

做傳統媒體出身的人會有很多疑慮,我講的東西對於用戶真的有用嗎?我給用戶創造這麼多東西,能幫他帶來方法、帶來解決方案?這些反而不是最重要的,用信息滿足用戶會更重要。

企業做短視頻需要的基本功

好的內容不來自於前面講的「四化」,而是來自於企業的基本功。企業之前沉澱所有的關於品牌、用戶、內容的基本功在這個時代依然是用得上的。

我在做入微傳媒內容顧問期間,有很多人來問我,我的公司怎麼做好抖音推廣,我就會問,你的公司為什麼要做抖音推廣?

很多企業做抖音推廣是為了獲取年輕客戶,認為年輕用戶才是潛在的消費主力,為什麼年輕人會不喜歡你?是不是做了抖音,年輕用戶就會喜歡你?

用江小白來講,傳統的年輕人是真的不喜歡喝白酒嗎?是真的因為白酒貴所以不買嗎?不是,我發現很多傳統年輕人依然喜歡喝茅臺和五糧液,江小白和我們溝通的是什麼,是90後年輕用戶的獨立、個性,而不是傳統白酒的尊卑有序、歷史沉澱、等級森嚴,傳統白酒對年輕用戶在價值傳達過程中的不匹配,才給江小白帶來了年輕用戶。

當我們需要去傳遞尊卑有序和酒桌秩序的時候,發現年輕人依然拿起了茅臺和五糧液。當我們要傳達的價值是年輕的時候,我們會在散夥飯、小聚的過程中端起江小白。

價值傳遞需要和場景匹配。當茅臺、五糧液和商務宴請價值匹配的時候,價值傳達才是有用的,傳統公司和年輕用戶的價值傳達要匹配,比你做抖音這件事情是更重要的,所以企業應該要考慮的是品牌年輕化、渠道年輕化的問題。

做抖音需要解決的三個層面問題

在內容轉型的過程中,為什麼比怎麼做更重要,這個層面用黃金圈的模型來分析一下:

一、What?

一條具體的視頻拍成什麼樣?文案寫成什麼樣?鏡頭語言是什麼?這是關於執行的問題。

二、How?

我應該如何去做短視頻,方法是什麼?這是關於管理的問題。

三、Why?

