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賈旭明:開創了捧哏霸氣逗哏受氣的全新相聲模式

2021-01-09 一壺酒品人生

有這麼一個相聲演員,光是站在舞臺上不說話,只是靠著豐富的面部表情就能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開懷大笑的,您猜猜他是誰呢?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嶽雲鵬嗎?的確,小嶽嶽也是有著一張天生的萌賤臉,可是他還需要配有一句招牌話「我的天哪」,才能有逗樂效果的。

我說的這個人就是相聲界的後起之秀賈旭明,一個長著標準的大板牙特徵的人。

賈旭明和嶽雲鵬不同,嶽雲鵬說相聲是半路出家,人家賈旭明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相聲科班出身,曾經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賈旭明上中學的時候,喜劇天賦就顯露出來。有一次在建校二十周年的校慶晚會上,賈旭明表演了一個啞劇小品《趕集》,把一個六十多歲農村老漢趕集遇到的一系列遭遇,用喜劇形式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那一年,賈旭明才十六歲。正是由於他在喜劇方面的獨特優勢,才被推薦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很幸運的是,賈旭明被中戲的相聲大專班錄取了。

中戲畢業後,賈旭明開始做編劇工作,後來他不滿足於在幕後寫寫畫畫,就開始嘗試著上臺表演。由於有一定的舞臺經驗和功底,賈旭明在表演上也是遊刃有餘。

2009年,賈旭明開始專業從事相聲方面的表演,並拜師相聲大師李立山門下,從此也算師出有名了。

同年,賈旭明邂逅了張康,因為有著對相聲同樣的執著和愛好,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開始搭檔說相聲。

張康算是德雲社的半個弟子,因為沒有真正拜師郭德綱,所以只能說是郭的口盟徒弟。他在相聲界混了這麼久,也沒有闖出來什麼名堂。

直到張康遇到賈旭明,就好比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兩個人開始合作成立了相聲樂活卉,正式進軍相聲舞臺。

這一時期,張康賈旭明表演了許多比較經典的相聲作品,《糾結》、《新聞晚知道》、《我愛北京》及《四大名著》等,都是同時期相聲類作品裡的優秀之作。

尤其是兩個人合作的《康康會客廳》系列節目,裡邊的相聲更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五行缺德》、《專家來了》、《旅遊》等相聲作品,無一不是讓觀眾捧腹的好段子。

賈旭明作為一個捧哏,居然戲份比逗哏的張康還要精彩,兩個人一捧一逗,逗中有捧,捧中摻逗,打破了傳統相聲表演一本正經的捧逗方式,給了觀眾視覺聽覺上的全新衝擊,受到了觀眾超乎尋常的歡迎。

不可否認,賈旭明在捧哏界裡確實是個鬼才,他這種奇特的「捧哏霸氣,逗哏受氣」另類的相聲表演方式,讓觀眾忍俊不禁的同時大呼過癮,演出效果奇佳。

至此,兩個人的合作達到了巔峰,在相聲日薄西山的黯淡前景下,給它注入了一股清流,讓人們重新開始關注相聲,並嘖嘖稱奇: 原來相聲還可以這麼說!

也許應了那句古話: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從2017年後,賈旭明張康這對相聲界的黃金搭檔,突然不明緣由地分手了。

沒有人知道幕後的真正原因,張康賈旭明也沒有任何的徵兆就各奔東西,讓喜歡他倆相聲的觀眾不免有些失望,說真的,還沒看夠這倆貨的相聲呢,怎麼就分說了呢?

不過,讓觀眾開心的是,2018年的央視春晚,賈旭明居然搭檔了相聲前輩馮鞏,表演了一段《我愛詩詞》。

雖然有馮鞏這尊大佛在,然而喜劇效果總覺得不如和張康在一起那麼和諧自如,我給他的評價是四個字: 差強人意。

說實話,賈旭明這個相聲界的捧哏奇葩,離了張康這個逗哏的完美配合,還真是讓人略有失望。

或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吧,我期待有一天賈旭明張康再次聯手,給觀眾奉獻出高質量的相聲大餐!

