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看鄰居小妹在屏氣凝神地觀看一檔女團綜藝,無意間問到她pick的人選,她激動地馬上向我安利,於是我問到:"為什麼是她?"
她不假思索:"因為她長得好看。"
我開始深思。
現在各類選秀節目、流量明星的層出不窮,無不向我們展示著一個道理:這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如果說古代對美人的要求還有三從四德的話,現代對美人的要求已經降到一個沒有任何門檻的程度——只要你美,就夠了。於是很多人開始追逐著所謂的"男神""女神",對他們的愛近乎痴迷——儘管從來不知道他/她的性格、行為、品德,但這又如何?這一副美麗皮囊,足以。
那麼,美貌,真的如此重要?
1.
美貌,好像是重要的。
看整容業的火爆程度就知道。
很多很多的人,都渴望通過整容修繕自己的缺點,讓自己再美一點、更美一點,美是沒有上限的,找個更好的醫生,也許就可以美成人間尤物,再花更多一點錢,也許就可以美得傾國傾城。人人都這麼想,很多人也這麼做了。
為什麼呢,美貌的好處太多了,面試有更多可能性、受更多人的青睞、擁有更廣大的朋友圈等等,好像遍及於生活每一個角落。連木心都說:"美貌是一種表情。別的表情等待反應,唯美貌無為,無目的,使人沒有特定的反應義務的掛念,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其實是被感動。"
多少人奮力爭取的寶物,被美貌"不由自主"地奪走;多少賣命出演的戲碼沒能煽動出他的眼淚,卻被美貌輕而易舉的感動。
美貌不重要,什麼重要?
2.
美貌,無疑是毒辣的。
它有時候是一把寒光閃閃的利刃,驚豔了別人,也刺傷了自己。
多少美麗背負著罵名,而這罵名背後,並非對美貌的歧視,而是真真正正的利用美貌索取的不正當利益,人們不恨美貌,但痛恨美貌與內在的表裡不一。
李嘉欣用美貌奪取功名利祿,許多名流富豪為博她一笑而豪擲千金,那麼多人對她感興趣,她一一接應,插足家庭,為千夫所指——最後發現竟也難有人執著於她,也許許晉亨終歸算是個不錯的歸宿,但他也說:"李嘉欣其實也不是我心底真愛"。如今,美人遲暮,事業隱退,富豪們的心裡一定從她出嫁那一刻起就抹去了她的名字,轉身追尋新一代的美人兒,那些年炙熱的目光早已散盡,太多繁華不過曇花一現,這一現背後——不知她此刻的心情,幸福僅僅流於表面罷了。
也許如果沒有如此美貌,她不會產生插足他人婚姻的念頭;如果沒有如此美貌,她的幸福不會來的如此輕易而又走的如此匆忙;如果沒有如此美貌,就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不正當的誘惑,她會擁有充實而美好的生活。
美貌,有時很毒辣。它不僅誘惑別人,最狠的地方在於很多時候它會誘惑著貌美者自身去追尋投機取巧的成功,去迎合迅速凋零的幸福,走上一條充滿虛妄假象的不歸路。
3.
很多人追求美貌,並非是想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而是受現代很多不正當的"成功學"的影響,想通過美貌去謀求利益,去減輕成功的難度,以美貌作為唯一的籌碼,見機行事,偷懶耍滑。
我努力列舉那些看得到美貌帶來的好處:收穫更好的另一半、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工作中得到優待,等等等等。
看似大有裨益,讓人"蠢蠢欲動",實則值得分析,還請容我一一辯駁。
好的愛情讓人嚮往,好的愛情從來不等於好的顏值,其貌不揚的兩者組合成的神仙眷侶,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那些認為貌美者更加容易收穫更好的另一半的人,一定是忘了:以色侍人,色衰而愛弛。別說色衰了,影響美貌的因素太多太多,化妝、衣品、曬黑、長痘、變胖,都會產生審美偏差,所以《禁忌女孩》中,女孩的顏值排名才會變化得那麼迅速,半分鐘前還是第十,半分鐘後立馬甩出二十名開外。其實哪怕沒有這些因素影響,再美的一張臉蛋,也難以改善喜新厭舊的人性,看久了總會膩的,"坐車久了會暈車,一張臉看久了會'暈臉'",傅首爾如是說。你看那劉鑾雄,李嘉欣之後,不照樣還有關之琳、洪欣?
可見,貌美者在愛情裡也沒有佔據多大優勢,唯有靈魂高尚者才可以保持永久的新鮮感。
你還記得你對你最好的朋友的第一印象嗎?我問過很多人,有關這些的記憶,其實他們早已模糊不清。可見,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顯然是被誇大了。也許貌美者會讓人視覺滿足,進而記憶深刻——而事實上,在我記憶中有很多第一印象不好的人,通過二次、三次的接觸,他們優良的品質、高效的行動力反而能夠在我腦海中高速翻盤,留下更為立體、美好的印象。
人是社交動物,都是通過一而再再而三的接觸,才真正建立起聯繫的,"第一印象"的作用微乎其微,日久才見人心呢,又何苦囿於此呢?相信沒有人會喜歡一個空有美貌而人品敗壞者,如果有,那也一定是極端低級的人士。
無需在意。
你再仔細審視你的工作環境,難道你們的薪資待遇、身份層次真的是按顏值排名?只要有例外,那這一點足以被推翻。很多人眼紅他人待遇高,偏偏自身不努力,最後還嚷嚷著他人以顏上位,殊不知人家背後努力了多久,負重行走的肩上還要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職場不是娛樂圈,有它自身的生存法則,光靠貌美一定是不能長存的,你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別人比你美麗還比你努力,而不是整日偷閒抱怨,還站在上帝角度在此得出"貌美能夠在工作中得到優待"的結論。
娛樂圈百年歷史,從那些驚豔歲月的"港姐"到如今鋪天蓋地的流量明星,一輪一輪更新換代的美貌闖入人們的眼球,讓人目不暇接,醉倒於他的眉眼,痴迷於她的紅唇。
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們想不起曾經最喜歡的那個男明星的樣子,記不起那個最美"港姐"的名字。
你看,他們那麼美,我們終歸還是忘了。
但我們還記得起愛因斯坦,記得起鄧稼先,記得起錢學森,記得起袁隆平,甚至提到他的名字,我們的腦海中立馬就能浮現他的樣子——氣質中流露的博學,樸素中展露的可愛,我們沒法忘記,儘管初次知道他們,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了。
所以啊,美貌從來不是長久之計,而把它作為權宜之計的人,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看到它的後遺症,讀懂它毒辣的癥結所在。
所以木心還說:"美貌的廢墟不及石頭的廢墟,羅馬夕照供人憑弔,美貌的殘局不忍卒睹。"
你還覺得它這麼重要嗎?
本文由章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章裳 90後獨立的情感作家、影評人,從複雜的人生中重視每一次情感的外露,深重而悠遠。公眾號 「青從」 ID(RCRM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