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識空有可互生,
思慮心田消昔因。
踐行善護共同體,
悟道淨炁禪心明。
生命 · 健康 · 命運<共同體
開脈輪 調百病
樂明空 慧心淨
把溫柔、隨和的一面都給了外人,留下冷漠、固執的一面給相濡以沫的愛人;空間距離無比接近,精神距離卻無比遙遠,明明睡在一起,卻是最遙遠的陌生人,這是多麼可悲的對比。
心裡可能還會渴望愛情和呵護,但誰也開不了那個口。日子越過越老,感情逐漸沉迷,大吵大鬧沒有解決問題,好好溝通後發現三觀不合,更加失望至極。最後只能冷戰,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個,不知不覺可能已經好長一段時間不曾好好說過話了,賭氣過日子,誰也不服誰!
空有婚姻的形式,卻無婚姻的內容。多少婚姻正經歷這樣的悲劇?
從無話不說到無言以對
結婚多年的你,已經多久沒有和家裡那位好好溝通說話了。
你還會和TA推心置腹的溝通交流嗎?還會渴望TA的每一條信息嗎?每天交流的話超過十句了嗎?
總結婚姻裡的現狀,不難發現,這些已經成了中國式婚姻的常態:在辦公室侃侃而談,回到家沉默不語;在酒桌上笑容滿面,在家庭聚會上面無表情;戀愛時無話不談,結婚後無話可說;共處一室,卻分床而睡;同桌吃飯,情願在手機裡聊天;朝夕相處,彼此相對無言。
痛心!可悲!
喪偶式,低質量的陪伴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有一段臺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婚姻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平淡不代表「怠慢」,在一次次的藉口忙碌之中,消失殆盡的可能是孩子最寶貴的教育,可能是夫妻之間難能可貴的感情。
太多男人,認為家庭裡大部分事情理所當然就該女人承擔,在婚姻裡付出一點點,就以為自己做到了丈夫的本分,長期缺席,還有理有據,不知悔改,即使在家也是看手機,低質量的陪伴。
那麼即使相伴到老,又和「喪偶」有何區別?
和公婆同住,每天在慪氣中度過
因為房子、孩子等原因,不得不三代同堂,其中最為揪心的就是婆媳關係,大部分家庭因為婆媳關係導致幸福指數直線下降。
跟媽媽無論怎麼吵架,哪怕是打破了頭,過不了幾天,媽媽就會原諒你。跟婆婆卻不是這樣,只要有一次不愉快,就會成為骨子裡的刺。關係近了不好,遠了也不好,如果關係太親近,就會放鬆警惕,只要有一句話不對,就會傷了彼此的心。如果關係太遠,同在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怎麼看都不順眼。
婆媳就是婆媳,永遠都不會是母女。每天在這種微妙的關係裡待著,婚姻不受影響就怪了!
為了孩子而湊合
婚姻如此不堪,為什麼還要繼續?沒人想繼續啊,想離婚的一抓一大把。
但總有人勸:為了孩子別離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比什麼都重要!孩子還小,沒了爸爸或媽媽,好可憐……孩子馬上要小升初了、要中考了、要高考了,離婚會影響孩子學習,以後再說……
有多少這樣的家庭,包括自己也勸自己,上有老下有小,離婚太麻煩了,成本太高,前路茫茫,離了何去何從呢?而且離婚不僅僅是破壞了完整的人生,還要再重新開始,回到從前,這種感覺讓自己覺得恐懼。
以及家裡老人覺得離婚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為了面子,他們會希望孩子去維持一段苟延殘喘的婚姻。當然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為了孩子。」
但,就是因為不敢離婚,所以你的婚姻才越來越糟。
一邊鬧離婚,一邊生二胎
比起想離不敢離,更可笑和可悲的是:一邊想離婚,一邊忙著生二胎!
