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螃蟹也用上了過街天橋。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每年,美國都有超過200人死於與動物相關的車禍。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數據顯示,一旦發生車輛與動物發生碰撞,哪怕僥倖死裡逃生,代價也是十分高昂:包括人身傷害、拖車、維修、調查及其他費用,平均每次鹿車碰撞的成本為8190美元(約合53600元)。
轟鳴的車流,無法嚇阻駝鹿和熊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橫穿公路,也無法避免無數小動物被車輛輪胎壓扁。
僅在美國猶他州的一段高速公路上,兩年時間內,就有98頭鹿、3頭駝鹿、2頭麋鹿、1隻美洲獅和多隻浣熊在車禍中喪生,動物造成的車禍事故超過了100起。
包括佛羅裡達州的凱鹿、加利福尼亞州的大角羊、阿拉巴馬州的紅腹龜在內,目前美國有21種受到威脅和瀕臨滅絕的物種,生存受到道路的威脅。
而且,此類事故數量正在上升。蒙大拿州立大學西部運輸學院一篇關於道路生態項目的論文指出:「在最近報告的15年期間,野生動物與汽車的碰撞事故增加了50%,估計每年有近2百萬頭大型動物被飛馳的汽車殺死。」
有一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汽車和動物爭過馬路時的事故,那就是給動物造一座立交橋。
全世界都在為動物造橋
上周,美國猶他州野生動物資源部門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段視頻,80號州際公路的一座立交橋上,駝鹿、豪豬、熊、美洲獅、黃腹土撥鼠……都從這裡通過了繁忙的高速公路。
「它起作用了!」視頻標題中寫道。
這座立交橋修建於2018年,耗資500萬美元(約合3270萬元),寬15米,長98米,橫穿六車道,專門為帕利峽谷的野生動物修建。
猶他州的動物立交橋全貌
巨石和原木散落在橋上,與兩側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專家原先預計,野生動物可能需要幾年來適應新的設施。
沒想到,橋剛造好的第二年,橋邊架設的攝像機就拍到了駝鹿和麋鹿穿橋而過的畫面,甚至還有一隻山貓,在一根原木上磨爪子、伸懶腰。
早在20世紀50年代,法國就出現了第一批動物橋梁,而荷蘭現在有66座動物立交橋,用來保護獾、野豬和鹿等野生種群。
Natuurbrug Zanderij Crailoo
荷蘭北布拉班特省,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野生動物立交橋——Natuurbrug Zanderij Crailoo,該橋長達800米,橫穿過鐵路線、河流、商業園和體育場館等場所。
班夫國家公園內的一座動物立交橋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班夫國家公園,則擁有一個動物專用的地下通道和橋梁系統,該系統始建於1996年,包括6個立交橋和38個地下通道,這也是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生態道路基礎設施工程。
澳大利亞聖誕島上則有一座螃蟹橋,幫助5000萬隻紅蟹越過繁忙的公路,繼續其遷徙路線。
在華盛頓,則有一條繩索搭建的松鼠橋,可以引導松鼠安全穿過公路。
加拿大溫哥華北部的卡普蘭奴鮭魚孵化場,則有一個「梯子」結構的建築,專門幫助魚兒逆流而上。
紐西蘭奧馬魯港口的企鵝地下通道,為企鵝從附近港口回歸巢穴提供了安全的通道。
新英格蘭的蠑螈隧道
日本鐵軌下的烏龜隧道
澳大利亞的繩索橋,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小動物從上面經過
為了延續物種的生存
至今為止,在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所有動物通道記錄的野生生物過境次數超過了14萬次。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動物更快學會了如何使用通道。
其中,土狼、黑熊和美洲獅使用次數最多,其次是麋鹿和駝鹿。
班夫國家公園內一對麋鹿沿著引導鐵絲去往立交橋
灰熊和狼則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會如何走橋,猞猁和狼獾更是需要花上幾年才能學會如何使用它們。
