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對臺灣經濟的負面影響深遠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鄧利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2020年7月30日李登輝去逝後,各方對其生前功過評判甚多,但較多集中於他對臺灣政治發展的影響,對他帶給臺灣經濟的影響則關注較少。客觀而言,李登輝對臺灣經濟發展有正面影響,如作為農業經濟專家對臺灣農業發展的推動、在其任內推動臺灣以獨立關稅區加入WTO、臺灣較順利渡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等。但事實上,他對臺灣經濟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正面影響,不僅在其任內讓臺灣失去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其對兩岸經貿關係的限制政策及「黑金政治」的遺毒至今仍對臺灣經濟發展傷害至深。

      一、臺灣失去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以往臺灣發展的「經濟奇蹟」受到嚴重挑戰。一方面,島內勞動力與土地這兩大重要基本生產要素的價格大幅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另一方面,在美國對臺灣貿易強大壓力下,新臺幣被迫大幅升值,臺灣許多傳統出口產業失去國際競爭力。同時,後起的發展中國家及地區紛紛憑藉廉價勞力及資源的優勢加入國際市場競爭,臺灣傳統的勞力密集型出口產品受到嚴峻挑戰。為尋找經濟轉型發展新路以擺脫困境,1993年7月,臺灣「經建會」提出「振興經濟方案」,將建設「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列為經濟發展新的戰略目標與施政重點,並於1995年正式實施。該計劃擬以臺灣為據點,發展與亞太各成員間全方位經貿關係,使臺灣成為區域性的「製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金融中心」、「電信中心」及「媒體中心」,期望臺灣能夠充當發達國家與東亞發展中國家及地區間承上啟下的角色,實現產業結構向高科技及其他高附加價值工業與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

      基於臺灣的地理條件與兩岸經貿往來十幾年積累的基礎,大陸無疑是臺灣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最主要經濟腹地,而大陸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已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並加快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步伐,這也為臺灣新的經濟發展戰略創造了良好契機。然而,李登輝1995年6月突然訪美並引發嚴重的臺海危機。為了配合政治上推行分離路線的需要,李登輝竟斷然推翻自己原先的「臺灣的經濟發展要以大陸為腹地」的主張,於1996年9月提出「以中國大陸為腹地建設亞太營運中心的論調必須加以調整」,對兩岸經貿往來應採取「戒急用忍」政策,臺灣「經濟部」隨後修訂《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明確界定:「高科技、五千萬美金元以上、基礎建設」三種投資應對大陸「戒急用忍」。

      李登輝驟然逆轉對大陸經貿政策取向,對臺商投資大陸發展及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無疑是對剛啟步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的釜底抽薪,使其無疾而終,斷送了臺灣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機遇,嚴重削弱臺灣經濟發展的國際競爭力。臺灣最重要的港口高雄港的競爭力因此明顯削弱,在全球貨櫃港的排名逐年下滑就是個典型例證。而臺灣產業結構至今無法擺脫製造業結構單一集中、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後的窘境也無疑與臺灣這次錯失重大發展機遇密切相關。

      二、「黑金政治」成為侵蝕臺灣經濟肌體的毒瘤

      臺灣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取消「戒嚴法」、開放黨禁報禁後,社會與政治進入多元化的發展時期,社會經濟資源相應發生重新配置過程。各政黨為了自身的利益及選舉,需要財團甚至黑道勢力的支持;而後者為了資源分配的利益也要藉助政治力量,這就為金權政治與黑道勢力的生存提供有了深厚土壤。

      這時期李登輝剛登上權力高峰不久,為了鞏固個人權力,他既要與國民黨內「非主流派」博鬥,又要應對民進黨對其政權的競爭挑戰,於是就大肆拉攏財團、地方派系甚至黑道人物參選各種公職以培植自己的勢力,大批財團、黑道人物因此紛紛進入各級行政及立法機構。這些財團與黑道勢力不僅通過權力機構影響當局經濟決策,而且大搞特權貸款、工程轉包、政治獻金等,黑道勢力甚至採用暴力手段,進行工程圍標、綁標、勒索保護費與權利金等。「黑金政治」快速演變成臺灣社會經濟的巨大毒瘤,在直接侵蝕經濟肌體的同時,更造成治安惡化,社會秩序混亂,使投資者失去信心。