為什麼要做短視頻?這是關於戰略選擇的問題。大家最後發現有可能不一定做短視頻來達到目的,渠道年輕化、品牌年輕化,流量和營銷數據化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在思考如何做好短視頻這個過程中的戰略是什麼?當戰略確定之後才知道管理層應該如何去做以及執行層做成什麼樣,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短視頻平臺「三岔口」:做抖音、快手還是視頻號?
    作者/ 靠譜的阿星2018年底寫過一篇《短視頻的十字路口:做抖音還是做快手》,如今短視頻正從移動內容非主流逐漸有成為主流表達的趨勢,人們在短視頻平臺之中停留越來越長的時間。短視頻平臺也逐漸成從前兩年的雙巨頭在2020年形成了抖音、快手、視頻號的三足鼎立之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廣告公司轉型做VR全景廣告了?
    如何把握機遇,如何在這場角逐中脫穎而出,這都是我國廣告行業必須鑽研的課題,因此,作為廣告公司老闆,應該清醒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取長補短,從因地制宜出發,從實際情況出發,將積分制管理、多項目經營模式和業績量化考核,有效納入公司的管理運營當中,通過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必然會迎來公司全新的局面。
  • 於海青: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短視頻博主喜歡男扮女裝?
    是更多的人希望向中性化發展,另一個方面就是為了拍短視頻吸引別人的關注,獲得流量的支持,一個年輕小夥突然間穿女裝自然引發別人的好奇,因為現在在網際網路上更多的人是因為喜歡圍觀喜歡圍觀,就是你要看到一些有亮點的地方,稀奇古怪的地方,所以說才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價值,所以說很多的短視頻的博主盯上了這個市場。
  • 抖音是短視頻平臺麼 抖音是短視頻不抖音哪個公司的
    抖音是短視頻平臺麼?抖音app相當火爆,很多人的朋友圈已經被抖音app給佔領了。那麼,抖音app是哪個公司的?抖音app所屬公司的?是哪個公司開發的?一起來看看吧。 抖音是短視頻平臺麼?抖音app相當火爆,很多人的朋友圈已經被抖音app給佔領了。那麼,抖音app是哪個公司的?
  • LV包放地攤賣——怎樣看越來越多的明星搞直播
    2020年吳亦凡、鄭爽、趙麗穎、劉濤、古力娜扎、迪麗熱巴、李易峰、鹿晗、王俊凱等300多位影視明星、偶像歌手陸續搭乘了直播短視頻這趟快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明星做起了普通人都在做的直播短視頻呢?據統計2020年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大量劇組暫停工作。無商演可接,無通告可跑,無新戲可演,明星們才將目光投向了直播、短視頻這片金錢的火熱之地。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眾星捧月的明星們只出現在電視、電影、演唱會這些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場所。而現在大批明星湧進來搞直播短視頻,和普通人互動。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上班,卻喜歡「扎堆」短視頻平臺?
    你知道現在年輕人為什麼都不願意上班嗎?是因為上班錢少,還是因為其他一些事情,答案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很大一部分人頭腦裡沒有「打工」二字,那為什麼他們又要去維持一份工作呢?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情,有了收入來源,底氣硬了,就能夠獨立出來,去做更多事情。不自由,約束太嚴厲,條條框框的規則,搞得讓人眼花繚亂。稍有不順,就被「穿小鞋」拉下水。很多人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簡直是壞透了!脫離了「鐵飯碗」,這部分人就開始尋找新的生存模式,也就所謂的賺錢模式。
  • 8億短視頻用戶的下一站,短視頻工具將迎來新機會
    短視頻格局是能養得起一整個生態的大賽道。圍繞短視頻的整個流程,採集、存儲、製作、素材模板生態、協同溝通、版權保護等屬於內容生產環節的工具,分發應用、撮合、數據分析、訂單/供應鏈管理等屬於營銷環節的工具,或許又將反過來給短視頻格局產生新的影響。在這樣的快速發展期,我們通過觀察產業鏈公司、採訪投資人,試圖找到以下幾個問題的答案:1.為什麼短視頻上下遊的工具會在今年內備受資本追捧?
  • 當非遺遇上短視頻
    後來國家大力扶持非遺,狀況有所好轉,他的公司現有員工10餘人,產品以本地旅遊市場和酒店、會議定製為主。蕪湖鐵畫是用鐵鑄成線條,借鑑國畫的水墨、章法和布局,同時結合了雕塑、剪紙等技法,小到桌面擺件,大到巨幅壁畫,手法複雜,只能純手工,製作成本頗高。
  • 娛樂圈4位明星,沒有經紀人,不籤娛樂公司,卻都火得一塌糊塗!
    娛樂圈4位明星,沒有經紀人,不籤娛樂公司,卻都火得一塌糊塗!娛樂圈裡的演員們,想要在圈裡有更好的發展,首先就要籤一個公司,這樣你才能接觸到劇本和角色,也有人幫你打理自己的事業和職業定位,不過籤娛樂公司就意味著失去一定的自由,就是說公司幫你接什麼樣的活,不論是樂意不樂意都得去,但就有這麼幾位明星,卻十分的個性,堅決不籤公司而且連經紀人都沒有,不過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是在娛樂圈混不下去的,這幾位實力絕對的強!
