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丈夫入獄後,女人在老家,每天化濃妝、染頭髮、塗指甲油、穿性感的服裝、蹬高跟鞋,一身洋氣成了鎮上一道靚麗的風景,還是縣城出了名的「風雲人物」,背著丈夫和別的男人好上了……
女人原本是貴州萬山縣劇團的臺柱,因和丈夫懷著發財夢來到北京,他們租房子在偏僻的民房區。
丈夫是個手高眼低的人,整日不出去工作,每天都在牌桌上度過,家裡的負擔全部落在女人身上。
女人每天和鄰居租小朋友,然後整天抱著孩子在外面賣D版碟。
1天,女人抱著孩子掙到了70塊,卻被警察逮住了,剩下的片子也沒收了。
抱著孩子回出租房時,發現孩子的父母丟下孩子跑路了。
當天丈夫打牌欠錢了,債主說沒錢可以用老婆來抵債,2個人大打出手,結果丈夫把對方眼睛打瞎進了監獄。
就這樣,女人帶著孩子被公安遣回到了老家貴州。回到家鄉的女人並沒有垂頭喪氣,反而以一個強者的姿態振作起來。
每天化濃妝、染頭髮、蹬高跟鞋、穿性感的衣服,成了鎮上一道誘人的風景線。
女人遇見前男友,兩人舊情復燃。前男友開了一家喪葬品店,因鎮上人都捨得在哭喪上花錢,兩人便看到商機,商量讓女人去做哭喪婆。
女人的出場費,從200-500元不等,價格越貴的,女人哭的就越傷心。
鎮上有個奇怪的現象,活人沒錢卻捨得給S人請哭喪的人,價格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把喪事辦的體面。
有一家3兄弟,所有人都知道他們不孝,母親死後卻大操大辦。
兒子給了300元現金請女人,說著要是哭的好,讓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他們是愛母親的,他們三兄弟願意多付錢。
還有一個還沒有進門的女婿,為了不讓未來媳婦的兄弟看不起,特地選了一個最貴的哭法。
在這些人眼裡,哭泣不再是是悲傷,而是自己的面子,和身份的象徵。
生意繁忙,前男友把孩子送去別人家養了,女人交代等自己賺到錢了,就會要回孩子,會給孩子買衣服,吃的,讓孩子去上學,她還是孩子的媽。
女人靠著之前在劇團的底子,慢慢的成了鎮上有名最貴的哭喪夫人。
出場費價目表:四鄰不安200元、放聲高歌200元、繞梁三日300元、山崩地裂500元、傾盆大雨600元,美聲花腔700元。
對於子女們來說,不管孝不孝順,哭喪的場面一定要大,不能丟了面子……
1次累到嗓子啞了,便低價接了一個單子。前男友想著這不是行善讓女人推掉,女人卻想著賺錢重要,答應了的生意不能推掉。
做著哭喪賺來的錢,女人賠給了被丈夫打傷的人家。
然後再掙錢儘早贖回丈夫,探監時,丈夫軟弱無能的向女人哭訴,監獄裡的生活艱難,讓女人快點賺錢贖他出去,給他自由。
前男友這邊則是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態度,他一邊享受著有女人的生活,一邊利用女人掙錢,從來不正視責任2字,出口成章的說著渣男的經典語錄:開心一天是一天。
後面丈夫越Y不幸身亡,前男友又拒絕娶她。她真正的為自己哭了一把。也許這就是生活。
後面女人又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直帶著孩子生活。
這是一部以鄉村艱難困苦生活為背景的電影《哭泣的女人》。
電影諷刺所有撐面子的孝,人活著不孝順,S了大辦喪事,其實都是為了自己活著更體面,花錢讓S人最後給自己撐一把臉面。
電影也闡述了,生存困境中的女性韌性非常強。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面對生活而又無能為力,為了能好好的活著,尋找各種基本的生存方式。
女怕嫁錯郎,一份婚姻往往決定一個女人的命運。
女人雖然來自山區,卻有現代人開放的思想,但是她卻無法擺脫傳統中國女性的束縛。
哪怕丈夫開始再無所事事,後面到入獄,自己又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她仍千方百計賺錢想贖丈夫,從未想過離婚解決問題。
這點是人性善良的閃光點,也是一種不甘放棄家庭的悲哀。
女人原本可以在縣城一直呆在劇團,但抱著一顆在大城市更能掙錢的念頭,反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走向了窘迫的社會底層。
命運能否被改寫?在於一個人的思想,電影中的女人,原本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強者,卻掉入感情的漩渦,迷失了自我可以更好成長的方向。
一個人能靠誰?最終生活告訴你,無論何時,有人會和你一起經歷風風雨雨,但人生的道路是要自己走完,自己生活的擔子還得自己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