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理想,大多數的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理想,比如老貓,從小就想著當一名畫家、藝術家,等到上學了之後,才發覺自己的愛好其實是借著畫畫講故事,於是又想著當一名作家。開始積極往校刊投稿,參加了校文學社。但是,當進入了社會之後,面對著嚴酷的現實,原本豐滿的理想漸漸地變得越加的骨感,乃至被死胖死胖的現實死死地壓在身底不得翻身。我想,這大概也是大部分人理想的遭遇吧?不過,這個世界上往往就是有這麼一種人,他們為理想而生,為理想而活。其中一部分為了理想而死,但也有其中一部分人可以將理想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換著花樣精彩地活著。老貓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艾敬。
說到艾敬,可能許多人的腦海中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難怪,艾敬成名的時候,離現在差不多也過去了23年了,而她正當紅的時候也不過才維持了2到3年左右。但那段時間,卻正是中國流行音樂原創熱潮方興未艾的時期,富有靈氣並且對音樂無比熱愛的艾敬也投入其中。但其實,艾敬跟音樂也是很有淵源,因為本就出身於音樂世家,從小在長輩身邊耳濡目染,並且也很有天份,因此很小的時候便擔任瀋陽電視臺少年合唱團的領唱,16歲的時候跟隨瀋陽歌舞團到處演出了,舞臺經驗可謂是十分的豐富。
離開瀋陽之後,艾敬順利地考入了北京東方歌舞團,在學習期間,艾敬就已經頗有人氣了,因為當年她所錄製的一個音樂專輯《大趨勢》,一經推出就十分的火熱,不僅創下了600多萬盒卡帶銷量的驚天紀錄,更是憑藉其中所演唱的一首《瀋陽啊,我的故鄉》火遍了大江南北。本來憑藉這些驕人的成績,艾敬就可以在歌壇上揚名立萬,可是心中對於理想的執著,艾敬認為這並不是自己所想要的成名之路,她的夢想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錄製一張完全屬於自己的音樂專輯,而且裡面的每一首歌,都必須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而創作的。但這個夢想或者說是理想,不僅對於當時而言,哪怕是現在,對於任何一個新人而言都是十分瘋狂的。但是對於理想的過分執著,驅使艾敬拋棄了之前擁有的一切,從北京來到了當時更為開放、同時充滿了更多機遇的廣州,開始了她為理想而浪跡天涯的生活。
進入九十年代,艾敬開始錄製了個人的第一張專輯,而這張專輯也是日後席捲整個中國、同時也是艾敬的成名作《我的1997》。一說起這個歌名,相信很多人腦海中會不禁浮現出一段熟悉的旋律,同時也會與香港回歸這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聯繫起來。但是,這首《我的1997》其實充滿了艾敬個人對於未來和理想的憧憬與迫不及待向前衝的感情,而這,其實也與那個年代整個中國都充滿了蓬勃向上的朝氣息息相關,可以說也是反映了那個時代特徵的應景之作,加之參與錄製的也都是當時中國原創歌曲的精英,比如藏天朔、黃曉茂、王迪等人,不火更是沒有天理了。
成名後的艾敬,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第二張專輯《豔粉街的故事》不僅在中國大賣,在亞洲範圍內更是大熱無比。並且在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地舉辦了個人演唱會,隨後便與日本SONY唱片公司籤約,艾敬就此成為了亞洲一流的女歌手,之後便去了美國學習發展。但是,在美國期間,艾敬卻發覺從事多年的音樂生涯,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她覺得自己並沒有真正的成長起來,雖然星途依然閃耀可期,可是艾敬已經決定尋找自己另一段新的生活,用艾敬自己話來說,就是:「音樂不再是我的愛人,音樂只是我的情人。」
隨後,艾敬便開始迷上了畫畫,不得不說,在藝術這條道路上,艾敬也是非常有天分的。不久之後,艾敬便開始參加各種藝術展,而從2008年開始,一直到現在,艾敬已經在國內外成功地舉辦了數場個人畫展,十餘年之間,艾敬已經完成了從歌手到藝術家的華麗轉身。不得不說,這才是她最令老貓欽佩的地方,因為當大多數人還在把某一個願望當做一成不變的理想時,艾敬就已經將自己的理想變著花樣實現了,從音樂到繪畫,唯一不變的是艾敬對於藝術的虔誠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