      被「黑金政治」嚴重腐蝕的國民黨政權,也因此民心大失,這應是國民黨在臺灣2000年大選中喪失了50年政權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幸的是,由李登輝發端並推進的「黑金政治」也被繼任的民進黨當局繼承並強化。2005-2006年可謂臺灣爆發各種弊案最集中的年份,相繼爆發了高速鐵路延期、「股市禿鷹」、高雄捷運弊案、陳哲男涉炒股、貪瀆、賣官等弊案、吳淑珍收受太平洋崇光百貨禮券及介入工商企業股權之爭案,陳水扁女婿趙建銘涉臺開內線交易弊案及收賄、洗錢等不法行徑、ETC弊案等一系列重大弊案。而陳水扁本人最終則是以貪腐的典型代表成為階下囚。當時臺灣島內外關注較多的是這些弊案對臺灣政局與選舉的影響,而實際上這些弊案所反映出的政商勾結普遍、金權政治泛濫問題,已日益嚴重地侵蝕著臺灣社會經濟肌體,使其不斷喪失健康發展的動力,突出表現在造成臺灣公共建設投資效率低下;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打擊民間投資與消費信心等。

      三、李登輝對臺灣經濟的嚴重傷害延續至今

      2016年堅持「臺獨」立場的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李登輝對兩岸經貿往來的限制政策及「黑金政治」的遺毒進一步發酵,使長期陷於「悶經濟」的臺灣更加雪上加霜。

      1.兩岸經貿往來持續籠罩在「戒急用忍」陰影中。民進黨當局為了政治上謀求「臺獨」分離路線,極力阻止日益密切的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在「5.20」就職演說中就強調,臺灣要「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企圖引導臺灣 「經濟脫中」,而「走出另外一條路」。她一方面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造成原有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中斷。另一方面則不斷緊縮對大陸經貿交流合作政策,如停止原有「自經區」等政策;嚴格限制大陸資本投資臺灣;製造大陸遊客入島障礙等。2019年以來,蔡英文當局為了自身的政治與選舉利益,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快推進「臺獨」分裂活動,繼增修所謂「國安五法」後,又在大選前夕急忙制定所謂「反滲透法」,大肆挑釁大陸,極力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同時,蔡英文當局還積極充當美國牽制大陸的棋子,不惜犧牲臺灣經濟發展的利益,在第一時間配合美國禁用華為產品。由此可見,蔡英文不僅完全繼承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而且變本加厲地破壞兩岸經貿交流合作。

