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齡以下的寶寶養育口訣:少抱多躺不搖晃,勤洗勤擦三不要

2020-12-21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晉的寶爸寶媽們,在為孩子出生而高興的同時,肯定也有點手足無措的不安。

第一次當父母,該怎樣照顧初臨這個世界、格外柔弱的小嬰兒呢?看著他軟綿綿的身體或多或少都會犯怵。

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內變化是最大的,幾乎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因此,把握好這段時間,能給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最大助力。

但具體要怎麼做呢?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寶寶的發育規律,才知道護理重點在哪。

寶寶出生後的三個月內,要經歷「一哭、二笑、三認母」的規律。

一哭,指的是寶寶還沒滿月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眠中,清醒的時間很少,哭聲是他們向家長表達需求的主要方式。

二笑,指的是出生第二個月,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開始減少,有了玩耍的精力,學會了笑,還會追尋聽到的聲音來源。

三認母,指的是出生第三個月,寶寶的視力發育到一定程度,開始學會認人,見到媽媽會笑,肢體活動也漸漸增加。

如果你家有一個3月齡以下的寶寶,一定要記住這條養育口訣:少抱多躺不搖晃,勤洗勤擦三不要。

這樣既保證了寶寶的日常需求,又能助力他的發育。

01何謂少抱多躺不搖晃?

不足三個月的寶寶發育很快,睡眠時間也多,想要優質的睡眠,「少抱多躺不搖晃」非常重要,但具體實行時一定要記住:

儘量只在寶寶需要的時抱直,如餵奶時、哭鬧時、拍嗝時等,但不能頻繁抱,最好讓他多在床上躺著。

寶寶的骨骼發育不完全,還很脆弱,抱姿不正確或抱起時間太長,甚至可能導致脊柱發育畸形,也不利於認知發展和大動作發育。

如果抱孩子,最好使用比較不容易錯的橫抱和45°角斜抱,豎抱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謹慎,這個姿勢很容易犯錯,必須讓寶寶的頭頸有支撐。

即便是拍嗝也不要抱時間太長,更不要養成抱睡的習慣,否則不利於寶寶的睡眠規律形成。

抱娃時不要用力搖晃,晃悠確實更讓寶寶有安全感,但一定要注意力度及頻率。

正確的做法是,將寶寶抱在懷裡然後輕輕搖晃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快速搖晃寶寶,否則可能導致「搖晃症候群」。

02何謂勤洗勤擦三不要?

1、勤洗勤擦

不滿三個月的寶寶還不會翻身,便溺又多,很容易紅屁股。

家長們要勤換尿不溼,還要勤用清水洗寶寶的小屁屁,使臀部皮膚經常保持在乾淨清爽的狀態,還可以塗些護臀霜做滋潤隔離。

寶寶滿兩個月後進入口欲期,會出現吃手手的現象,口水開始流很多,家長要勤擦,並用溫水清潔嘴巴周圍的部位,再塗些寶寶霜。

還要準備幾個小圍嘴給寶寶戴上,以免口水流進脖子裡。

否則,長期在口水浸潤下的皮膚,很容易出現紅疹子,寶寶受罪父母看著也難受。

2、三不要

主要指的是,不睡頭型、不把屎把尿、不掏耳朵。

很多家長對護理寶寶存在認知誤區,或是還保留著部分不科學的傳統做法。

比如給還沒滿月的寶寶睡頭型、枕枕頭,半夜把寶寶叫醒把屎把尿,給寶寶掏耳屎等,這些行為是很危險的。

寶寶還是圓頭最好看,不影響五官縱深度。

寶寶大小便頻繁,用尿不溼或尿布就可以了,把屎把尿不利於脊柱健康,還會對膀胱括約肌鍛鍊造成影響。

挖鼻屎、掏耳朵的潔癖家長也請住手,耳朵可以自我清潔,不需要人為掏。小嬰兒的耳朵很脆弱,這樣很容易傷到他們。

03照顧寶寶,要知道這四個護理重點:

