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努·裡維斯、水果姐……超火的「正念」,到底是什麼?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Celia、Jojo

編輯 / KY主創們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

因為過了這個年齡,

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

此後的餘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

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

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

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羅曼·羅蘭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過以下表現:

感覺周末和假期一晃而過,來不及感受就過去了

經常丟三落四

吃到撐,才想起之前本來想控制飲食的,不知不覺又吃了這麼多

感覺生活單調而平淡,每天重複x點一線,沒什麼意思

缺少耐心,即使沒什麼要緊的事,也感覺自己一直很急躁

總是沉湎於過去的回憶、或是對未來的擔憂中

……

如果在上述表現中,你發現自己有好多條都可以對號入座,那麼,你可能正過著一種不夠正念(mindless)的生活。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方面的問題的產生,其實都與這種不夠正念的生活狀態有關,包括:

在身體方面:體重失控、睡眠紊亂、內分泌失調;

在精神上:經常感到壓抑、焦慮;快樂很少、遺憾很多;經常覺得自己在虛度時光,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在工作或學習生活中:很難維持注意力,效率持續走低;完全提不起興趣,「上班/上學如上墳」,總是在煎熬中度日;

在關係方面:總覺得現在的親密關係、人際關係不夠好,對伴侶厭倦,感覺和朋友相處越來越無聊。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我們所說的正念(mindfulness)是什麼意思,以及不夠正念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多的問題。

01.

正念:一種越來越流行的生活方式

近十年來,正念在逐漸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也包括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

超模Miranda Kerr就是正念的一名「老粉」。在一次採訪中,她提到正念不僅幫助她日常保持清晰的頭腦、還陪伴她走出了抑鬱。

「瑞秋」Jennifer Aniston提到,自己每天醒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正念訓練。

除此之外,基努裡維斯、Oprah Winfrey、麥當娜、科比、Katy Perry……Ta們都是正念的支持與愛好者。

連影片《星球大戰》當中,絕地武士都在通過正念的方式進行「修煉」。

而在矽谷,正念不僅早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減壓方式,也幫助人們更好地激發創造力:

谷歌自主研發了交互式培訓課程「探索內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帶領員工進行正念練習,提升幸福感(well-being)、領導力(leadership)及修復力(resiliency);

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在生前也曾長期實踐正念,以保持冷靜、理清思路,更好地進行創造。

Google、Nike、LinkedIn、Facebook、Twitter……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開設正念課程,配備瑜伽室、冥想室,作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

可以說,正念作為一種受到各界名人精英推崇的生活方式,正在這個世界上大流行。

正念離我們也並不遙遠。比如,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的用戶,打開蘋果自帶的「健康」功能,你就能看到記錄正念練習的頁面、關於正念的簡單介紹,以及APP Store榜上有名的一些相關的APP。

在心理學領域,包括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高校也建立了專門的研究中心,圍繞正念開展科學研究。而多項實證研究表明,正念會為我們的心智、認知能力及情緒健康帶來諸多益處(Davis & Hayes, 2012)。

正念在全球如此風靡,但對很多國內的小夥伴來說還很陌生。在後文中,我們會為大家詳細講解,什麼是正念,以及正念的生活方式。

02.

正念的頭腦狀態是什麼樣的?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對自身體驗的一種時時刻刻的、沒有評判的、不立即反應的覺察(Davis & Hayes, 2012)。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什麼是覺察(awareness)。

覺察,指的是我們能夠意識到、能夠去關注當下正在發生什麼。當我們覺察自己的體驗,我們其實是在主動關注,在這一刻,自己究竟有哪些想法、情緒、和身體感覺。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毫無覺察。我們任由自己重複固有的、僵化的思維定勢和情緒反應,卻從來沒有真正「看到」內心正在發生什麼。

那,沒有評判的覺察(awareness without judgement)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評判(judgement)。很多人對自己總是有很多負面的評判,覺得自己的某些想法是不好的,或是習慣性地指責自己,比如,「我怎麼能這麼自私」、「這想法太卑鄙了吧」,等等。

