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內眼角,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開了內眼角,眼裂就會變寬,顯得眼睛大、更有神。
但是就像我一直以來跟大家說的一樣,人不能脫離自身的條件限制去考慮問題,哪怕是開內眼角這種比較普適的項目,也要先考量自身條件,再做決定。
我們說的內雙,指的是雙眼皮起點靠後的情況。由於內眥贅皮比較厚重,對原有的雙眼皮造成壓迫,使雙眼皮的內起點向外推移,就會產生「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的內雙眼皮。
周冬雨在山楂樹之戀裡的狀態就很典型,向上看的時候基本沒有雙眼皮,但向下看時就很明顯。
向上看時,她的雙眼皮起點在箭頭的位置,箭頭內側是單眼皮,外側是雙眼皮,且內眼角的角度非常小。
我們之所以選擇做雙眼皮,是為了改變眼裂小、缺乏神採的視覺效果。
內雙的形態相比完全單眼皮,會在眼尾位置延長眼裂的視覺寬度,但是在縱向上,很難達到最佳的放大效果。
通過去除部分內眥贅皮(一定是部分,不能去除過多,後面會講到原因),稍微增大內眼角的打開角度,就能使雙眼皮的起點內移到眼頭,這樣的內眼角是適合開的。
由於亞洲人先天眼裂較小,一旦贅皮遮擋內眼角的眼白,導致內外不平衡,很容易給人一種「鬥雞眼」的感覺。
我記得之前有人問,劉亦菲到底是不是鬥雞眼?其實她只是內眥贅皮過多。
黃聖依也是這種眼型。
通過向內延長內眼角的長度,就可以有效改善眼白面積大小不一的情況,鬥雞眼也會改善。
但是,這裡要注意,並不是每一個內眼角角度大的人都可以開內眼角,比如圖裡的劉亦菲和黃聖依,都是不適合開眼角的。
因為他們的眼裂大小正合適,眼距本身較近,山根也很高。
還記得我在楊天真p圖挑戰裡寫到的錯誤p圖方式嗎:
像劉亦菲、黃聖依這樣,本身五官大小和位置都很適當的人,盲目延長內眼角,很容易過度拉近眼距,反而給人奸詐、尖刻的感覺,失去了「清純的鈍感」。
之前寫的陳昱霖就是一個典型,這種整形方案是會嚴重弱化個人特質的,我不推薦。
向內延長內眼角,只適合本身山根不明顯,或者眼距較寬的人。
最後,即使是適合開內眼角的情況,也要格外注意內眼角不能開得過大。
像周冬雨一樣雙眼皮起點靠後的人,通過開眼角,可以有效的移動起點,讓雙眼皮弧度高點從眼部後方轉移到黑眼球的位置,放大眼睛。
但是,如果眼角過大,弧度高點離眼頭過近,反而容易顯老,之前也說過俞飛鴻和楊冪都是這種情況。
總而言之,每個人的條件不同,需要做的項目,做多做少也都會有區別。
整形是投資不是消費,一定要先認清自身的情況,與醫生詳細面診,討論方案,達到適合自己的變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