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新浪微博社區管理官方微博表示,根據網信部門的整改要求,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自2020年6月10日15時至6月17日15時停止更新。
微博將嚴格落實管理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違法違規信息管控,健全完善內部審核處置流程,積極維護網上傳播秩序,構建微博社區的良好生態。
此前,網信辦約談處罰新浪微博,暫停更新熱搜榜、熱門話題榜一周。
新聞縱深>
屢被約談、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新浪微博」還能浪起來嗎?
6月10日,新浪微博被北京市網信辦約談。受此消息影響,微博美股盤前股價持續走低。
至於微博被約談的原因,網信辦在公告中稱,6月10日,針對微博在蔣某輿論事件中幹擾網上傳播秩序,以及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其立即整改,並暫停更新微博熱搜榜和熱門話題榜一周,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同時,要求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對新浪微博依法從嚴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引發爭議的 「熱搜」
從「上熱搜」到「撤熱搜」,其背後是微博基於信息流廣告的商業模式,新浪微博也曾官方承認,熱搜榜並非完全根據用戶搜索數據形成,有些內容是通過付費「上榜」的。
「熱搜」過度的商業化在用戶體驗和內容監管上給微博帶來雙重考驗,《科創板日報》注意到,微博平臺上充斥的大量營銷廣告、殭屍粉、炒作低俗等內容飽受用戶詬病,有網友甚至直呼「早該整改」。
在如何平衡信息監管和流量收益之間,微博似乎還未找到答案,近年來也多次因內容把控問題把自己送上「熱搜」。2018年1月,北京市網信辦就曾因持續傳播違法違規信息等問題,責令新浪微博將熱搜榜、熱門話題榜、微博問答、熱門微博榜、廣場頭條等板塊同時下架整改。
此次整改也將這一問題再次放大,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網信辦此次對於微博的處罰來看,較以往的處理有所升級,事實上也體現了監管部門淨化輿論場的決心。」
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
「熱搜」屢遭整改,這對於微博的營收及商業價值無疑雪上加霜。
事實上,從2018年二季度開始,微博的營收就開始不斷放緩,其股價也持續下跌,截至昨日收盤,收報33.1美元,總市值75億美元。
此前公布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微博的營收和利潤的均遭遇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新浪微博營收3.23億美元,同比下降19%;淨利潤5210萬美元,同比下滑65%。
從業務層面來看,微博在2020年一季度廣告和營銷營收2.75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411億美元下降19%。來自大客戶和中小企業的廣告和營銷營收為2.4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245億美元下降24%。
微博表示,營收的下滑主要與新冠疫情對整體廣告需求的負面影響、置換交易相關營收的同比下降和匯率的不利影響有關。2020年第一季度成本和開支總計2.65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761億美元。
華創證券分析師認為,目前微博作為廣場化社交平臺的價值已經觸底,受宏觀廣告經濟下行及疫情影響疊加,未來微博在流量變現上將持續承壓。
聚焦>
兩年前曾下線整改
背後黑產發達可買熱搜前十
記者發現,2年前,微博也曾啟動熱搜領域為期一周的下線整改。
2018年1月27日,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被北京市網信辦約談,被指「用戶發布違法違規信息未盡到審查義務,持續傳播炒作導向錯誤、低俗色情等違法違規有害信息」等多項問題。隨後,微博啟動熱搜領域為期一周的下線整改。
記者統計發現,當時有共30個熱門話題和8個熱搜詞被點名,涵蓋明星、節目、事件等方面。其中包括#李小璐現身#、#答題一夜暴富#、#嘉賓不滿評委黑幕失控發飆#等近期熱門內容。
新浪微博對上述帳號與話題進行了「冷卻」處罰:相關明星、節目、事件名稱,3個月不能再上熱門話題榜和熱搜榜;相關帳號3個月不能主持話題。
熱搜榜背後黑灰產業鏈發達,2萬元就能上熱搜前十
熱搜榜和熱門話題榜,能夠快速、準確反映出微博用戶對於熱點內容的關注程度和方向,逐漸成為微博中顯著的曝光位被高度關注。
因此,有一些企業及娛樂業者為獲取關注和流量,開始進行有組織的刷榜行為,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相關的網際網路黑灰產。
2018年年初,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在微博運營體系中,做「熱搜生意」的不在少數。從購買熱門關鍵詞、廣告推薦位到修改認證、購買粉絲、轉評贊等,每項數據生意都有著明碼標價,甚至還有專門的課程傳授這項「技術」。有賣家宣稱,熱搜前十的售價僅為2萬元,而關鍵詞廣告位等均可購買。
記者以「熱搜」為關鍵詞,搜索出近百個QQ群,部分群表示提供實時熱搜榜、熱搜打CALL、搜索下拉位清理、轉發推廣、購買粉絲等服務。
微博的不同細分業務,售價不同。賣家「XX新浪微博推廣」提供給記者的報價單顯示,微博實時熱搜的報價為前三5萬、前五4萬、前十3.5萬、前二十3萬、前三十2.5萬、前五十2萬。賣家表示,不保證在榜時間,但一般會在榜幾小時,按照在榜期間的最高排名收費。而熱門話題的價格略低,前三售價4500元,前五3500元,前十2500元。話題還可以單獨刷數據,閱讀量20元可以刷100萬,討論量200元1萬,話題粉絲200元1萬。
另一位賣家「XX接單」則向記者表示,熱搜前十售價2萬元,如果是長期合作,價格可降到1萬。熱詞將在熱搜榜保持1個月,付款後3-4小時即可上榜。
什麼樣的詞可以上熱搜?賣家「XX新浪微博推廣」向南都記者表示,「沒有詞是不能做的,但要看這個詞有沒有上榜的機率。」
該賣家介紹,一般來說,娛樂類的詞比較好上熱搜,如果是商業類的詞,建議做下拉框關鍵詞或者購買廣告位,而二者的價格分別為下拉框關鍵詞1500元一個,廣告位3500-5000元一星期。
微博數據代刷課程398元出售,稱學會可月入過萬
那麼,對這些專門做熱搜生意的人們來說,支撐其登上熱搜的大量數據從何而來?據南都此前調查,市場上甚至存在專門的課程培訓,教你如何在微博做數據和引流。
2018年年初,記者聯繫上一位名叫「熱門XX」的賣家,他表示,可以提供兩種售價不同的課程,售價398元的教授基本引流技術,包括養實時號、認證黃V、熱門引流、熱門評論、用戶排名、霸屏技術等,售價498元的課程在398元的基礎內容之外還包括微博永久會員、粉絲、下拉框、認證資料等的代理。
這位賣家向記者表示,教學通過語音教程完成,只要1-2個小時就可以學會,手機就可以操作。
「這個很賺錢,可以賣技術、賣號、賣粉絲。」這名賣家向記者展示了本月的進帳,高達5千餘元。其稱,做微博引流不需要花很多時間。
「那些上熱門熱搜的,就是靠咱們引流。」這名賣家告訴南都記者,關鍵詞熱門可以自己「做」,而熱搜需要「蹭」,「如果自己有產品,可以學習技術給自己引流,如果沒有,可以教別人技術,幫人發廣告。」
熱搜之外,買粉、更改認證等灰色手段同樣存在。
信息來源:紅星新聞、科創板日報、南方都市報