身邊很多這樣的例子,不久前明明聽到她說丈夫外面有了女人,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在父母的勸說下暫時沒離,但是往後吵不動了,就分居了,各過各的日子,她也不過問他在外面的任何事情了,他呢,還是會給孩子生活費,時不時看看她和孩子。
但是沒隔一年,你就看到她大著肚子,面目表情的說「我要生二胎了」。
這是什麼邏輯,很多時候我無法解釋,但看多了,也就釋然了。
雖然我們在選擇逃避,選擇反抗,但還是沒有勇氣,邁出這個安穩的情感廢墟。
我總覺得啊,許多人活得太累。大部分人的婚姻不是為自己活,而是在活給別人看。
我們要考慮到上一代下一代,以及生活中的看客,唯獨沒有考慮自己幸福不幸福。
當婚姻進入到了一種「合不成又分不了」的困境中,我們可以按下面這四個步驟來找到目前你們婚姻的均衡。
第一步,學會自我反思和梳理
一個好的婚姻是兩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任何婚姻的困境絕不是由一方造成的。在困境中,我們太容易發現對方的問題,看到對方的不足,卻常常會忽視了自己在這些矛盾、衝突或者僵局中存在的問題。
想要找到相對均衡的狀態,你需要先清楚自己該負擔的責任。
第二步,學會理性而客觀地看待對方
矛盾和衝突中,往往充斥著太多的情緒和主觀的想像,比如很多出軌的案例中,出軌方只要一晚回家,被出軌方就會覺得一定是找第三方了,然後大吵大鬧,或者做出許多激烈的舉動。
我們太習慣用本能來反映了,因為當我們在關係中受到了傷害,面對著刺激來臨時,我們的本能會自動地保護我們,要知道,本能是比情緒還快的一種反應。
但是,本能和情緒的反應都會讓兩個人的關係持續惡化下去,對解決問題、化解衝突,找到均衡狀態沒有一點好處。
在讓自己安穩下來,得到基本的安全感之後,你就要開始更全面客觀理性地去探索對方了——
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做?這樣做背後的需要是什麼?怎麼做可以減少一些衝突而多一些聯結?我們有沒有可能再次合作?
第三步,學會暫停曾經的惡性循環
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數年甚至數十年已經形成的固化模式,是很難通過自己的意志去控制的,哪怕思維上很明白怎樣更有利於關係處理的,行動上也很難做到。
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所以嘗試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訓練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之前自己的成長情況以及對對方評估的反饋和檢驗。
第四步,及時接受反饋並進行調整
如果之前所做的努力——不管是對自己各方面的提升,還是對對方的重新認識——這些變化如果對自己目前的生活有效,那就要繼續保持;如果沒有效,就要看是不是自己還沒有做到,為什麼做不到,怎麼才能做到,是不是方向有問題,需要調整。
在不斷的思考和調整中,對自己和對方反思和梳理,直到找到一個相對均衡的點,讓自己和對方都相對舒服的狀態。
當兩個人的衝突模式停下來時,才能進行下一次的了解和嘗試,從而一點點地彼此靠近。
以下視頻來源於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南懷瑾:我愛你,那是因為我要愛你才愛你多年前,有一個學生在課堂上問我,愛情哲學的內涵是什麼?我的答覆,人最愛的是我。所謂「我愛你」,那是因為我要愛你才愛你。當我不想,或不需要愛你的時候便不愛你。因此,愛便是自我自私最極端的表達。其實,人所最愛的既不是你,當然更不是他人,最愛的還是我自己。
那麼,我是什麼?是身體嗎?答案:不是的。當你患重病的時候,醫生宣告必須去了你某一部分重要的肢體或器官,你才能再活下去。於是,差不多都會同意醫生的意見,寧願忍痛割捨從有生命以來,同甘共苦,患難相從的肢體或器官,只圖自我生命的再活下去。由此可見,即使是我的身體,到了重要的利害關頭,仍然不是我所最親愛的,哪裡還談什麼我真能愛你與他呢!
年輕人談戀愛,應該懂得戀愛的哲學。凡是最可愛的,就是愛得死去活來愛不到的。且看古今中外那些纏綿徘側的戀愛小說,描寫到感情深切處,可以為他殉情自殺,可以為他痛哭流涕。但是,真在一起了,算算他們你依我依的美滿時間,又能有多久?即便是《紅樓夢》,也不到幾年之間就完了,比較長一點的《浮生六記》,也難逃先甜後慘的結局。
所以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雖然有那永遠追求不到的事,卻同李商隱的名詩所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豈非值得永遠閉上眼睛,在虛無飄渺的境界中,回味那似有若無之間,該多有餘味呢!不然,睜著一雙大眼睛,氣得死去活來,這兩句詩所說的人生情味,就沒啥味道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名利如此,權勢也如此。即使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之間,也要留一點缺陷,才會有美感。例如文藝作品的愛情小說而言,情節中留一點缺陷,如前面所說的《紅樓夢》、《浮生六記》等,總是美的。又如一件古董,有了一絲裂痕,擺在那裡,絕對心痛得很。若是完好無缺的東西擺在那裡,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絕不心痛。可是人們總覺得心痛才有價值,意味才更深長,你說是嗎?