當我們去覺察自己有哪些想法、感受的時候,這些關於「好與壞」、「對與錯」的評判,就像是給我們看到的畫面加上了一個個濾鏡,讓我們的覺察「失真」。

正念需要我們在覺察自身體驗的時候,先停下評判,不去預設哪些想法、情緒是好的或是不好的。

當我們拿掉那些濾鏡,我們對自身體驗的覺察也就隨之變得更真實、更完整。這樣,我們才有了機會,去看清那些從前忽略的、關於自己的部分。而看見更多,是正念的開始。

同時,只有允許自己看見,我們才可能會真正覺察到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是像平時一樣,立即做出反應(reaction)。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一瞬間被情緒綁架,像條件反射一樣,做出自動化、無覺察的反應。比如,和他人發生衝突,前一秒感覺「氣炸了」,後一秒傷人的話已經說出了口。

至於憤怒情緒的背後是什麼、說的話是不是具有破壞性,在當時,我們都沒能來得及看清楚。我們也看不到除了出口傷人以外其它的選項,即使它們實際上一直都存在;而在做出反應之後,我們也就失去了選擇其它行動方式的機會。

正念需要我們先不做出反應,只是去覺察自己此時此刻的想法和感受。當我們擁有這種「不立即反應」(non-react)的能力,我們實際上也是擁有了思考的選項:

發生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裡面有沒有什麼誤解?我要不要反應?我要做出什麼反應?這樣一來,我們的行動也就有了選擇的餘地。

在這種前提下,我們依然可能做出和原來一樣的行動選擇,卻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因為匆忙做出反應而後悔的可能。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能夠明確我們的行為真的是自己想要做出的。

最後,我們想簡單談一談,為什麼說正念的覺察是時時刻刻的(moment-to-moment)。

我們最終希望的,是可以一種正念的方式去生活——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的頭腦狀態都是正念的。我們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現在該切換到『正念模式』了」;時時刻刻的覺察意味著,每一個此時此刻裡,我們已經是以正念的狀態存在著了。

03.

正念理論推崇的生活哲學是什麼?

在了解到什麼是正念之後,你可能會好奇:以正念的狀態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正念減壓的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曾提出過7項「正念的態度(attitudes of mindfulness)」,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什麼是正念的生活狀態。

在下文中,我們就結合這7點,來和大家講一講正念理論所認可和推崇的生活哲學。

正念提倡保持「新手心態」的生活哲學。不假設自己知道,放下過去形成的偏見和既定認知,用一種純粹未知和好奇看待生活中的體驗和信息。

時時清空自己,對於所有的經歷,都懷著「第一次「一般的好奇和「全無假設」,我們才給了自己機會去體會到更多。

正念鼓勵人們超越非黑即白的評判,從而看到事物更真實、也更複雜的樣貌。

當我們發現內心中存在著一些評判時,也不要慌張,覺察到這些評判的存在,不去進一步評價或用力消除它們。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holding on」:總是牢牢抓緊那些令我們感到愉悅的想法,抗拒那些讓我們不愉快的念頭。

在這樣「抓緊-抗拒」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形成了一套有關自我、他人和生活的固定概念。比如,「我一定要拿第一名」、「失業了人生就完了」,等等。

而Letting go指的是,我們需要放下這些固定的概念;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無論是我們想要的或是不想要的,都保持開放的心態。

正念提倡「順其自然」的生活哲學。去覺察自己的願望、欲求、依戀、執念和情緒,不去抓住其中的任何,而是允許它們自然地出現,也允許它們離開。

很多人都活在一種「不接納」的狀態中,試圖強迫事物成為某種(它們明顯不是)的狀態,比如,期望父母以我們想要的方式來愛我們、期望戀人變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等等。

而只有「接納」,我們才能看到人、事、物本真的樣子,獲得更充分的信息。

正念鼓勵我們看到、承認事物當下的樣子,而不是花費更多的力氣抵抗它的存在。

因此,如果在頭痛的時候正念,我們的目標不是「不要頭痛」;在焦慮的時候正念,我們的目標也不是「不要焦慮」。我們首先要承認頭痛和焦慮的存在,才能做到接納。接納也會讓我們變得更平和、更平靜。

