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女神降臨》迎來大結局,那個被同學直呼「醜八怪」的林周京,那個被校園霸凌的林周京,那個鼓起勇氣告白對方卻讓她「多照照鏡子看看自己丑樣子」的林周京……
(《女神降臨》女主林周京遭受校園霸凌)
終於在化妝變美之後,擁有了可以一起拍照和吃炒年糕的朋友,為她爭風吃醋的男孩和甜甜的愛情。
(林周京化妝變美前後)
(林周京與溫柔校草李修浩)
(林周京與校霸韓書俊)
大家在為女主「溫柔校草 VS 狼狗校霸」選擇糾結的同時,也震驚於林周京妝前妝後的變化,紛紛在種草平臺開扒女主的各類同款。
事實上,《女神降臨》的劇情稱不上獨一無二,雖然每個國家的審美不同,觀眾的觀劇喜好不同,但是「由醜變美」的套路以其超高的通俗性和普適性,準確地擊中了觀眾的內心。
恨不能這樣的「童話故事」明天就可以發生在自己身上!
01
那些年變美的女孩
如果盤點影視劇裡「由醜變美」的女孩,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
(《初戀這件小事》劇照)
女主角小水從一個暗戀著阿亮學長的黑黑瘦瘦、皮膚粗糙、帶著高度近視眼鏡的醜小鴨,搖身一變成為男孩們眼中最值得追的校花級女孩。
(《初戀這件小事》女主小水變美前後)
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也採用了同樣的故事內核與「變美」外殼,雖然男主的設定不一,但「由醜變美就能迎來春天」的基調就此定下。
(《我的少女時代》女主林真心變美前後)
而後,不管是韓劇,還是國產劇,都有一系列女主「變美」的設定。
《女神降臨》、《漂亮的李慧珍》通過化妝和造型,《我的 ID 是江南美人》、《克拉戀人》通過整容,還有的是劇情自帶魔法設定,如《月半愛麗絲》。
(《克拉戀人》女主米朵變美前後)
其相同之處在於,女主在獲得了美貌這一「金手指」的幫助之後,擁有了夢幻的愛情、堅固的友情和順遂的生活。
甚至用不了多久,就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 CEO,嫁給高富帥,走向人生巔峰」!
雖然這樣的設定巧妙地滿足了觀眾的自我投射心理,但卻隱形地傳達了「美麗為王」的定律。
「醜小鴨」女孩總是在變美之後才能遇到「白馬王子」,不夠漂亮所以不配擁有開掛的人生?
02
魔鏡魔鏡,
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醜的人?
我的腿好粗啊!
要是再白一點就好了!
為什麼我的臉這麼大?
鼻子好塌,我的山根去哪了!
……
2020 年 11 月,由趙薇導演的《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播出。
裡面的女主人公,是一個對自己的外貌極度不自信的女孩,每天花兩小時三十七分鐘打扮自己,為了出門,化妝、卸妝、化妝,一邊照鏡子一邊嘆息自己為什麼這麼醜,道出了無數女性對於美的過度追求。
(女主一邊照鏡子一邊抱怨自己丑)
這並不是為了拍劇而安排的緊張情節或者跌宕起伏的矛盾,而是真實存在的。
打開小紅書,有無數個「求求大家看看我的長相能打幾分」 「看看我的臉還有沒有救」的帖子;
打開微信,有無數個營銷號的標題朝你湧來,「你的臉,就是你生活的樣子」;
打開閒魚,印入眼帘的是無數自稱「審美專家」的人給別人的長相付費打分;每一個 KOL 遍布的平臺,佔據頭部位置的一定是美妝博主。
(閒魚平臺打分交易)
甚至在微博的熱門話題裡,#你是否有容貌焦慮#在眾多明星八卦佔據熱門的話題榜上居高不下。
(微博熱門話題)
這是個看臉的時代,對嗎?
(網傳男生看女生視力表)
不僅看臉,還要看胸看腿看腰看屁股。
白、幼、瘦、腿長、胸大、長發……
演員要有少女感,辣媽必須身材好,穿搭必須有品位。
(面對網上對演員少女感的熱議,殷桃發微博質疑)
發朋友圈要「拍照五分鐘,修圖兩小時」,出門要化熱門仿妝,買衣服要搜明星同款。
這種模板化的美進一步傳播,導致很多姐妹失去了「素顏自由」,進而形成「顏值即正義」的容貌焦慮,甚至越來越多的人將緩解容貌焦慮的辦法求助於整容。
整容本身並沒有錯,但是!
你只看到了整容後光鮮亮麗的照片和案例,卻沒看到整容失敗的後遺症。
表情僵硬、假體斷裂、鼻尖壞死……
根據權威部門統計,在過去的一年中,全國各地參與各類整形人數中,失敗、死亡和有後遺症的比例超過 50% 。
03
誰在販賣容貌焦慮?
