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荻青 編輯|羅麗娟
4月8日,媒體稱,微信九宮格有可能會添加「醫療服務」這一項升級為「十宮格」。屆時,醫療健康將成為騰訊服務版塊第十個應用。
據鈦媒體報導,新增的「醫療健康」入口,隸屬於騰訊服務版塊(非第三方服務),目前該入口仍處於灰度測試階段。目前,部分深圳微信用戶可以看到「醫療健康」入口,隨後才將逐步向其他城市的微信用戶開放。
報導稱,「醫療健康」入口接入的是「騰訊健康」小程序,由騰訊醫療健康事業部負責運營,提供醫院掛號、體檢預約、報告查詢、醫生諮詢、線上藥房等輕醫療服務。其中,「醫療健康」版塊提供的諮詢業務並非騰訊健康自營,實為不同的生態合作夥伴在符合平臺接入標準的前提下,通過「騰訊健康」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去年9月,騰訊調整了組織架構,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CSIG著重強化騰訊雲的平臺能力,聚合騰訊在各個相關領域積累的能力,整合包括騰訊雲、智慧零售、安全產品、騰訊地圖、優圖等核心產品線,助力醫療、教育、交通、製造業、能源等行業向智能化、數位化轉型。
而「醫療健康」入口若上線成功,將是CSIG事業群成立後拿到的第一個微信入口。
而在CSIG事業群成立之前,騰訊的醫療布局大多為自營和投資。
在自營方面,騰訊曾做過微信智慧醫院、騰愛糖大夫、騰愛醫療、騰訊覓影、企鵝醫生、騰訊雲等。
其中,微信智慧醫院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打造全流程就診平臺,提供醫生、醫院、患者之間的連接與服務,打造一個從診療服務到健康管理的完整生態閉環。
而「騰愛醫療」戰略則從智能終端、醫生平臺、金融醫保,以及健康大數據這四個方向聯動起來,以此構建網際網路+慢性病管理模式閉環。但醫生平臺「騰愛醫生」於2019年3月關停,由為醫生團隊和醫療機構搭建專屬的諮詢平臺,轉而嘗試布局網際網路醫院。
騰訊覓影則是騰訊發布的AI醫學影像產品,是騰訊首個應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騰訊覓影結合了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架構平臺部等多個人工智慧團隊,把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技術與醫學跨界融合,讓AI服務於醫學。
企鵝醫生則是由騰訊、基匯資本、醫聯、紅杉資本合資成立的醫療服務機構,著力布局線下診所,通過網際網路共享的創新方式,打造「預防檢測+治療+康復管理」的服務閉環,其業務分為自建診所、構建優質的診所聯盟、為健康服務創造入口等三個方面。
除此之外,騰訊還面投資了丁香園、微醫、好大夫、企鵝杏仁、醫聯等一眾的國內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上,騰訊也注重營造閉環模式。騰訊構建了連接醫院、醫生、患者的閉環,其中,微醫、好大夫在線營造了線上看病的場景;丁香園營造了醫生學術交流的場景;醫聯代表著醫生社交的場景;卓健代表著醫院網際網路化的場景。
據統計,從2011年開始,騰訊在醫療領域共有逾40筆投資,其中大多集中在2018年之前,騰訊在「網際網路+醫療」的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會投資若干家業務相似的公司。騰訊也會對參投公司持續跟進,例如晶泰科技、妙手醫生、醫聯Medlinker等,均獲得了騰訊多輪融資。
自2018年開始,騰訊在醫療領域的布局逐漸從重投資轉向重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