特別是,你需要留意並相信你的身體帶給你的線索。你的身體感受是什麼?它在告訴你什麼?信任這些感覺,往往是邁向關於自身真相的第一步。

正念鼓勵我們感應自己的直覺、並相信它。如果某件事、某個人令我們感到不適,不要無視這份不適感,而是信任它的存在有其原因,並願意探索它來自何處。

即使這些直覺有時並不完全準確,我們也能夠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我了解、加深與自己之間的聯結。與其向外求索,不如相信自己。

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當我們缺乏耐心,我們是在丟掉感受當下的機會,也是在丟掉我們的人生。所以,即使此刻感到緊張或害怕,也不必著急,不要失去對自己的耐心。

正念提倡我們保持耐心。因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本來就是需要時間去完成的,就像麵包等待發酵、蝴蝶等待蛻變一樣。這需要我們在緊張焦慮的時刻、有意識地提醒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允許事情發生。

許多人拼盡全力奮鬥,是在追求成為某個「應該成為的樣子」。但在用力追求的同時,我們也是在告訴自己,「我們此時此刻是不夠好的」,並因此感到焦慮。

為了逃離焦慮的狀態,我們可能會操縱自己或他人,或強求某些事發生以實現特定的結果。最終,我們可能會感到身心俱疲,分外耗竭。

正念倡導一種「非用力追求」的生活哲學。它鼓勵我們放下那些用力追求的執念,只是和當下的自己待在一起,留意自己此時此刻的身心狀態,深深地傾聽自己(而不是馬上行動)。

當覺察到自己需要休息時,可以允許自己安然地休息;當覺察到需要進一步行動時,再做出適當的行動。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講解了正念究竟是什麼,以及正念理論推崇什麼樣的生活哲學。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將會進一步探討,為什麼說我們需要更正念地去生活,以及如何實現正念的生活方式。敬請期待~

References:

Clarke, T. C., Barnes, P. M., Black, L. I., Stussman, B. J., & Nahin, R. L. (2018). Use of Yoga, Meditation, and Chiropractors Among U.S. Adults Aged 18 and Over. NCHS data brief, (325), 1–8.

Davis, D. M., & Hayes, J. A. (2011). What are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 practice review of psychotherapy-related research. Psychotherapy, 48(2), 198–208.

