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過程處理工程

2020-12-2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編者按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的高速推進,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填埋技術作為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傳統處理處置方法,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如何解決生活垃圾資源化循環不平衡、汙染防治失控等關鍵問題,成為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和科技關注的焦點。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建設可持續型垃圾填埋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全過程處理新觀點》一文指出,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處理方式必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前端的分類、減量與資源化技術以及末端的汙染物快速消解與防滲漏技術的協同發展。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文章提出了建設可持續型垃圾填埋場,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從以往的被動處理向「資源再生和汙染防控」處理升級,通過填埋場循環利用實現土地資源節約,並基於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建議。

一、引言

由於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鎮化的高速推進,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已超過2×108t,而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填埋技術作為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傳統處理處置方法,其垃圾處理量佔處理總量的60%以上。

我國目前所掌握的填埋技術存在著諸多問題[圖1 (a)]。首先,絕大多數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資源無法得到循環與利用,這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使其脫離可持續循環圈。其次,由於通過填埋技術每年分解和處理的生活垃圾量遠小於每年進入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量,導致垃圾填埋場無法實現可持續利用,而需要開發大面積寶貴的土地資源來建設新填埋場。據初步調查,我國當前超過400座城市出現了「垃圾圍城」局面,全國垃圾存量佔地累計達5×104hm2。再次,生活垃圾在填埋場中產生的大量滲濾液,會通過汙染空氣、土壤和地下水使得城鄉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和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由此可見,我國現有的生活垃圾填埋技術不僅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而且制約著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如何解決生活垃圾資源化循環不平衡、汙染防治失控等關鍵問題,已成為社會、經濟、環境保護和科技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改善環境問題,並加大了對生活垃圾處理的投資,這對於我國進一步推行綠色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強調城市生活垃圾全過程處理的重要性[圖1(b)],並分別對生活垃圾處理前端的分類、減量化與資源化技術,以及末端的汙染物快速消化、防洩漏與修復技術提出新思路和新建議。

圖1 城市生活垃圾全過程處理的傳統模式(a)和新興模式(b)

二、垃圾源頭分類

在城市生活垃圾全過程處理中,有意識地對生活垃圾進行源頭分類是首要推行的政策。然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在我國的推廣和實施還相對落後。究其原因主要有:垃圾分類的頂層設計和指導思想相對缺乏;垃圾分類系統與資源回收系統之間缺乏連通性;城鎮居民缺乏生活垃圾源頭分類的理念;居民住宅建築環境條件的限制;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針對上述問題,潛在的對策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和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標準;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活垃圾分類的基層教育宣傳,從便利的角度設計和配置垃圾收集設施;使用經濟手段促進垃圾源頭分類的開展,推行企業責任制度。

三、垃圾快速脫水預處理

在現階段,發展從混合垃圾中分離出可資源化垃圾進入循環利用的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因為我國超過70%的垃圾存量為混合垃圾,同時也是因為該模式是降低填埋場生活垃圾年增量的有效手段。但是,現有的混合垃圾分類技術對不可資源化垃圾成分的分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於混合垃圾含有過高的結晶水,導致垃圾黏稠及不同垃圾成分之間相互纏繞。混合垃圾中各種有機組分都含有一定的結晶水,因此需要同時降解這些有機組分才能較徹底脫出結晶水。但是,降解含有結晶水的不同有機組分通常是由不同的功能微生物來執行,從而容易產生微生物拮抗作用,不利於混合垃圾的脫水。因此,今後在發展混合垃圾的分質分類技術過程中,需注重基於元蛋白質組學定向末端靶向選育方法製備出在生活垃圾降解過程中可以高效脫水和產熱的菌劑。此外,在通過控制階段性升溫、保溫、降溫的進程來抑制土著微生物活性的同時,創造適合接種微生物生存的獨特環境也顯得尤為重要。

四、垃圾資源再循環

通過分質分類技術分離出的金屬和非金屬固相部分可以被分別納入鋼鐵與有色金屬行業和建材行業。分離出的具有高熱值的有機固體廢物,包括布、紙和塑料廢物,可以被製成用於供熱和發電的垃圾衍生燃料(refuse-derived fuel, RDF)。為製備RDF,可以在生活垃圾源頭分類中篩選出高熱值組分。此外,可以通過模擬實驗研究最終熱解溫度、物料比、賦形劑類型和升溫速率對RDF熱解的影響,從而獲得足夠的數據來完全闡述 RDF熱處理的反應過程和機理。上述理論研究成果必須與市場經濟競爭力和生態經濟效益評估相結合,才能促進RDF後續的能源化與產業化。