但是,一旦哺乳動物走慣通道,就會產生代際學習,幼崽很快就會用上這些便捷的通道。
班夫國家公園內動物立交橋上的景觀
這些專門為動物設計的橋梁或隧道,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挽救單個動物的生命,也是為了物種的生存。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種群想要發展,種族想要壯大,這些通道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莫尼卡的山獅棲息地,就受到了高速公路和周圍農場的限制。
聖塔莫尼卡山脈資源保護區執行官調查鐵絲網對山獅的影響
為了防止動物橫穿,高速公路修建了綿延數公裡的鐵絲隔離帶,這限制了山獅的自由戀愛。
最新研究顯示,聖塔莫尼卡山脈出生的三隻山獅,似乎都是近親繁殖的結果。
近親繁殖會導致動物遺傳多樣性的喪失,並可能導致動物易患心臟病,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公獅需要擴大領地範圍,搭建野生動物穿越通道,是保持聖塔莫尼卡山脈動物遺傳健康的關鍵。
執行官在山獅棲息地做調查
「這是當務之急。」聖塔莫尼卡山脈資源保護區執行官表示。
如果沒有安全的方式通過馬路,野生動物只能冒險
90號公路則是華盛頓州東西方向重要的經濟生命線,穿過卡斯卡德山脈的高山口,那裡幾乎沒有其他道路可用。
高速公路以南的很多動物就被隔離帶困在了孤島上,北靠高速公路,南靠哥倫比亞河,近親繁殖構成潛在問題。
90號公路上,一座在建的動物立交橋
帕蒂·加維是美國林務局的野生生物學家,也是該州90號公路項目的交通聯絡員,「當種群找不到彼此時就可能近親繁殖,進而發生局部滅絕。」
從2015年開始,華盛頓州已經在從西雅圖到波士頓的90號州際公路上修建了20個動物通道,其中有6個是地下通道。
目前,鹿和土狼使用這些橋梁已經輕車熟路。
讓人和動物保持安全距離
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一直以高速公路、城市幹道和鄉村小路來定義道路景觀,但是現在,設計師們正在嘗試將生態功能融入到設計中。
道路生態學實踐始於1970年代的歐洲,道路如何阻礙植物、動物、水和土壤的運動;如何汙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尾氣排放和噪音如何影響棲息地……
這些,都是道路生態學家們重點考慮的問題。
關於動物通道的相關監測數據,已經證明了穿越網絡在降低野生動物死亡率方面的有效性。
未來,這些監測數據中獲得的經驗教訓,還可以改善未來動物通道結構設計。
去年,澳大利亞坎培拉公布了建造一條「絲帶橋」的方案,在國會大廈和CBD之間的現有公路橋梁上創建一個森林外殼。
森林帶可以用作野生動物走廊,連接南北之間的公園,寬度30—100米。「絲帶橋」的西邊延伸到水中成為溼地,水生植物也有助於改善水質。
動物通道上還設計有林木、草甸、巖石和溼地。巖石和原木都以自然的方式放置,為遷徙的野生動物提供庇護所。
另一個功能區是線性公園,供人通過的獨立結構,最大程度減少對野生動植物活動的幹擾。
猶他州80號公路上搭建的這座動物橋梁雖然已經奏效,但也反映出公眾的保護意識仍需加強。
猶他州的野生動物資源部門一再強調,這座立交橋僅供動物使用,但攝像頭還是發現有人在立交橋上行走。
「請遠離這座天橋。」該部門通過視頻警告人們。畢竟,立交橋的目的,是讓人類和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
參考資料:
nationalgeographic:How wildlife bridges over highways make animals—and people—safer
smithsonianmag:Animals Are Using Utah’s Largest Wildlife Overpass Earlier Than Expected
CNN:'It's working!': Utah officials thrilled to see animals using highway wildlife overpass
nationalgeographic:The Alberta Story: Wildlife Crossing in Banff
nationalgeographic:Tiny Gold Monkeys and Pumas Are Getting Their Own Hig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