  • 代帳公司擠破短視頻營銷的獨木橋
    無數企業擠上短視頻的獨木橋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無數企業湧入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頗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氣勢。那些看上了短視頻流量的企業,一般會採取下面幾種推廣方式。一是藉助信息流廣告進行付費推廣,二是公司上下齊上陣,全民註冊抖音帳號,通過發視頻做IP;三是想辦法直播帶貨。
  • 史上壽命最短?知乎旗下這家"短視頻平臺"解散了
    2018年的資本寒冬中,不少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瘦身續命」。趣店大規模裁員、宜信裁員三分之一、鬥魚緊急裁員100人的新聞陸續被證實後,2018年12月11日開始,陸續有消息說問答社區知乎要裁員300人以上,比例15%。  同時也有消息稱,知乎短視頻團隊規模被大幅壓縮,原本五六十人的團隊被裁了一半,剩下的人和社區其他產品團隊合併。
  • 在家怎麼拍短視頻?分享手機拍攝短視頻小技巧
    如果你覺得自己閒著沒事可做,不如拍點短視頻,給生活來一個記錄,這也是打發時間、勞逸結合的方法之一。而且短視頻肯定是不可小覷的「紅利」哦。刷抖音、快手,看別人拍的短視頻那麼好玩、有趣,為什麼不自己試試呢?
  • 為什麼紅包越來越多,「年味兒」卻越來越淡?
    在不少人看來,這種兼備屬性,很可能來自短視頻。如你所知,被移動化和社交環境滋養的短視頻,早已成為最主流的內容形態之一,更具溫情(理由後面會說到)的短視頻+紅包拜年也順勢成為下一個最重要的拜年形式。舉個例子,春節期間人們就可以在快手錄製短視頻拜年,看到視頻的親友可隨機得到不同金額的紅包。相比微信與支付寶紅包的疏離感和遊戲屬性,人們親自錄製視頻帶來的儀式感,或許能讓短視頻紅包更具年味兒。
  • 抖音短視頻怎麼變臉 抖音短視頻如何玩變臉特效
    18183首頁 抖音短視頻怎麼變臉 抖音短視頻如何玩變臉特效 抖音短視頻怎麼變臉 抖音短視頻如何玩變臉特效 來源:
  • 拍攝短視頻很難嗎?紅豆天下APP幫你搞清楚短視頻需要了解的參數
    拍攝短視頻很難嗎?紅豆天下APP幫你搞清楚短視頻需要了解的參數在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其實人人都可以玩短視頻,一部手機就能夠全部搞定,從拍攝到剪輯、配字幕和背景音樂,甚至說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短視頻製作最基礎是需要學會拍攝素材,現在大家看到很多短視頻製作粗糙,完播率很低,大大影響觀賞效果,也不會得到平臺推薦。短視頻製作想做好,關鍵是每一個流程都得注重起來,因為短視頻背後的涉及的東西很多,文案,拍攝,後期,還有運營等等。短視頻製作人人都可以操作,但想在眾多之中更突出,就需要多花時間與精力來運作了。
  •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很不舒服: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越來越多的人聽到了這首曲調上頭、又朗朗上口的歌曲,《處處吻》的熱度便擴散至各大短視頻平臺,網紅歌手和音樂博主也踴躍翻唱這首歌,還有不少人改編歌詞、進行再創作。眾人拾柴火焰高,《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和之前《成都》爆紅一樣,《處處吻》火到爛大街之後,越來越多的音樂博主們跟風翻唱,可是大多數的翻唱水準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好的嗓音自然可以當作享受,可有些網紅的翻唱態度實在不敢恭維,音色且不提,發音還不標準,那一口塑料、敷衍的粵語,讓喜歡原唱的人怎麼聽得下去?
  • 短視頻之父!
    如今大家都在玩的抖音、快手短視頻APP,其實早在2012年,短視頻APP Vine就問世了,正是Kroll開創了短視頻社交的先河。當紅歌手Justin Biber一度是Vine的死忠粉,而Twitter更為收購Vine重砸3千萬美金。
  • 短視頻廣告生產者的自述:京東金融那種荒誕短視頻,是行業裡最普通的
    常規情況下,京東金融、360借條等品牌方的短視頻廣告是外包給廣告代理商,沒有內容生產能力的廣告代理商還會找專門的視頻內容供應商。內容供應商和代理商做出視頻,甲方審核通過後,由代理商在廣告後臺投放到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裡。36氪採訪了一位短視頻廣告的創業者秦雨,他曾為金融平臺提供短視頻內容,以20人左右的團隊,每個月可以產出五百多條短視頻廣告。
  • 為何直播農產品銷售火得一塌糊塗
    我們閱讀從紙媒→電視→移動,我們的消費習慣也從傳統購物→電視購物→電商購物,到如今隨著短視頻的流行,人們的消費習慣再次發生改變,「直播賣貨」成為主流也就不足為奇。而這也給農產品的銷售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商機。農產品的銷售一直存在難點和困點,比如生長周期長、售賣周期短、銷售渠道難拓寬、與消費者無法建立直接關聯等等。
  • 獨家起底咪蒙短視頻創業成績單:月入300萬,咪蒙仍在製造咪蒙
    《時尚先生》為什麼不改名《時尚大姐》?畢竟,我們幾乎沒有看到有一篇流傳於朋友圈的先生特稿,反而是大姐特稿頻頻扎眼。專注於報導短視頻和直播電商的「新腕兒」還可以大膽預測,也許明年《時尚大姐》的深度特軟可以叫做:《短視頻女王咪蒙》。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