相關焦點

  • 閻鶴祥:如果你不會說相聲,那你可以做逗哏
    導讀:閻鶴祥在《飛馳的尾箱》中對幾位同行的小夥伴說,如果你不會說相聲,你就做不了捧哏,但可以做逗哏。作為德雲少班主郭麒麟的搭檔,閻鶴祥自然是懂相聲也會說相聲的。在最新一期的《飛馳的尾箱》節目中,閻鶴祥面對幾位同行的小夥伴對說相聲的好奇以及怎麼說相聲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說相聲你會說它就不難。在幾個小夥伴又圍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袁成傑問了閻鶴祥一個問題,說相聲是捧哏難還是逗哏難?閻鶴祥說,說相聲其實首先需要明確一點:你會不會?你會說他就不難,你不會說他就很難。
  • 捧哏比逗哏還火!長得帥不夠,有本事
    但是這組搭檔和一般的相聲組合還不一樣,因為捧哏的比逗哏還火,為什麼呢?身為捧哏的王九龍比逗哏張九齡的關注度還要高還要火,這在相聲界是十分罕見的!由於2019年德雲社跨年晚會之後郭德綱力捧這兩個徒弟,他倆的名氣和粉絲數量也是快速增長!捧哏的王九龍粉絲是39萬,逗哏的張九齡粉絲38萬,雖然差不多少,但是也能夠看出來捧哏比逗哏的關注度要高!難道真是因為高顏值得到粉絲的喜愛嗎?
  • 相聲演員那麼多,捧哏演員那麼多,為什麼只有于謙才能「捧一切」
    于謙和郭德綱合作將近20年,在大小劇場為郭德綱捧過幾百段相聲,從中找出一些熟悉的臺詞來還是非常容易的。而且逗哏和捧哏兩個人,相對來說還是逗哏的臺詞更豐富,而捧哏的話則相對固定。在傳統相聲《論捧逗》裡,捧哏的臺詞被說成只有「嗯唉這是,別挨罵了」,這儘管是一種誇張,但也多少說明捧哏臺詞的相對固定性。
  • 德雲社手寫加油接力,孫越召喚于謙不圈嶽雲鵬,捧哏惺惺相惜?
    於是于謙之前,粉絲們看到除了第一個燒餅之外,後面就幾個都是德雲社的捧哏。粉絲們也因此開始開始各種的調侃,在看到都沒召喚自己搭檔時,有人說:可能因為他們嫌棄自己的搭檔,比較德雲社捧哏的……都高於逗哏(你們懂吧?)好像是有人看懂了:貌似捧哏的學歷都比逗哏高?這麼看是有點搭理,起碼孫越肯定是比嶽雲鵬高,欒雲平更是清華畢業的。
  • 王聲——不亞於孫越的一流捧哏演員
    苗阜王聲組合,憑著《滿腹經綸》走紅,一度成為僅次於郭德綱于謙的相聲頂流,青曲社人氣最高的時候,國內商演熱度也不亞於德雲社。王聲屬於捧逗單口都行,另外風格偏進攻型的相聲演員。但王聲的進攻風格比較匹配苗阜的碎嘴子,苗阜的語速有點過快,如果捧哏演員風格太溫,很多包袱就會滑過去。王聲基本上是連捧帶懟,有時候苗阜碎嘴子失控,王聲能夠硬往回拽,笑果也還不錯。但王聲的缺點也在於進攻火候把握不穩,曾經一度有點太搶,過於凸顯自己,弄得演出節奏有點亂。
  • 師從相聲名家李立山,搭檔馮鞏上春晚,賈旭明張康能走多遠?
    最近一次看到賈旭明的表演是在出玩的舞臺上,和馮鞏合演了一番對詩詞相聲演員出身的馮鞏在春晚的舞臺上再次撿拾起對口相聲實屬一大看點。效果好壞不說那麼多的詩詞記憶起來也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賈旭明用心了看過賈旭明、張康表演的人們都對賈旭明有個誤解說他們只會網絡段子,特別是模仿《XX聯播》的那一段,基本上就是網絡段子的集合體。
  • 中國相聲史華山論劍,兩版「五絕」十大宗師冠絕古今
    怹不但為相聲行業留下了無數產業,還培養了很多大師級的弟子。單口大王劉寶瑞,一代傳奇小蘑菇,假如張壽老是王重陽,那麼小蘑菇常寶堃就是周伯通,武林傳奇+不世出的天才。張壽老不但地位崇高,技藝精湛,怹的理論知識也相當豐富,對於舞臺表演的尺寸火候,以及捧哏逗哏的表演要素,張壽臣的見解基本就是行業最高標準。
  • 單口相聲起源於中國,對口相聲來自於生活,這就是日本相聲
    侯寶林在日本期間和日本同行討論過日本落語和單口相聲,漫才和對口相聲的區別和共同之處,基本上大家都認可雙方是同行的關係。直到今天,在漢語和日語翻譯工具中,日本的落語可以直接翻譯成單口相聲,漫才則翻譯成對口相聲或者相聲。那麼問題來了,落語和漫才真的和我國傳統相聲有那麼多相像之處嗎?
  • 只因為你沒學于謙老師的「捧哏」三連擊
