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幕僅剩下不到200天的時間,東京奧運會的命運再起波瀾。有日本媒體披露,日本政府計劃在1月18日宣布取消東京奧運會,並會申辦2032年的奧運會。僅僅在一天前,國際奧委會主席龐德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他不確定東京奧運會能否在今夏如期舉行。
在致新年賀詞時,日本首相菅義偉對今夏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滿懷信心。幾天之後,日本奧委會主席山下泰裕在接受採訪時強調,東京奧運會可能空場舉行。國際奧委會的最新表態力挺日本,相信今年夏天能「安全成功」地舉辦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
可以預見,不到萬不得已,日本政府顯然不會放棄在今年夏天舉辦東京奧運會。但如今疫情走勢不明,疫苗能否大面積接種存疑,日本國民的態度又變得消極,再加上龐德的表態,都讓今夏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被取消的可能性悄然增加。
假如東京奧運會無法在今年夏天舉行,延期到2022年會遇到更多障礙,徹底取消的可能性更大。對於東京來說,在2024年繼續承辦奧運會是最優解。但2024年和2028年奧運會分別確認由巴黎和洛杉磯舉辦,如果順延的話將引發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重新申辦2032年冬奧會並非是沒有根據的胡亂猜測。
片面說法僅是猜測
最先報導這一消息的日本媒體是《周刊實話》,被國內媒體冠之以「小報」的稱謂。該報導也沒有援引權威人士的表態。
不過,它們在報導中還是披露了一個細節: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去年11月訪問日本時與首相菅義偉、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和東京奧組委主席森喜朗達成了口頭協議,如果東京奧運會無法在2021年夏天舉辦,2032年奧運會的舉辦資格將作為補償留給東京。
《周刊實話》這一報導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但是在日本國內主流媒體並沒有對這一消息進行跟進。
可以說,《周刊實話》的報導更像是一篇分析和猜測。東京奧運會的命運籠罩在巨大的陰霾之下,日本政府可能需要儘快做出最終的決定。這事關運動員的備戰,贊助品牌奧運營銷的啟動,以及東京奧組委的資格賽、火炬接力等環節。奧運會舉辦與否關乎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至於巴赫與日本方面的口頭承諾,存在一個前提就是「如果東京奧運會無法在2021年夏天」舉行。日本政府在奧運會的場館建設方面投資巨大,徹底取消將造成巨大的浪費,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節點重新舉辦至少是一種彌補。
悲觀的情緒在堆積
這一次龐德又跳了出來。
在去年2月26日清晨,「東京奧運會將被取消」這一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的寶座。始作俑者就是這位加拿大籍委員。他當時的表態是,如果五月底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很可能被取消。
在國際奧委會的委員中,龐德是最有資歷的。他從1978年就成為了國際奧委會委員。他當時認為,東京奧運會無法延期舉辦,「考慮到奧運會的規模,很難延期。這裡面涉及太多環節,涉及太多國家,還要考慮競技、電視轉播等因素。」
根據國外媒體的披露,龐德在國際奧委會中代表著一股勢力。他以個人身份接受的採訪,是否代表了國際奧委會中的部分勢力則不得而知。
歷史證明,龐德的預測雖然不全對,但也不是危言聳聽。最終,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達成了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的決定。這一次,龐德又通過媒體釋放出消極的信號,是否意味著國際奧委會中有支持東京奧運會取消的力量呢?
當然,在當下支持東京奧運會取消,並不是要為難日本政府。日本現在的疫情仍然嚴重,從去年12月28日開始鎖國至今年1月底。日本此舉也是為了想為奧運會的舉辦營造一個更好的防疫環境。
然而,情況似乎並沒有改觀。最近幾天,日本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都超過了6000例,桃田賢鬥在近期也被確認感染新冠。1月6日,日本政府宣布首都圈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基於目前的形式判斷,東京奧運會空場辦賽幾乎是鐵板釘釘。而根據計劃,奧運火炬將在3月底在日本國內進行傳遞。一系列的奧運資格賽、測試賽也將在3月份重啟。在當前的局勢下,這些賽事和活動能否重啟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旦資格賽無法如期舉辦,奧運資格的確定都會成為各單項協會撓頭的問題。
另一方面,空場辦賽將使奧運會的意義大打折扣。奧運會的轉播權當然也價值千金,但是大部分收入歸國際奧委會所有。國際奧委會會給予東京奧組委17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東京奧組委的其他收入主要來自贊助商、特許商品銷售以及門票收入。
空場意味著門票收入將成為泡影。去年年初,鈦媒體預測,東京奧運會所有門票收入將超過100億人民幣。對於日本政府來說,門票收入只是小錢,他們原本最為看重的是世界各地遊客到東京來觀看奧運會所產生的相關消費。空場辦賽必然會打擊日本政府的信心和士氣。
日本國民的態度也不容忽視,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希望取消奧運會。在NHK去年12月中旬的一項調查中,32%的人認為奧運會應該被取消,31%的受訪者希望奧運會再次延期,只有27%的受訪者認為奧運會應該如期舉辦。最新的一項民調,超過80%的民眾希望東京奧運會取消或者再次被推遲。
種種信號表明,東京奧運會被再次延期,或者徹底取消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疫苗成了救命稻草?
不到萬不得已,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都不會放棄東京奧運會。這個無須贅述,從去年疫情爆發至今,日本方面對外的公開態度毫不動搖,國際奧委會則始終站在日本政府身邊。「我們充分信任日本政府,為了與日本共同舉辦奧運會,將繼續集中全力開展工作。」國際奧委會發表了聲明。
東京奧運會一旦取消,不僅給東京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對全世界為之奮鬥了五年的精英運動員們也將帶來毀滅性打擊。東京奧運會可能是很多精英運動員唯一一次或者最後一次站上世界之巔。一旦東京奧運會徹底取消,他們中的很多人將帶著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退役,有些精英運動員可能會出現在巴黎奧運會賽場,但屆時極有可能巔峰期已過。
陳夢可能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遊泳名將張雨霏目前也正處於競技狀態的頂峰,三年之後極有可能已經進入運動生涯的尾聲。中國籍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對於龐德的表態不以為然,「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的決心沒有改變,應傳遞準確信息。」
除了國際奧委會的表態,贊助商們也給東京奧組委吃下了定心丸。去年年底,東京奧組委與68家日本國內贊助商續約一年。贊助商們額外獲得了一年的贊助權益,這對它們來說是有利的。但如果東京奧運會徹底取消,它們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然,疫苗才是日本政府的「救命稻草」。根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已發布指示,2021年2月下旬開始給醫療從業人員接種新冠疫苗,3月下旬開始給老年人接種,其他人於4月以後開始接種。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和歐美3家製藥公司達成相關協議,總計購買2.9億劑新冠疫苗。
國際奧委會方面此前也已經表示,盡力爭取讓運動員成為疫苗首期接種者。但是,疫苗的效果如何尚有待實踐檢驗。
概括來說,東京奧運會能夠如期舉辦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日本近期瘋狂肆虐的疫情短期內能夠被控制住;2、火炬接力取消,大量奧運資格賽取消,由單項協會確定參賽資格;3、東京奧運會空場舉行;4、疫苗在五月底完成全民接種,且很快發揮效力;5、運動員在奧運前完成全員接種疫苗。
想要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看起來有點像天方夜譚。取消東京奧運會,是日本政府最不願做出的決定,但這一幕成真的概率越來越大。國際奧委會的最新表態,並不會改變我的這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