      2.「黑金政治」持續嚴重侵蝕臺灣經濟。蔡英文上臺執政後,民進黨當局同樣深陷「黑金政治」痼疾。早在2016年11月就爆發了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關說、貪瀆案。2020年以來,政商勾結的貪賄弊案更是接二連三爆發。接受行賄集體貪瀆案;當局採購標案聘請「御用評委」,獨厚特定媒體及公關公司案……。一連串貪賄弊案的大爆發,反映出「黑金政治」已在現今臺灣社會根深蒂固,它嚴重腐蝕臺灣的政治生態,也深刻侵蝕臺灣經濟肌體。以跨政黨「立委」受賄貪瀆案為例,蘇震清、廖國棟及陳超明三人曾多次擔任「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負責審查排定「經濟部」等單位的修法議案、機關預算,對「經濟部」擁有很大的監督權力。企業主李恒隆為奪回SOGO經營權,向朝野 「立委」行賄3000多萬新臺幣,試圖通過施壓「經濟部」影響「公司法」條文修正而拿回經營權。臺灣正常的經濟秩序於此可謂蕩然無存。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張冠華:缺席RCEP對臺影響深遠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11月17日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無論是從短期還是從中長期來看,缺席RCEP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深遠。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囊括東亞的主要經濟體,自由化水平高,兼容各成員經濟發展水平。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新華網也毫不客氣地評論稱,李登輝「必定會被牢牢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李登輝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省永定縣,1923年生於臺北,在日本殖民當局推行所謂的「改姓名運動」期間,李登輝更名為「巖裡政男」。他1941年畢業於淡水中學,並考入臺北高等學校文科,1943年入日本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1946年肄業。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編輯:一水流殤9月19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禮拜在臺灣地區新北真理大學舉行,正在臺灣地區進行「訪問」的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等政要都會參加。這也被媒體評為「美日臺」首次同臺亮相的歷史性畫面,可見李登輝的個人魅力還是不容小覷的。李登輝作為臺灣地區的前領導人,雖然把他推上「寶座」的是臺灣地區國民黨,但他卻讓國民黨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轉頭把民進黨扶上了牆。他也被稱為「臺獨」的最早提出者,在民進黨地位中非常之高。
  • 自稱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扒一扒,李登輝到底...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7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因病去世。李登輝有很多個標籤,農業經濟專家,臺共地下黨員,國民黨前主席,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精神領袖,還有,「巖裡政男」。
  • 臺灣經濟往事與迷途
    十餘年,他掌控美援、外貿、金融大權,發展「計劃性自由經濟」,推動臺灣經濟振興,厥功尤偉,被譽為「臺灣經濟之父」。這篇文章對臺灣的經濟影響深遠,為臺灣的全面經濟改革奠定了基調。當時,凱恩斯主義依然盛行於歐美國家,有人建議尹仲容採用消費促進、投資拉動的經濟理論。但是,尹仲容依然堅持計劃性自由經濟的方向。他認為,凱恩斯主義並不適用於臺灣。理由是,臺灣當時資源有限,居民收入不多,沒有條件刺激消費和加大投資。
  •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 2天前剛傳「病逝假訊」
    李登輝前年跌倒就醫後,就鮮少在鏡頭前露面,2019年李登輝基金會,他出席了募款餐會,期間還與過去臺聯的夥伴們林志嘉、劉一德等人同桌餐敘。最近一次公開的照片,則是2020年1月14日剛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勝選的蔡英文,在時任蔡辦秘書長陳菊陪同下,一同到李登輝官邸拜訪並提前祝壽。
  • 李登輝: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之路 困難多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認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將面臨重重困難與考驗。記者餘採瀅/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昨到梧棲參訪「海聲」華德福教育學校,夫人曾文惠、女兒李安娜陪同,臺中市長夫人廖婉如也到場;李登輝受訪表示,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之路,將面臨重重困難與考驗。    李登輝昨參觀「海聲」校園,也深入了解華德福教育體制,並分享他對藝術、宗教的看法。
  •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他還有個名字,巖裡政男,為什麼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享年97歲,曾被蔣經國嘆息,看錯人了,李登輝祖籍是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可是翻下他的簡歷,為什麼有一個貌似日本的名字【巖裡政男】,難道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曾多次傳出死訊
    資料圖:李登輝 臺灣《中時電子報》鄧博仁 攝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李登輝曾因心臟血管阻塞,多次進行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並曾在2015年11月輕微中風,最近幾年來,其死亡或病危傳言接連不斷。2015年11月,李登輝因右手麻痺不適就醫,醫療團隊稱其因大腦血管有栓塞致手掌麻痺。期間島內不時有傳言稱其病危。
