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類寶石主要包括水晶、碧璽、海藍寶石等單晶寶石,因其顏色鮮豔,價格不高,深受百姓喜愛。今日(7月31日),南京市質監局委託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電商平臺銷售的水晶珠寶產品開展了專項抽查檢驗。本次共抽檢水晶珠寶商品30批次,包括水晶、石榴石、碧璽3個品類,覆蓋京東、淘寶/天貓、當當網等主流電商平臺。經檢驗,合格26批次,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86.7%。不合格的項目是珠寶玉石名稱和標識。
近年來,水晶珠寶類商品的銷售渠道日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店面銷售模式,網絡電商銷售得到快速的發展。以江蘇東海水晶為例,其網上交易額已經突破億元,佔整個水晶珠寶類商品銷售市場的20%以上。
從本次抽樣情況看,1000元以下的水晶產品合格率較低,500元以下的碧璽產品合格率較低,石榴石產品全部合格。
問題一:珠寶玉石名稱
不合格的4批次水晶珠寶商品中,珠寶玉石名稱不合格的有3批次,主要表現在:
(1)以假充真。即用人工寶石或低檔寶石假冒高檔寶石,以謀取高額利潤。兩個批次商品存在以假充真現象。本次抽檢發現一個批次是將水晶(染色)當成碧璽,另一批次將玻璃當成水晶;
水晶(染色)冒充碧璽
玻璃冒充水晶
(2)以次充好。即用成分不純的礦物當成天然寶石,以謀取利潤。本次抽檢發現一件碧璽項鍊中有少數幾個珠子一半為碧璽,一半為長石。
有兩個珠粒為碧璽/長石,商家當成碧璽出售
問題二:珠寶玉石標識
珠寶玉石標識,是用於向消費者做出相關明示。按照GB/T16552-2017《珠寶玉石名稱》標準,珠寶玉石商品的標誌表示應使用符合標準規定的術語、定名規則和表示方法。由於天然珠寶玉石產量少,需求量大,為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市場上出現了天然珠寶玉石的人工替代品種。包括合成寶石、人造寶石、拼合寶石、再造寶石及優化處理寶石等,如天然水晶合成水晶、各種顏色的人工材料仿水晶、水晶染色、水晶充填、水晶覆膜等多個替代品種。人工寶石替代品種以其真實名稱銷售的為合格產品,寶石經過處理後,在銷售時予以說明的為合格產品,而以天然寶石名稱銷售或不備註經處理的則為不合格品。
本次抽檢不合格的4批次水晶珠寶商品中,珠寶玉石標識項目均不合格。主要表現在網頁未將商品的真實屬性合理標註並呈現、告知給消費者。
網頁「商品名稱」標註為「碧璽」,應根據產品的真實情況標註為「水晶(染色)」
網頁「商品名稱」與「材質」均為「草莓晶」;應根據產品的真實屬性標註為「石英巖玉」
消費指南
1、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會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看到淡淡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往往內部乾淨,肉眼難以看到雜質。
2、用頭髮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髮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髮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而玻璃沒有雙折射。
重點提醒
1、網絡賣家為增大搜索量,往往會在商品標題上使用很多其他信息來包裝,或使用多個寶石名稱來修飾,還有些商家使用商業性的名稱(如草莓晶),部分商品在整個網頁中都不提及到底是什麼品種材質的珠寶;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與商家確認所購買商品的真實名稱,並確定所售商品是否為天然寶石。儘量索要銷售票據,並要求在票據上註明商品的具體名稱。
2、不少商家將兩到三種不同材質的珠寶製作成一件首飾時,只對其中一個材質進行定名,對於其他材質不介紹,許多未予標明的寶石屬於仿製品。建議消費者購買時與商家做好諮詢確認。
3、通過網絡購買珠寶類產品時,對於嚴重背離市場價格的產品,應當謹慎選購。
4、索要商品的鑑定證書,並查驗證書真實性及與所購商品的一致性。一般可通過網站查驗檢測機構及鑑定證書的真偽。
5、由於網購的商品照片往往拍照光源設置得很好,後期會經過美化,導致照片與實物的差距,甚至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購買彩色寶石類的商品時,可儘量索要商品真實照片。
普及一下
從產品顏色上看,有各色水晶,如無色、黃色、紫色、粉色、茶色、綠色等,其中無色和茶色多為東海本地產出,其他顏色多為外來品。
從產品類型上看,有原石類、飾品類、收藏品類、工藝品類、日用品類、法器類和仿水晶工藝品類。
從產品的品種看,有白水晶、紫水晶、黃水晶,另有石榴石、託帕石、碧璽、月光石等由於銷售習慣,往往被與水晶一起稱為水晶類產品,但其實他們都是不同種類的寶石。
從產出狀態和處理工藝上看,有天然、合成和優化處理的產品。如合成水晶、染色水晶等。
(考考你:以下三串 哪一串是真的碧璽?答案:最左邊那串。)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編輯/實習生 郭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