    」▼「捧哏」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屬於相聲中類似配角的人物即在逗哏抖出包袱(笑料)後給予評論或鋪墊下一個哏的角色由於處在配角的位置捧哏在相聲表演裡的話不多因此常被逗哏取笑是憑著「嗯、嗨、咦、啥、去你的吧」八字真言在臺上逃票蹭相聲聽但是業內業外都明白沒有捧哏的在一旁「推波助瀾」
  • 相聲界兩大捧哏巨擘都為他甘當陪襯!
    這絕非是對捧哏演員的恭維之辭,捧哏的重要性恐怕只有身為搭檔的逗哏演員才最深有體會。在從藝生涯中能得到一位大量活的輔佐提攜,哪怕只是階段性的短期合作,對於逗哏演員來說都將是受益無窮的。
  • 馮鞏與小19歲賈旭明同框,地位懸殊明顯?賈旭明被網友戲稱秘書
    12月2日,著名相聲演員馮鞏在短視頻平臺發布了自己在蘭州和賈旭明同框的視頻。視頻中,馮鞏站在蘭州大鐵橋旁,為大家講述自己心中的「母親河」黃河,他說:「黃河穿越了整個蘭州,像是一位母親用她的乳汁,哺育兩岸的子女。」
  • 當年很紅的張康、賈旭明怎麼就見不到了,師傅郭德綱也不管
    要了解賈旭明,讓我們從18年來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說起。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與馮鞏搭檔時,他以前從未聽說過賈旭明的名字。賈旭明科班出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相聲專科學校師從馮鞏。這就是為什麼馮鞏想帶他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
  • 于謙兒子相聲首秀太緊張獲包容,郭麒麟小時候卻因抖錯包袱被痛罵
    比起後天的培養,藝術還是要打小學起來的好,所以德雲社的陶陽、郭麒麟基本上都是從小一塊兒學著相聲長大的。 郭麒麟是郭德綱的兒子,也是從小就開始跟著郭德綱耳濡目染地學習起了相聲,雖說如今的相聲還沒能說到郭德綱那麼精湛,但是也到了能開專場的水準。
  • 捧逗搭檔互懟的相聲一點也不高級!聽老先生「刨著使」才更過癮!
    對口相聲,捧逗二人上了臺是一場買賣。逗哏的即便表演再精湛,沒有搭檔在其中穿針引線、墊磚遞腿,也很難收穫令人滿意的演出效果。過去每當說到一對搭檔在臺上的默契程度時,都有一個專門的形容詞——「膩乎」。然而,時代在發展,相聲表演也在悄然改變。很多青年演員把最「嬌氣」的包袱扔到一旁,反倒是以「懟」為主,包袱為輔。但事實上,這樣的表演一點也不高級,更談不到任何藝術性。
  • 新華非遺網上展廳:傳承馬氏相聲 喜樂獅城百姓
    新華非遺網上展廳:傳承馬氏相聲 喜樂獅城百姓 2020-11-30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是相聲界首個「鑽石婚」搭檔,六十年不裂穴的秘密僅這四個字
    「搭檔如夫妻」的老話在相聲界廣為流傳。對口相聲,兩個人一場買賣,能找到優勢互補且水平相當的搭檔並不簡單。要想在表演上碰撞出火花甚至揚名立萬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一對好搭檔能在觀眾心目中久久駐足,更能在相聲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LK STORE專欄」相聲和運動品牌同臺,這還是頭一回!
    各位一定都聽過相聲吧,無論是老一輩的馬三立、姜昆,還是新一點的嶽雲鵬、孫越,
  • 就連郭德綱都只學到皮毛,相聲門裡郭榮起的這手絕活誰也來不了!
    傳統相聲博大精深,組織包袱的手法也正是語言技巧的閃光。對口相聲的表演技法多種多樣,以翻包袱為例,有正翻、反翻、刨著使等等。而組織包袱的手法林林總總將近二十種。無論傳統相聲,還是創編相聲都萬變不離其宗。「撲盲子」本是相聲門業務場上的一句春典。特指相聲表演時一方把對方問住了,然後對方開始找轍,演員在臺詞上要表現出東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後語,說話顛三倒四,沒準詞兒。但實際上,這只是給觀眾的直觀感覺,在冊子上每一句都清清楚楚,演員必須照詞演。在看似語無倫次的表述中還夾雜著包袱,這就是「撲盲子」高級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