Kabat-Zinn, J. (2015). Mindfulness: 9 Attitudes. Mindfulnessgruppen.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正念(Mindfulness),它到底是什麼?
    「正念」 一次雖很常見,但它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 基努·裡維斯大戰基努·裡維斯,沒得看了
    同樣都是由基努·裡維斯主演。有粉絲早早做好了飯制海報,坐等基努·裡維斯大戰基努·裡維斯的好戲上演。然而,一場新冠疫情破壞了這一切。在導演查德·斯塔赫斯基對外媒透露,《疾速追殺4》有可能無法在原定檔期上映之後,獅門影業宣布調整旗下多部電影的上映計劃。
  • 正念與冥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但是正念和冥想有什麼區別呢?一定有很多人,就如同曾經的我一樣,對二者一頭霧水,今天就聊聊它們的區別。此外,正念與具體工作領域相結合,產生了大量應用型發展,如Mindful Eating(正念進食),Mindful Birthing(正念育嬰與分娩),Mindful Parenting(正念養育), MBCTCa(針對癌症病人的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 Teaching and Learning(正念教學),Mindful Leadership(正念領導力).等等。
  • 《地獄神探:康斯坦丁》電影重啟,基努·裡維斯續任男主角
    這幾天據外媒的非常可靠的消息報導,目前華納和DC方面正在籌備重啟之前「康斯坦丁」基努·裡維斯和「古一法師」蒂爾達·斯文頓在2005年主演的電影《地獄神探》(也譯為《康斯坦丁》)!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定是續作還是新系列,但56歲的基努·裡維斯極可能繼續擔任主演哦~這次外媒處於保密的需要,並沒有透露公布這一消息的線人到底是誰,不過只確定了是華納的一位重要高層,因此消息非常可靠!
  • 水果姐產後六周首復出!穿拖尾上衣勒出A4腰,比可兒更具超模範
    ,與剛生完孩子之後的狀態判若兩人,尤其是身材的橫截面如今只有二分之一了,著實想get一波水果姐產後身材恢復的秘訣。水果姐的衣品與她的音樂一樣,都是讓人一眼就可以記住的了,頂著一頭金色復古小捲髮的水果姐,本身稜角鮮明的臉部輪廓被額前高拱著的劉海修飾得柔和好多。
  • 什麼是正念?為什麼說佩戴佛牌需要正念
    今天要談的是正念。然而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又如何利益我們的人生呢?
  • 正念瑜伽是什麼?
    睿心 | 每周冥想NO.10《正念瑜伽》你可能早已了解瑜伽,但卻是第一次接觸「正念瑜伽」,正念瑜伽是什麼?「正念瑜伽,是安全、精準、精細的身心合一的練習。」——劉星辰主講老師:劉星辰資深瑜伽教練、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加州健康研究院「智慧之心」課程認證導師美國麻省正念中心MBSR正念減壓合格師資牛津正念中心MBCT正念認知療法種子導師目錄:正念瑜伽正念大樹瑜伽正念臥姿瑜伽
  • 越來越火的正念,小孩能練習嗎?| 專家視角
    正念(mindfulness)及冥想並不是什麼新事物——證據顯示,早在五千多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練習冥想了。然而,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正在練習正念冥想,希望讓自己感覺更好。 研究顯示,正念冥想可調節免疫系統功能,降低血壓,甚至改變腦結構及功能。
  • 正念是什麼意思 冥想是什麼意思正念冥想|情緒力
    正念是什麼意思 冥想是什麼意思正念冥想|情緒力大乘菩薩道行者,不只要自度還要度人,每天八小時的禪定絕對少不了,白天、晚上行菩薩道,禪定只有利用睡眠的時間了,可見不倒單,對大乘菩薩道行者是非常需要的。16. 禪定可採用那些姿勢?通常採用單盤、雙盤、緬甸坐、跪坐、正襟危坐等六種。建議用緬甸坐、單盤、跪坐、正襟危坐四種。初學者可採用:(1) 緬甸坐:有助於胯骨的鬆開。
  • 水果姐上訴成功 凱蒂·佩裡為什麼叫水果姐是什麼意思?
    據外媒報導,近日水果姐Katy Perry熱門單曲《Dark Horse》(《黑馬》)涉嫌抄襲馬庫斯·格雷歌曲《Joyful Noise》(歡樂之聲)一案出現逆轉...
  • 這世界配不上基努·裡維斯