一、不錯過猛漲期

嬰兒出生後的三個月,是人類一生當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寶媽要按需哺乳,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營養,自己也要保養身體、補足氣血,才能讓奶水更充足。

哺乳期寶媽不要吃可能會讓孩子消化不良或過敏的食品,如辣椒等、

在此期間,要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將來的生長打好基礎。

二、培養安全的依戀關係

新生的寶寶需要安全感,可多與寶寶互動,不要離開太遠。在寶寶感到不安或有需求時,能立即回應是最好的。

培養寶寶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情感,建立安全依戀的關係,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三、親子互動遊戲

除了吃和睡,寶寶也需要玩耍時間。

在家長的帶領下探索世界,發育心智,可以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不同月齡適合的遊戲不一樣,在這裡我就不贅述了,大家可自行上網查詢。

四、與寶寶共同完成某些事

給寶寶洗澡換尿不溼時,可以多說說話,即便寶寶聽不懂,也能感知到你的情緒。比如告訴寶寶你正準備給他洗澡,或者正在給他換尿不溼,更容易得到配合。

還可以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你溫柔的聲音會給他很多安全感。

相關焦點

  • 寶寶0-3個月發育規律標準,護理注意:少抱多躺不搖晃,2勤3不要
    0-3個月寶寶護理:少抱多躺不搖晃不滿3個月的寶寶,應該經常「抱」還是經常「躺」呢?其實寶寶前3個月時骨骼和脊柱尚未發育完善,是不適合經常抱來抱去的。家長應該儘量少抱寶寶,避免因為錯誤的「抱姿」傷害到寶寶的脊柱。當然這決定不是說完全禁止抱寶寶,少抱≠不抱。
  • 照顧0-3月寶寶睡眠:堅持「少抱多躺不搖晃」,做到「3要3不要」
    0-3月寶寶睡眠:牢記「少抱多躺不搖晃」針對於0-3月寶寶的照料原則,第一家長需要牢記的是「少抱多躺不搖晃」。不光是為了保證寶寶的睡眠,更是為了寶寶身體的健康發育。「少抱」「少抱」的意思是除了必需情況(餵奶、拍嗝、換尿片、哭鬧時),其它時間不要抱著寶寶。抱多了抱久了會讓寶寶養成被抱著的習慣,家長後續照料起來更累,也不利於後期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睡整覺,而且還對寶寶的脊柱發育有害。
  • 新生兒頭3月,除了少抱多躺免搖晃,「兩勤三不要」更是重點
    另外,寶寶早期頭部重量較大,頸部支撐能力不足,如果經常變換姿勢,頸部受到的壓力就會增加,對脊柱、頸椎等方面的發育會造成阻礙。因此,家長哄娃時最好讓寶寶躺著,不要動不動變換睡覺姿勢。2、不要抱得太頻繁寶寶早期生活狀態比較單一,只是吃東西、哭鬧或排便,不過遇到一些情況時該抱起來還得抱。
  • 堅持「三要三不要」,寶寶智商高發育好
    三要「多做撫觸」多給寶寶做撫觸的好處:一是有利於增強寶寶免疫力;二是有助於寶寶消化;三是有助理增強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四是有利於寶寶睡眠;五是有利於寶寶智商發育。由此看來寶媽們多給寶寶做撫觸真的好處多多。照料新生兒:牢記「3不要」原則照料新生兒家長也需要注意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並不是說這個事你做過了立馬就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而是可能會帶來「潛在的隱形危害」。新手爸媽注意,以下「3不要」原則儘量不要對寶寶做。
  • 照顧0-3個月新生兒,除了避免久抱,做到「兩勤三不要」才是關鍵
