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時間:2020-12-23 13:28 來源:科技沸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從全員抗疫到生活恢復正常,外媒用鏡頭記錄下中國抗疫的多個瞬間。雖然質疑聲至今仍然不斷,但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言,我們用事實證明,我們是什麼樣的。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
原標題: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從全員抗疫到生活恢復正常,外媒用鏡頭記錄下中國抗疫的多個瞬間。雖然質疑聲至今仍然不斷,但正如鍾南山院士所言,「我們用事實證明,我們是什麼樣的」。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從1月開始採取「封城」、隔離等嚴格防疫措施的中國,現在已控制住疫情,迎來全國範圍的復工復產。但如果中國沒有採取嚴格防疫措施,結果會怎樣?
日前,國際 科學期刊《自然》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告訴我們,中國抗疫「組合拳」成效有多高。該論文的數學模型推測:如果未採取當時的幹預措施,截至2月29日,中國的新冠肺炎病例將增加67倍,達到數百萬之多。
中國為遏制新冠肺炎蔓延並減小其暴發規模所採取的NPI(非藥物幹預)措施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城市間的旅行限制,這遏制了春節假期中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對武漢及湖北省周邊城市的「封城」措施於1月23日起實施;自1月25日以後,中國其他省份也出臺了旅行限制措施。
第二類措施是病例的早期識別與隔離,包括提高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篩查、識別、診斷水平,隔離確診和疑似病例以及報告追蹤其密切接觸者。中國各地均加強了對湖北省旅客的常規篩查和檢疫隔離,以期儘早發現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檢測和診斷水平的提高非常明顯,病例從症狀發作到實驗室確診的平均間隔時間,從疫情暴發初期的12天縮短到2月初的3天。
第三類措施是限制接觸和擴大社交距離,以及加強個人預防措施,比如洗手,這被用來降低社區水平暴露風險。中國政府鼓勵人們儘可能留在家裡,取消或推遲大型公共活動,還關閉了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學校的寒假延長,春節假期結束日期也延遲了。
儘管經濟和社會成本高昂,中國在全國實施的非藥物幹預措施使得新增病例數量迅速下降。總體上,綜合實施以上各類幹預措施,能夠取得更好、更迅速的防控效果。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