目前,分離出的熱值較低的有機固體成分主要是通過堆肥技術形成施用於農田的肥料產品。但是,現有的堆肥技術所形成的大部分的肥料產品很難被農戶接受,造成肥料產品大量殘存並再次成為垃圾廢物[圖1(a)]。這主要是由於這些肥料產品缺乏提升土壤生產力和抗汙能力的富含醌基的有機質。堆肥過程中產生的醌基和小分子醯胺類基團的定向偶聯聚合是提高醌基抗降解能力而使其得以保存的最有效手段。但是這兩種分子化合物之間的定向偶聯聚合通常很難發生,主要是由於這兩種分子化合物是在不同的堆肥階段產生,而且容易分解。鑑於混合垃圾中木質素和蛋白質分別是形成醌基和醯胺類基團的主要前體物質,因此同時接種相對應的微生物來強化木質素和蛋白質的降解以及發展動態返混的堆肥技術,可以實現混合垃圾中有機固體成分的資源化 [圖1(b)]。

五、不可回收垃圾處置

經過分質分類處理後,不可避免地會殘留不可資源化的生活垃圾成分。開發快速消解填埋場中老齡垃圾的技術以騰出更多的空間來接納新的不可資源化的垃圾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樣可以保證填埋場循環利用,而不需要開發新的填埋場。腐殖質由於具有豐富的氧化還原活性官能團,因此其不僅可以作為胞外電子穿梭體介導汙染物的降解轉化,還可以作為電子受體抑制甲烷的排放。因此,我們建議將不可資源化的生活垃圾與人工腐殖質進行依次分層填埋,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消解垃圾和實現填埋場中垃圾的年處理量大於年進入量[圖1 (b)],而且可以降低填埋場溫室氣體排放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六、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汙染防治

在垃圾填埋處理過程中,滲濾液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防滲系統不僅是防止滲濾液進入地下水和周圍土壤的最後屏障,而且還承擔著對滲濾液進行導排的任務。因此在填埋場的設計中,防滲系統的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建議對填埋場防滲系統中的滲濾液排水層同時設計主排水層和輔助排水層,從而實現對滲濾液的收集與監測,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滲濾液下滲到地下水的概率。主排水層可以由透水材料組成,其作用是降低上部源頭滲濾液量,並將滲濾液向底部收集器輸送。主排水層的上部是反濾層,在進行反濾層材料選擇時,應確保材料能夠長期具備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細粒土的堵塞。主排水層的下部可以由人工防滲膜構成。輔助排水層主要負責對主排水層進行檢測,並對透過主排水層的滲濾液進行收集,實現對滲濾液汙染的有效控制。當滲濾液監測井中所測得的滲濾液量小於相應的設計量時,則表明主排水層系統是可靠的,如果大於臨界量,但在下遊地下水中沒有發現汙染物質,則說明輔助排水層系統完好。

防滲系統的設計可以精準攔截目標汙染物,但是,一旦部分汙染物最終不可避免地進入垃圾填埋場下方的地質層,則會對地下水和人體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由於地質層中多孔介質的非均質性,被吸附的汙染物在去除過程中會反覆釋放,導致去除效率低,汙染容易反彈。因此,我們建議針對已被汙染的垃圾填埋場地下水建立有針對性的修復技術體系。該體系的主要修復原則是添加綠色低碳和緩釋的複合材料,以迫使汙染物進入活化還原—自催化氧化—循環反洗的三級淨化過程。