    看到那麼小的孩子,身體軟綿綿的,有些父母甚至連抱都不敢抱,生怕不小心弄傷了小孩。確實如此,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身體非常脆弱,家裡人一定要小心呵護,如果照顧不周的話,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大多數父母都知道,0-3個月的新生兒不能經常抱在懷裡,而是要多躺著,那麼除了這點,父母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聽說抱新生兒不能搖晃,真的嗎?醫生說了實話,後悔沒早知道!
    現在的寶寶都特別的精貴,因為家裡孩子都不多,不像以前,一個家裡可能都七八個孩子。而且現在的年輕夫妻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的,特別是90後的媽媽們,都崇尚科學育兒,這樣養育的寶寶才會更加健康。因此,家裡如果有老人,可能會在一些觀點上面有一些分歧。
  • 寶寶喜歡抱睡、奶睡,不做睡眠訓練,寶寶可以學會自主入睡嗎?
    還記得我家寶寶6個月時突然放在床上就睡著了,我高興地想,我家寶貝這是學會自主入睡了嗎?可是9個多月開始出牙,美夢就破滅了,一直到1歲都依然是抱睡。那小寶寶們不進行睡眠訓練,長大後會自然學會自主入睡嗎?其實寶寶的睡眠也與寶寶天然的氣質有關,有些寶寶更易入睡,而有些寶寶天生就比較敏感,很容易醒來,自主入睡就會相對困難很多。
  • 抱寶寶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千萬不要讓錯誤的抱姿,傷了寶寶的脊椎
    3、慢慢把寶寶的頭支撐起來這個時候,就可以慢慢地把寶寶的頭支撐起來了,注意,一定要託住寶寶的頸部,否則他的頭會往後仰,這樣會不舒服。媽媽要用腰部和手部力量配合,託起寶寶。4、把寶寶抱起來,並確認手的位置兩隻手都用力,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然後確認一下手的位置,正確的位置應該是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和頸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屁股。
  • 寶寶頻繁夜醒,總要抱睡怎麼辦?
    因為寶寶吃的食物品種更豐富了,但是消化系統還沒發育完善,一些高蛋白的飲食很容易消化不好,寶寶晚上腸胃不舒服,容易夜醒哭鬧。 寶寶冬季春季很容易皮膚乾燥起溼疹,或者日曬,花粉的原因導致過敏,皮膚幹癢難忍,導到夜間難受哭鬧。3.寶寶情感因素有些職場媽媽白天不在家,寶寶由老人照看,晚上才有時間照顧寶寶,和寶寶一起睡。
  • 10月齡寶寶每天睡幾個小時正常嗎?如何培養出規律作息的孩子?
    10月齡寶寶的睡眠大部分的10月齡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大約為12-14小時,現在的他們已經有了很清晰的白天夜晚意識,但因為每個寶寶身體情況、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寶寶的睡眠情況也有差異。多數10月齡寶寶晚上可以睡10小時左右,白天睡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1到2小時;或者是乾脆白天只睡一次,一次睡上2小時。也有一些寶寶每晚睡9小時或是11小時,白天睡三四個小時或者一兩個小時,也是沒有問題的。
  • 如何讓寶寶擁有優質睡眠?「3+3法則」詳解來了,新手爸媽請查收
    >要用紙尿褲等養育行為方式提高寶寶的夜晚睡眠效率。3不要:不要依賴排抱或搖晃等安撫方式讓寶寶入睡;不要讓寶寶只有在餵奶後才能入睡;不要過度幹擾寶寶的夜晚睡眠。本文將為各位寶媽詳細解釋「3+3法則」以及如何運用這個法則幫助寶寶擁有優質睡眠,一覺睡天亮。
  • 哄寶寶入睡,需要的是耐心、愛和規律;絕不是「搖晃」
    我是真心疼這兩個尚不會表達的寶寶;更無法想像,正在努力工作,或者正在盼望寶寶們回家的媽媽,知道自家的孩子被如此對待,要有多心疼啊!其實,這與父母搖晃寶寶的幅度和強度有關。只要不是晃動力氣太大,或者惡意搖晃,平時家長抱著孩子輕輕搖晃是沒有問題的。但建議爸爸媽媽也不要用同一頻率長期搖晃搖籃。因為寶寶如長時間在同一頻率下晃動,也可能引起腦部震蕩。
  • 寶寶不願睡覺,搖晃哄睡有哪些危害?學會3個方法,寶寶安心入睡