  • 蔡英文到屏東玉皇宮參拜還願 祈求臺灣經濟好轉
    「經濟好轉」。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蔡英文在玉皇宮上呈的疏文中,稱「外有強權,內部百廢待舉」,她並發10個願望,包括經濟好轉、政通人和及建設進步等。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臺灣指標民調指出,有42.9%民眾信任蔡英文、38.4%不信任,對照10月上期正向評價降3.8個百分點,負面評價增2.7個百分點;對蔡英文執政表現有34.9%滿意、48.4%不滿意,相較10月上期的正向評價減少2.7個百分點,負面評價增2.0個百分點。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早在淡水公學校高等科、私立淡水中學就學時,李登輝就對日語名著如《古事記》《源氏物語》《平家物語》等耳熟能詳,「國語」(日文)考試能得滿分。他讀書是用功的,不過不算很合群,喜獨來獨往,唯一參加的團體活動是日本劍道訓練。1941年,「皇民化」政策影響下,去中文姓改日本名愈發風行,於是,李登輝成了「巖裡政男」。
  • 李登輝身世之謎
    2020年7月30日,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環球時報》胡錫進在微博上表示:對一個曾經在重要關頭推動臺灣「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我想說,這個人一定會在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李登輝的身世之謎,一直是網友關心的話題,李登輝是不是日本人?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李登輝?
    他爹是臺灣光復後兩屆臺北縣議員,早在日本殖民時期,就是基層官僚了,要不然也沒能力培養出這位農業經濟博士。    李登輝自己說,十七歲那年日本人發起皇民化運動,因此改名「巖裡政男」。  更誇張的是他哥,李登輝說,「李登欽的日本精神很強,很日本化,他是日本籍的臺灣人,也就是日本人。」
  • 美次卿訪臺只弔唁李登輝?國民黨諷:沒經濟對話,幹嘛吃美豬?
    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發展與能源的次卿克拉奇今日將訪臺。日前民進黨當局「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將展開所謂「臺美經濟對話」,但美方行程上卻指示來弔唁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而已。對此,國民黨質疑,如果沒有「臺美經濟對話」,換不到任何「國際地位」,那為什麼還要逼臺灣人吃瘦肉精美豬?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
    【97歲的李登輝病亡 國民黨回應來了】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對於李登輝病亡,中國國民黨剛剛發布新聞稿對家屬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表示,李登輝走完他97年傳奇的一生;臺灣歷史也翻過一頁。
  • 李登輝簡歷照片、死亡時間 李登輝病亡終年98歲
    據環球網,臺灣「東森新聞雲」剛剛消息,臺北榮總30日證實,臺灣前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逝,終年98歲。李登輝  北京時間28日晚至29日凌晨,兩岸社交媒體就瘋傳「李登輝死訊」,但臺灣三立新聞網隨後報導稱,李登輝創立的「臺灣團結聯盟」發表聲明,澄清此為「假消息」,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也表示是「假消息」。
  • 王豐稱臺灣真正的悲哀是有很多"李登輝" 網友叫好
    摘要:美國海軍前作戰部長羅福賀2日叫囂,「臺灣必須具備防衛能力,可以考慮跟美日整合兼容」。對此,臺灣作家王豐認為,臺灣人應該要有骨氣,向美日說不,他還感慨道,臺灣人的悲哀是有眾多的「李登輝們」。(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2月2日電 美國海軍前作戰部長羅福賀今日(2日)叫囂,「臺灣必須具備防衛能力,可以考慮跟美日整合兼容」。對此言論,臺灣作家王豐認為,臺灣人應該要有骨氣,向美日說不,他還感慨道,臺灣人的悲哀是有眾多的「李登輝們」,甘心為外國賣命。
  • 臺灣退伍軍人反對李登輝葬五指山公墓:他有何資格?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7月底病亡,遺體規劃下葬五指山軍人公墓,引發退伍軍人的強烈反彈。  「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南加州分會4日發表聲明稱,李登輝原名巖裡政男,曾為日本人侵華作戰,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與國民黨主席,但在位期間開啟「黑金政治」,成了「黑金教父」;他雖然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也曾主張兩岸統一,最後卻變成「臺獨教父」,還曾宣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並親自到靖國神社參拜日本侵華戰爭的日本軍人。
  • 在日臺灣團體稱建議「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島內網民...
    7月底,臺灣當局前領導人、「臺獨教父」李登輝在臺北病亡後,日本朝野十分「悲痛」,然後明確表示,沒有派特使出席李登輝葬禮的計劃。然而,在日本的臺灣團體卻莫名其妙受到「鼓勵」,直接發了一張聯合聲明,稱建議將「桃園機場」改名為「李登輝機場」。
  • 李登輝,感染肺炎了|李登輝|王燕軍|肺炎|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本月8日因為喝牛奶嗆到,住進臺北榮民總醫院。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昨天表示,李登輝感染肺炎,其肺部浸潤已轉為比較嚴重的肺炎。據其介紹,李登輝因有心臟病,現階段只能使用功效較弱的抗生素治療,目前病情穩定且緩慢恢復中,李意識清楚,溝通上也可簡單表達,但體能較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