    那個《黑客帝國》中185cm男神,最近又火了。不久前,基努·裡維斯上了一檔深夜脫口秀節目。因為在聊天中談到了宇宙毀滅之類的話題,主持人出其不意地問了基努·裡維斯一個問題:你覺得我們死之後會發生些什麼呢?這是一個既很難回答又很容易回答的問題。
  • 被問到「人死後會發生什麼」?基努·裡維斯的回答感動全球網友
    最近,基努·裡維斯上電視節目宣傳新戲。主持人就問「基努·裡維斯,你覺得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豈料男神一句霸氣回絕了主持人,要知道主持人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基努·裡維斯的回答完全避過任何有關信仰的主張:「我相信愛我們的人會很想念我們。」
  • 水果姐產後自拍被罵「太噁心」??對女性的羞辱到底何時才能停止!
    前幾天,英國媒體《每日郵報》報導了水果姐和Orlando Bloom迎來了兩人生命中小天使Daisy Dove Bloom的消息。 水果姐和Bloom握著寶貝女兒的手,照片甚是溫馨。  照片上,水果姐展示了自己生產5天後的身材——腹部依舊如同懷孕般高高隆起,胸部帶著輔助電動吸奶器的哺乳內衣,滿臉都寫著「精疲力盡」…… 在這張照片中,剛剛生產的水果姐不再有曾經精緻的妝容和潮到爆的造型,
  • 「水果姐」來了!2020天貓雙11狂歡夜全陣容集結完畢!
    今日,由紅星美凱龍冠名的2020天貓雙11狂歡夜(簡稱貓晚)再爆重磅國際嘉賓:「水果姐」凱蒂·佩裡將驚豔亮相,至此,國內外百位明星嘉賓全陣容集結完畢!從實力派演員到超人氣歌手、從新勢力組合到曲藝天團、從跨界主播到頂級帶貨王,都匯聚於國際多元化的貓晚舞臺。11月10日19:30東方衛視聯合優酷直播的天貓雙11狂歡夜,還將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屏息以待!
  • 教你《20個超實用正念練習》,行走坐臥皆可正念!
    吸氣時,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呼氣時,也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氣。記得要從腹部呼吸。開始第二次吸氣時,要保持正念:我正在吸氣。然後慢慢呼氣,也同樣保持正念:我正在呼氣。像這樣一直數到十,然後再從一開始數起。
  • 正念飲食
    什麼是正念飲食?正念: 是有意識地、不作評判地保持全神貫注; 是一種包含內在過程和外部環境的實踐; 是意識到在當下每一刻,心理、情感以及身體上的狀況; 結合實踐,培養把自己從條件反射的、習慣性的思考、感覺和行動模式中解放出來的可能性; 促進平衡,選擇,智慧和純然的接受。
  • 「水果姐」凱蒂·佩裡產後首度亮相,2020天貓雙11狂歡夜終極懸念...
    11月6日,由紅星美凱龍冠名的2020天貓雙11狂歡夜(簡稱貓晚)再爆驚喜嘉賓:「水果姐」凱蒂·佩裡將驚豔亮相,至此,星嘉賓全陣容集結完畢!從實力派演員到超人氣歌手、從新勢力組合到曲藝老熟人、從跨界主播到帶貨藝人,都匯聚於國際多元化的貓晚舞臺。11月10日19:30浙江衛視和優酷聯合直播的天貓雙11狂歡夜,還將帶來哪些驚喜,讓我們屏息以待!
  • 巴斯光年配音證實基努·裡維斯以新玩具加入
    的叉子「Forky」與第二波中模仿著胡迪與巴斯光年的「Ducky」與「Bunny」,3個新玩具的加入當已經先讓玩具總動員影迷相當興奮~近日卻再度傳出將有第4個新玩具也將加入《玩具總動員4》,幫巴斯光年配音的男星提姆艾倫在節目上上爆料了「殺手男神」基努·裡維斯即將出演一位新玩具,而尺寸將非常迷你?!
  • 正念小練習之正念瑜伽
    如果我們把正念帶入瑜伽,一定會為你的正念練習增光添彩。那正念瑜伽與一般的瑜伽有什麼不同嗎?正念瑜伽與很多傳統的瑜伽最大的不同是不在於完成體式的質量,而是在瑜伽體式中覺知身心的變化。身體是練習覺知的一個重要的所緣,當我們不熟練時,我們經常覺察不到身體的感覺,觸覺或身體的動作,即使偶爾坐禪時,心也習慣性的想東想西,很少能夠專注到身體這個所緣。很多禪修者常常因此感到灰心喪氣。
  • 她與基努·裡維斯以及眾多好萊塢男星合作的感覺
    在這位女演員的合作名單中,就包括了與基努·裡維斯一起合作的《上帝的女兒》,瑞恩·高斯林一起合作的《銀翼殺手2049》,以及丹尼爾·克雷格一起合作的《007:無暇赴死》和《利刃出鞘》,在詹姆斯·邦德電影中,她扮演的是新登場的邦女郎。可以說,這些年,她與好萊塢眾多優秀的男明星,都有過合作。當然,我們也別忘了,這位女演員目前正在和本·阿弗萊克熱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