    哄睡寶寶真是每個媽媽要面臨的一大難題,但是沒有哪個大學哪個學科是專門教媽媽怎麼帶小孩子的,因此,我們學習當媽媽的老師,通常是自己的媽媽或者是婆婆。「搖晃」是老人最常使用的哄睡方法,的確,通過搖晃哄睡確實會讓寶寶很快入睡,但是對寶寶的傷害,特別是對腦部的傷害特別大。
  • 5個抱寶寶的正確姿勢(內附示意圖)抱錯嚴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但還是要提醒大家,因為寶寶的脊柱力量不足,生理彎曲還沒有形成,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記得支撐住寶寶的腰背部。豎著抱寶寶,他能看到的東西更多,自然也就更喜歡。在寶寶吃完奶後,我們可以豎抱給寶寶拍嗝。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豎抱寶寶,來回多走幾步,寶寶也會安靜下來。
  • 警惕嬰兒搖晃症候群!哄娃這個動作不要做
    視頻裡的寶寶才 40 多天,這樣倒立著搖晃,且不論會有摔落的風險,甚至還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這種搖晃導致的傷害,叫做「搖晃嬰兒症候群(SBS)」,在國外也叫「虐待性頭部創傷」。與一般的輕輕搖晃不同,這種行為是指有意或無意地猛烈搖晃嬰兒,會使寶寶的大腦在顱骨內前後擺動,大腦可能會撞擊頭骨內部,有時會破壞整個大腦的血管和神經,並撕裂腦組織。
  • 新生兒能不能多抱?多抱有利於寶寶成長,但這幾個誤區寶媽別踩到
    但是很多新晉寶爸寶媽們對於怎麼抱孩子,抱孩子的正確姿勢都不是很了解。而且新生寶寶本身脊椎和骨骼方面發育就不完全,所以他們的身體也比較柔軟,沒有辦法支撐起頭部的重量。所以很多新晉家長們即便很喜歡寶寶卻也不敢輕易上手去抱孩子。但其實多抱新生寶寶,是對寶寶成長發育很有好處的一件事情。
  • 寶寶抱多了擔心養成抱睡壞習慣,抱少了,又擔心沒有安全感怎麼辦
    實際上,新生兒寶寶,最好是該抱時抱,該躺時就讓孩子躺著,如果家裡有公婆幫忙,在孩子出生時,也不要因為喜愛就總抱著,因為最終累的主要還是媽媽。在孩子出生後:新生兒寶寶除了吃奶之後,基本上都是在睡覺,大概會在18-20小時左右;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沒有抱的必要,孩子有時候哼唧時也不要馬上過去,可以先觀察一下,如果孩子能自己繼續接覺,就不用管;如果哭鬧得厲害,就過去拍一拍,安撫一下。
  • 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 抱睡會影響寶寶脊椎?專家的解答有些出乎意料,但壞習慣要抓緊改
    昨天食堂吃飯時,小飛和我們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諮詢寶寶抱睡的事宜:「寶寶現在養成了抱睡的習慣,一放就醒,家裡人多,索性都願意抱著,可我擔心抱睡時間長了對孩子脊椎不好。你們有什麼建議嗎?」02「沾床就醒」,家人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能排除有些寶寶天生就需求較高,但仍有大部分嬰兒屬於易養氣質型。因此,寶寶放睡困難,家人還要多從自身的養育方法上找原因。
  • 第一個抱寶寶的人,寶寶會和他很像?兒科專家給出了解釋
    兒科醫生:第一個抱寶寶的人,寶寶並不會和他很像兒科醫生說,民間流傳的「寶寶會和第一個抱他的人很像」,這個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只是人們想通過這個說法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很優秀,也想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少一些坎坷,孩子的長相是由父母的基因決定的,和他人無關,而孩子的性格也會和遺傳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也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