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真相到底有多麼沉重?其實現在大部分人對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實感。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女作家的故事,這個事故帶有濃厚的悲劇色彩,故事的真實意義是為了警示我們,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麼艱難,追求真相永遠是歷史的終極使命。
她叫張純如,是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1969年出生於美國的新澤西,她的出生可以說是書香門第,如果她選擇一份平常的事業,那她很大程度上可以安穩無憂地度過一世。
有一個人對她的影響特別深,這個人是她的祖父,童年時期,她的父母常常會告訴她,祖父是一名抗日將領,當年他在大洋彼岸的一個叫做南京的城市裡面打戰,在那裡,見到的人都是魔鬼的使者,見到的河都是被鮮血染得通紅通紅……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南京大概就是地獄中最黑暗的角落……
1989年,張純如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了新聞學學士學位,她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喜歡的寫作事業,彼時的張純如認為寫作是傳播社會良知,一個真正的作家不僅僅是玩一些毫無意義的文字遊戲,而要通過文字來傳達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和感情。秉持著這種信念的張純如畢業後選擇在《芝加哥論壇報》擔任記者,之後又獲得了寫作碩士的學位,開始了屬於她自己的專業寫作道路。
1994年,張純如偶然間看到了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她立馬被照片上日本兵的血腥燻紅了眼,隨之而來的便是一股無以言說的憤怒,這種憤怒除了是來自對日本侵華軍的滔天罪行,更多的是對美國及其他西方世界的人對這場日本人暴行完全是一無所知!
她當即決定開始深入調查,在1995年,張純如前往我國的北京、上海、杭州等,進行了為期6星期的深入調查,隨即又前往南京,開始了每天工作10小時寫作事業。張純如為了更真實地去還原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張純如又收集了中文、日文和英文等的大量資料,和一些從未出版的日記、筆記、信函,甚至是政府的機密報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閱了東京戰犯審判記錄稿,也通過書信聯繫到了日本的二戰老兵。
經過三年的艱苦寫作,終於在南京大屠殺60周年,也就是在1997年,她出版了《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此書一經面世立馬在美國和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隨之而來的,除了媒體對她行為的高度讚揚與尊敬以外,就是日本右翼分子瘋狂地抨擊。她的家裡總是收到威脅信件以及威脅電話,於是她再也不敢隨便透露自己的電話號碼,也不敢暴露任何關於自己的丈夫與孩子的信息……在這種巨大的壓力以下,她的精神每況愈下,直到她打算執筆描寫關於日本在二戰中暴行,日本右翼分子已經將她完全盯上了,她總是受到各種威脅與騷擾。
終於在2004年,有媒體說她離開人世,死因為開槍自殺,她死前留下遺書,遺書中包含這些文字:「我被某種組織盯上了」「走在街上也被人跟蹤」「無盡的痛苦與折磨」。
謹以此文,紀念張純如女士為追求歷史真相而奉獻一生的精神,望這位女作家在天堂能夠得到安寧。同時也希望各位讀者朋友們能夠銘記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這樣做或許才能不辜負張純如女士對我國歷史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