瓜子臉、A4 腰、鎖骨養魚、筷子腿,本來是形容愛豆營業的自律,但近幾年卻突然約束到了普通人身上,甚至連初中小朋友也在化妝減肥、研究穿搭。
而便捷的社交媒體,在新鮮詞彙的傳播上再盡一份力。
原本是記錄生活和分享生活的平臺,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比美陣地。
打開小紅書,全員漂亮姐姐,人均膚白貌美大長腿,精緻妝發錦上添花。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聚光燈效應,不斷放大自己的缺點,好像全世界只有我不夠漂亮。
甚至,社交媒體還給許多惡人遞了「刀子」。虛擬的 ID 背後,對別人苛刻的評價和無下限的攻擊成為一種「惡臭」趣味。
抖音有個女生發了自己去迪士尼玩的照片,被一堆人在下面無情嘲笑!
(抖音上對女孩的惡意評價)
從剛出生的小孩到演技精湛的演員,統統都不會被鍵盤俠們放過!
(一女子在平臺曬出自己的小孩,引來網友嘲笑)
(漫威《上氣》女主選角結果為中韓混血女星奧卡菲娜,遭網友吐槽)
審美的標準越來越畸形,變美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而推波助瀾的商家,在這個過程中賺得盆滿體缽。
拿「快時尚」來說,自從進入公眾視野後,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愈發地快。不僅是優衣庫和 Zara 搶佔市場,連 BM 也在 2020 年的夏天分一杯羹。
你會為了穿上一件衣服,餓好幾天,甚至想去抽脂和切胃嗎?
聽起來不可思議對不對!但「 BM 」風掀起的 body shame 鄙視鏈做到了。
網上流傳的「 BM 體重對照表」讓人震驚,以一名 23 歲身高 160 cm 的女生為例,BM 體重比標準體重低 8 kg,也就是 16 斤!
(BM體重與標準體重對照表)
「只有 S 碼女孩才能穿 BM 」作為一種營銷策略,成功地成為了「身材好不好」的衡量標準!
「不 BM 就不潮流」「胖是一切的原罪」「你連身材都掌控不了,還怎麼掌控人生」的口號讓無數女生陷入了身材焦慮與羞辱之中。
(「胖真的是原罪嗎」類似問題)
你永遠想像不到,一個女孩為了把自己塞進 BM 的裙子裡,減肥減到暈倒和閉經。
不僅身材,化妝與整容亦然。
到處是美妝品牌安利,到處是整容機構按頭。
當年範冰冰火的時候,「錐子臉」是整容模板,許多人為此不惜進行四級手術——削骨。
後來流行「初戀臉」,又為了跟風去填充。
眾多的醫美與美妝品牌給「美」設定了框架,加上營銷號對外貌與自律、窮的捆綁營銷,讓消費者要麼掉入消費主義的陷阱,要麼陷入容貌焦慮的牢籠。
04
容貌焦慮是病!得治!
事實上,容貌焦慮真的是一種「病」,它會造成心理的自卑與恐慌,嚴重者還會引起「軀體變形障礙」,也就是我們說的「患醜症」。
(世界名模 Cameron Russell 的 TED 演講)
英國小哥丹尼·鮑曼就深受其害,雖然本身顏值已經很高,但總能挑出毛病,為了發一張滿意的自拍,要花十個小時找角度,甚至一度退學想要自殺……
(英國小哥丹尼·鮑曼)
美,本就是一個多元而包容的概念。
(《魔鏡》女主對美標準的質疑)
辣木洋子不符合傳統美女的標準,但是她的自信和對自我的大膽展示就能夠成為人群中最閃耀的星。
(辣木洋子復古照)
她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漂亮的女演員一抓一大把,而有特點、自信、會搞笑的只有我一個。」
(辣木洋子的高中日記)
美國的 Skye McLaughlin 最初也是容貌焦慮的受害者,學生時代因為長相和體型,長期遭受校園霸凌,甚至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
但她選擇了悅納自己,成了一名職業雕像修復師,藉助油彩繪畫的靈感塑造自己的獨特妝容。
她的照片已經不能用簡單的美與不美來評判,而是一幅幅充滿奇幻故事的藝術品。
(Skye McLaughlin設計的油畫復古照)
瀋陽博物館官博在談到「美」時說:人世間的美有千千萬萬種,溫婉動人是美,殺伐果斷也是美;窈窕身姿是美,肌肉發達也是美;青春活力是美,暮年白髮也是美;廟堂之高也是美,市井百態也是美。
不要陷入逼仄的狹隘標準,不要喪失定義美的權利!
我們可以做出舒適範圍內的努力與自律,堅持健身,保持身材,根據自己的長相去選擇合適的服裝搭配、妝容修飾,但近乎偏執的追求與接近病態的焦慮大可不必。
復古是美,可愛也是美;帥氣是美,知性也是美。
為什麼網友經常懷念上世紀 80 年代的港風美人?
(20 世紀 80 年代的港星)
如果按照當今「美」的標準,張曼玉的下頜角有點寬,邱淑貞的嘴微凸,女神也會溜肩和有贅肉。
但是!一眼看過去,她們真實而自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風華絕代風情萬種!
(關之琳紅裙子復古照)
不是漂亮的女孩才自信,而是自信的女孩才漂亮。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可以做到 100 % 的完美,我們要做的,是正視自己的短板,與自己和解。
拋棄那些所謂的標準,從狹隘的審美中跳脫出來,看到自己的發光點。
每個人都是造物主所精心捏造的,不信你可以在整個宇宙中尋找,永遠找不到比你自己更值得愛的人。
(電影《難道不浪漫)畫面與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