《老子他說》(東方出版社)
-------------
我常常跟年輕同學們講愛情哲學,我先說個笑話吧:我在大學裡頭有時候擔任講哲學的課程。有一次,在輔仁大學講課,一位女同學送上一個條子提一個問題,「老師,你不要講人生哲學,講愛情哲學吧」。我把這一個條子一看,就放在旁邊。我說,下課再講。後來下課,我又忘記了。第二堂上課,這位女同學很厲害,死活不行,又再提出來。
我說,「有位同學要我講愛情問題,到現在我不曉得什麼叫愛情。據我了解,愛情呀,就是人最高的自私境界。任何的愛情就是『我』愛你,因為有『我』,『我』不愛你就不愛你,所有都是為了『我』,不是為了愛。」
當年在大學裡,我跟年輕的人講,我說你們懂得愛嗎?我看沒有什麼愛。男女關係,不管你偷情也好,做愛也好,怎麼也好,我常常發現夫妻一輩子的人,生了兒女一大堆,可是他們沒有愛情。即使懂了愛,也沒有情。那麼所有人是幹什麼?只一個「欲」,男女的「欲」,什麼叫「欲」?一點荷爾蒙在作怪!內分泌的問題。等到內分泌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我常常告訴年輕人,情、愛、欲是三個層次。一般人青年時都是欲,都是一點荷爾蒙,拿儒家的觀點,都是「氣之熾盛」,荷爾蒙的變化,內分泌的變化,完全是欲。所謂「我愛你」「不愛你」,那是聽肉體上荷爾蒙的指揮,這個完全屬於欲。「欲」是彼此的發洩,沒有什麼懂得愛。愛,就真不容易了。愛跟欲就不一樣了,那才是真愛。當然你們喜歡養小狗的,嗨喲,幾萬塊錢買一條小狗,抱著又親又吻,那個說不定還有一點點愛。那麼這個愛很自私的噢!格老子願意喜歡這條狗,我不喜歡還是把它燉去吃了,還是為我(眾笑),這個算是愛。情,這個就難了,那就很高了。情是已經離開了欲,離開了愛,才談情。
《南懷瑾講演錄》(東方出版社)
-------------
以前我到大學授課,同學們逼得我講戀愛哲學,我說我不懂,後來被逼著沒有辦法,我說:愛是自私的,因為我愛你才愛你,我不愛你就不愛你,你說這是不是自私?愛是絕對自私的,愛是佔有的,愛是痛苦的根源,愛是煩惱的根本。總而言之,愛是由我而來,我是由妄想而來。點 擊 尋妙緣:
道炁開脈輪簡說
道炁開脈輪,安養身心靈
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道 炁 禪 苑
我們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萬物,揭日月、生五行,細入剎塵,大包天地,從無入有,作佛成仙……道也者,果何謂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知。
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常明斷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覺悟。
明心見性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相由心生,萬法唯心!
心本無生因境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淨,本不生滅,
本不動搖,能生萬法。
覺
性 能
心
道 法 術
玄
玄者
可 也
恆常無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間,
以道養骨身心天,
止定靜安慮可得,
以佛養心隨萬緣。
雙 運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諸惡造。
只論道,不修炁,
空談浪得生和死。
道馭炁,炁助道,
理事圓融順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福慧性命向正覺!
無論你是要開悟成佛,
還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須中脈通暢。
——南懷瑾
天地人
精氣神
貪嗔痴
欲愛情
命心性
空樂明
回家訣:如如密因,妙覺圓澄。覺明空昧,識覺顯能。能所生風,虛礙成金。風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積量變,妄想生身。七情六慾,界我為身。生死無常,失本寂淨。世界相續,廿五有本。顛倒倒顛,開啟脈輪。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靈魂。身心無二,圓妙於能。萬法歸一,一無不能。能覺止惡,共同生命。覺己覺他,自利利人。舍無所舍,融通命運。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無,無所無能。不生不滅,淨心實證。〇 。
修煉天眼!
高頻率~飲食-食物決定你是誰
讓人喜歡的氣場
陰性病調理法~
感悟-富足-療頸椎
返老還童-肉身不死……
前世今生-佔卜秘術
開悟
開悟的花
壽與天齊(秘藏)
疾病層次-娑婆苦樂!
活過百歲很簡單~
叫魂法、療愈靈魂
修行之煎、熬、燜、燉、煮、烤
圖說修行
你就是佛 !
養身(生)與命定~轉運
七重身心融父母!
聆聽自己的身體!
殘羹剩飯處,積惜大福德!
《金剛經》十句 · 開悟
你的口中有福音!
陽氣之秘要!
飢餓療法與打坐~
迷茫的解脫!
覺知生命、和家福慧
感恩作者大愛以文化人慷慨
大道動態一覽生命允許重來
聲明:公眾號旨在弘道淨炁,弘揚儒釋道文化,傳播相關的知識和信息,內容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公眾號中所載內容僅供參考,若想親身實踐,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士。天天傳新文,弘道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