七、結論

總之,未來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處理方式必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前端的分類、減量與資源化技術以及末端的汙染物快速消解與防滲漏技術的協同發展。我們的理念能夠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從以往的被動處理向「資源再生和汙染防控」處理升級,通過填埋場循環利用實現土地資源節約,並基於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動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被引入我國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被引入我國北極星固廢網訊: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並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我國曆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佔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88座城市,不算縣城,已有2/3的大中城市受到垃圾的困擾。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至2025年底,全州10縣市全部實現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每個縣市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州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全覆蓋,楚雄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0%,其他縣城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穩定運行。 (一)楚雄市。
  • 桂林市永福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二期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桂林市永福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二期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項目概況:桂林市永福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二期項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資格預審申請人應在桂林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http://glggzy.org.cn)、桂林市政府採購網(http
  • 第四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引進我國
    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並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我國曆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佔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88座城市,不算縣城,已有2/3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廣州是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經過多年探索,已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將在廣州召開,該市正以「繡花功夫」致力於打造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 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至2025年底,全州10縣市全部實現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每個縣市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全州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全覆蓋,楚雄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0%,其他縣城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鎮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穩定運行。(一)楚雄市。
  •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2018年起,南寧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時至今日,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如何?遇到哪些瓶頸?該如何破解難題?11月18日,記者走訪了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南寧市平裡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垃圾後端處理場所,了解垃圾處理的全流程。
  •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特性分析
    現有爐渣的資源化研究主要傾向於將其轉化為建築材料,但可行性受到其來源和自身特性的影響,在資源利用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工程質量或汙染問題,制約了其規模化應用。對垃圾焚燒爐渣進行系統全面的理化特性分析和研究是實現垃圾焚燒爐渣的消納與資源化的前提。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環境,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建設中逐漸認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居民,進而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控制,並根據現有垃圾分類的方式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水平。
  • 生活垃圾處理有哪些方法?投資一個垃圾處理廠需要多少錢?
    生活垃圾處理的方法以傳統的填埋的方式,佔據數萬畝土地的昆蟲和蒼蠅飛來飛去,汙水外溢,臭氣燻天,環境汙染十分嚴重。所以說,垃圾分類的收集能夠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在社會、經濟、生態三個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建一個垃圾處理廠需要多少錢?
  • 東勝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多少錢垃圾處理專家
    東勝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多少錢垃圾處理專家也遭受著「垃圾圍城」、「霧霾籠罩」的困擾和。垃圾治理已成為城市文明的重要主題,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建築垃圾作為城市更新中的必然產物,是城市垃圾中體量部分,已佔比70%。
  • 延慶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擴容工程正式完工
    接近年末 「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 毗鄰延慶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 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擴容工程正式完工 未來10年
  •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與其他城市有哪些不同?
    在此之前,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武漢等地都相應出臺了垃圾分類立法。事實上,「垃圾圍城」是許多城市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口高度集中的過程中遇到或面臨的共同問題。而通過立法在源頭加強垃圾削減削量和分類管理是勢在必行的。截至目前,深圳市垃圾分類已全面覆蓋全市的物業小區、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小學校。
  • 專家學者齊聚浙江金華婺城 共探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之路
    全國百餘家關聯單位、多所高校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他們以「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加強資源利用管理」為主題,圍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及長效管理技術進行研討。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民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決策。
  • 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項目交付使用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近日,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過渡設施項目首車垃圾成功進場,標誌著該工程正式交付使用。山西安裝集團副總經理韓巨虎出席活動。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未來將建成綠色生態宜居新城。雄安新區垃圾處理過渡設施項目是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生態工程,佔地面積約46.9畝,年處理垃圾量為10萬噸。項目採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是集團發揮固廢領域專業優勢而著力打造的示範工程,也是山西建築企業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首個工程。
  • 垃圾焚燒發電廠機械爐排焚燒爐安裝過程質量管理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垃圾數量與日俱增,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形勢嚴峻,生活垃圾優先選擇採用清潔焚燒的方式處理,不但可以節約寶貴土地資源,延長衛生填埋場的使用壽命,而且進一步提升了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水平,進一步發揮了市政基礎設施的環境保護作用,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空間。
  • 《運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發布!
    統籌規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運處置設施布局,優先安排用地和建設。街道辦事處負責本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的組織、宣傳、監督等日常管理工作。【主管部門】第六條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編制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會同市發展和改革部門等有關部門編制全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 垃圾分類|《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解讀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 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按照2019年住建設部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 志)標準進行了完善,堅持了「四分法」, 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由市城市管理部門組織編制並向社會公布。
  • 瀘州城西垃圾中轉站試運行,設計規模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
    瀘州城西垃圾中轉站試運行,設計規模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 2020-11-19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蚌埠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安徽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建督〔2019〕108號)精神,為貫徹落實《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快推進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